老實說,雖然球權如常心昊預期般進行了轉換,但是林琳並不看好李德在這一次進攻中就能直接取分。


    理由跟剛才一樣,既然李德能夠很好地防住大樹,而他自己雖然有身體優勢,但本質上依然還是個瘦高個,那麽為什麽大樹不能反過來也防住他一輪呢?


    李德的體重顯而易見,力量至少在前麵迴合裏也看不出有常心昊那種壓倒性的優勢。大樹隻要貼身上去防守,剛才自己吃的癟恐怕立馬就能還迴去。


    而且前兩輪李德已經用過強打,強打一半這種招數了,這次按等比數列也隻能強打四分之一……


    然後,林琳發現自己想多了。


    因為在她還在計算所謂“四分之一”到底是罰球線還是在罰球線前的時候,李德已經果斷在三分線外直接顛投了。


    由於兩人打得是很普通的正麵鬥牛模式,所以這記投籃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打板進框。


    可以說在咣當一聲之後,籃球就已經反彈著掉進了球網之中。


    場上比分果然變成了3:1 。


    “他是蒙的。”


    “你以為你搶先說了就沒事了?”


    “當然不,這就是純添堵。”


    “這也沒戲,而且從動作來看,明顯李德也加強了外線投籃的訓練,否則的話,一個習慣了跳投的人,讓他在三分線外顛投一樣很難做到。”


    “聽起來,你也有在練習三分?”


    “還隻是停留在假想訓練而已,但這也不算太難,隻要預先設定一下假想中籃筐位置就好了。”


    不不不,根本就很難好不好?


    林琳輕描淡寫提到的假想訓練,光是籃筐位置的穩定想象本身就很考究數學能力了,從這點看林大小姐果然不愧是華清學園二班的學生。


    也許有人會問這種想象有什麽難的,籃筐在那兒不就完了?


    當然沒那麽簡單,籃筐本身怎樣都好,關鍵是它在想象中的高度距離包括籃板位置等等,都要跟後麵的假想投籃聯係起來。


    打過籃球的人都知道,外線和內線投籃,甚至上籃的弧度彼此之間區別很大,卻又統一受製於相對距離以及籃筐高度等等,籃板反彈在很多時候尤其需要加上。


    那麽身體在想象中的投籃動作,會帶來怎樣的籃球飛行軌跡,當然那也要取決於最初想象的籃筐情況。否則的話,隨便亂扔跟半吊子蹲起有啥區別?


    像常心昊這樣的家夥,本身可以靠十萬次以上的投籃來本能投影,但林琳這樣一看就不可能有充足籃球訓練時間的,隻能通過構建數學模型來解決了唄。


    啥?你說林大小姐隻要想象力豐富加上性格堅定也能解決?那比數學成績要達到多少標準更讓人摸不到頭腦好麽?


    ……


    總之話題迴來,李德蒙中一球,但卻暴露出了他對三分的練習相當重視的小秘密。


    原本打四號位的他由於大樹加入開始退到3,同時在大樹自己都練習三分的情況下,他不受觸動也是不可能的。


    最關鍵的是,在之前幾場友誼賽中,李德充分認識到了如果沒有一手籃子,純靠內線腳步的小前鋒會被怎樣歧視。


    麵筐突破什麽的並不是一個人就能練出來的,相對而言當然是遠投更加……更加能夠減輕負疚感?


    雖然從4改3實際上挺痛苦的,但總不能讓兩米出頭的大樹這麽來吧?


    雖然也許後者更願意飄在外麵打一些,但雜拌隊內線中鋒不到一米八好麽。再沒了大樹輔助的話,根本也就不太需要關心什麽熱身賽友誼賽了,直接次次投降輸一半唄。


    而且如果換個角度反向考慮的話,整個雜拌隊裏三分球最有把握和機會的隻剩下大樹,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吧?


    常心昊是能投三分,可每次達到關鍵時刻其他人靠不住他就得從後場到前場一條龍無數次,這種情況下還要指望他三分續命的話,真心有點慘無人道。


    於是,下一球,李德再次嚐試三分。


    然後居然又蒙中了。


    大樹揮舞著雙臂相當無語,但場上比分卻終歸還是來到了4:1 ,不知不覺賽點就已經到了。


    開什麽玩笑,單挑拿來純賭運氣怎麽可能服眾呢?


    雖然在轉播的另外一頭,常心昊和林琳這兩個“眾”估計不會表達出任何反對意見,但大樹自己肯定是覺得最憋屈那個嘛。


    “下一球大樹會斷球成功。”


    “看他那臉色,不成功估計要打人了。”


    “然而接下來他的進攻依然不會命中。”


    “因為心焦氣躁還是什麽?”


    “差不多吧,因為他在第一時間會迴敬一個三分,然後脫筐而出籃板被李德拿到。”


    “但李德的下一次進攻還是不會進,因為大樹更加惱羞成怒?”


    基本上,是這個意思沒錯。


    所以即使常心昊並沒有給出任何正麵迴應,球館裏的局麵卻還真這麽走了。


    大樹連續兩次搶斷成功,不過第二次他並沒有再強行三分。


    從這點來看,這廝在精神層麵上也是有少許長進的。


    接下來他大概是想起來了當初跟常心昊單挑時候的某些細節,於是雖然對手變得身高臂長,但力量上明顯不足的李德在初次運用某個步伐組合時還是有機會甩開的,頂多就是會變得有些磕磕絆絆而已。


    但隻要能來得及放球,進筐就成。


    2:4 大樹艱難扳迴一分,這場球的主動權依舊還在李德的手中。


    “接下來這球李德將會適應大樹的進攻,因此後者倉促投籃偏出,籃板由於是急墜式,所以會很輕鬆地落在李德手裏。”


    “你這個預言有點詳細得過分啊。”


    “一般一般,如果大樹還是用他慣常突破角度的話,李德在哪裏撿到籃球差不多都能估摸出來。”


    “所以這不是預言,隻是內線搶籃板的預判嘍?”


    沒錯,差不多就是這樣。


    但是這一次,常心昊預測錯誤了。


    大樹的腳步被李德始終跟緊這一點沒猜錯,倉促出手也沒猜錯。


    但是,籃板球是沒有的,因為大樹這球一個後仰進了。


    3:4 ,雖然賽點依然握在李德手裏,但形勢明顯已經沒那麽絕望了。


    而且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常心昊為何會猜錯了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轉跳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要給他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要給他停並收藏逆轉跳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