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心昊在給林琳提供專門訓練的時候,雜拌隊其他人也並沒有閑著。
準確點說,是上籃二人組並沒有閑著。
畢竟在之前那場關鍵的比賽裏,這兩位明顯突破了自己的心障,並且在相對來說頗有一些水平的比賽中努力發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這對於原本一直覺得自己是在“隨便玩玩”,“等到雜拌隊真的變專業後差不多就該退出”的兩人來說,明顯是一劑強心針。
其實籃球,尤其是業餘籃球裏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技術大家其實都沒有決定性的差距,場上誰心態好信心足,誰就能打得不錯。
比如無數學校裏那些單純靠臉打球的籃球王子們,不就是仗著底下有女性粉絲喝彩麽?真要打起來根本打不過那些身高一米七三不扣籃速度也不怎麽快的死胖子。
呃……好像有點偏題,先照例舉一個常心昊他們大院裏固有的例子吧。
每年一度例行的處級籃球比賽裏,司政後相關的後勤二隊曆來都是魚腩中的魚腩,相對的一隊裏可能有些牛人在,二隊基本上就是食堂的大師傅。
大家都知道,全天下的大師傅除了中國乒乓球隊的,其他人在運動水平上都不會太高,但唯獨某一年,一位剛來時運球不行傳球不行的年輕師傅,某一天在業餘遊戲中投入了一個三分,於是被大家口交稱讚,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結果在當年的處級比賽裏,這位幾乎每場都能有三五個三分球進賬,簡直成了隊內第一得分手,甚至有望參選單位三分王,常心昊李德他們在場邊圍觀得都目瞪口呆……
這個道理對上籃二人組明顯也是講得通的,而且仔細想想的話,能夠在開學初那緊張環境裏打出自己的技術水平,這兩人雖然距離專業球員有不小的距離,但好歹也能算是心理素質不錯了。
那麽在常心昊主牽製,大樹李德可以近乎同齡專業級別的前提下,他們上場時隻要發揮正常,又怎麽可能毫無表現?
更別說這兩位在常心昊林琳不在的時候,為了湊五人肯定要有大量“實戰”機會的了。
“某人離開的時間越長,我們隊的平均水準上升的越多。”
“雖然意思我明白,但總覺得這個說法有哪裏不對。”
“老常自己的水準原本在這種玩鬧裏就不會有提高,單獨拉走林琳起碼對兩人都是好事,一個不下降,另外一個鐵定上升。”
“然後上籃二人組打得多了,最起碼手熟是麽?”
“等到他們練出來以後,就可以考慮同時首發了。”
“等等,你的意思是,被擠下去的那個是我唄?”
“這可是你自己主動提出的,我什麽都沒說。”
“呸!”
孫飛和大樹的對話一如既往地既有幹貨又大部分時間完全無聊,而上籃二人組打得興起,即使雜拌隊偶爾被打下來,這兩位也不依不饒地緊盯著賽場,隨時準備接班。
相對來說,隻剩下李德一個人比較沉默,整天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好在他手上並沒有變得遲鈍,而且沒像常心昊在無聊的時候那麽消極怠工,所以即使是孫飛也沒啥可指責他的。
至於大樹麽,李德同學經常身先士卒身體力行地走在暴力鎮壓大樹的前列,而校董公子既然不是抖m,那麽當然也不會無緣無故去惹瘦高個大俠對吧?
那麽實際上李德到底是怎麽想的呢,恐怕反倒隻有不在場的常心昊才能搞明白——
“他大概是意識到了,自己也達到了普通娛樂籃球已經不再能提高球技的瓶頸。”
“你對自己的兄弟還挺有信心的嘛,我還以為你會說李德現階段雖然略強於大樹,但潛力或許不如後者嘞。”
“位置不同結論自然也不同,就算這兩人同樣是三四搖擺,李德打4明顯還要比大樹硬的多,這基本上還是由發育來決定的。”
“可是,從我的角度來看,大樹有三分,李德則是一直在sf位置上,他們實際上等於誰都沒有真正麵對敵方內線啊?”
“正因為如此,李德才會覺得平時室外場上實在無法帶來進步,而大樹則是在業餘比賽裏也不斷嚐試三分。總而言之,他倆的選擇雖然完全不一樣,但理由則是相同的。”
“不過要這樣的話,總覺得我們隊的內線高度又在進一步降低了……”
“這些倒也無所謂,反正真打起來很有可能大家全部往外線跑,或者反過來一股腦地往內線衝。但總地來說,李德現在最需要的,可能是一雙球鞋。”
“在水泥地上穿著浪費,但卻沒多少機會上木質地板用的那種,相對高檔的籃球鞋麽?”
……
常心昊的結論雖然跟起因乃至於推理過程完全不挨著,但卻是意外符合李德心境的答案。
跟他這位前小學全國級明星不同,李德雖然幾乎從出生起就跟常心昊有交情,兩人恨不得在幼兒園時期就一起打球,但當時李德比常心昊還要矮。
而當年常心昊都沒測過骨齡,就更別提完全沒有打過近專業比賽的李德了。老實說像他這樣二次發育竄一竄的男孩子還是不少的,可國內真想走專業路線的哪個不得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
然後相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買幾十塊,一兩百的運動鞋都好說,專門針對木質地板,在水泥地板輕鬆就會磨壞的一兩千塊“專業”球鞋,誰不得考慮考慮啊?
常同學自己都沒穿這麽高檔的鞋,他隻是經驗足夠不虛木質地板而已。
身為一個高一新生,又不是校隊選手,李德自己怎麽好意思管家裏要幾千塊來買一雙可能接下來隻穿一次的球鞋?
這明明是個相當簡單的題目,但在客觀條件下卻近乎無解——最關鍵的是,常心昊擁有的,不知道多少場的木質地板經驗,現在李德根本就沒機會拉近過來,反倒是大樹想穿什麽鞋穿什麽鞋,想在哪裏練球哪裏練球地定然“後來居上”……
不得不說,這還真是個光靠口頭關懷不太能解決的問題嘞。
準確點說,是上籃二人組並沒有閑著。
畢竟在之前那場關鍵的比賽裏,這兩位明顯突破了自己的心障,並且在相對來說頗有一些水平的比賽中努力發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這對於原本一直覺得自己是在“隨便玩玩”,“等到雜拌隊真的變專業後差不多就該退出”的兩人來說,明顯是一劑強心針。
其實籃球,尤其是業餘籃球裏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技術大家其實都沒有決定性的差距,場上誰心態好信心足,誰就能打得不錯。
比如無數學校裏那些單純靠臉打球的籃球王子們,不就是仗著底下有女性粉絲喝彩麽?真要打起來根本打不過那些身高一米七三不扣籃速度也不怎麽快的死胖子。
呃……好像有點偏題,先照例舉一個常心昊他們大院裏固有的例子吧。
每年一度例行的處級籃球比賽裏,司政後相關的後勤二隊曆來都是魚腩中的魚腩,相對的一隊裏可能有些牛人在,二隊基本上就是食堂的大師傅。
大家都知道,全天下的大師傅除了中國乒乓球隊的,其他人在運動水平上都不會太高,但唯獨某一年,一位剛來時運球不行傳球不行的年輕師傅,某一天在業餘遊戲中投入了一個三分,於是被大家口交稱讚,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結果在當年的處級比賽裏,這位幾乎每場都能有三五個三分球進賬,簡直成了隊內第一得分手,甚至有望參選單位三分王,常心昊李德他們在場邊圍觀得都目瞪口呆……
這個道理對上籃二人組明顯也是講得通的,而且仔細想想的話,能夠在開學初那緊張環境裏打出自己的技術水平,這兩人雖然距離專業球員有不小的距離,但好歹也能算是心理素質不錯了。
那麽在常心昊主牽製,大樹李德可以近乎同齡專業級別的前提下,他們上場時隻要發揮正常,又怎麽可能毫無表現?
更別說這兩位在常心昊林琳不在的時候,為了湊五人肯定要有大量“實戰”機會的了。
“某人離開的時間越長,我們隊的平均水準上升的越多。”
“雖然意思我明白,但總覺得這個說法有哪裏不對。”
“老常自己的水準原本在這種玩鬧裏就不會有提高,單獨拉走林琳起碼對兩人都是好事,一個不下降,另外一個鐵定上升。”
“然後上籃二人組打得多了,最起碼手熟是麽?”
“等到他們練出來以後,就可以考慮同時首發了。”
“等等,你的意思是,被擠下去的那個是我唄?”
“這可是你自己主動提出的,我什麽都沒說。”
“呸!”
孫飛和大樹的對話一如既往地既有幹貨又大部分時間完全無聊,而上籃二人組打得興起,即使雜拌隊偶爾被打下來,這兩位也不依不饒地緊盯著賽場,隨時準備接班。
相對來說,隻剩下李德一個人比較沉默,整天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好在他手上並沒有變得遲鈍,而且沒像常心昊在無聊的時候那麽消極怠工,所以即使是孫飛也沒啥可指責他的。
至於大樹麽,李德同學經常身先士卒身體力行地走在暴力鎮壓大樹的前列,而校董公子既然不是抖m,那麽當然也不會無緣無故去惹瘦高個大俠對吧?
那麽實際上李德到底是怎麽想的呢,恐怕反倒隻有不在場的常心昊才能搞明白——
“他大概是意識到了,自己也達到了普通娛樂籃球已經不再能提高球技的瓶頸。”
“你對自己的兄弟還挺有信心的嘛,我還以為你會說李德現階段雖然略強於大樹,但潛力或許不如後者嘞。”
“位置不同結論自然也不同,就算這兩人同樣是三四搖擺,李德打4明顯還要比大樹硬的多,這基本上還是由發育來決定的。”
“可是,從我的角度來看,大樹有三分,李德則是一直在sf位置上,他們實際上等於誰都沒有真正麵對敵方內線啊?”
“正因為如此,李德才會覺得平時室外場上實在無法帶來進步,而大樹則是在業餘比賽裏也不斷嚐試三分。總而言之,他倆的選擇雖然完全不一樣,但理由則是相同的。”
“不過要這樣的話,總覺得我們隊的內線高度又在進一步降低了……”
“這些倒也無所謂,反正真打起來很有可能大家全部往外線跑,或者反過來一股腦地往內線衝。但總地來說,李德現在最需要的,可能是一雙球鞋。”
“在水泥地上穿著浪費,但卻沒多少機會上木質地板用的那種,相對高檔的籃球鞋麽?”
……
常心昊的結論雖然跟起因乃至於推理過程完全不挨著,但卻是意外符合李德心境的答案。
跟他這位前小學全國級明星不同,李德雖然幾乎從出生起就跟常心昊有交情,兩人恨不得在幼兒園時期就一起打球,但當時李德比常心昊還要矮。
而當年常心昊都沒測過骨齡,就更別提完全沒有打過近專業比賽的李德了。老實說像他這樣二次發育竄一竄的男孩子還是不少的,可國內真想走專業路線的哪個不得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
然後相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買幾十塊,一兩百的運動鞋都好說,專門針對木質地板,在水泥地板輕鬆就會磨壞的一兩千塊“專業”球鞋,誰不得考慮考慮啊?
常同學自己都沒穿這麽高檔的鞋,他隻是經驗足夠不虛木質地板而已。
身為一個高一新生,又不是校隊選手,李德自己怎麽好意思管家裏要幾千塊來買一雙可能接下來隻穿一次的球鞋?
這明明是個相當簡單的題目,但在客觀條件下卻近乎無解——最關鍵的是,常心昊擁有的,不知道多少場的木質地板經驗,現在李德根本就沒機會拉近過來,反倒是大樹想穿什麽鞋穿什麽鞋,想在哪裏練球哪裏練球地定然“後來居上”……
不得不說,這還真是個光靠口頭關懷不太能解決的問題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