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有點明白,為什麽連大樹那樣的家夥都能成功跟學校組織起這一係列比賽了。”
“大樹本人自然功不可沒,但咱們其他人夠傻夠憨明顯也要略微負一丁點責任的。”
“那樣的家夥是什麽意思?你刻意強調一丁點三個字又想說明什麽?!”
“如果其他人足夠聰明的話,想必對麵已經憋了很久了。”
“要不然怎麽能隨隨便便就組出起碼三支隊伍呢?”
“你們現在說的這些內容根本就沒有打啞謎的必要好唄?”
說實話,常心昊和孫飛各自推演出來的結果都差不多——到了現在這個份上,想要找個“如何能夠輸的好看一些”的道路都不太可能。對麵雖然不是憋足了勁要打雜拌隊,但絕對是甭管誰敢反抗就會保證死的更慘一些。
關於這一點,看看張大姐上一場的表現就知道了。
假設所謂的校際教職工比賽沒有統一聯賽賽製的話,想也知道華清這邊能夠跟教職工隊練兵的就隻有校男籃——後者倒是有可能,不,應該說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都必須要保證對教職工那邊的勝率,於是明明有球癮卻總是打不贏球的感覺嘛……
常心昊覺得自己很能理解,但不要說他自己,就連“旁觀”的林琳也知道這種心態會造就出怎樣的打球方式,以及怎樣的一場“全情投入”來。
對麵可足足有十二個人,彼此之間多年(超過三年)配合,每個人單獨拎出來還都是比張大姐強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不知道主動獻祭一個大樹到底能平息幾分對方的怒火啊~
“常頭兒,來單挑怎樣?”
“我和你麽?”
“是啊,不然還怎樣?心相連共住地球村麽?”
“不,隻是感歎一下某人膽量增長超出我預期這件事情。”
是的,出乎預料地這一次並沒有直接抬杠,而是采取了前所未有古怪方式的隻有大樹。而這家夥所說的單挑當然就是籃球場上的一對一。
不然還能怎樣?無視題材無緣無故幹架那是jump係漫畫好麽。
這年頭如果沒什麽必要,大家身上都是不會帶硬幣的,於是本著照顧弱小的原則,前小學明星中鋒讓大樹持球先攻。
換平時大樹肯定也得吐槽個幾句,但他今天隻是挑出最順手那顆球,在地上拍打兩下之後,直接撥給了對麵的常心昊。
從頭至尾,居然一句廢話都沒有說。
那麽常心昊當然更懶得開口了,輕輕一拳將籃球打迴去,這場突發的一對一正式開始。
大樹身高兩米以上,對麵常心昊依然自稱一米七五。這種對陣情況擺三威脅的意義並不是很大。身高差距在這裏,純比靈活性高個子一定不會是矮個的對手。
因為大樹選擇體側放球,采用正統運球方式,壓低重心尋找突破機會。
常心昊反倒沒有把重心放得太低,大樹的胳膊並不算太長,至少沒有黑膚球員的水準,那麽兩邊攀比壓低重心就沒什麽現實意義。
高個撅屁股,矮個墊腳尖一點都不好看。
大樹的選擇思路同樣如此,看他將球拉離體側的姿勢就知道,接下來他想要做的明顯是靠自己的步幅甩開常心昊。
圓柱體原則的掌握,在內線球員這裏是相當重要的。
通常情況下,內線球員的步頻是遠小於外線的,攻防兩端都是。這就使得進攻方在單挑時絕對占優,陣地戰時各種無法施展。
再強調一次,通常情況下,是這樣沒錯。
然而在現代籃球裏,除了個別歐洲傳統強隊外,由於防守三秒這一規則的存在,傳統站樁中鋒早已瀕臨淘汰,很多時候以大前代打中鋒位的配置反倒會成為球隊常用戰術之一。pf相對於c的優勢是什麽,稍微懂點球的都不用多說。
大樹自己嚴格來說就是pf,他對麵的常心昊在正常情況下則根本是pg位。
所以原本相對c應該有優勢的大樹,現在怎麽看都是劣勢方。即使常心昊故意在球場上隻用中鋒技術也一樣。
這種時候,就不得不啟用“另外一個角度”。
兩個傳統c無論在單挑還是陣地,打的都是砰砰作響的肉搏戰,臥推和體重起決定性作用。
傳統c之所以能蹂躪內線的理由,就是上百公斤體重一旦動起來,補防過來的百公斤以下球員,按動量守恆也知道起不了什麽作用。能夠正麵扛住傳統c的,隻能是另外一個傳統c。
很多時候一位身高兩米一零以上,體重一百二十公斤以上的中鋒腳下步子絕對不可能快起來。但是他隻要成功全速邁出第一步,那麽即使是對麵同等厚重的中鋒,也不敢對撞過來——因為輸贏不論,這麽懟鐵定吹犯規——那麽隻要是采用跟隨方式,第二步第三步方向彼此加個垂直角度,就鐵定能甩開防守球員。
更何況,大樹在進行了一定腦補之後,認為自己根本都用不到那一步,他體重怎麽也比常心昊多出一二十公斤吧?光看骨頭架子兩米多的人體重就得跟一米七的全重差不多了,而且常心昊看起來一點都不胖。
於是理論上,隻要第一步大家動起來,第二步來個正常刮蹭的話,直行的就鐵定無辜變道必須全責……
但是,“理論上”之所以是理論上,就是因為實際執行的時候絕對會出現各種嘻嘻哈哈的意外或者說預料之中。
比如前麵理論分析中提到的,內線球員除了身高體重之外,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體測數據就是臥推。
即使是剛進nba時的明王,腿部力量絕對足夠,能夠輕鬆跳出上海舞步的,在臥推數據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也會經常莫名其妙就失位,甚至經常成為周五佳月十佳的背景。
大樹的體重現在的確比常心昊高出了起碼十三公斤之多,在這一點上他的估算沒有任何錯誤。但問題在於,常心昊此時此刻的臥推數據是有九十公斤以上的。
而大樹這邊呢?平常由於“發育期沒過不能上力量”,所以可憐兮兮連60都沒到,畢竟他在正常年齡段隻是個初中生而已。
13公斤的體重差,遇到雙腳穩穩著地,圓柱體守的極好,因此也能順暢發揮90公斤臥推的力量,結果會是如何呢——
“咦,你這側拉轉是衝著底線而不是籃下去的麽?”
“住口,你推人!”
“熟歸熟,亂講話一樣告你毀謗的。”
“哼哼,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的你的確暫時……”
“大樹本人自然功不可沒,但咱們其他人夠傻夠憨明顯也要略微負一丁點責任的。”
“那樣的家夥是什麽意思?你刻意強調一丁點三個字又想說明什麽?!”
“如果其他人足夠聰明的話,想必對麵已經憋了很久了。”
“要不然怎麽能隨隨便便就組出起碼三支隊伍呢?”
“你們現在說的這些內容根本就沒有打啞謎的必要好唄?”
說實話,常心昊和孫飛各自推演出來的結果都差不多——到了現在這個份上,想要找個“如何能夠輸的好看一些”的道路都不太可能。對麵雖然不是憋足了勁要打雜拌隊,但絕對是甭管誰敢反抗就會保證死的更慘一些。
關於這一點,看看張大姐上一場的表現就知道了。
假設所謂的校際教職工比賽沒有統一聯賽賽製的話,想也知道華清這邊能夠跟教職工隊練兵的就隻有校男籃——後者倒是有可能,不,應該說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都必須要保證對教職工那邊的勝率,於是明明有球癮卻總是打不贏球的感覺嘛……
常心昊覺得自己很能理解,但不要說他自己,就連“旁觀”的林琳也知道這種心態會造就出怎樣的打球方式,以及怎樣的一場“全情投入”來。
對麵可足足有十二個人,彼此之間多年(超過三年)配合,每個人單獨拎出來還都是比張大姐強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不知道主動獻祭一個大樹到底能平息幾分對方的怒火啊~
“常頭兒,來單挑怎樣?”
“我和你麽?”
“是啊,不然還怎樣?心相連共住地球村麽?”
“不,隻是感歎一下某人膽量增長超出我預期這件事情。”
是的,出乎預料地這一次並沒有直接抬杠,而是采取了前所未有古怪方式的隻有大樹。而這家夥所說的單挑當然就是籃球場上的一對一。
不然還能怎樣?無視題材無緣無故幹架那是jump係漫畫好麽。
這年頭如果沒什麽必要,大家身上都是不會帶硬幣的,於是本著照顧弱小的原則,前小學明星中鋒讓大樹持球先攻。
換平時大樹肯定也得吐槽個幾句,但他今天隻是挑出最順手那顆球,在地上拍打兩下之後,直接撥給了對麵的常心昊。
從頭至尾,居然一句廢話都沒有說。
那麽常心昊當然更懶得開口了,輕輕一拳將籃球打迴去,這場突發的一對一正式開始。
大樹身高兩米以上,對麵常心昊依然自稱一米七五。這種對陣情況擺三威脅的意義並不是很大。身高差距在這裏,純比靈活性高個子一定不會是矮個的對手。
因為大樹選擇體側放球,采用正統運球方式,壓低重心尋找突破機會。
常心昊反倒沒有把重心放得太低,大樹的胳膊並不算太長,至少沒有黑膚球員的水準,那麽兩邊攀比壓低重心就沒什麽現實意義。
高個撅屁股,矮個墊腳尖一點都不好看。
大樹的選擇思路同樣如此,看他將球拉離體側的姿勢就知道,接下來他想要做的明顯是靠自己的步幅甩開常心昊。
圓柱體原則的掌握,在內線球員這裏是相當重要的。
通常情況下,內線球員的步頻是遠小於外線的,攻防兩端都是。這就使得進攻方在單挑時絕對占優,陣地戰時各種無法施展。
再強調一次,通常情況下,是這樣沒錯。
然而在現代籃球裏,除了個別歐洲傳統強隊外,由於防守三秒這一規則的存在,傳統站樁中鋒早已瀕臨淘汰,很多時候以大前代打中鋒位的配置反倒會成為球隊常用戰術之一。pf相對於c的優勢是什麽,稍微懂點球的都不用多說。
大樹自己嚴格來說就是pf,他對麵的常心昊在正常情況下則根本是pg位。
所以原本相對c應該有優勢的大樹,現在怎麽看都是劣勢方。即使常心昊故意在球場上隻用中鋒技術也一樣。
這種時候,就不得不啟用“另外一個角度”。
兩個傳統c無論在單挑還是陣地,打的都是砰砰作響的肉搏戰,臥推和體重起決定性作用。
傳統c之所以能蹂躪內線的理由,就是上百公斤體重一旦動起來,補防過來的百公斤以下球員,按動量守恆也知道起不了什麽作用。能夠正麵扛住傳統c的,隻能是另外一個傳統c。
很多時候一位身高兩米一零以上,體重一百二十公斤以上的中鋒腳下步子絕對不可能快起來。但是他隻要成功全速邁出第一步,那麽即使是對麵同等厚重的中鋒,也不敢對撞過來——因為輸贏不論,這麽懟鐵定吹犯規——那麽隻要是采用跟隨方式,第二步第三步方向彼此加個垂直角度,就鐵定能甩開防守球員。
更何況,大樹在進行了一定腦補之後,認為自己根本都用不到那一步,他體重怎麽也比常心昊多出一二十公斤吧?光看骨頭架子兩米多的人體重就得跟一米七的全重差不多了,而且常心昊看起來一點都不胖。
於是理論上,隻要第一步大家動起來,第二步來個正常刮蹭的話,直行的就鐵定無辜變道必須全責……
但是,“理論上”之所以是理論上,就是因為實際執行的時候絕對會出現各種嘻嘻哈哈的意外或者說預料之中。
比如前麵理論分析中提到的,內線球員除了身高體重之外,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體測數據就是臥推。
即使是剛進nba時的明王,腿部力量絕對足夠,能夠輕鬆跳出上海舞步的,在臥推數據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也會經常莫名其妙就失位,甚至經常成為周五佳月十佳的背景。
大樹的體重現在的確比常心昊高出了起碼十三公斤之多,在這一點上他的估算沒有任何錯誤。但問題在於,常心昊此時此刻的臥推數據是有九十公斤以上的。
而大樹這邊呢?平常由於“發育期沒過不能上力量”,所以可憐兮兮連60都沒到,畢竟他在正常年齡段隻是個初中生而已。
13公斤的體重差,遇到雙腳穩穩著地,圓柱體守的極好,因此也能順暢發揮90公斤臥推的力量,結果會是如何呢——
“咦,你這側拉轉是衝著底線而不是籃下去的麽?”
“住口,你推人!”
“熟歸熟,亂講話一樣告你毀謗的。”
“哼哼,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在的你的確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