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林琳妹子再刻苦,這一場也未必能打首發。”
“別逗了,你讓她打首發, 是想高中後麵三年穿小鞋到死麽?你是有多看不起華清的教師隊伍啊?”
“上綱上線是不對的……住手!起碼讓我把話說……完……哎……啊……”
大樹雖然是抬杠,但是雜拌隊的所有人,包括一直在努力默默接受“特訓”的林琳自己在內,都知道孫狀元的預測一點問題都沒有。
即使是人人都不會認真的普通娛樂性賽事,派上一個動不動就伸手打臉隊員的,最後結果也定然隻有悲劇。
甭管這個隊員身材有多好,相貌有多美麗端莊……
“我怎麽感覺背後有點冷?你們要覺得我哪裏打得不好可以直說,千萬不要背後議論,我比較怕這個……”這是即時出現在高挑妹子嘴裏的台詞。
於是雜拌隊幾位不得不略微收斂了一下,同時好奇這位新隊友到底有多敏感。
而且她的直覺居然離真相沒差多遠?!
不用說,潛力絕對是有的,但能夠將其引導出來,又究竟需要什麽方式去引導和鞏固什麽的,包括常心昊在內的所有人並沒有從事教練工作的經驗,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於是任務還得交代到隊內專職沙包——哦不大樹的手裏,讓他認真打聽一下,到時候比賽裁判究竟由誰來擔任。
如果有必要的話,再去吹下風,說這種娛樂比賽不需要太過認真,裁判也不需要多專業,而且出於團結同學的方麵考慮,還真應該配個學生裁判。
助理裁判也行。
“喂,你們幾個,不要每次到絕境的時候才想起我好不好?而且什麽叫也行,是不是讓林琳妹子能當上全國高中聯賽的國際級主裁才叫剛好啊?”
“嗯,差不多。”
“對,勉強可以接受了。”
好吧,大樹覺得自己真心蠢,怎麽會跟這些貨色一般見識的……
當然了,腹誹歸腹誹,該做的事情終歸還是要做。
事實上整件事情的脈絡都很清楚,無非是新生雜拌隊跟那個校隊主教練許澤的一言不合,與盧偉放出來的常心昊舊怨糾纏到一起,說大不大,說小還真小的雙重主線而已。
如果換成那些成熟的人,從一開始稍微低下頭就能過去了。哪怕盧偉後麵還可能繼續糾纏某人不放,但常心昊假設真心退役的話,今後不上正式賽場,那位全國級初中球星又能有啥辦法呢?
但是,有句話說得好,不成熟的那才是青春。
有原則地忍讓一下如果是正確的話,那麽無原則的不退讓當然更是沒錯的!
“不,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邏輯混亂。”
“這個時候需要的是氣勢而不是邏輯。”
“如果邏輯正確的話,氣勢自然更強。”
“可如果顧忌太多氣勢從一開始就弱……”
呃,大樹不在的話,對口相聲總是會例行跑題的。
抬杠歸抬杠,常心昊和孫飛的共識從一早就達成了——
既然男籃校隊連選擇的機會都不給,那麽我們為什麽要去鳥那個鳥教練?
既然盧偉已經複仇失敗一次,那麽他想借助別人力量再踩迴的話,這邊又為何非要按手下敗將的方式來奉陪?!
舉例來說,常心昊的娘親大人兄弟姐妹六個,她老大,最小的弟弟,也就是常心昊的舅舅小時候很喜歡下象棋,而且在自己的小夥伴裏未逢敵手。虐待小夥伴太多了沒勁,於是向自己的姐姐大人——常心昊他老娘當年不喜歡下棋,但也不是不會下,沒準棋力確實比不上弟弟——屢次發起挑戰。
一開始姐姐那邊是懶得搭理的,後來被糾纏煩了,下一局,贏了,立馬丟下棋盤走人。
然後直到常心昊上高中,他娘親都沒再跟他舅舅下過象棋……
這招雖然賴了一點,但對付那些同樣喜歡耍賴的小朋友效果絕對是剛剛的。
為啥啊?因為這種丟人事兒舅舅自然是不會提的,但常心昊娘親那邊恨不得每次親戚聚會都要講一遍,而且還專門在常心昊他們這新一代的眼前講。
所以甭管對手是不是會一直腹誹你小人得誌什麽的,該狠的時候就得這麽狠!
又不是普天之下皆你媽(你姐),沒人有義務整天慣著你隨你任性,難道不是?
……
是的,理論上是這樣沒錯。
客觀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不管采取什麽手段,最後隻要看到對方的笑話,那就是勝利。
可問題在於,如果手段本身並沒有令對方成為笑話,反而自己在整個過程中變成笑話……這可成了經典的弄巧成拙鳥。
比如常心昊當初在放話的時候一副誌得意滿的派頭,結果真的在陣容裏添加一個完全不會打球,沒準還起副作用的女生充當花瓶的話,絕對妥妥變成了通常故事中被主角第一個擊敗的反派小boss模板。
明明能夠輕鬆放翻主角,卻一邊話多一邊支使手下用最影響戰力的方式前赴後繼給主角送經驗……
那就絕對糗大了!
可話又說迴來,到華清女籃甚至外麵的職業女籃隊伍裏借一個人,最後再發動各種奇跡,把華清男籃這個全國亞軍打敗的話,好像也不怎麽光彩。
標準的小題大做嘛。
歸根結底,這還是因為未來那場約定的比賽,略微有點師出無名。
畢竟在各種青春熱血故事裏,主角初來乍到是要先輕輕受挫一次,才會奮發圖強攻城略地的。中間還得時不時裝作實力停滯,需要更強大的敵人,更險惡的環境來觸發一下,由此帶來一個飛躍式的提高。
而從頭到尾都能輕易取勝,完全不給對方任何機會的主角雖然不是沒有,但通常看起來卻更像反派一些。更何況常心昊之所以選擇虛張聲勢,是因為他根本沒把握像那些不敗主角那樣,一場不輸地打下去。
簡單說他自己都未見得能在全國高中聯賽亞軍的隊伍中穩穩占據一席之地,隊裏其他李德大樹孫飛就更加不堪,這種情況下請職業女籃隊員未必管用,最起碼也得弄個男子明星才成。
以上推斷還僅僅是建立在最簡單的加減法基礎上的……
反觀盧偉那邊,一步步從看飲水機到替補到第六人到主力,如果真能完整走下來,就是個再標準不過的熱身過程。而且根據他之前的說法,目前“預熱”部分已經很有眉目了。
當初說不說大話,到了現在這個份上,都實在是很愁人啊。
“別逗了,你讓她打首發, 是想高中後麵三年穿小鞋到死麽?你是有多看不起華清的教師隊伍啊?”
“上綱上線是不對的……住手!起碼讓我把話說……完……哎……啊……”
大樹雖然是抬杠,但是雜拌隊的所有人,包括一直在努力默默接受“特訓”的林琳自己在內,都知道孫狀元的預測一點問題都沒有。
即使是人人都不會認真的普通娛樂性賽事,派上一個動不動就伸手打臉隊員的,最後結果也定然隻有悲劇。
甭管這個隊員身材有多好,相貌有多美麗端莊……
“我怎麽感覺背後有點冷?你們要覺得我哪裏打得不好可以直說,千萬不要背後議論,我比較怕這個……”這是即時出現在高挑妹子嘴裏的台詞。
於是雜拌隊幾位不得不略微收斂了一下,同時好奇這位新隊友到底有多敏感。
而且她的直覺居然離真相沒差多遠?!
不用說,潛力絕對是有的,但能夠將其引導出來,又究竟需要什麽方式去引導和鞏固什麽的,包括常心昊在內的所有人並沒有從事教練工作的經驗,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於是任務還得交代到隊內專職沙包——哦不大樹的手裏,讓他認真打聽一下,到時候比賽裁判究竟由誰來擔任。
如果有必要的話,再去吹下風,說這種娛樂比賽不需要太過認真,裁判也不需要多專業,而且出於團結同學的方麵考慮,還真應該配個學生裁判。
助理裁判也行。
“喂,你們幾個,不要每次到絕境的時候才想起我好不好?而且什麽叫也行,是不是讓林琳妹子能當上全國高中聯賽的國際級主裁才叫剛好啊?”
“嗯,差不多。”
“對,勉強可以接受了。”
好吧,大樹覺得自己真心蠢,怎麽會跟這些貨色一般見識的……
當然了,腹誹歸腹誹,該做的事情終歸還是要做。
事實上整件事情的脈絡都很清楚,無非是新生雜拌隊跟那個校隊主教練許澤的一言不合,與盧偉放出來的常心昊舊怨糾纏到一起,說大不大,說小還真小的雙重主線而已。
如果換成那些成熟的人,從一開始稍微低下頭就能過去了。哪怕盧偉後麵還可能繼續糾纏某人不放,但常心昊假設真心退役的話,今後不上正式賽場,那位全國級初中球星又能有啥辦法呢?
但是,有句話說得好,不成熟的那才是青春。
有原則地忍讓一下如果是正確的話,那麽無原則的不退讓當然更是沒錯的!
“不,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邏輯混亂。”
“這個時候需要的是氣勢而不是邏輯。”
“如果邏輯正確的話,氣勢自然更強。”
“可如果顧忌太多氣勢從一開始就弱……”
呃,大樹不在的話,對口相聲總是會例行跑題的。
抬杠歸抬杠,常心昊和孫飛的共識從一早就達成了——
既然男籃校隊連選擇的機會都不給,那麽我們為什麽要去鳥那個鳥教練?
既然盧偉已經複仇失敗一次,那麽他想借助別人力量再踩迴的話,這邊又為何非要按手下敗將的方式來奉陪?!
舉例來說,常心昊的娘親大人兄弟姐妹六個,她老大,最小的弟弟,也就是常心昊的舅舅小時候很喜歡下象棋,而且在自己的小夥伴裏未逢敵手。虐待小夥伴太多了沒勁,於是向自己的姐姐大人——常心昊他老娘當年不喜歡下棋,但也不是不會下,沒準棋力確實比不上弟弟——屢次發起挑戰。
一開始姐姐那邊是懶得搭理的,後來被糾纏煩了,下一局,贏了,立馬丟下棋盤走人。
然後直到常心昊上高中,他娘親都沒再跟他舅舅下過象棋……
這招雖然賴了一點,但對付那些同樣喜歡耍賴的小朋友效果絕對是剛剛的。
為啥啊?因為這種丟人事兒舅舅自然是不會提的,但常心昊娘親那邊恨不得每次親戚聚會都要講一遍,而且還專門在常心昊他們這新一代的眼前講。
所以甭管對手是不是會一直腹誹你小人得誌什麽的,該狠的時候就得這麽狠!
又不是普天之下皆你媽(你姐),沒人有義務整天慣著你隨你任性,難道不是?
……
是的,理論上是這樣沒錯。
客觀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不管采取什麽手段,最後隻要看到對方的笑話,那就是勝利。
可問題在於,如果手段本身並沒有令對方成為笑話,反而自己在整個過程中變成笑話……這可成了經典的弄巧成拙鳥。
比如常心昊當初在放話的時候一副誌得意滿的派頭,結果真的在陣容裏添加一個完全不會打球,沒準還起副作用的女生充當花瓶的話,絕對妥妥變成了通常故事中被主角第一個擊敗的反派小boss模板。
明明能夠輕鬆放翻主角,卻一邊話多一邊支使手下用最影響戰力的方式前赴後繼給主角送經驗……
那就絕對糗大了!
可話又說迴來,到華清女籃甚至外麵的職業女籃隊伍裏借一個人,最後再發動各種奇跡,把華清男籃這個全國亞軍打敗的話,好像也不怎麽光彩。
標準的小題大做嘛。
歸根結底,這還是因為未來那場約定的比賽,略微有點師出無名。
畢竟在各種青春熱血故事裏,主角初來乍到是要先輕輕受挫一次,才會奮發圖強攻城略地的。中間還得時不時裝作實力停滯,需要更強大的敵人,更險惡的環境來觸發一下,由此帶來一個飛躍式的提高。
而從頭到尾都能輕易取勝,完全不給對方任何機會的主角雖然不是沒有,但通常看起來卻更像反派一些。更何況常心昊之所以選擇虛張聲勢,是因為他根本沒把握像那些不敗主角那樣,一場不輸地打下去。
簡單說他自己都未見得能在全國高中聯賽亞軍的隊伍中穩穩占據一席之地,隊裏其他李德大樹孫飛就更加不堪,這種情況下請職業女籃隊員未必管用,最起碼也得弄個男子明星才成。
以上推斷還僅僅是建立在最簡單的加減法基礎上的……
反觀盧偉那邊,一步步從看飲水機到替補到第六人到主力,如果真能完整走下來,就是個再標準不過的熱身過程。而且根據他之前的說法,目前“預熱”部分已經很有眉目了。
當初說不說大話,到了現在這個份上,都實在是很愁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