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在英格蘭地區的尤裏很快從報紙上得到了一個新聞——愛爾蘭慘案。
這一次,張勳和他的辮子軍做下了連這個時代的軍隊都自愧不如的慘況。
張勳組建了一支超過萬人的綠營軍,經過兩周時間的簡單訓練後,剃發令就從溫和變得殘忍起來。
原本的自願原則徹底被拋棄!
然而,張勳用了一個十分高明的招數,創造了一個不得不跟辮子軍站在一起的群體。
因為執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政策的劊子手是綠營兵,從巡街到逮捕再到行刑,全部由綠營兵進行。
那些綠營兵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雙手沾滿了自己‘同胞’的鮮血!
好在,英國這裏沒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一說,真正扛著不剃發的人數量不多,並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有著特殊教規的狂熱新教徒。
即便如此,張勳麾下的綠營兵也創造了一個數量直逼六位數的屠殺總數字。
在執行剃發令的同時,辮子軍在愛爾蘭地區也是屢戰屢勝。
愛爾蘭地區的英軍主力在頭一個月就被擊敗,隨後愛爾蘭地區就遍地烽火,愛爾蘭共濟會趁火打劫,打算從英國人的統治下獨立起來,給英軍調集援軍圍剿張勳的‘大清’帶來的極大的負麵作用。
張勳也不客氣,趁著英軍無法集中各地兵力的時候,以大清皇帝之身,禦駕親征,逐個擊破了英軍在愛爾蘭各地的隊伍,將其納入清帝國的版圖。
與此同時,綠營軍的規模也如同滾雪球一般壯大起來,願意投降的愛爾蘭革命同誌全都被編入綠營兵當中。
但愛爾蘭共濟會試圖與張勳合作的協議全部被拒絕。
這倒不是張勳孤傲,而是那些愛爾蘭共濟會真的上不了台麵,手裏的武裝力量大部分裝備的竟然是冷兵器。
愛爾蘭地區徹底糜爛之極,蘇格蘭地區的愛丁堡也被張作霖徹底拿下。
不過張作霖沒有張勳那麽狂妄自大,沒有登基建國,而是建立了自己的東北軍政府。
同時也沒有搞什麽大屠殺,張作霖對那些試圖反抗的英國貴族自然是趕盡殺絕,但願意投誠的英國貴族,以及大部分可利用的蘇格蘭貴族卻開始拉攏。
特別是在地方的行政權力上,張作霖做出了極大的讓步!
張勳在愛爾蘭地區大殺特殺的時候,張作霖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的蘇格蘭共濟會的公推會長!
此時,張作霖頭上被當地人扣上了一連串頭銜。
東北軍政府的大帥,蘇格蘭共濟會的會長,蘇格蘭民族的解放者,蘇格蘭護國主,蘇格蘭人民的守護者!
乍一看這些頭銜,還以為張作霖成了動漫裏的民族英雄呢……
當然,實際上情況也差不多。
張作霖和那些投靠貴族進行了親切友好的合作,並且不遺餘力的在地方民眾中為自己的形象做宣傳。
張作霖自然明白輿論的重要作用,除了在最開始擊敗英軍的時候殺了不少人之外,剩下的主要靠威逼利誘來擴充勢力,隻要不是倫敦政府的死忠者,都可以從張作霖那裏得到一份承諾。
除此之外,張作霖還利用沒收的大量土地開始募集蘇格蘭本地民眾,成立了蘇格蘭兵團!
原屬於英軍的蘇格蘭警衛團在被張作霖擊潰後,大半潰兵竟然為了家鄉中的軍功土地權轉身投靠了張作霖的東北軍!
結果,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東北軍麾下的蘇格蘭兵團就擴編到了一個師的規模,並且還在穩步遞增。
張作霖一看蘇格蘭人這麽給麵子,幹脆將自己麾下的試練官兵和蘇格蘭兵團合二為一。
以試練官兵管控越來越壯大,利用土地拉起來的蘇格蘭兵團。
而且還把東北軍政府的名稱也改掉了,變成張家軍政府。
合二為一的兵團則改名為張家軍。
自然而然的,招收的兵源也不再局限於蘇格蘭人,在張作霖眼裏,蘇格蘭人的利用價值已經被壓榨得差不多了。
張家軍和辮子軍之所以能如此輕鬆的壯大起來,主要還是依靠北洋軍閥的貢獻。
段祺瑞的部隊和袁世凱的部隊由於降臨的是英格蘭本土,剛降臨不久就跟英軍主力狠狠幹了幾仗,依靠武器的先進性贏了數場。
然而,袁世凱和段祺瑞可沒有張作霖和張勳的運氣,尤裏現在所藏身的英格蘭小鎮,仍然掛著米字旗幟!
剛降臨不久的袁世凱取得了勝利後,直接向倫敦市進發,受到嚴重威脅的倫敦政府開始收縮兵力,並向本土其他地區調集援軍。
在此期間,年紀輕輕的維多利亞女王做出了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壯舉。
維多利亞女王用了三天時間,在上下兩議院進行了告不列顛民族書的盛大演講,取得了上下兩議院的集體支持!
在袁世凱的大軍威脅下,uu看書 .uukansh 英國王室的權利再一次站在了巔峰,上下兩議院通過戰爭法案授予了維多利亞女王堪比獨裁者的大權!
內閣政府在法律的意義上被置於王室的指揮棒之下。
緊接著,內閣政府根據王室的意誌頒布了倫敦保衛戰全民動員令。
第一天時間,倫敦市政府就武裝起來超過萬人的倫敦衛隊!
也就是扛槍的武裝市民……
理所當然的,倫敦衛隊的成員都是貧苦的倫敦市民,他們自然不是被什麽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的,這個時代的民族主義還沒有發展到****的地步。
主要是倫敦市的資本階級和貴族階級開始聯手掏錢募兵,貧民窟的市民迎來了‘飽腹時代’,隻要加入軍隊當中,所有的夥食費用都會由政府承擔,家裏麵還能得到1英鎊的安家費!
若是為國征戰陣亡,則可以得到2英鎊的喪葬費用。
英鎊的購買力在這個世界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如此豐厚的報酬立馬吸引了整個倫敦的貧困市民。
倫敦市可是這個世界為數不多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發達的工業基礎造就了大量的貧民工人階級的聚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這一次,張勳和他的辮子軍做下了連這個時代的軍隊都自愧不如的慘況。
張勳組建了一支超過萬人的綠營軍,經過兩周時間的簡單訓練後,剃發令就從溫和變得殘忍起來。
原本的自願原則徹底被拋棄!
然而,張勳用了一個十分高明的招數,創造了一個不得不跟辮子軍站在一起的群體。
因為執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政策的劊子手是綠營兵,從巡街到逮捕再到行刑,全部由綠營兵進行。
那些綠營兵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雙手沾滿了自己‘同胞’的鮮血!
好在,英國這裏沒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一說,真正扛著不剃發的人數量不多,並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有著特殊教規的狂熱新教徒。
即便如此,張勳麾下的綠營兵也創造了一個數量直逼六位數的屠殺總數字。
在執行剃發令的同時,辮子軍在愛爾蘭地區也是屢戰屢勝。
愛爾蘭地區的英軍主力在頭一個月就被擊敗,隨後愛爾蘭地區就遍地烽火,愛爾蘭共濟會趁火打劫,打算從英國人的統治下獨立起來,給英軍調集援軍圍剿張勳的‘大清’帶來的極大的負麵作用。
張勳也不客氣,趁著英軍無法集中各地兵力的時候,以大清皇帝之身,禦駕親征,逐個擊破了英軍在愛爾蘭各地的隊伍,將其納入清帝國的版圖。
與此同時,綠營軍的規模也如同滾雪球一般壯大起來,願意投降的愛爾蘭革命同誌全都被編入綠營兵當中。
但愛爾蘭共濟會試圖與張勳合作的協議全部被拒絕。
這倒不是張勳孤傲,而是那些愛爾蘭共濟會真的上不了台麵,手裏的武裝力量大部分裝備的竟然是冷兵器。
愛爾蘭地區徹底糜爛之極,蘇格蘭地區的愛丁堡也被張作霖徹底拿下。
不過張作霖沒有張勳那麽狂妄自大,沒有登基建國,而是建立了自己的東北軍政府。
同時也沒有搞什麽大屠殺,張作霖對那些試圖反抗的英國貴族自然是趕盡殺絕,但願意投誠的英國貴族,以及大部分可利用的蘇格蘭貴族卻開始拉攏。
特別是在地方的行政權力上,張作霖做出了極大的讓步!
張勳在愛爾蘭地區大殺特殺的時候,張作霖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的蘇格蘭共濟會的公推會長!
此時,張作霖頭上被當地人扣上了一連串頭銜。
東北軍政府的大帥,蘇格蘭共濟會的會長,蘇格蘭民族的解放者,蘇格蘭護國主,蘇格蘭人民的守護者!
乍一看這些頭銜,還以為張作霖成了動漫裏的民族英雄呢……
當然,實際上情況也差不多。
張作霖和那些投靠貴族進行了親切友好的合作,並且不遺餘力的在地方民眾中為自己的形象做宣傳。
張作霖自然明白輿論的重要作用,除了在最開始擊敗英軍的時候殺了不少人之外,剩下的主要靠威逼利誘來擴充勢力,隻要不是倫敦政府的死忠者,都可以從張作霖那裏得到一份承諾。
除此之外,張作霖還利用沒收的大量土地開始募集蘇格蘭本地民眾,成立了蘇格蘭兵團!
原屬於英軍的蘇格蘭警衛團在被張作霖擊潰後,大半潰兵竟然為了家鄉中的軍功土地權轉身投靠了張作霖的東北軍!
結果,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東北軍麾下的蘇格蘭兵團就擴編到了一個師的規模,並且還在穩步遞增。
張作霖一看蘇格蘭人這麽給麵子,幹脆將自己麾下的試練官兵和蘇格蘭兵團合二為一。
以試練官兵管控越來越壯大,利用土地拉起來的蘇格蘭兵團。
而且還把東北軍政府的名稱也改掉了,變成張家軍政府。
合二為一的兵團則改名為張家軍。
自然而然的,招收的兵源也不再局限於蘇格蘭人,在張作霖眼裏,蘇格蘭人的利用價值已經被壓榨得差不多了。
張家軍和辮子軍之所以能如此輕鬆的壯大起來,主要還是依靠北洋軍閥的貢獻。
段祺瑞的部隊和袁世凱的部隊由於降臨的是英格蘭本土,剛降臨不久就跟英軍主力狠狠幹了幾仗,依靠武器的先進性贏了數場。
然而,袁世凱和段祺瑞可沒有張作霖和張勳的運氣,尤裏現在所藏身的英格蘭小鎮,仍然掛著米字旗幟!
剛降臨不久的袁世凱取得了勝利後,直接向倫敦市進發,受到嚴重威脅的倫敦政府開始收縮兵力,並向本土其他地區調集援軍。
在此期間,年紀輕輕的維多利亞女王做出了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壯舉。
維多利亞女王用了三天時間,在上下兩議院進行了告不列顛民族書的盛大演講,取得了上下兩議院的集體支持!
在袁世凱的大軍威脅下,uu看書 .uukansh 英國王室的權利再一次站在了巔峰,上下兩議院通過戰爭法案授予了維多利亞女王堪比獨裁者的大權!
內閣政府在法律的意義上被置於王室的指揮棒之下。
緊接著,內閣政府根據王室的意誌頒布了倫敦保衛戰全民動員令。
第一天時間,倫敦市政府就武裝起來超過萬人的倫敦衛隊!
也就是扛槍的武裝市民……
理所當然的,倫敦衛隊的成員都是貧苦的倫敦市民,他們自然不是被什麽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的,這個時代的民族主義還沒有發展到****的地步。
主要是倫敦市的資本階級和貴族階級開始聯手掏錢募兵,貧民窟的市民迎來了‘飽腹時代’,隻要加入軍隊當中,所有的夥食費用都會由政府承擔,家裏麵還能得到1英鎊的安家費!
若是為國征戰陣亡,則可以得到2英鎊的喪葬費用。
英鎊的購買力在這個世界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如此豐厚的報酬立馬吸引了整個倫敦的貧困市民。
倫敦市可是這個世界為數不多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發達的工業基礎造就了大量的貧民工人階級的聚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