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殲星 ()”


    電腦裏存儲的實驗數據全部被毀,導致曲率驅動研究遭受重大打擊。


    這意味著,如果要繼續研究曲率引擎,需要把過去三年時間做過的實驗,再重新做一遍。


    重新做實驗,有了經驗,會比從零開始要快,但那也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然而,人類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楊宇平一度陷入絕望,幾近崩潰。


    今天是人類太空艦隊的軍演,方源差不多是把老教授架了過來。


    主要是讓老人散散心。


    “實驗數據沒了,我們還能重新做實驗,沒什麽可擔憂的,重新來過就是了。今天是太空艦隊軍演,其實現在我們並不弱,就算清洗者文明來了,先打了再說。”


    方源站在地球的太空港上,伸手指著前方停泊在停機坪上的戰艦。


    看著一艘艘閃耀金屬光澤的戰艦,以及前方一望無盡的星空,楊宇平的心情確實開朗了一些。


    人類確實比三年前強大了許多,建起了太空港、月球基地,擁有一支一千艘太空戰艦組成的艦隊。


    其中,最大的旗艦藍星號太空母艦,全長1.2公裏,體積是海洋時代最大航母的30倍,是絕對的太空巨艦。


    全艦機組人員需要18000人才能滿員運轉,還不包括戰鬥人員。


    藍星號還列裝了500艘艦載型戰鬥艦,以及1000架太空無人攻擊機。


    除了藍星號之外。


    人類太空艦隊中,還有5艘北冰洋級太空戰列艦。


    36艘太空巡洋艦,125艘太空驅逐艦,800艘太空戰鬥艦。


    神舟號級的幾艘屬於驅逐艦範疇,不過,後續沒有繼續量產,這一型號。


    因為,神舟號經過軍事科研班太多魔改,光船體強核力材料的使用數量,就沒有量產的可能。


    因此,神舟號、赤縣號幾艘已經成了軍事科研型太空驅逐艦。


    很多先進的技術,都會放到神舟號上測試,技術成熟之後,再下放到其他型號的戰艦上。


    今天,人類太空艦隊進行軍演,目的是迎戰即將降臨的清洗者飛船。


    太空艦隊整齊的飛出太空港,遮天蔽日。


    引擎的光芒照亮整片天空。


    軍演的畫麵實時在全球電視台上播放,無數人為此熱淚盈眶。


    如果是十年前,誰能想到人類有一天會擁有如此恢弘壯麗的一支太空艦隊。


    全人類都在熱議這次的軍演。


    不過,關於清洗者文明降臨的消息,已經是嚴格保密內容。


    因此,普通民眾並不知道這次軍演背後代表著什麽。


    有人誇讚,自然也有人貶低,議論內容千奇百怪。


    “太空艦隊裏又出現了戰列艦這種東西,是不是曆史的倒退?”


    “戰列艦重新登上曆史舞台,是走向太空的必然。”


    對太空戰艦稍有了解的人,開始給朋友解釋:“太空是真空,空氣阻力的消失,就注定了動能武器的迴歸。


    “海洋時代,戰列艦為什麽曾經稱霸海洋?因為抗揍,巨厚的裝甲可以抵擋炮彈轟擊。


    “導彈的出現,讓火炮走下神壇,因為導彈完全可以在火炮射程之外就擊沉目標,導致戰列艦裝甲沒有用武之地。


    “太空就不一樣了,空氣阻力扼殺了火炮這種動能武器,但是太空又讓動能武器重迴曆史舞台。


    “相反,在太空中,導彈反而出現了一些劣勢,導彈發射初速較低,容易被攔截,而且需要推進引擎,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和資源。


    “從性價比上來說,導彈就沒辦法跟動能炮相比。


    “因此,動能炮的迴歸成了必然,而防禦動能炮的超厚裝甲,也自然而然的迴歸。


    “所以,戰列艦重登曆史舞台,一點都不奇怪。


    “最高議會既然都建造了太空戰列艦,肯定是做過分析的。”


    關於太空戰艦的艦種問題。


    在過去幾年時間裏,一直在不斷的討論,並且做過多次的模型分析。


    電磁炮的科技越來越成熟之後,動能武器的威力確實越來越大,而且動能武器的炮彈相對導彈來說,確實更加經濟。


    對普通民眾來說,人類現在這支太空艦隊,確實壯觀無比。


    不過,在真正了解真相的人眼裏,依舊感到憂心忡忡。


    楊宇平看著這支無數科技凝聚而成的太空艦隊,心中有感慨,但同時也放不下心中的擔憂。


    “我們的艦隊,真的能打得過清洗者文明嗎?”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迴答。


    羅睺那架走私用的飛行器使用的都是反物質彈,uu看書 ww.uuanshu清洗者飛船的武器威力不可能比反物質彈低。


    在反物質彈麵前,強核力裝甲都很難扛住,太空艦隊裏就算是裝甲最厚的戰列艦,在反物質彈麵前,也不樂觀。


    慶幸的是,人類也擁有反物質彈。


    因此,人類太空艦隊扛不住清洗者飛船的攻擊,但同時也擁有擊穿清洗者飛船防禦的武器。


    所以,這一戰還是能打的,但肯定不會輕鬆。


    “軍科院那邊說了清洗者飛船什麽時候抵達太陽係沒有?”楊宇平轉而詢問道。


    “分析過了,預計會在三個月內抵達。”方源答道。


    三個月時間,說短也不算短。


    但在麵對文明級別的危機時,其實也做不了什麽改變局勢的大動作。


    “火種號出發了嗎?”楊宇平又問。


    “出發了,昨天夜裏出發的,朝大角星去了。”方源答道。


    火種號,顧名思義,就是帶著人類文明火種的那艘宇宙飛船。


    事實上,火種計劃一直都有暗中進行。


    站在文明的高度上,延續文明的火種,是一個文明決策階層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火種號是一艘武裝運輸艦改裝的遠航飛船,上麵裝著三十萬人類的受精卵,以及人類文明的曆史、文化,以及科技,前去尋找新的宜居行星。


    隻不過,三個月時間,是飛不出太陽係的,因此隻能寄希望於火種號沒有被清洗者文明發現。


    留在地球的人,勢必要和清洗者文明拚到底,但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火種計劃,就是那個最壞的打算。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拳殲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走偏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走偏鋒並收藏一拳殲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