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羲來到天文觀測室,這裏的科研人員紛紛與他打招唿,態度熱情,絲毫不因他年紀幼小而有所輕視。</p>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潛力得到了科研室的領導的肯定與青睞,還因為他不久前幫助天文科研部切實地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憑實力征服了眾人。</p>


    因為地球一直處於流浪之中,以前傳統技術所研發的衛星都無法使用了。</p>


    新的衛星必須保持著與地球相同的運行軌跡,這裏麵涉及到了許多的技術難題。</p>


    但是沒有衛星的探路也是不行的,否則很可能就會在地球的運行軌跡上與其他的星球、隕石相撞。</p>


    千年以來,經過一代代科學家的研究改造,如今的衛星技術比之以前有了非常大的進步。</p>


    但是這些衛星還是有許多的缺點。</p>


    其中最大的缺點就是使用壽命不足,用不了幾年,這些衛星就會與地球脫離聯係。</p>


    因為這些衛星要保持與地球一致的運行軌跡,就需要龐大的運算技術支撐,同時對衛星的材料、驅動能量等等,都有極大的要求。</p>


    如今的人類,在人力物力方麵都十分匱乏。</p>


    特別是高科技材料以及驅動能量,十分稀缺。</p>


    每隔數年就要更換一批衛星,這對人類政府來說是極大的負擔。</p>


    而劉羲正是改良了衛星的能源技術以及數據運算技術,令其精準性與使用壽命都大大地增強了。</p>


    所以別看他年紀很小,加入天文部的時間也很短,但是地位卻不低。</p>


    來到天文觀測室,科室主任鄭教授道:“這是上個月發送的一批新型衛星,目前已經飛出了太陽係,正處於跟毗鄰星係的間隙虛無空間之中。”</p>


    天文觀測室的屏幕上麵一片漆黑,正是衛星反饋的畫麵。</p>


    人類用了一千年,終於走出了太陽係。</p>


    根據推算,在太陽係與毗鄰的新太陽係之間,還有很大的虛無區。</p>


    所謂虛無區就是沒有星球,沒有隕石,沒有宇宙塵埃,一片的虛無之地。</p>


    當然這些隻是人類根據已知的知識所做的推演,但是實際上人們對於宇宙,對於太陽係之外,了解是非常非常少的。</p>


    究竟會遇到什麽突發的未知情況,誰也無法預測到。</p>


    比如就在此時,衛星傳播的畫麵上突然出現了一個極其微小的亮點,一閃而逝。</p>


    但是這個突發狀況立刻被監測了出來。</p>


    嘩啦啦,整個觀測室的人都激動起來。</p>


    這個亮點雖然極其微小,但是那是因為距離太過遙遠的緣故。</p>


    它應該是一個新的恆星係。</p>


    新的星係似乎已經出現了,似乎距離地球如今的位置不是很遠。</p>


    這與原本推算的新恆星係位置根本不同,而且也不在地球的運行軌跡上麵。</p>


    按照原本的計劃,到達新家園至少還要一千五百多年。</p>


    但是若調整地球的運行軌跡,向著這個新出現的恆星係趕去,也許幾十年,也許幾百年,地球就能到達那附近。</p>


    這還需要進行精確的計算才能確定。</p>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所用的時間比原本的計劃要少許多年。</p>


    年紀較青的張教授激動叫道:“調整地球的運行軌跡,必須調整,向著新的恆星係出發!”</p>


    白發蒼蒼的鄭主任也激動得熱淚盈眶,喃喃道:“沒想到在我有生之年竟然能夠看到新恆星係的出現,這可是人類多少代人的希望啊!”</p>


    他們立刻通報給了人類政府以及科技總院,這些人類的精英分子們都沸騰了起來。</p>


    對於一千年前的地表生活時代,人類充滿了無窮美好的想象與神往。</p>


    如今,或許有可能就在他們這一代,或是下一兩代之中完成心願,他們怎麽能不激動?</p>


    當然也有人對於這新出現的恆星係充滿了疑慮,因為並非所有的恆星係都適合人類生存。</p>


    有的恆星,燃燒的物質與太陽不同,產生的能量也不同。</p>


    這些能量未必適合於人類,甚至可能產生不可預知的危害。</p>


    若是這新的星係不適合於人類生存,那麽要離開就難了。</p>


    地球這一千年的流浪,所需要的驅動能量十分龐大。</p>


    而這些能量也是來源於地球本身。</p>


    所以地球的質量是在不斷地減少的。</p>


    一旦新恆星係不適合人類生存,想要離開,有需要極大的驅動能量。</p>


    地球甚至可能因此而瓦解。</p>


    更別說進入新恆星係後的種種輻射危險了。</p>


    不過人類高層商議之後,還是決定調整地球運行軌跡。</p>


    因為這新恆星係可能有危險,但是原本計劃中的落腳點就沒有危險了嗎?</p>


    其實危機是均等的。</p>


    既然如此,何不就近原則,尋找更近的恆星係落腳呢?</p>


    誰知道這以後的一千五百多年流浪的路上,會不會出現不可預知的危險?</p>


    很快,科學家對這張衛星圖片進行了分析。</p>


    但是即使以目前最先進的計算機,也無法分析出來這星係的具體形態與坐標位置。</p>


    於是,新一批的衛星被大量地投放了出去,放出更遠的位置去探測那一閃而逝的新恆星係。</p>


    同時,人類最頂級的一批科學家組成的科研組,對著目前的天文觀測係統進行升級,爭取將情況探查得更為清晰。</p>


    隻是技術的升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極大的躍遷。</p>


    這令眾人感到非常遺憾與失望。</p>


    若是能夠在還沒有抵達新恆星係之前,能夠對這新恆星係進行具體的觀測就好了。</p>


    一年後,劉羲再建功勳,他對目前的生物芯片技術進行了升級,令其運算能力大大增強。</p>


    這樣一來,觀測屏幕上麵的圖片縮放範圍,就能在以往的程度上更加增強了上億倍。</p>


    也就是說,原先在觀測屏幕上顯示出來的圖片,可以比以往的縮小放大範圍增強了上億倍。</p>


    這樣一來,衛星的監測範圍也算是擴大了上億倍。</p>


    因此,劉羲被特批進入了這個最頂級的專家小組,標誌著他成為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位頂級科學家。</p>


    又過去兩年,劉羲以無可爭議的科研實力以及諸多發明貢獻,成為了天文觀測室的負責人。</p>


    “老大,出現了!編號bxxl290153號衛星傳迴了新恆星係的圖片。”</p>


    青年科員人員小張驚喜地叫道。</p>


    同時他飛快地切換到了bxxl290153號衛星的監控畫麵。</p>


    果然,漆黑的屏幕上麵出現了微小不起眼的一點亮光,一閃即逝。</p>


    劉羲握拳道:“好,立刻發出光波脈衝指令,調整bxxl290153號衛星的運行軌跡,向著新恆星係方向運行。”</p>


    光波脈衝指令發出後不久,bxxl290153號衛星開始調整運行軌跡。</p>


    很快,屏幕上麵再次出現了那個微弱的亮點。</p>


    劉羲道:“放大!將屏幕放大到極限!”</p>


    隨著命令下達,那個微弱的光點慢慢變得明亮起來,很快變大起來,如同一顆明亮的星辰。</p>


    後來隨著繼續放大,變成了一團亮光。</p>


    然後放大到了極限,變成了近二十米直徑一般大小。</p>


    “這……”</p>


    所有人麵麵相覷,感到了難以言喻的震撼。</p>


    出現在屏幕上的是一個發亮的巨大的頭顱。</p>


    這頭顱看起來是一顆人頭的輪廓,眼窩、麵頰、上下顎,以及腦蓋、腦髓等等紋路俱全,非常的清晰完整。</p>


    劉羲明白,這顆頭顱就是整個恆星係的輪廓,內中是由無數密密麻麻的行星組成的。</p>


    這簡直顛覆了他的認知與想象。</p>


    首先這恆星係的輪廓居然神似人的頭顱,就非常神奇。</p>


    另外,這個恆星係中的星辰也太多了吧?</p>


    太陽係才八大行星,66顆衛星,以及無數的小行星與彗星、隕星。</p>


    而這新恆星係絕對不止八大行星。</p>


    雖然還無法具體觀測到有多少,但是通過估算,至少有幾千顆,遠遠超過了太陽係!</p>


    很快地,人類政府高層以及科技部的頂級科學家們都匆匆趕來了這裏。</p>


    他們看到這衛星傳遞出來的畫麵,也是難以言喻地震撼。</p>


    “天哪,這個星係是自然形成的嗎?</p>


    會不會是神靈的造物,或者外星人的傑作?”</p>


    一位女性人類高層忍不住發出驚歎。</p>


    一眾頂級的科學家也感到三觀崩潰,這怎麽看也不像是自然形成的。</p>


    他們認為這肯定是外星人的傑作。</p>


    科技部的主管大學士袁鳳山部長問劉羲道:</p>


    “小劉,你們計算出來這個星係距離我們地球的距離沒有?</p>


    若是要到達那裏,需要多長時間?”</p>


    劉羲道:“袁部長,我們目前距離這個星係的距離大約是0.8光年。</p>


    以目前的速度,大約8年左右就能抵達。</p>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逐步減慢地球的運行速度。</p>


    以目前的技術,整個過程大約需要150年。</p>


    而考慮到進入了星係內部後,需要尋找跟恆星距離適合的坐標位置,整個過程預計也需要150年左右。</p>


    所以,要徹底安定下來,預計需要三百多年。”</p>


    眾人聽到這個數字都有些失望,至少他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p>


    不過這些也在他們的預料之中。</p>


    在最早期的時候,人類預計的地球減速過程都需要700年,這已經是科技發展的結果了。</p>


    劉羲又道:“不過我覺得這個過程是可以縮短的。隻要達成幾項關鍵的技術,整個過程可以縮短到100年以內完成。”</p>


    “這,小劉,你沒誇大吧?”</p>


    袁鳳山本身就是頂級的科學家,雖然不是主研這方麵的,但是對於這裏麵涉及到的技術難題還是了解的。</p>


    所以當劉羲說整個過程可以縮短到100年以內,他才感到不可思議。</p>


    若非劉羲是一位屢屢創造了奇跡的天才,他幾乎要叱責他嘩眾取寵了。</p>


    劉羲肯定地點了點頭,對於其中涉及到的幾項關鍵技術,他其實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了。</p>


    加上有著虛擬實驗室這個外掛,他覺得應該可以在不久的未來研究出來這些技術。</p>


    所以100年內完成整個過程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還是保守的說法,或許五六十年就可以完成了。</p>


    眾人聽聞後都欣喜起來。</p>


    因為人類麵臨滅族的危機以來,科學方麵也有了極大的進步,醫學上進步也很快。</p>


    中下層平民不說,他們這些高層精英隻要不是遭遇意外的病毒、輻射感染,壽命一般都能達到一百多歲。</p>


    隨著劉羲將他開發的那一套強身健體之術傳播出來以後,人們的身體素質極大地增強了,壽命也有了延長。</p>


    他們這些高層很有可能活到180歲左右的壽命大限。</p>


    所以他們是很有可能活到那一天的。</p>


    袁鳳山部長看向人類政府高層道:“諸位的意見呢?我們是要前往這個新出現的星係嗎?”</p>


    此時眾人猶豫了起來。</p>


    從先前發現新恆星係的喜悅,到看到這個星係的認為痕跡後的彷徨恐懼,再到如今可以安定下來的遲疑。u看書.uukashu.om</p>


    他們的情緒很複雜。</p>


    有人搖頭道:“不行,我們要為整個人類的存續而負責。</p>


    這個新恆星係的人為痕跡太重了,很可能有著遠遠超越我們的文明存在。</p>


    貿然與之接觸,隻怕會給整個人類帶來無法抵擋的大災難!”</p>


    而另一位領導反駁道:“若是這個星係是超級文明的手筆,那麽至少這附近的幾個恆星係都是其活動範圍。</p>


    我們就算去了原本計劃中的恆星係,也是無法避免與其相遇的。</p>


    說不定我們早就進入他們的視野之中了。</p>


    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如主動接觸,是好是壞,心裏有了準備,也可以早做打算。</p>


    說不定這個文明已經不存在了呢?</p>


    或許這裏隻是那個文明存在的遺跡罷了,那麽我們人類反而會因此迎來一次飛躍。”</p>


    眾人都沉默著。</p>


    雙方說的都有道理。


    不過若是這個恆星係真的是某個文明的手筆創造,那麽這個文明一定非常繁盛強大,那麽活動範圍也必然極為廣闊。


    他們想要不與之接觸,除非放棄原先所有的計劃,幾乎向著宇宙茫茫更深處的未知區域流浪。


    但是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地球上麵的能源不可能支撐那麽久。


    能量是與質量掛鉤的,地球的質量是有定數的,而且絕大多數的物質,以目前的科技也無法將之轉化為能量。</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鴻蒙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廣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廣陵並收藏諸天鴻蒙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