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驀然驚醒,發覺自身的修為居然上漲了一大截,許多往日裏想不通的道理,竟也迎刃而解。


    “怎麽可能?”有人驚訝失聲。


    劉羲道:“我要編撰的書名為《易經》。易者,變也。


    此經闡述天地之更易規則原理,衍算天地萬物。


    預計共分為八八六十四卦。


    這是最總綱的乾坤兩卦,以乾喻天,以坤喻地。


    列位以為如何?”


    謝文淵幾乎將自己的胡子都揪了下來,激動地道:“此經囊括天地,包容萬物。


    百經之王,名不虛傳!


    如此盛事,老夫甘附驥尾,我家中有十二萬冊藏書,即日全部奉上!”


    單單是乾坤兩卦,就令眾人受益匪淺。


    以管窺豹,當《易經》成書之日,必然更在大禪寺過去現在未來三經、太上道宇宙二經等絕世修煉經典之上。


    如此一本絕世經典,眾人自然想要參與進來,於是紛紛表態,將家中藏書盡數奉上。


    有著這批人的支持,已然有了一個極好的開端。


    消息迅速地往天下擴散,所有有實力的都在打探,許多世家跟門派紛紛決定加入進來。


    也有一部人還在繼續觀望著,想要看看後續的經文,是否值得完全地投入進來。


    劉羲相信隨著大量的藏書到來,他的底蘊必然進一步增加,文氣更增,達到將《易經》完全吃透的地步。


    他通過冠軍侯的勢力收集了大量的藏書,同時拿到了冠軍侯手中的造化葫蘆。


    又去南疆的一座孤島拿到了《現在如來經》,以及乾坤布袋。


    半年時間,他以造化葫蘆、乾坤布袋,加上諸多的天材地寶,煉製了一件無上神器——眾聖殿。


    眾聖殿是一件宮殿類法寶,可大如山嶽,也可小如芥子。


    內部有諸多的隔離空間,所有的典籍都運到了眾聖殿內,所有參與《易經》編纂的大儒也居住在裏麵。


    這件神器初始威力不算強大,主要功能都在防禦方麵,另外還有比較強的鎮封之力,攻擊上麵就是撞跟砸,不算強大。


    但是它卻是囊括了劉羲前世今生所有的經驗,用了許多心血創造的巔峰神器。


    眾聖殿在劉羲心中的地位更在盤皇劍之上。


    因為它不但承載著他今生的道,更因為它是一件可成長的法寶,沒有極限。


    當眾人在眾聖殿中編撰經書的時候,它自動就會吸納散逸的文氣,逐步成長。


    當《易經》成書之後,一旦流傳天下,得到世人的認可,到時候眾聖殿也必然成為人們心中文學聖地的象征。


    屆時,眾聖殿匯集天下文運,承載眾生願力,必然能夠超越盤皇劍、不朽豐碑、造化天舟、永恆國度等神器之王,成為世界第一神器。


    這半年來,諸多世家跟門派的高人加入,書籍簡冊堆積成山。


    大家日日研摩、辯論,不斷地取長補短,每個人都有長足的進步。


    劉羲如同饕餮一般地吞噬著那些知識,不斷地博采眾家所長,又寫出了坎離兩卦。


    同時乾坤兩卦的六爻卦辭也全部寫了出來。


    結合了這麽多的絕世經典,加上各種天材地寶的支持,他的武道修為突飛猛進,已經進入人仙練竅之境。


    仙道修為雖然沒有進入陽神境界,但是底蘊卻加深了許多。


    隨著這些卦象流傳出去,頓時天下掀起一股研究《易經》的狂瀾。


    許多修為陷入瓶頸的高手紛紛突破。


    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言必稱易。


    不管是書生士子,還是大家閨秀,亦或是青樓花魁,都以研究易卦為榮。


    每次文會,若不談易卦,必然受到鄙視。


    玉京城中的公子小姐,更以得到劉羲的隻言片語文字為榮。


    就連他以往所寫的那些書稿、隨筆塗鴉,都成了萬金難求的寶物。


    永春郡主曾經得到過劉羲所寫的兩句詩,就有王孫公子以一字千金的價格求購,不過永春郡主根本沒有答應。


    《易經》不但在大乾廣為流傳,就連在海外諸島,在雲蒙草原,甚至遙遠的精元神廟,都有人在研究。


    這些人或多或少各有所得。


    劉羲取出了他前世珍藏的天材地寶,其中有許多如今已經絕跡的靈材靈草,都被他種植在眾聖殿的虛空雷池之下。


    大量的龍牙米不斷產出,也是吸引眾人參與進來的一大特色。


    他將龍牙米的種子跟朝廷以及各個頂級世家交換了許多靈米種子。


    這些靈米的質量雖然比不上龍牙米,uu看書 ww.uukanshu 但是勝在種植方法更簡便一些,產量也更高。


    劉羲將這些靈米種子播種收割後,大量地低價賣給普通百姓。


    短短半年,天下半數以上的大乾子民都種植上了各類的靈米。


    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用不了幾年,天下人都能吃上靈米。


    到時候,不論修武還是修道,都能快速進步,就是不修煉,也能強身健體,健健康康地活到百年歲數。


    其實在他為皇的上古年間,靈米就是百姓們的基礎糧食。


    隻是後世為皇者開始忘卻了先賢的篳路藍縷,開始耽於享受,甚至以奴役世人為樂,以至於靈米逐漸在民間絕跡了。


    也導致了後來諸子崛起,削聖皇位格之事。


    但是後來靈米一直掌握在這些諸子世家的手中,他們也背棄了先祖的誌願,成為高高在上的剝削者。


    百姓隻是他們眼中的螻蟻,這些泥腿子別說沒見過靈米,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劉羲發宏願要使天下人人如龍,那麽光是傳下《易經》還不夠。


    倉稟實而知禮節,隻有吃飽了吃好了,人們才能修煉,才能人人如龍。


    隨著靈米的廣為傳播,劉羲在百姓中的威望達到了頂峰,甚至遠遠超過了楊盤這個皇帝。


    楊盤跟洪玄機這對君臣這半年也絲毫沒有閑著。


    甚至在劉羲的壓力之下,他們的手段更加激進起來。


    對內不斷改革,加強對整個國家的控製,實行士紳一體納糧。


    對外不斷地與雲蒙國征戰,三次大敗雲蒙的鐵浮屠,殺敵無數,拓地千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鴻蒙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廣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廣陵並收藏諸天鴻蒙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