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哪有什麽後宮幹政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作者:執筆見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陽光透過雲層,在大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官道上,一輛裝飾典雅的馬車緩緩前行,車輪碾過地麵,發出沉悶而有節奏的吱呀聲,似是在訴說著這一路的漫長旅程。
車內,馮徽音身著一襲淡粉色的羅裙,裙角繡著精致的梅花圖案,隨著動作微微擺動。
她慵懶地靠在柔軟的錦墊上,白皙的手指輕輕掀起車簾一角,目光透過那狹小的縫隙,望向車外不斷後退的景色。
微風拂過,幾縷烏黑的發絲調皮地落在馮徽音粉嫩的臉頰上,她下意識地用手捋了捋,眼神中帶著幾分倦意與期待。
婢女小春在一旁忙碌地整理著包裹,身著一件翠綠色的布衫,顯得幹淨利落。
圓潤的臉龐上,一雙靈動的大眼睛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
時不時抬眼看看自家小姐,手上的動作不停,嘴裏還哼著不知名的小曲兒。
見馮徽音這副模樣,小春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促狹,打趣道:“小姐,瞧你這一路心神不寧的,是在想太子殿下會如何迎接你嗎?”
說著,她停下手中的動作,雙手抱在胸前,歪著頭,一臉期待地看著馮徽音。
兩人自小一起長大,名為主仆,實則與姐妹無疑。
馮徽音臉頰瞬間泛起一抹紅暈,像是被說中了心事,有些慌亂地放下車簾,轉過頭,嗔怪地瞪了小春一眼:“小春,你這丫頭就會拿我打趣,我不過是在想這一路奔波,也不知洛陽到底是個什麽模樣。”
說著,輕輕捋了捋耳邊的發絲,試圖掩飾自己的羞澀。
小春眨了眨那雙靈動的大眼睛,笑嘻嘻地湊到馮徽音身邊,雙手拉著她的胳膊,輕輕搖晃著:“小姐,您就別嘴硬啦。太子殿下如今可是聲名遠揚,咱們長樂馮氏在這時候表態支持,想必太子殿下肯定對小姐另眼相看。”
“說不定啊,一見到小姐,就被你的美貌與才情迷得神魂顛倒呢。”
說到這兒,小春自己先忍不住咯咯笑了起來,眼睛眯成了彎彎的月牙,臉上的酒窩若隱若現。
馮徽音輕輕拍了下小春的手,佯怒道:“越說越離譜了,太子殿下身邊什麽樣的女子沒見過,還會被我迷得神魂顛倒。我隻是擔心,萬一太子殿下覺得咱們馮氏此舉別有目的,對我.”
說到這兒,馮徽音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原本明亮的眼眸也黯淡了幾分,下意識地咬了咬下唇,雙手不自覺地揪緊了衣角,指節都因用力而泛白。
當初太子那一夜過後,馮徽音就成了家族最為尊貴的人,哪怕是德高望重的長輩,對其也是和氣有佳。
然而越是這樣的待遇,給馮徽音就更大的壓力。
因為這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在太子身上。
過去了這麽久,太子連迴到洛陽都沒有說要聯係過她。
太子真的會想她嗎。
她能在太子的心中,占據一席之地嗎。
小春連忙鬆開馮徽音的胳膊,正了正神色,雙手握住馮徽音的手,認真地說:“小姐您別瞎想,咱們馮氏向來忠心,此次也是真心支持太子殿下。再說了,小姐您溫柔善良、知書達理,太子殿下怎麽會不喜歡呢。”
說著,小春還輕輕拍了拍馮徽音的手背,試圖給她傳遞力量。
其實小春心裏也是有些慌亂的。
隻是在這個時候,自然是挑好話說。
馮徽音輕輕歎了口氣,點了點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但願如此吧。隻是這皇家之事,向來複雜,我真怕一個不小心,就給家族惹來麻煩。”
微微低下頭,目光落在兩人相握的手上,心中的憂慮卻並未因此消散。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兒,馬車緩緩駛入洛陽城。
“小姐,你快瞧!”
小春突然興奮地跳了起來,雙手用力拉著馮徽音的胳膊,眼睛瞪得大大的,滿臉的驚喜。
“這洛陽城可真熱鬧啊!”
馮徽音被小春的舉動嚇了一跳,連忙穩住身形,順著小春手指的方向望去。
放下車簾的瞬間,馮徽音的眼睛一下子睜大了,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隻見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人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服飾,或匆匆趕路,或悠閑漫步。
隻見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除了身著大唐服飾的百姓,還有許多奇裝異服的外邦人穿梭其中。
有高鼻深目的西域人,男子頭戴卷簷尖頂氈帽,身穿窄袖胡服,腰間係著鑲嵌寶石的革帶,腳蹬長靴,步伐矯健。
女子則圍著色彩斑斕的披帛,身著及地長裙,裙擺繡著精美的異域花紋,麵容姣好,眼神靈動。
他們的攤位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貨物,有璀璨奪目的珠寶、精美絕倫的香料,還有造型奇特的手工藝品,引得眾人紛紛駐足圍觀、挑選。
更遠一些,能看到身材高大的大食人,他們皮膚黝黑,身著白色長袍,頭戴纏頭,胡須濃密,眼神深邃。
街邊店鋪林立,招牌琳琅滿目,在微風中輕輕晃動。
有賣各種精美綢緞的布莊,五彩斑斕的綢緞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澤,店內的夥計正熱情地向顧客介紹著各種布料。
有飄出誘人香氣的酒樓茶肆,店小二站在門口,扯著嗓子熱情地招攬著顧客,店內坐滿了食客,歡聲笑語不斷。
還有擺滿了稀奇玩意兒的雜貨鋪,引得孩子們在門口駐足觀望,眼中滿是好奇與渴望,小手還不時地指著那些心儀的物件。
街邊還有不少雜耍藝人,一個耍雜技的大漢,光著膀子,露出結實的肌肉,正將手中的幾把飛刀拋向空中,又精準地接住,飛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引得周圍一群百姓圍觀看熱鬧,叫好聲此起彼伏。
一個吞劍的藝人,麵容冷峻,將一把寒光閃閃的長劍緩緩插入喉嚨,人群中發出陣陣驚唿,有的人甚至捂住了眼睛,卻又忍不住從指縫間偷看。
還有幾個耍猴的,猴子們穿著鮮豔的衣服,在藝人的指揮下做出各種滑稽的動作,時而翻跟頭,時而模仿人的樣子作揖,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孩子們更是笑得前仰後合。
突然一聲大響,吸引了兩女的目光。
隻見街道上,工匠們穿梭忙碌,在搬運巨大的石塊。
方才是石塊落地的聲音。
一群民夫們在監工的指揮下,將舊的石板撬起,換上嶄新且更大的石板,每一塊石板都被打磨得平整光滑,工人們齊心協力,喊著號子,將石板穩穩地鋪設在地麵上。
“這洛陽城,果然名不虛傳。”
馮徽音不禁感歎,微微張開嘴巴,眼神中滿是驚歎與好奇。
“比咱們長樂可繁華多了。”
說著,目光在街道上來迴掃視,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試圖將這繁華的景象盡收眼底。
小春也看得目不暇接,嘴裏嘟囔著:“這麽熱鬧,以後可有得逛了。”
她的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雙手不停地比劃著,似乎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逛街了,一會兒指著這邊的雜耍,一會兒又指著那邊的店鋪,嘴裏還不停地說著:“小姐,你看那個,還有那個.”
就在馮徽音和小春沉浸在洛陽城的繁華之中時,馬車緩緩停了下來。
車夫恭敬地掀起車簾,說道:“小姐,有貴人前來迎接。”
馮徽音心中一驚,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衣衫,和小春一同緩緩走下馬車。
隻見一位身著華麗服飾,麵白無須的男子,邁著沉穩的步伐快步走來,他麵容和善,眼神中卻透著幾分精明與幹練,身後還跟著幾個同樣身著精致服飾的侍從。
男子來到馮徽音麵前,微微躬身,行了一個標準的宮廷大禮,然後抬起頭,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說道:“馮小娘子,一路辛苦了。在下文忠,奉太子殿下之命,特來迎接小娘子。”
馮徽音見狀,連忙微微欠身迴禮,心中滿是驚訝與感動,她沒想到太子竟會派身邊如此重要的內侍前來迎接自己,這足以顯示出太子對自己以及長樂馮氏的重視。
這可是太子內侍,文忠的名字,隨著太子威震四海從而一同傳播。
誰不知道,太子內侍文忠,是太子心腹。
很多人都認為,往後內侍文忠,將會成為跟現在皇帝內侍張阿難一般的大人物。
哪怕是國公宰相,都要給三分薄麵。
馮徽音輕聲說道:“有勞文公公親自前來,徽音惶恐。”
文忠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小娘子客氣了,殿下對小娘子和長樂馮氏的支持十分感激,特意叮囑我一定要好好招待小娘子。”
說罷,側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小娘子請隨我來,殿下已在府中備好接風宴,就等小娘子了。”
馮徽音微微點頭,在文忠的引領下,重新登上馬車。
馬車緩緩啟動,向著洛陽宮城的方向駛去。
一路上,文忠詳細地向馮徽音介紹著洛陽城的情況以及此次接風宴的安排,言語間對馮徽音極為恭敬,讓馮徽音心中的緊張與不安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在太子府生活的期待。
隨著馬車逐漸靠近太子府,街道上的行人漸漸稀少,周圍的氣氛也變得莊重起來。
馮徽音的心開始砰砰直跳,緊緊地握住雙手。
小春也察覺到了小姐的緊張,她不再說話,隻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用鼓勵的眼神看著馮徽音,時不時地輕輕拍一下馮徽音的肩膀,給予無聲的安慰。
洛陽宮城大門。
馬車停下,前邊文忠過去對接。
不多時,馬車再次緩緩啟動,進入宮城之內。
沒多久,便到了一座大殿前。
車夫跳下車,恭敬地打開車門。
馮徽音深吸一口氣,緩緩邁出馬車。
周邊是一隊目不斜視站立的衛士,不遠處還能看到巡邏的禁衛。
身穿鎧甲的侍衛,身姿挺拔,如同一棵棵蒼鬆,目光冷峻,透露出一股肅殺之氣,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小春也跟著下了車,她走到馮徽音身邊,輕輕拉了拉她的衣袖,小聲說:“小姐,別緊張。”
殿內書房。
李承乾正在案幾前翻看卷宗情報。
內侍文忠稟告:“殿下,馮小娘子來了。”
李承乾點點頭:“宣。”
文忠外出通傳,馮徽音聞言深吸一口氣,緩緩走進殿內書房。
這個時候,婢女小春就沒資格跟著進去了,隻能是在外麵候著。
“見過太子殿下。”
馮徽音聲音輕柔婉轉,如同黃鶯出穀,在書房內輕輕迴蕩。
李承乾抬頭,微微笑道:“徽音不必多禮,入座吧。”
“謝殿下。”
文忠搬來椅子,就在李承乾的案幾這,這讓馮徽音更為緊張了。
對於椅子,馮徽音也不陌生。
原本長樂馮氏還是跪坐為主,大部分世家其實比較堅持傳統,椅子的傳播也沒那麽迅捷。
畢竟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那方園之地。
譬如馮徽音,自小在冀州信都長大,也沒出去過。
所以對於洛陽的繁華才會如此震撼。
“這一路,可還辛苦了?”
李承乾放下卷宗,開口問道。
這時代的馬車,坐起來可是很受罪的。
官道的地麵,大部分都是坑坑窪窪,崎嶇不已,即便是馬車上也很是顛簸。
馮徽音這種大家閨秀,大約是第一次出遠門。
馮徽音聞言,輕聲迴道:“臣女向來喜歡騎術,還算是比較適應。”
這話是在表達,自己並非是什麽花瓶,君子六藝,都是學過的。
李承乾聽到這話,笑了笑,問道:“徽音可看到洛陽景象了,有什麽想法嗎?”
這算是考驗了。
考驗的是馮徽音的才學,如果什麽都不懂,那就當個花瓶。
如果確實有幾分文采,或許還真能幫忙做點事情。
現在李承乾身邊是缺人的。
缺的是心腹。
對於後宮幹政這些,李承乾沒有太多的想法,長孫皇後當年也是管事的。
況且現在紡織業即將興起,也會招聘大量女工。
如果馮徽音能夠在某些方麵幫上忙,那也是很不錯的。
官道上,一輛裝飾典雅的馬車緩緩前行,車輪碾過地麵,發出沉悶而有節奏的吱呀聲,似是在訴說著這一路的漫長旅程。
車內,馮徽音身著一襲淡粉色的羅裙,裙角繡著精致的梅花圖案,隨著動作微微擺動。
她慵懶地靠在柔軟的錦墊上,白皙的手指輕輕掀起車簾一角,目光透過那狹小的縫隙,望向車外不斷後退的景色。
微風拂過,幾縷烏黑的發絲調皮地落在馮徽音粉嫩的臉頰上,她下意識地用手捋了捋,眼神中帶著幾分倦意與期待。
婢女小春在一旁忙碌地整理著包裹,身著一件翠綠色的布衫,顯得幹淨利落。
圓潤的臉龐上,一雙靈動的大眼睛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
時不時抬眼看看自家小姐,手上的動作不停,嘴裏還哼著不知名的小曲兒。
見馮徽音這副模樣,小春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促狹,打趣道:“小姐,瞧你這一路心神不寧的,是在想太子殿下會如何迎接你嗎?”
說著,她停下手中的動作,雙手抱在胸前,歪著頭,一臉期待地看著馮徽音。
兩人自小一起長大,名為主仆,實則與姐妹無疑。
馮徽音臉頰瞬間泛起一抹紅暈,像是被說中了心事,有些慌亂地放下車簾,轉過頭,嗔怪地瞪了小春一眼:“小春,你這丫頭就會拿我打趣,我不過是在想這一路奔波,也不知洛陽到底是個什麽模樣。”
說著,輕輕捋了捋耳邊的發絲,試圖掩飾自己的羞澀。
小春眨了眨那雙靈動的大眼睛,笑嘻嘻地湊到馮徽音身邊,雙手拉著她的胳膊,輕輕搖晃著:“小姐,您就別嘴硬啦。太子殿下如今可是聲名遠揚,咱們長樂馮氏在這時候表態支持,想必太子殿下肯定對小姐另眼相看。”
“說不定啊,一見到小姐,就被你的美貌與才情迷得神魂顛倒呢。”
說到這兒,小春自己先忍不住咯咯笑了起來,眼睛眯成了彎彎的月牙,臉上的酒窩若隱若現。
馮徽音輕輕拍了下小春的手,佯怒道:“越說越離譜了,太子殿下身邊什麽樣的女子沒見過,還會被我迷得神魂顛倒。我隻是擔心,萬一太子殿下覺得咱們馮氏此舉別有目的,對我.”
說到這兒,馮徽音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原本明亮的眼眸也黯淡了幾分,下意識地咬了咬下唇,雙手不自覺地揪緊了衣角,指節都因用力而泛白。
當初太子那一夜過後,馮徽音就成了家族最為尊貴的人,哪怕是德高望重的長輩,對其也是和氣有佳。
然而越是這樣的待遇,給馮徽音就更大的壓力。
因為這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在太子身上。
過去了這麽久,太子連迴到洛陽都沒有說要聯係過她。
太子真的會想她嗎。
她能在太子的心中,占據一席之地嗎。
小春連忙鬆開馮徽音的胳膊,正了正神色,雙手握住馮徽音的手,認真地說:“小姐您別瞎想,咱們馮氏向來忠心,此次也是真心支持太子殿下。再說了,小姐您溫柔善良、知書達理,太子殿下怎麽會不喜歡呢。”
說著,小春還輕輕拍了拍馮徽音的手背,試圖給她傳遞力量。
其實小春心裏也是有些慌亂的。
隻是在這個時候,自然是挑好話說。
馮徽音輕輕歎了口氣,點了點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但願如此吧。隻是這皇家之事,向來複雜,我真怕一個不小心,就給家族惹來麻煩。”
微微低下頭,目光落在兩人相握的手上,心中的憂慮卻並未因此消散。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兒,馬車緩緩駛入洛陽城。
“小姐,你快瞧!”
小春突然興奮地跳了起來,雙手用力拉著馮徽音的胳膊,眼睛瞪得大大的,滿臉的驚喜。
“這洛陽城可真熱鬧啊!”
馮徽音被小春的舉動嚇了一跳,連忙穩住身形,順著小春手指的方向望去。
放下車簾的瞬間,馮徽音的眼睛一下子睜大了,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隻見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人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服飾,或匆匆趕路,或悠閑漫步。
隻見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除了身著大唐服飾的百姓,還有許多奇裝異服的外邦人穿梭其中。
有高鼻深目的西域人,男子頭戴卷簷尖頂氈帽,身穿窄袖胡服,腰間係著鑲嵌寶石的革帶,腳蹬長靴,步伐矯健。
女子則圍著色彩斑斕的披帛,身著及地長裙,裙擺繡著精美的異域花紋,麵容姣好,眼神靈動。
他們的攤位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貨物,有璀璨奪目的珠寶、精美絕倫的香料,還有造型奇特的手工藝品,引得眾人紛紛駐足圍觀、挑選。
更遠一些,能看到身材高大的大食人,他們皮膚黝黑,身著白色長袍,頭戴纏頭,胡須濃密,眼神深邃。
街邊店鋪林立,招牌琳琅滿目,在微風中輕輕晃動。
有賣各種精美綢緞的布莊,五彩斑斕的綢緞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澤,店內的夥計正熱情地向顧客介紹著各種布料。
有飄出誘人香氣的酒樓茶肆,店小二站在門口,扯著嗓子熱情地招攬著顧客,店內坐滿了食客,歡聲笑語不斷。
還有擺滿了稀奇玩意兒的雜貨鋪,引得孩子們在門口駐足觀望,眼中滿是好奇與渴望,小手還不時地指著那些心儀的物件。
街邊還有不少雜耍藝人,一個耍雜技的大漢,光著膀子,露出結實的肌肉,正將手中的幾把飛刀拋向空中,又精準地接住,飛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引得周圍一群百姓圍觀看熱鬧,叫好聲此起彼伏。
一個吞劍的藝人,麵容冷峻,將一把寒光閃閃的長劍緩緩插入喉嚨,人群中發出陣陣驚唿,有的人甚至捂住了眼睛,卻又忍不住從指縫間偷看。
還有幾個耍猴的,猴子們穿著鮮豔的衣服,在藝人的指揮下做出各種滑稽的動作,時而翻跟頭,時而模仿人的樣子作揖,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孩子們更是笑得前仰後合。
突然一聲大響,吸引了兩女的目光。
隻見街道上,工匠們穿梭忙碌,在搬運巨大的石塊。
方才是石塊落地的聲音。
一群民夫們在監工的指揮下,將舊的石板撬起,換上嶄新且更大的石板,每一塊石板都被打磨得平整光滑,工人們齊心協力,喊著號子,將石板穩穩地鋪設在地麵上。
“這洛陽城,果然名不虛傳。”
馮徽音不禁感歎,微微張開嘴巴,眼神中滿是驚歎與好奇。
“比咱們長樂可繁華多了。”
說著,目光在街道上來迴掃視,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試圖將這繁華的景象盡收眼底。
小春也看得目不暇接,嘴裏嘟囔著:“這麽熱鬧,以後可有得逛了。”
她的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雙手不停地比劃著,似乎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逛街了,一會兒指著這邊的雜耍,一會兒又指著那邊的店鋪,嘴裏還不停地說著:“小姐,你看那個,還有那個.”
就在馮徽音和小春沉浸在洛陽城的繁華之中時,馬車緩緩停了下來。
車夫恭敬地掀起車簾,說道:“小姐,有貴人前來迎接。”
馮徽音心中一驚,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衣衫,和小春一同緩緩走下馬車。
隻見一位身著華麗服飾,麵白無須的男子,邁著沉穩的步伐快步走來,他麵容和善,眼神中卻透著幾分精明與幹練,身後還跟著幾個同樣身著精致服飾的侍從。
男子來到馮徽音麵前,微微躬身,行了一個標準的宮廷大禮,然後抬起頭,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說道:“馮小娘子,一路辛苦了。在下文忠,奉太子殿下之命,特來迎接小娘子。”
馮徽音見狀,連忙微微欠身迴禮,心中滿是驚訝與感動,她沒想到太子竟會派身邊如此重要的內侍前來迎接自己,這足以顯示出太子對自己以及長樂馮氏的重視。
這可是太子內侍,文忠的名字,隨著太子威震四海從而一同傳播。
誰不知道,太子內侍文忠,是太子心腹。
很多人都認為,往後內侍文忠,將會成為跟現在皇帝內侍張阿難一般的大人物。
哪怕是國公宰相,都要給三分薄麵。
馮徽音輕聲說道:“有勞文公公親自前來,徽音惶恐。”
文忠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小娘子客氣了,殿下對小娘子和長樂馮氏的支持十分感激,特意叮囑我一定要好好招待小娘子。”
說罷,側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小娘子請隨我來,殿下已在府中備好接風宴,就等小娘子了。”
馮徽音微微點頭,在文忠的引領下,重新登上馬車。
馬車緩緩啟動,向著洛陽宮城的方向駛去。
一路上,文忠詳細地向馮徽音介紹著洛陽城的情況以及此次接風宴的安排,言語間對馮徽音極為恭敬,讓馮徽音心中的緊張與不安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在太子府生活的期待。
隨著馬車逐漸靠近太子府,街道上的行人漸漸稀少,周圍的氣氛也變得莊重起來。
馮徽音的心開始砰砰直跳,緊緊地握住雙手。
小春也察覺到了小姐的緊張,她不再說話,隻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用鼓勵的眼神看著馮徽音,時不時地輕輕拍一下馮徽音的肩膀,給予無聲的安慰。
洛陽宮城大門。
馬車停下,前邊文忠過去對接。
不多時,馬車再次緩緩啟動,進入宮城之內。
沒多久,便到了一座大殿前。
車夫跳下車,恭敬地打開車門。
馮徽音深吸一口氣,緩緩邁出馬車。
周邊是一隊目不斜視站立的衛士,不遠處還能看到巡邏的禁衛。
身穿鎧甲的侍衛,身姿挺拔,如同一棵棵蒼鬆,目光冷峻,透露出一股肅殺之氣,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小春也跟著下了車,她走到馮徽音身邊,輕輕拉了拉她的衣袖,小聲說:“小姐,別緊張。”
殿內書房。
李承乾正在案幾前翻看卷宗情報。
內侍文忠稟告:“殿下,馮小娘子來了。”
李承乾點點頭:“宣。”
文忠外出通傳,馮徽音聞言深吸一口氣,緩緩走進殿內書房。
這個時候,婢女小春就沒資格跟著進去了,隻能是在外麵候著。
“見過太子殿下。”
馮徽音聲音輕柔婉轉,如同黃鶯出穀,在書房內輕輕迴蕩。
李承乾抬頭,微微笑道:“徽音不必多禮,入座吧。”
“謝殿下。”
文忠搬來椅子,就在李承乾的案幾這,這讓馮徽音更為緊張了。
對於椅子,馮徽音也不陌生。
原本長樂馮氏還是跪坐為主,大部分世家其實比較堅持傳統,椅子的傳播也沒那麽迅捷。
畢竟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那方園之地。
譬如馮徽音,自小在冀州信都長大,也沒出去過。
所以對於洛陽的繁華才會如此震撼。
“這一路,可還辛苦了?”
李承乾放下卷宗,開口問道。
這時代的馬車,坐起來可是很受罪的。
官道的地麵,大部分都是坑坑窪窪,崎嶇不已,即便是馬車上也很是顛簸。
馮徽音這種大家閨秀,大約是第一次出遠門。
馮徽音聞言,輕聲迴道:“臣女向來喜歡騎術,還算是比較適應。”
這話是在表達,自己並非是什麽花瓶,君子六藝,都是學過的。
李承乾聽到這話,笑了笑,問道:“徽音可看到洛陽景象了,有什麽想法嗎?”
這算是考驗了。
考驗的是馮徽音的才學,如果什麽都不懂,那就當個花瓶。
如果確實有幾分文采,或許還真能幫忙做點事情。
現在李承乾身邊是缺人的。
缺的是心腹。
對於後宮幹政這些,李承乾沒有太多的想法,長孫皇後當年也是管事的。
況且現在紡織業即將興起,也會招聘大量女工。
如果馮徽音能夠在某些方麵幫上忙,那也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