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強行讓太子大軍退兵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作者:執筆見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百濟王都泗沘城外,連綿的戰火已燃燒數日,硝煙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之中。扶餘義慈身著那身承載著百濟榮耀的戰甲,雖已沾染了斑斑血跡,卻依舊挺立在陣前,目光堅毅地望著對麵如鋼鐵壁壘般的大唐軍隊。
這幾日的對戰,戰況慘烈至極。
百濟的數萬大軍,在大唐精銳的猛烈攻擊下,傷亡慘重。
戰場上,橫七豎八地躺著士兵們的屍體,鮮血將大地染得通紅,宛如一片血海。
喊殺聲、慘叫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曲絕望的悲歌。
扶餘義慈的心中滿是沉痛與不甘。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將士們前赴後繼地倒下,心中猶如被萬箭穿心。但作為百濟的大王,他深知此刻絕不能退縮,哪怕隻有一絲希望,也要為百濟的存亡拚盡全力。
“大王,唐軍攻勢太猛,咱們的左翼防線快要守不住了!”
一名渾身是血的將領匆匆趕來,焦急地匯報著戰況。
扶餘義慈眉頭緊皺,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但很快又恢複了堅定:“傳我命令,調右翼的預備隊前去支援左翼,務必守住防線!我們百濟的勇士,絕不能輕易後退一步!”
“是!”將領領命後,轉身又投入到了激烈的戰鬥之中。
扶餘義慈望著戰場上的廝殺,心中暗自思忖:“難道百濟真的要在我手中滅亡嗎?不,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想辦法,一定要守住百濟!”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一名信使快馬加鞭地趕來,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激動地說道:“大王!大喜啊!王太子傳來消息,大唐皇帝已安排禦史命令大唐太子退兵!”
扶餘義慈聽聞此言,先是一愣,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隨後,他的眼中瞬間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一把抓住信使的肩膀,急切地問道:“你說的可是真的?消息確定無誤?”
“大王,千真萬確!王太子派我日夜兼程,務必將此消息盡快傳達給您!”信使堅定地迴答道。
扶餘義慈仰天長歎,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劫後餘生的慶幸,又有對未來的迷茫。“天不亡我百濟啊!”他喃喃自語道。
片刻之後,扶餘義慈迅速恢複了冷靜,他深知此刻正是鼓舞士氣的絕佳時機。他立刻召集百濟的諸多將軍,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們。
“諸位將軍!大唐皇帝已下令讓大唐太子退兵,我們百濟有救了!”扶餘義慈大聲說道,聲音中充滿了振奮與激動。
將軍們聽聞此消息,先是一陣驚愕,隨後臉上紛紛露出了驚喜的神情。
“真的嗎?大王,這可真是太好了!”一名將軍興奮地說道。
“看來我們的堅持沒有白費,大唐終究還是有所顧忌啊!”另一名將軍也感慨道。
扶餘義慈看著將軍們士氣大振的模樣,心中感到一絲欣慰。但他也明白,此刻還不能掉以輕心。
“諸位將軍,雖然大唐太子即將退兵,但我們絕不能放鬆警惕。在他們退兵之前,我們仍要堅守防線,以防唐軍有詐。同時,我們也要做好準備,迎接王太子歸來,共同商討百濟的未來。”扶餘義慈嚴肅地說道。
“謹遵大王令!”將軍們齊聲應道,聲音洪亮而堅定。
——
在神武宮那莊嚴肅穆的偏殿外,大風唿嘯而過,兩位傳詔禦史,林正和周顯,正焦灼地來迴徘徊著。
他們身著象征朝廷權威的官服,可此刻,那官服在風中獵獵作響,卻絲毫沒能增添他們半分底氣,二人神色凝重得仿若覆上了一層寒霜,心中滿是無奈與憤懣交織的複雜情緒。
林正猛地停下腳步,雙眼死死盯著那緊閉的殿門,仿佛要將其看穿,他壓低聲音,卻難掩其中的憤怒,咬牙切齒地咒罵道:“這太子簡直太目中無人了!陛下的詔書就攥在我們手裏,他居然敢以稱病為由,拒不相見,這分明就是公然抗旨啊!”
說著,他用力地一甩袖袍,臉上的肌肉都因憤怒而微微抽搐。
周顯微微搖頭,重重地歎了口氣,眼神中透著無奈與憂慮,勸道:“林兄,你先莫要衝動。如今太子勢力如日中天,手中又握有重兵,在這遼東之地已然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太子既然佯裝稱病,擺明了就是不想接詔,我們一時之間確實也無可奈何啊。”
說罷,他微微抬起頭,望向陰沉的天空,似在尋求一絲慰藉。
林正豁然轉身,雙目圓睜,眼神中透著一絲狠厲,猶如餓狼般決絕:“不行,絕對不能讓太子得逞!倘若他順利一統遼東,再加上此次拿下百濟,那魏王在朝中的地位必將岌岌可危,我們魏王黨也會隨之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說罷,雙手緊握成拳,關節因用力而泛白。
周顯眉頭緊緊皺在一起,猶如兩條糾纏的繩索,憂心忡忡地說道:“林兄,我又何嚐不明白你的意思。可這太子行事向來果斷狠辣,手段更是讓人難以捉摸。我們若是強行傳詔,徹底激怒了太子,日後他必定不會輕易放過我們,說不定還會想盡辦法置我們於死地。”
周顯一邊說著,一邊不自覺地搓著雙手,顯示出內心的極度不安。
太子在長安的名聲可不是很好,少詹事張玄素,還有萬年縣縣令,說打就打了。
他們這樣的禦史,怕是說殺就殺了。
林正眉頭緊鎖,在原地急促地來迴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尖上,他咬著牙,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顧不了那麽多了!我們既然身為魏王黨人,食君之祿,就當為君分憂。”
“若在這關鍵時刻,我們不能為魏王挺身而出,日後還有何顏麵在朝堂之上立足?”
“況且,一旦太子勢力真的坐大,我們這些與他作對的人,必定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上一拚!”
林正的眼神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仿佛下了某種生死攸關的決心。
周顯沉思片刻,臉上的擔憂愈發濃重,仿佛刻上了深深的溝壑:“話雖如此,可這詔書若傳到前線,那些將領可都是太子的心腹啊,他們未必會聽從我們的命令。”
“而且,萬一太子得知此事後怪罪下來,我們該如何應對?說不定他隨便找個由頭,就能給我們扣上一個擾亂軍心的罪名,到時候我們可就百口莫辯了。”
周顯說著,臉上露出一絲恐懼之色,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林正見狀,趕忙上前拍了拍周顯的肩膀,試圖安撫他那緊張的情緒,強裝鎮定地說道:“周兄,自古富貴險中求。這詔書乃是陛下親自所下,量他們也不敢公然違抗。”
“隻要我們行事果敢,雷厲風行,迅速讓前線將領遵從此令,生米煮成熟飯,太子就算心中有再多的不滿,也拿我們沒辦法。”
林正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自信,試圖以此來鼓舞周顯。
周顯咬了咬牙,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好,那就依林兄所言!”
“隻是,我們必須得想個周全的辦法,確保前線將領能聽從詔令。”
“而且,我們還得時刻小心太子在背後使絆子,以他的性格,必定不會輕易讓我們成功。”
周顯說著,警惕地環顧了一下四周,仿佛太子的眼線就在暗處窺視著他們。
林正微微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思索:“我們先去找幾位與崔家,盧家交好的將領,他們在軍中雖話語權有限,但好歹能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讓他們出麵配合我們,再以陛下的名義,召集前線所有將領,當眾宣讀詔書。”
“如此一來,在陛下的威嚴之下,他們便不敢輕易抗命。”
林正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在空中比劃著,似乎在勾勒著這個計劃的藍圖。
天下文人,皆逃不過世家。
在太子軍中,也有一些將軍跟五姓七望有些千絲萬縷的聯係。
這樣的情況,哪怕是李承乾,也是無法避免的。
在來之前,林正就得到了一份名單。
周顯還是有些猶豫,眉頭皺得更緊了,臉上寫滿了擔憂:“可那些與崔盧交好的將領,在軍中的影響力實在有限啊,萬一其他將領根本不聽從他們的勸說,我們還是會陷入困境。”
“而且,太子一旦得知我們把詔書傳到前線,說不定會暗中派人阻攔,甚至直接對我們下手。這風險實在太大了,林兄,我們真的要這麽做嗎?”
周顯的聲音微微顫抖,顯然內心還在做著激烈的掙紮。
林正眼神堅定地看著周顯,雙手緊緊抓住他的肩膀,認真地說道:“周兄,我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如今局勢緊迫,容不得我們再有絲毫猶豫。”
“那些將領,我們隻能盡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搬出陛下的威嚴施壓,我相信他們應該會配合我們。”
“至於太子的阻攔,我們隻能加快行動速度,打他個措手不及,讓他來不及做出反應。”
林正的眼神猶如火炬,試圖點燃周顯心中那即將熄滅的鬥誌。
周顯深吸一口氣,仿佛鼓足了全身的勇氣,說道:“好吧,那就拚一把!但我們得做好萬全的準備,一旦事情敗露,我們該如何脫身?”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弄不好我們可就性命不保啊!”
周顯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但更多的是一種破釜沉舟的決心。
林正思索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若事情不幸敗露,我們立刻向陛下求救。”
“陛下想必不會坐視不理,畢竟這詔書是陛下所下,我們隻是奉命行事。”
而且,我們可以事先留意收集一些太子抗旨的證據,比如他拒不接詔的消息,還有這偏殿外的種種情況,以此來為自己辯解。”
“隻要我們能證明自己是忠誠於陛下的,想必陛下不會過於為難我們。”
林正一邊說著,一邊自信地點了點頭,似乎已經看到了事情敗露後的應對之策。
周顯點了點頭,神色依然凝重:“也隻能如此了。隻是,此次行動風險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必須得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林兄,你說陛下為何會突然下此詔書?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麽深意,是我們沒有參透的?”
周顯說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仿佛在迷霧中探尋著真相。
林正皺眉,目光深邃地思考著,緩緩說道:“我也一直在思索此事。”
“陛下或許是察覺到太子勢力發展過快,已經威脅到了皇權,所以想借此機會打壓一下太子的氣焰。”
“但無論陛下的究竟如何作想,對我們來說,這無疑都是一個阻止太子一統遼東的絕佳機會。”
“隻要我們能把握好,說不定就能改變整個局勢。”
林正一邊說著,一邊摸著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
有時候,功成名就,隻需要一個契機。
林正覺得,這次就是他人生的轉折點。
周顯擔憂地說:“可萬一陛下隻是想試探太子,看看他對皇權的態度,我們如此行事,會不會弄巧成拙,反而讓陛下對魏王產生不滿?”
“畢竟陛下最忌諱的就是皇子之間的爭鬥。”
“如果因為我們的魯莽行動,讓陛下遷怒於魏王,那我們可就罪過大了。”
周顯說著,臉上的擔憂愈發濃重,仿佛已經看到了事情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
林正沉默了一會兒,臉上的表情變幻不定,最終緩緩說道:“這確實是個問題。但事已至此,我們也隻能賭一把了。”
“我們就裝作不知陛下的深意,隻按詔書行事。”
“若能成功阻止太子,魏王必定會在陛下麵前為我們美言,說不定還能得到陛下的嘉獎。”
“若不幸失敗了,我們也隻能聽天由命,祈求陛下的寬恕了。”
林正說著,無奈地歎了口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悲涼。
周顯歎道:“唉,罷了,那就按計劃行事吧。”
“但願是一切順利。”
這幾日的對戰,戰況慘烈至極。
百濟的數萬大軍,在大唐精銳的猛烈攻擊下,傷亡慘重。
戰場上,橫七豎八地躺著士兵們的屍體,鮮血將大地染得通紅,宛如一片血海。
喊殺聲、慘叫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曲絕望的悲歌。
扶餘義慈的心中滿是沉痛與不甘。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將士們前赴後繼地倒下,心中猶如被萬箭穿心。但作為百濟的大王,他深知此刻絕不能退縮,哪怕隻有一絲希望,也要為百濟的存亡拚盡全力。
“大王,唐軍攻勢太猛,咱們的左翼防線快要守不住了!”
一名渾身是血的將領匆匆趕來,焦急地匯報著戰況。
扶餘義慈眉頭緊皺,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但很快又恢複了堅定:“傳我命令,調右翼的預備隊前去支援左翼,務必守住防線!我們百濟的勇士,絕不能輕易後退一步!”
“是!”將領領命後,轉身又投入到了激烈的戰鬥之中。
扶餘義慈望著戰場上的廝殺,心中暗自思忖:“難道百濟真的要在我手中滅亡嗎?不,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想辦法,一定要守住百濟!”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一名信使快馬加鞭地趕來,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激動地說道:“大王!大喜啊!王太子傳來消息,大唐皇帝已安排禦史命令大唐太子退兵!”
扶餘義慈聽聞此言,先是一愣,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隨後,他的眼中瞬間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一把抓住信使的肩膀,急切地問道:“你說的可是真的?消息確定無誤?”
“大王,千真萬確!王太子派我日夜兼程,務必將此消息盡快傳達給您!”信使堅定地迴答道。
扶餘義慈仰天長歎,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劫後餘生的慶幸,又有對未來的迷茫。“天不亡我百濟啊!”他喃喃自語道。
片刻之後,扶餘義慈迅速恢複了冷靜,他深知此刻正是鼓舞士氣的絕佳時機。他立刻召集百濟的諸多將軍,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們。
“諸位將軍!大唐皇帝已下令讓大唐太子退兵,我們百濟有救了!”扶餘義慈大聲說道,聲音中充滿了振奮與激動。
將軍們聽聞此消息,先是一陣驚愕,隨後臉上紛紛露出了驚喜的神情。
“真的嗎?大王,這可真是太好了!”一名將軍興奮地說道。
“看來我們的堅持沒有白費,大唐終究還是有所顧忌啊!”另一名將軍也感慨道。
扶餘義慈看著將軍們士氣大振的模樣,心中感到一絲欣慰。但他也明白,此刻還不能掉以輕心。
“諸位將軍,雖然大唐太子即將退兵,但我們絕不能放鬆警惕。在他們退兵之前,我們仍要堅守防線,以防唐軍有詐。同時,我們也要做好準備,迎接王太子歸來,共同商討百濟的未來。”扶餘義慈嚴肅地說道。
“謹遵大王令!”將軍們齊聲應道,聲音洪亮而堅定。
——
在神武宮那莊嚴肅穆的偏殿外,大風唿嘯而過,兩位傳詔禦史,林正和周顯,正焦灼地來迴徘徊著。
他們身著象征朝廷權威的官服,可此刻,那官服在風中獵獵作響,卻絲毫沒能增添他們半分底氣,二人神色凝重得仿若覆上了一層寒霜,心中滿是無奈與憤懣交織的複雜情緒。
林正猛地停下腳步,雙眼死死盯著那緊閉的殿門,仿佛要將其看穿,他壓低聲音,卻難掩其中的憤怒,咬牙切齒地咒罵道:“這太子簡直太目中無人了!陛下的詔書就攥在我們手裏,他居然敢以稱病為由,拒不相見,這分明就是公然抗旨啊!”
說著,他用力地一甩袖袍,臉上的肌肉都因憤怒而微微抽搐。
周顯微微搖頭,重重地歎了口氣,眼神中透著無奈與憂慮,勸道:“林兄,你先莫要衝動。如今太子勢力如日中天,手中又握有重兵,在這遼東之地已然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太子既然佯裝稱病,擺明了就是不想接詔,我們一時之間確實也無可奈何啊。”
說罷,他微微抬起頭,望向陰沉的天空,似在尋求一絲慰藉。
林正豁然轉身,雙目圓睜,眼神中透著一絲狠厲,猶如餓狼般決絕:“不行,絕對不能讓太子得逞!倘若他順利一統遼東,再加上此次拿下百濟,那魏王在朝中的地位必將岌岌可危,我們魏王黨也會隨之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說罷,雙手緊握成拳,關節因用力而泛白。
周顯眉頭緊緊皺在一起,猶如兩條糾纏的繩索,憂心忡忡地說道:“林兄,我又何嚐不明白你的意思。可這太子行事向來果斷狠辣,手段更是讓人難以捉摸。我們若是強行傳詔,徹底激怒了太子,日後他必定不會輕易放過我們,說不定還會想盡辦法置我們於死地。”
周顯一邊說著,一邊不自覺地搓著雙手,顯示出內心的極度不安。
太子在長安的名聲可不是很好,少詹事張玄素,還有萬年縣縣令,說打就打了。
他們這樣的禦史,怕是說殺就殺了。
林正眉頭緊鎖,在原地急促地來迴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尖上,他咬著牙,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顧不了那麽多了!我們既然身為魏王黨人,食君之祿,就當為君分憂。”
“若在這關鍵時刻,我們不能為魏王挺身而出,日後還有何顏麵在朝堂之上立足?”
“況且,一旦太子勢力真的坐大,我們這些與他作對的人,必定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上一拚!”
林正的眼神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仿佛下了某種生死攸關的決心。
周顯沉思片刻,臉上的擔憂愈發濃重,仿佛刻上了深深的溝壑:“話雖如此,可這詔書若傳到前線,那些將領可都是太子的心腹啊,他們未必會聽從我們的命令。”
“而且,萬一太子得知此事後怪罪下來,我們該如何應對?說不定他隨便找個由頭,就能給我們扣上一個擾亂軍心的罪名,到時候我們可就百口莫辯了。”
周顯說著,臉上露出一絲恐懼之色,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林正見狀,趕忙上前拍了拍周顯的肩膀,試圖安撫他那緊張的情緒,強裝鎮定地說道:“周兄,自古富貴險中求。這詔書乃是陛下親自所下,量他們也不敢公然違抗。”
“隻要我們行事果敢,雷厲風行,迅速讓前線將領遵從此令,生米煮成熟飯,太子就算心中有再多的不滿,也拿我們沒辦法。”
林正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自信,試圖以此來鼓舞周顯。
周顯咬了咬牙,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好,那就依林兄所言!”
“隻是,我們必須得想個周全的辦法,確保前線將領能聽從詔令。”
“而且,我們還得時刻小心太子在背後使絆子,以他的性格,必定不會輕易讓我們成功。”
周顯說著,警惕地環顧了一下四周,仿佛太子的眼線就在暗處窺視著他們。
林正微微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思索:“我們先去找幾位與崔家,盧家交好的將領,他們在軍中雖話語權有限,但好歹能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讓他們出麵配合我們,再以陛下的名義,召集前線所有將領,當眾宣讀詔書。”
“如此一來,在陛下的威嚴之下,他們便不敢輕易抗命。”
林正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在空中比劃著,似乎在勾勒著這個計劃的藍圖。
天下文人,皆逃不過世家。
在太子軍中,也有一些將軍跟五姓七望有些千絲萬縷的聯係。
這樣的情況,哪怕是李承乾,也是無法避免的。
在來之前,林正就得到了一份名單。
周顯還是有些猶豫,眉頭皺得更緊了,臉上寫滿了擔憂:“可那些與崔盧交好的將領,在軍中的影響力實在有限啊,萬一其他將領根本不聽從他們的勸說,我們還是會陷入困境。”
“而且,太子一旦得知我們把詔書傳到前線,說不定會暗中派人阻攔,甚至直接對我們下手。這風險實在太大了,林兄,我們真的要這麽做嗎?”
周顯的聲音微微顫抖,顯然內心還在做著激烈的掙紮。
林正眼神堅定地看著周顯,雙手緊緊抓住他的肩膀,認真地說道:“周兄,我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如今局勢緊迫,容不得我們再有絲毫猶豫。”
“那些將領,我們隻能盡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搬出陛下的威嚴施壓,我相信他們應該會配合我們。”
“至於太子的阻攔,我們隻能加快行動速度,打他個措手不及,讓他來不及做出反應。”
林正的眼神猶如火炬,試圖點燃周顯心中那即將熄滅的鬥誌。
周顯深吸一口氣,仿佛鼓足了全身的勇氣,說道:“好吧,那就拚一把!但我們得做好萬全的準備,一旦事情敗露,我們該如何脫身?”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弄不好我們可就性命不保啊!”
周顯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但更多的是一種破釜沉舟的決心。
林正思索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若事情不幸敗露,我們立刻向陛下求救。”
“陛下想必不會坐視不理,畢竟這詔書是陛下所下,我們隻是奉命行事。”
而且,我們可以事先留意收集一些太子抗旨的證據,比如他拒不接詔的消息,還有這偏殿外的種種情況,以此來為自己辯解。”
“隻要我們能證明自己是忠誠於陛下的,想必陛下不會過於為難我們。”
林正一邊說著,一邊自信地點了點頭,似乎已經看到了事情敗露後的應對之策。
周顯點了點頭,神色依然凝重:“也隻能如此了。隻是,此次行動風險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必須得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林兄,你說陛下為何會突然下此詔書?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麽深意,是我們沒有參透的?”
周顯說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仿佛在迷霧中探尋著真相。
林正皺眉,目光深邃地思考著,緩緩說道:“我也一直在思索此事。”
“陛下或許是察覺到太子勢力發展過快,已經威脅到了皇權,所以想借此機會打壓一下太子的氣焰。”
“但無論陛下的究竟如何作想,對我們來說,這無疑都是一個阻止太子一統遼東的絕佳機會。”
“隻要我們能把握好,說不定就能改變整個局勢。”
林正一邊說著,一邊摸著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
有時候,功成名就,隻需要一個契機。
林正覺得,這次就是他人生的轉折點。
周顯擔憂地說:“可萬一陛下隻是想試探太子,看看他對皇權的態度,我們如此行事,會不會弄巧成拙,反而讓陛下對魏王產生不滿?”
“畢竟陛下最忌諱的就是皇子之間的爭鬥。”
“如果因為我們的魯莽行動,讓陛下遷怒於魏王,那我們可就罪過大了。”
周顯說著,臉上的擔憂愈發濃重,仿佛已經看到了事情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
林正沉默了一會兒,臉上的表情變幻不定,最終緩緩說道:“這確實是個問題。但事已至此,我們也隻能賭一把了。”
“我們就裝作不知陛下的深意,隻按詔書行事。”
“若能成功阻止太子,魏王必定會在陛下麵前為我們美言,說不定還能得到陛下的嘉獎。”
“若不幸失敗了,我們也隻能聽天由命,祈求陛下的寬恕了。”
林正說著,無奈地歎了口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悲涼。
周顯歎道:“唉,罷了,那就按計劃行事吧。”
“但願是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