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敢這麽說嗎。”


    “分明是太子這般說,這是要太子要射瞎朕的眼睛。”


    “朕賜給他巨闕天弓,他就是要這般對朕的嗎。”


    李世民很生氣,他覺得這完全就是太子的想法。


    張阿難不敢苟同。


    因為按照巨闕天弓的威力,不可能隻射瞎一隻眼,整個頭顱都要被穿透。


    “陛下,要派人阻止嗎。”張阿難問了一句。


    李世民卻搖頭道:“為何要阻止,太子想打高麗,朕又何曾不想。”


    “如若不是眾臣勸諫,朕早已經發兵高麗了。”


    “高麗之患,於我大唐如鯁在喉,若不能在朕的手中滅掉高麗,難道還指望後嗣子孫?”


    曆史上的王朝,往往是越到後麵,越是軟弱。


    李世民並不想給自己的後代留下隱患。


    同為農耕文明的高麗,對大唐的影響太大了,如果放任不管,一旦大唐有所動亂,高麗極其有可能侵吞大量土地。


    高麗的威脅,隋煬帝能看到,李世民自然也能看到。


    “太子此舉,頗合朕的心意,讓他去做吧。”


    “等他做成了,屆時就讓朕來禦駕親征。”


    李世民笑得開心,他彷佛看到了太子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影響朝堂重臣們,然後定下發兵高麗的事情。


    最後自己跑出來摘桃子,禦駕親征。


    那麽太子就隻能在長安,安安穩穩的監國。


    想必到時候,太子的臉色,一定會很精彩吧。


    “陛下英明。”張阿難恭聲讚道。


    ------


    皇城。


    這裏是朝廷重臣官署所在。


    三省六部的公廨,都在皇城之中。


    君臣議事後,房玄齡跟魏征一同走著。


    “老東西,你這下被陛下給坑了吧,還想著明哲保身,卻又暗中插手,現在陛下讓你擔任魏王文學館大學士,看你還怎麽全身而退。”


    魏征的語氣,頗有幾分興高采烈。


    他跟房玄齡的關係很複雜,兩人在小的時候,隋朝時期,是一起求學的同窗。


    “說我老東西,難道你就是個年輕小夥子了?”


    房玄齡順口就懟了一句。


    房玄齡比魏征大,但卻大不了一歲,兩人都是剛過花甲之年。


    “陛下偏愛魏王,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如今我去擔任大學士,這隻能說明陛下對魏王更厚愛了,跟我又有什麽關係呢。”


    聽著房玄齡的狡辯,魏征笑道:“難道你這麽說,別人就會這麽認為嗎,他們隻會看到,鼎鼎大名的房相國,成了魏王文學館的大學士。”


    “那些跟你相熟的軍中將領,你門生故吏,他們會怎麽想,怎麽做。”


    “又或者你親自去給每個人解釋一遍?哈哈,你也有這個時候。”


    兩人既是朋友,也是對手。


    能看到房玄齡吃癟,魏征就很開心。


    “我懶得與你爭這口舌之快。”


    “再說了,大局未定,誰又知道這將來,魏王就一定不能成事呢。”


    “太子固然優秀,卻也不是沒有弱點,陛下偏愛魏王,這就讓太多事情,猶未可知。”


    房玄齡淡淡說道,便是養氣功夫再好,在魏懟懟麵前,也很容易破防。


    魏征是個性情中人,從來就沒有啥養氣功夫。


    聽到這話,頓時臉都黑了。


    質問道:“你不會真的要支持魏王吧。”


    房玄齡平靜的說道:“為什麽不呢,難道這不是陛下想看到的嗎。”


    魏征冷聲道:“魏王越受到偏愛,那麽將來跟隨他的人,就會遭受到更加嚴厲的打擊。”


    “沒想到你到了這花甲之年,也變得老糊塗了。”


    房玄齡笑道:“是啊,我已經到了花甲之年,如此高壽,還能有多少年可活,我真的能活到那時候嗎。”


    “陛下今年,才四十過四吧,你覺得我們能活著看到,魏王跟太子爭奪的結局嗎。”


    聽到這話,魏征沉默了。


    到了他們這個年紀,身體早就已經是一堆毛病。


    哪怕是稍稍感染風寒,也跟去掉半條命那般。


    今年年初之際,魏征就大病了一場,當時魏征就感覺自己要去了,好在又熬了過來。


    而今年冬天,對於魏征來說又是一個劫難。


    老人,最怕的便是過冬。


    “你總要為後人打算。”


    “陛下仁德,既讓我入局,自不會追究我身後事。”


    -----


    魏王府。


    這大概是近些時日來,李泰最為高興的一天了。


    昨日憂愁盡去,父皇給他的驚喜甚大。


    對於李泰魏王黨的勢力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諸多重臣,都沒有他的支持者,這是個硬傷。


    中下層的官員再多,但他們影響不到朝廷的話語權,也就能壯些聲勢。


    現在,陛下讓房玄齡擔任他文學館大學士。


    這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以至於手下人稟告,說萬年長安縣的兩個不良帥,都在給東宮效力,他都沒多少在乎。


    “太子會喜歡這些江湖人?也許是因為他自己好武的關係吧。”


    “既然選擇追隨太子,那就傳令萬年,長安縣令,換兩個不良帥就是了。”


    “長安城內這麽多不良人,還怕沒人願意效力嗎。”


    唐初還沒有京兆府,李泰的雍州牧,就是長安城的最高長官。


    這對於他來說,不過是一件小事。


    也沒想過去找幾個小人物的麻煩,他很愛惜羽毛,注重名聲。


    -----


    東宮。


    李承乾也很快收到了,陛下讓房玄齡擔任魏王文學館大學士的消息。


    對此內侍文忠很擔憂,但李承乾卻有些高興。


    他先前還在想著,怎麽才能去提拔蘇定方。


    大唐十六衛,都是皇帝親屬,這些將領的調動,都是要皇帝親自任命。


    他找長孫無忌也沒用,流程都不從門下省走。


    而且涉及到兵權,即便是長孫無忌這個舅舅,也不好出麵幫忙。


    那就隻能是李承乾親自去說了。


    現在正好有了這麽一個借口。


    “把孤的輪椅推來,孤現在就要去麵見陛下。”


    “是,殿下。”


    內侍文忠不知道太子的想法,他本想勸諫一二,不想太子跟陛下父子矛盾更深。


    但作為太子內侍,可不是諫臣,更多是要順著太子心意才行。


    東宮距離太極宮很近,李世民那邊也很快收到了,太子要來‘問罪’的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見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見春秋並收藏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