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李世民:朕的盛世,如你所願
刷刷視頻,古人說不要停 作者:因為如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太極宮,兩儀殿。
唐太宗李世民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目光灼灼地盯著眼前巨大的天幕。天幕上流光溢彩,正播放著一段讓他心潮澎湃的視頻。
這不是他第一次接觸到這神奇的天幕,他知道這來自未來,能預知過去未來之事,更見識過它展現的種種不可思議的景象。
【千唿萬喚始出來,終於等到我大唐了!】
【這排麵,這bgm,妥妥的第一!】
【跪求貞觀盛世詳細解說!】
【……】
五顏六色的彈幕,如同天花亂墜般湧現,雖然不明白這些“奇形怪狀的文字”究竟是什麽意思,但李世民也能感受到那股來自未來的熱情。
畫麵上,首先出現的是一行金光閃閃的大字:
【中國古代十大盛世盤點】top1 貞觀之治
緊接著,畫麵一轉,雄偉壯麗的長安城出現在眼前。車水馬龍的朱雀大街,歌舞升平的教坊,琳琅滿目的西市,波光粼粼的曲江池……一幅幅繁華盛景,仿佛將人們帶迴了那個歌舞升平、萬國來朝的大唐盛世。
【哇!這就是傳說中的長安城嗎?簡直比我做夢夢到的還要繁華!】
【夢迴大唐!真想去體驗一把盛世生活啊!】
【我要穿越!我要去大唐當條鹹魚!】
【……】
看著彈幕上那些充滿向往的文字,李世民的嘴角不禁泛起一絲自豪的微笑。他想起自己勵精圖治,開創的“貞觀之治”,心中充滿了感慨。
畫麵再次切換,出現了一位身穿龍袍,麵容英俊的帝王畫像,正是李世民本人。下方則配著文字介紹: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他勵精圖治,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成為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並為後世一百多年的盛唐奠定了基礎,被後人尊稱為“天可汗”。】
【他虛懷納諫,知人善任,開創了曆史上少有的君臣共治的政治局麵。魏征、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文臣武將,在他的領導下,各盡其才,為大唐王朝的繁榮昌盛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愛民如子,輕徭薄賦,發展農業,興修水利,使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他注重文化教育,尊儒重道,廣開科舉,使得唐朝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奪目。】
【在他的統治下,唐朝的疆域空前廣闊,東至朝鮮半島,西達中亞,南抵越南,北至貝加爾湖,萬國來朝,威震四方。】
【貞觀之治,是中國曆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也是世界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政治、經濟、文化遺產。】
看著天幕上對自己的評價,李世民的心情激動萬分,這些讚譽,每一個字都說到他的心坎裏去了。
“陛下,”一旁的長孫無忌捋著胡須,滿臉欣慰地說道,“您開創的盛世,名垂青史,萬古流芳啊!”
“是啊,陛下,” 房玄齡也笑著附和道,“您的功績,足以媲美三皇五帝,堪稱千古一帝!”
“朕之功績,皆賴諸位愛卿輔佐,”李世民擺了擺手,語氣謙遜地說道,“沒有你們,就沒有大唐的今天。”
“陛下聖明!”
文武百官齊聲高唿,臉上都洋溢著自豪和喜悅之情。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迴到天幕上,看著那段屬於自己的傳奇,心中充滿了感慨。
“朕的盛世,如你所願……”
……
……
天幕之上,“貞觀之治”的盛世畫卷緩緩展開,歌舞升平,萬國來朝,百姓安居樂業,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盛世華章,也引得曆史上那些風流倜儻的詞人們心馳神往,紛紛揮毫潑墨,用一首首優美的詞作,歌頌著這段令後世無限追憶的黃金時代。
蘇軾
滿江紅·賀貞觀
四海歸一,看大唐、雄風再起。憶往昔,隋堤煙柳,六朝金粉。玄武門前風雲變,淩煙閣上功臣聚。歎太宗,雄才偉略,千古一帝!
休言那,開疆土,何須戰?且看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萬國來朝天可汗,貞觀盛世天下喜。待今朝,重溫舊夢,再現輝煌!
辛棄疾
破陣子·讚貞觀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貞觀盛世開,萬國朝拜來。文治武功,千古傳佳話。
輕徭薄賦,百姓樂開懷。天下盡歡顏,四海升平泰。看今朝,中華崛起,再創輝煌來!
柳永
雨霖鈴·詠貞觀
長安古道馬蹄疾,迴首繁華如夢裏。千古盛世,萬國來朝,盡顯大唐氣。
輕徭薄賦民心喜,文治武功天下奇。君賢臣良,國泰民安,此景何時 wiedersehen?
李清照
漁家傲·讚貞觀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太宗皇帝真英傑,文治武功,千古傳佳絕。
想見當年風華茂,歌舞升平到白頭。盛世難再逢,徒留遺跡,供後人瞻仰。
歐陽修
蝶戀花·頌貞觀
貞觀盛世天下頌,萬國來朝,共仰大唐風。輕徭薄賦民安樂,四海升平,歌舞到天明。
盛世難再逢,唯有史冊中。太宗雄才偉略,千古一帝,令人敬仰。
晏殊
浣溪沙·憶貞觀
一曲霓裳羽衣舞,長安城裏盡歡娛。貞觀盛世,萬民樂,千古流。
輕徭薄賦安天下,文治武功震九州。太宗雄才偉略,令人歎服。
秦觀
鵲橋仙·詠貞觀
貞觀盛世,君賢臣良,四海升平,萬國來朝。
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百姓安居樂業。此景,何其久留?
周邦彥
蘭陵王·歎貞觀
盛世如斯,君王英明,臣子賢良。萬國來朝,歌舞升平,天下無雙。
惜乎盛極必衰,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徒留遺憾,供後人感歎。
賀鑄
青玉案·讚貞觀
貞觀盛世,民心所向,四海升平。太宗英明,魏征直諫,君臣共治天下。
文化繁榮,經濟發達,萬國衣冠拜。此景,千古傳唱。
薑夔
揚州慢·憶貞觀
憶昔貞觀,太宗皇帝,勵精圖治。開科取士,虛懷納諫,開創盛世佳績。
萬國來朝,歌舞升平,百姓安居樂業。盛世難再,徒留追憶。
……
……
貞觀盛世,歌舞升平,萬國來朝。天幕上播放著李世民的“高光時刻”,彈幕裏滿是溢美之詞,然而,人群中,一位身著紫袍的老臣卻忍不住撇了撇嘴,低聲 mutter 了一句:“這天幕,淨挑些好聽的說……”
他,便是大唐名臣,以敢於直諫聞名的魏征。
看著天幕上李世民意氣風發的模樣,魏征不禁迴想起當年在朝堂上與這位千古一帝“相愛相殺”的歲月,那些勸諫的畫麵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閃過。
【彈幕:太宗皇帝雄才大略,千古一帝![點讚][點讚]】
“雄才大略是真,”魏征捋了捋胡須,小聲嘀咕道,“就是這脾氣嘛……” 他想起當年李世民為了擴張疆土,多次禦駕親征,置自己安危於不顧,每每都要自己苦口婆心地勸諫半天,才能讓他打消念頭。
【彈幕:好想穿越到大唐,體驗一把盛世生活!】
“盛世是真,” 魏征歎了口氣,“就是這賦稅嘛……” 他想起李世民為了修建宮殿、開鑿運河,難免增加了一些稅收,自己每次都要苦心孤詣地勸說他要體恤民情,不可鋪張浪費。
【彈幕:太宗皇帝真是位難得的明君,好羨慕唐朝的百姓啊!】
“明君是真,” 魏征搖搖頭,無奈地說道,“就是這後宮嘛……” 他想起李世民的後宮佳麗雖然沒有“三千”那麽多,但也稱得上是“佳麗如雲”了,自己沒少勸諫他要節製欲望,專心朝政,別被美色衝昏了頭腦。
【彈幕:我要是生活在貞觀年間就好了,再也不用996了!】
“996是什麽?” 魏征一臉茫然,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繼續說道,“百姓是不用996, 可是……” 他想起李世民勤政是真勤政,但有時候也過於“拚命”了,常常批閱奏折到深夜,自己還得時常提醒他要勞逸結合,保重龍體,別累壞了身子。
“哎……” 望著天幕上那個光芒萬丈的帝王,魏征忍不住長歎一聲, “陛下啊,您雖然有千般好,但臣還是要勸您一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偶爾也要聽聽臣子的逆耳忠言啊……”
說完,魏征搖搖頭,消失在人群中,隻留下直播間裏滿屏問號的彈幕。
【魏征:這屆網友不行啊,太容易被表象迷惑了!】
【彈幕:???】
【彈幕: ???】
……
立政殿內,長孫皇後看著天幕上李世民的“高光時刻”,嘴角帶著一抹溫柔的笑意。
“觀音婢,你看,這天幕上說的,可是屬實?”李世民不知何時來到她身後,語氣中帶著一絲得意。
“陛下文治武功,天下景仰,天幕所言,句句屬實。”長孫皇後柔聲說道,眼中滿是愛慕和敬佩。
“哈哈哈,” 李世民開懷大笑,“朕就知道,觀音婢最懂朕的心意。”
“不過……” 長孫皇後語氣一頓,欲言又止。
“不過什麽?”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他知道,自己的這位皇後,向來賢明睿智,從不輕易說人長短,但一旦開口,必是深思熟慮後的肺腑之言。
“陛下,臣妾鬥膽說一句,您雖雄才大略,卻也有些……” 長孫皇後頓了頓,斟酌著用詞,“有些孩子氣。”
李世民先是一愣,隨即啞然失笑:“觀音婢,你這是說笑吧?朕可是堂堂天子,怎會像孩子一般?”
“陛下莫急,且聽臣妾道來。” 長孫皇後輕輕握住李世民的手,柔聲說道,“陛下可還記得,當年您為了征討突厥,不顧朝臣反對,執意禦駕親征,結果險些中了埋伏,害得臣妾和滿朝文武擔心不已?”
李世民想起當年的事,也不禁有些後怕,但嘴上卻依然不肯認輸:“朕那不是年少氣盛嘛,再說,最終不也凱旋而歸了嗎?”
“還有,” 長孫皇後不理會李世民的狡辯,繼續說道,“陛下每每得了什麽奇珍異寶,總是第一時間就拿到臣妾這裏來炫耀,可曾想過,這些寶物,都是民脂民膏?”
李世民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他確實喜歡收集各種珍玩,也喜歡和長孫皇後分享他的“戰利品”,卻忘了這些東西背後的意義。
“還有,陛下您啊,就是太好強了,” 長孫皇後歎了口氣,“您總想事事做到最好,樣樣都要爭第一,卻忘了,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您要學會放鬆,學會享受生活,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了。”
李世民靜靜地聽著,他知道,長孫皇後說的都是對的。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明君,離不開她的輔佐和勸諫。
“觀音婢,謝謝你,” 李世民握緊長孫皇後的手,眼中充滿了感激,“幸好有你一直在朕身邊,提醒朕,鞭策朕,讓朕不至於迷失方向。”
長孫皇後溫柔地笑了笑,輕輕依偎在李世民的懷中,這一刻,他們不是君王和皇後,而是一對平凡的夫妻,彼此相愛,彼此扶持。
……
天幕之上,貞觀盛世的輝煌畫卷徐徐展開,看著自己意氣風發,開創偉業的畫麵,李世民不禁心潮澎湃,豪情萬丈。
這時,天幕上金光一閃,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身影依次出現,他們或英武,或儒雅,或老成持重,或年輕氣盛,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抹笑意,看著李世民,仿佛迴到了當年並肩作戰,指點江山的崢嶸歲月。
長孫無忌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調侃:“陛下,您看這天幕上把您誇的,臣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您當年那些‘英明神武’的事跡,是不是也分了臣等一份功勞啊?”
“輔機兄此言差矣,” 房玄齡笑著搖搖頭,“陛下當年可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我等不過是跑跑腿,出出力罷了,哪敢貪天之功?”
杜如晦捋著胡須,意味深長地說道:“陛下,臣觀這天幕,似乎對您後宮之事頗為關注啊……”
李世民老臉一紅,沒好氣地瞪了杜如晦一眼:“克明,你這是想讓朕今晚睡書房嗎?”
“哈哈哈……” 眾人一陣哄笑。
“陛下,” 尉遲敬德甕聲甕氣地說道,“這天幕上說您是‘天可汗’,我看這稱唿不錯,要不以後我們就改口叫您‘天可汗’吧?”
李世民哭笑不得:“敬德,你這是想讓朕被天下人恥笑嗎?”
“陛下,臣覺得‘天可汗’這稱唿挺霸氣的,” 程咬金大大咧咧地說道,“要不,咱們這就去突厥走一趟,讓他們也見識見識‘天可汗’的威風?”
“知節,你就別添亂了!”李世民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幫老兄弟,還是和當年一樣,沒個正形。
“陛下,” 秦瓊手扶長須,笑著說道,“臣觀這天幕,似乎對您的感情生活也頗感興趣啊,不如您跟大家講講,您和長孫皇後之間的愛情故事吧?”
“是啊是啊,陛下,給我們講講吧!” 眾人紛紛起哄。
李世民看著天幕上長孫皇後溫柔的畫像,眼中閃過一絲柔情,他輕咳一聲,正色道:“朕與觀音婢的故事,說來話長……”
於是,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李世民開始講述他與長孫皇後之間的愛情故事,那些曾經的點點滴滴,那些溫暖的迴憶,讓他仿佛迴到了那段青蔥歲月,而天幕上的彈幕,也變成了滿屏的“狗糧”。
唐太宗李世民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目光灼灼地盯著眼前巨大的天幕。天幕上流光溢彩,正播放著一段讓他心潮澎湃的視頻。
這不是他第一次接觸到這神奇的天幕,他知道這來自未來,能預知過去未來之事,更見識過它展現的種種不可思議的景象。
【千唿萬喚始出來,終於等到我大唐了!】
【這排麵,這bgm,妥妥的第一!】
【跪求貞觀盛世詳細解說!】
【……】
五顏六色的彈幕,如同天花亂墜般湧現,雖然不明白這些“奇形怪狀的文字”究竟是什麽意思,但李世民也能感受到那股來自未來的熱情。
畫麵上,首先出現的是一行金光閃閃的大字:
【中國古代十大盛世盤點】top1 貞觀之治
緊接著,畫麵一轉,雄偉壯麗的長安城出現在眼前。車水馬龍的朱雀大街,歌舞升平的教坊,琳琅滿目的西市,波光粼粼的曲江池……一幅幅繁華盛景,仿佛將人們帶迴了那個歌舞升平、萬國來朝的大唐盛世。
【哇!這就是傳說中的長安城嗎?簡直比我做夢夢到的還要繁華!】
【夢迴大唐!真想去體驗一把盛世生活啊!】
【我要穿越!我要去大唐當條鹹魚!】
【……】
看著彈幕上那些充滿向往的文字,李世民的嘴角不禁泛起一絲自豪的微笑。他想起自己勵精圖治,開創的“貞觀之治”,心中充滿了感慨。
畫麵再次切換,出現了一位身穿龍袍,麵容英俊的帝王畫像,正是李世民本人。下方則配著文字介紹: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他勵精圖治,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成為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並為後世一百多年的盛唐奠定了基礎,被後人尊稱為“天可汗”。】
【他虛懷納諫,知人善任,開創了曆史上少有的君臣共治的政治局麵。魏征、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文臣武將,在他的領導下,各盡其才,為大唐王朝的繁榮昌盛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愛民如子,輕徭薄賦,發展農業,興修水利,使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他注重文化教育,尊儒重道,廣開科舉,使得唐朝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奪目。】
【在他的統治下,唐朝的疆域空前廣闊,東至朝鮮半島,西達中亞,南抵越南,北至貝加爾湖,萬國來朝,威震四方。】
【貞觀之治,是中國曆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也是世界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政治、經濟、文化遺產。】
看著天幕上對自己的評價,李世民的心情激動萬分,這些讚譽,每一個字都說到他的心坎裏去了。
“陛下,”一旁的長孫無忌捋著胡須,滿臉欣慰地說道,“您開創的盛世,名垂青史,萬古流芳啊!”
“是啊,陛下,” 房玄齡也笑著附和道,“您的功績,足以媲美三皇五帝,堪稱千古一帝!”
“朕之功績,皆賴諸位愛卿輔佐,”李世民擺了擺手,語氣謙遜地說道,“沒有你們,就沒有大唐的今天。”
“陛下聖明!”
文武百官齊聲高唿,臉上都洋溢著自豪和喜悅之情。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迴到天幕上,看著那段屬於自己的傳奇,心中充滿了感慨。
“朕的盛世,如你所願……”
……
……
天幕之上,“貞觀之治”的盛世畫卷緩緩展開,歌舞升平,萬國來朝,百姓安居樂業,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盛世華章,也引得曆史上那些風流倜儻的詞人們心馳神往,紛紛揮毫潑墨,用一首首優美的詞作,歌頌著這段令後世無限追憶的黃金時代。
蘇軾
滿江紅·賀貞觀
四海歸一,看大唐、雄風再起。憶往昔,隋堤煙柳,六朝金粉。玄武門前風雲變,淩煙閣上功臣聚。歎太宗,雄才偉略,千古一帝!
休言那,開疆土,何須戰?且看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萬國來朝天可汗,貞觀盛世天下喜。待今朝,重溫舊夢,再現輝煌!
辛棄疾
破陣子·讚貞觀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貞觀盛世開,萬國朝拜來。文治武功,千古傳佳話。
輕徭薄賦,百姓樂開懷。天下盡歡顏,四海升平泰。看今朝,中華崛起,再創輝煌來!
柳永
雨霖鈴·詠貞觀
長安古道馬蹄疾,迴首繁華如夢裏。千古盛世,萬國來朝,盡顯大唐氣。
輕徭薄賦民心喜,文治武功天下奇。君賢臣良,國泰民安,此景何時 wiedersehen?
李清照
漁家傲·讚貞觀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太宗皇帝真英傑,文治武功,千古傳佳絕。
想見當年風華茂,歌舞升平到白頭。盛世難再逢,徒留遺跡,供後人瞻仰。
歐陽修
蝶戀花·頌貞觀
貞觀盛世天下頌,萬國來朝,共仰大唐風。輕徭薄賦民安樂,四海升平,歌舞到天明。
盛世難再逢,唯有史冊中。太宗雄才偉略,千古一帝,令人敬仰。
晏殊
浣溪沙·憶貞觀
一曲霓裳羽衣舞,長安城裏盡歡娛。貞觀盛世,萬民樂,千古流。
輕徭薄賦安天下,文治武功震九州。太宗雄才偉略,令人歎服。
秦觀
鵲橋仙·詠貞觀
貞觀盛世,君賢臣良,四海升平,萬國來朝。
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百姓安居樂業。此景,何其久留?
周邦彥
蘭陵王·歎貞觀
盛世如斯,君王英明,臣子賢良。萬國來朝,歌舞升平,天下無雙。
惜乎盛極必衰,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徒留遺憾,供後人感歎。
賀鑄
青玉案·讚貞觀
貞觀盛世,民心所向,四海升平。太宗英明,魏征直諫,君臣共治天下。
文化繁榮,經濟發達,萬國衣冠拜。此景,千古傳唱。
薑夔
揚州慢·憶貞觀
憶昔貞觀,太宗皇帝,勵精圖治。開科取士,虛懷納諫,開創盛世佳績。
萬國來朝,歌舞升平,百姓安居樂業。盛世難再,徒留追憶。
……
……
貞觀盛世,歌舞升平,萬國來朝。天幕上播放著李世民的“高光時刻”,彈幕裏滿是溢美之詞,然而,人群中,一位身著紫袍的老臣卻忍不住撇了撇嘴,低聲 mutter 了一句:“這天幕,淨挑些好聽的說……”
他,便是大唐名臣,以敢於直諫聞名的魏征。
看著天幕上李世民意氣風發的模樣,魏征不禁迴想起當年在朝堂上與這位千古一帝“相愛相殺”的歲月,那些勸諫的畫麵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閃過。
【彈幕:太宗皇帝雄才大略,千古一帝![點讚][點讚]】
“雄才大略是真,”魏征捋了捋胡須,小聲嘀咕道,“就是這脾氣嘛……” 他想起當年李世民為了擴張疆土,多次禦駕親征,置自己安危於不顧,每每都要自己苦口婆心地勸諫半天,才能讓他打消念頭。
【彈幕:好想穿越到大唐,體驗一把盛世生活!】
“盛世是真,” 魏征歎了口氣,“就是這賦稅嘛……” 他想起李世民為了修建宮殿、開鑿運河,難免增加了一些稅收,自己每次都要苦心孤詣地勸說他要體恤民情,不可鋪張浪費。
【彈幕:太宗皇帝真是位難得的明君,好羨慕唐朝的百姓啊!】
“明君是真,” 魏征搖搖頭,無奈地說道,“就是這後宮嘛……” 他想起李世民的後宮佳麗雖然沒有“三千”那麽多,但也稱得上是“佳麗如雲”了,自己沒少勸諫他要節製欲望,專心朝政,別被美色衝昏了頭腦。
【彈幕:我要是生活在貞觀年間就好了,再也不用996了!】
“996是什麽?” 魏征一臉茫然,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繼續說道,“百姓是不用996, 可是……” 他想起李世民勤政是真勤政,但有時候也過於“拚命”了,常常批閱奏折到深夜,自己還得時常提醒他要勞逸結合,保重龍體,別累壞了身子。
“哎……” 望著天幕上那個光芒萬丈的帝王,魏征忍不住長歎一聲, “陛下啊,您雖然有千般好,但臣還是要勸您一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偶爾也要聽聽臣子的逆耳忠言啊……”
說完,魏征搖搖頭,消失在人群中,隻留下直播間裏滿屏問號的彈幕。
【魏征:這屆網友不行啊,太容易被表象迷惑了!】
【彈幕:???】
【彈幕: ???】
……
立政殿內,長孫皇後看著天幕上李世民的“高光時刻”,嘴角帶著一抹溫柔的笑意。
“觀音婢,你看,這天幕上說的,可是屬實?”李世民不知何時來到她身後,語氣中帶著一絲得意。
“陛下文治武功,天下景仰,天幕所言,句句屬實。”長孫皇後柔聲說道,眼中滿是愛慕和敬佩。
“哈哈哈,” 李世民開懷大笑,“朕就知道,觀音婢最懂朕的心意。”
“不過……” 長孫皇後語氣一頓,欲言又止。
“不過什麽?”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他知道,自己的這位皇後,向來賢明睿智,從不輕易說人長短,但一旦開口,必是深思熟慮後的肺腑之言。
“陛下,臣妾鬥膽說一句,您雖雄才大略,卻也有些……” 長孫皇後頓了頓,斟酌著用詞,“有些孩子氣。”
李世民先是一愣,隨即啞然失笑:“觀音婢,你這是說笑吧?朕可是堂堂天子,怎會像孩子一般?”
“陛下莫急,且聽臣妾道來。” 長孫皇後輕輕握住李世民的手,柔聲說道,“陛下可還記得,當年您為了征討突厥,不顧朝臣反對,執意禦駕親征,結果險些中了埋伏,害得臣妾和滿朝文武擔心不已?”
李世民想起當年的事,也不禁有些後怕,但嘴上卻依然不肯認輸:“朕那不是年少氣盛嘛,再說,最終不也凱旋而歸了嗎?”
“還有,” 長孫皇後不理會李世民的狡辯,繼續說道,“陛下每每得了什麽奇珍異寶,總是第一時間就拿到臣妾這裏來炫耀,可曾想過,這些寶物,都是民脂民膏?”
李世民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他確實喜歡收集各種珍玩,也喜歡和長孫皇後分享他的“戰利品”,卻忘了這些東西背後的意義。
“還有,陛下您啊,就是太好強了,” 長孫皇後歎了口氣,“您總想事事做到最好,樣樣都要爭第一,卻忘了,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您要學會放鬆,學會享受生活,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了。”
李世民靜靜地聽著,他知道,長孫皇後說的都是對的。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明君,離不開她的輔佐和勸諫。
“觀音婢,謝謝你,” 李世民握緊長孫皇後的手,眼中充滿了感激,“幸好有你一直在朕身邊,提醒朕,鞭策朕,讓朕不至於迷失方向。”
長孫皇後溫柔地笑了笑,輕輕依偎在李世民的懷中,這一刻,他們不是君王和皇後,而是一對平凡的夫妻,彼此相愛,彼此扶持。
……
天幕之上,貞觀盛世的輝煌畫卷徐徐展開,看著自己意氣風發,開創偉業的畫麵,李世民不禁心潮澎湃,豪情萬丈。
這時,天幕上金光一閃,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身影依次出現,他們或英武,或儒雅,或老成持重,或年輕氣盛,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抹笑意,看著李世民,仿佛迴到了當年並肩作戰,指點江山的崢嶸歲月。
長孫無忌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調侃:“陛下,您看這天幕上把您誇的,臣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您當年那些‘英明神武’的事跡,是不是也分了臣等一份功勞啊?”
“輔機兄此言差矣,” 房玄齡笑著搖搖頭,“陛下當年可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我等不過是跑跑腿,出出力罷了,哪敢貪天之功?”
杜如晦捋著胡須,意味深長地說道:“陛下,臣觀這天幕,似乎對您後宮之事頗為關注啊……”
李世民老臉一紅,沒好氣地瞪了杜如晦一眼:“克明,你這是想讓朕今晚睡書房嗎?”
“哈哈哈……” 眾人一陣哄笑。
“陛下,” 尉遲敬德甕聲甕氣地說道,“這天幕上說您是‘天可汗’,我看這稱唿不錯,要不以後我們就改口叫您‘天可汗’吧?”
李世民哭笑不得:“敬德,你這是想讓朕被天下人恥笑嗎?”
“陛下,臣覺得‘天可汗’這稱唿挺霸氣的,” 程咬金大大咧咧地說道,“要不,咱們這就去突厥走一趟,讓他們也見識見識‘天可汗’的威風?”
“知節,你就別添亂了!”李世民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幫老兄弟,還是和當年一樣,沒個正形。
“陛下,” 秦瓊手扶長須,笑著說道,“臣觀這天幕,似乎對您的感情生活也頗感興趣啊,不如您跟大家講講,您和長孫皇後之間的愛情故事吧?”
“是啊是啊,陛下,給我們講講吧!” 眾人紛紛起哄。
李世民看著天幕上長孫皇後溫柔的畫像,眼中閃過一絲柔情,他輕咳一聲,正色道:“朕與觀音婢的故事,說來話長……”
於是,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李世民開始講述他與長孫皇後之間的愛情故事,那些曾經的點點滴滴,那些溫暖的迴憶,讓他仿佛迴到了那段青蔥歲月,而天幕上的彈幕,也變成了滿屏的“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