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
結算係統:每天增加一倍收入 作者:莫白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抬頭看去,房梁上還懸掛著幾串古式的風鈴,那清脆的聲響仿佛在低語著往昔的故事。
在這不大的空間裏,每一處都被古董填滿,仿佛一個小型的曆史寶庫,讓人應接不暇。
陳向北在店內仔細環視,目光瞬間被幾件真品古董所吸引。
在角落的置物架上,一尊小巧的青銅香爐安靜地擺放著,它約一掌高,爐蓋鏤空,雕刻著雲紋,精致而典雅。
爐身的銅綠分布不均,仿佛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估算其價值,大概在數萬元左右。
不遠處的展示台上,一幅裝裱略顯陳舊的山水畫映入眼簾,紙張微微泛黃,山巒起伏、水流潺潺。
畫家運筆細膩,墨色濃淡相宜,遠景的朦朧與近景的清晰對比鮮明,價值約莫十來萬。
再看旁邊的玻璃櫃中,一隻精致的白玉鼻煙壺散發著溫潤的光澤,壺身溫潤潔白,壺口小巧圓潤。
壺身上雕刻著一朵綻放的梅花,枝幹蒼勁,花瓣栩栩如生,就連花蕊都清晰可辨,盡顯工藝之精湛,價格應在數萬元上下。
盡管這些古董皆為真品,可它們的價格並非高不可攀,多在幾萬到十幾萬之間。
陳向北笑道:“王老板,你這店雖然看起來不小,但這裏麵的好東西可真不少啊!”
王澤凱咧開嘴巴,大大咧咧地笑道:“嘿嘿,無非就是些樣子貨罷了,真正值錢的物件還是少了些呢。”
“王老板,你太過於謙遜了,那些香爐、山水畫、鼻煙壺等可都並非是什麽樣子貨呀,一眼瞧去,顯然是出自大家之手,價值絕對不菲呢。”陳向北奉承著王老板。
王老板說道:“小哥,您瞧瞧我這店裏有沒有您看得上眼的東西,價格都好商量呀,近來生意著實不太景氣,我得賣點物件迴迴血呀,要不然我都收不上東西咯!”
陳向北點頭應是,在這個充滿古色古香韻味的小店裏轉悠了起來。
他先是將目光投向擺在最為顯眼位置的貨架上那幾件堪稱鎮店之寶的白瓷和山水字畫。
從樣式和細節上察看,確實挑不出什麽毛病,隻不過都是些沒那麽珍貴的物件罷了。
陳向北詢問了一下價格,白瓷王老板開價 60 萬,那幅山水字畫則開價 38 萬,這幾乎已經達到了頂峰,已然是它們本身能夠達到的最高價值了。
若是陳向北將其收購了去,除非自己進行收藏,否則未必能夠賣出如此高昂的價格呢。
這般看來,王老板做生意相對那些擺攤的來說確實要講究許多,不會一上來就開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
但他給出的價格也的確是售賣的價格,陳向北並非收藏家,他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壓根就不可能購買這種價格的古董。
於是,陳向北放棄了購買這幾件鎮店之寶的想法,他繼續在店裏轉悠起來,一邊走一邊看,時不時的還詢問著價格。
王老板非常耐心的給他報價,完全不會因為陳向北看得東西不怎麽值錢就對他不冷不熱,這點可以看出他的為人。
就在這時,陳向北看到角落裏放著幾個碗,他緩緩地走上前去,將其中一個碗拿起來仔細的觀察了起來。
當他看清楚其構造時,驚訝的發現這居然是一個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
耀州窯,作為我國北方青瓷的代表,其曆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
眼前的這隻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宛如一位從曆史深處走來的優雅佳人,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魅力。
耀州窯創燒於唐代,在宋代達到鼎盛,曆經五代、金、元等朝代,延續燒造了八百餘年。其產品不僅在國內廣受歡迎,還曾遠銷海外。
這隻碗的口徑適中,線條流暢而自然,碗口微微外撇,給人一種舒展大方之感。
碗壁弧度優美,從碗口至碗底逐漸收斂,比例協調,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一種含蓄的美感。
青釉宛如一泓清澈的湖水,色澤溫潤而深沉,透著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氣息。
釉質細膩光滑,如絲般柔潤,在光線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妙的光澤,仿佛能映出歲月的流光。
碗身所繪的團菊紋更是精美絕倫。一朵朵菊花簇擁成團,花瓣舒展,層次分明,線條清晰而流暢。
菊瓣的邊緣微微卷曲,顯得生動而逼真,仿佛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花蕊細膩入微,絲絲縷縷清晰可見,仿佛散發著淡淡的芬芳。
碗底的露胎處呈現出細膩的土黃色,質地堅實而緊密,展現出耀州窯獨特的工藝特色。
整隻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無論是釉色、紋飾還是造型,都將耀州窯的精湛技藝和獨特審美體現得淋漓盡致。
承載著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讓人不禁為其精湛的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所折服。
王澤凱發覺陳向北正在端詳他用於喝大碗茶的茶碗,於是來到他身旁說道:“小哥,這僅僅隻是我從景德那邊淘來的一套茶碗罷了,算不上什麽高級貨。”
陳向北裝作不在意地說道:“不錯,的確是景德窯的製品,我隻是看到你這店裏竟然還有那邊的產物,因而感到有些好奇。
不過這幾個碗的工藝的確還不錯,要是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定製款的吧,當時購買的時候應該花費了不少錢吧?”
王澤凱笑著迴應道:“小哥你的眼力真好,這些小物件確實是我父親找人定製的,已經有好些年頭了,如今那邊已經不再生產了。”
陳向北裝作遺憾地說道:“太可惜了!如此精妙的工藝,燒製它的應該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而且還是一位對耀州窯有一定見解的行家,否則難以燒製出這麽好的碗。”
王澤凱驚訝地說道:“小哥真是神了!燒窯的的確是一位老師傅,他是我父親的一位老朋友,輕易不會開窯,如今年紀大了更是無法再親手操作了。”
陳向北笑道:“這樣吧,我看上了那件清代白玉鼻煙壺了,你給的價格也合理,我就不跟你討價還價了,但你要送我一套這款仿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如何?”
在這不大的空間裏,每一處都被古董填滿,仿佛一個小型的曆史寶庫,讓人應接不暇。
陳向北在店內仔細環視,目光瞬間被幾件真品古董所吸引。
在角落的置物架上,一尊小巧的青銅香爐安靜地擺放著,它約一掌高,爐蓋鏤空,雕刻著雲紋,精致而典雅。
爐身的銅綠分布不均,仿佛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估算其價值,大概在數萬元左右。
不遠處的展示台上,一幅裝裱略顯陳舊的山水畫映入眼簾,紙張微微泛黃,山巒起伏、水流潺潺。
畫家運筆細膩,墨色濃淡相宜,遠景的朦朧與近景的清晰對比鮮明,價值約莫十來萬。
再看旁邊的玻璃櫃中,一隻精致的白玉鼻煙壺散發著溫潤的光澤,壺身溫潤潔白,壺口小巧圓潤。
壺身上雕刻著一朵綻放的梅花,枝幹蒼勁,花瓣栩栩如生,就連花蕊都清晰可辨,盡顯工藝之精湛,價格應在數萬元上下。
盡管這些古董皆為真品,可它們的價格並非高不可攀,多在幾萬到十幾萬之間。
陳向北笑道:“王老板,你這店雖然看起來不小,但這裏麵的好東西可真不少啊!”
王澤凱咧開嘴巴,大大咧咧地笑道:“嘿嘿,無非就是些樣子貨罷了,真正值錢的物件還是少了些呢。”
“王老板,你太過於謙遜了,那些香爐、山水畫、鼻煙壺等可都並非是什麽樣子貨呀,一眼瞧去,顯然是出自大家之手,價值絕對不菲呢。”陳向北奉承著王老板。
王老板說道:“小哥,您瞧瞧我這店裏有沒有您看得上眼的東西,價格都好商量呀,近來生意著實不太景氣,我得賣點物件迴迴血呀,要不然我都收不上東西咯!”
陳向北點頭應是,在這個充滿古色古香韻味的小店裏轉悠了起來。
他先是將目光投向擺在最為顯眼位置的貨架上那幾件堪稱鎮店之寶的白瓷和山水字畫。
從樣式和細節上察看,確實挑不出什麽毛病,隻不過都是些沒那麽珍貴的物件罷了。
陳向北詢問了一下價格,白瓷王老板開價 60 萬,那幅山水字畫則開價 38 萬,這幾乎已經達到了頂峰,已然是它們本身能夠達到的最高價值了。
若是陳向北將其收購了去,除非自己進行收藏,否則未必能夠賣出如此高昂的價格呢。
這般看來,王老板做生意相對那些擺攤的來說確實要講究許多,不會一上來就開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
但他給出的價格也的確是售賣的價格,陳向北並非收藏家,他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壓根就不可能購買這種價格的古董。
於是,陳向北放棄了購買這幾件鎮店之寶的想法,他繼續在店裏轉悠起來,一邊走一邊看,時不時的還詢問著價格。
王老板非常耐心的給他報價,完全不會因為陳向北看得東西不怎麽值錢就對他不冷不熱,這點可以看出他的為人。
就在這時,陳向北看到角落裏放著幾個碗,他緩緩地走上前去,將其中一個碗拿起來仔細的觀察了起來。
當他看清楚其構造時,驚訝的發現這居然是一個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
耀州窯,作為我國北方青瓷的代表,其曆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
眼前的這隻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宛如一位從曆史深處走來的優雅佳人,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魅力。
耀州窯創燒於唐代,在宋代達到鼎盛,曆經五代、金、元等朝代,延續燒造了八百餘年。其產品不僅在國內廣受歡迎,還曾遠銷海外。
這隻碗的口徑適中,線條流暢而自然,碗口微微外撇,給人一種舒展大方之感。
碗壁弧度優美,從碗口至碗底逐漸收斂,比例協調,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一種含蓄的美感。
青釉宛如一泓清澈的湖水,色澤溫潤而深沉,透著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氣息。
釉質細膩光滑,如絲般柔潤,在光線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妙的光澤,仿佛能映出歲月的流光。
碗身所繪的團菊紋更是精美絕倫。一朵朵菊花簇擁成團,花瓣舒展,層次分明,線條清晰而流暢。
菊瓣的邊緣微微卷曲,顯得生動而逼真,仿佛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花蕊細膩入微,絲絲縷縷清晰可見,仿佛散發著淡淡的芬芳。
碗底的露胎處呈現出細膩的土黃色,質地堅實而緊密,展現出耀州窯獨特的工藝特色。
整隻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無論是釉色、紋飾還是造型,都將耀州窯的精湛技藝和獨特審美體現得淋漓盡致。
承載著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讓人不禁為其精湛的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所折服。
王澤凱發覺陳向北正在端詳他用於喝大碗茶的茶碗,於是來到他身旁說道:“小哥,這僅僅隻是我從景德那邊淘來的一套茶碗罷了,算不上什麽高級貨。”
陳向北裝作不在意地說道:“不錯,的確是景德窯的製品,我隻是看到你這店裏竟然還有那邊的產物,因而感到有些好奇。
不過這幾個碗的工藝的確還不錯,要是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定製款的吧,當時購買的時候應該花費了不少錢吧?”
王澤凱笑著迴應道:“小哥你的眼力真好,這些小物件確實是我父親找人定製的,已經有好些年頭了,如今那邊已經不再生產了。”
陳向北裝作遺憾地說道:“太可惜了!如此精妙的工藝,燒製它的應該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而且還是一位對耀州窯有一定見解的行家,否則難以燒製出這麽好的碗。”
王澤凱驚訝地說道:“小哥真是神了!燒窯的的確是一位老師傅,他是我父親的一位老朋友,輕易不會開窯,如今年紀大了更是無法再親手操作了。”
陳向北笑道:“這樣吧,我看上了那件清代白玉鼻煙壺了,你給的價格也合理,我就不跟你討價還價了,但你要送我一套這款仿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