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95: yuan xin asks for shelter, and will look again in the future.
“啊——”
伴隨著一聲慘絕人寰的淒叫聲,驟然劃破夜空,就如同一把剪刀,瞬間剪開了寂靜的夜幕。
那聲音淒厲無比,令人毛骨悚然,是從地獄深處傳來的絕望哀嚎。
叫聲過後,周圍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再無一絲一毫的動靜,隻有那令人心悸的餘音,還在空氣中緩緩飄蕩。
唐氏兄弟靜靜地愣在原地,胸膛劇烈地起伏著。他們滿身都是血,那殷紅的血跡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刺眼。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有憤怒,有悲傷,有解脫,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他們就那樣站著,一動不動,儼然三尊沉默的雕塑。
海寶兒的離開,起初並無太多波瀾。或許隻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內心並非如表麵那般平靜。他走出的每一步,都伴隨著無數的思緒在翻湧。
也不知究竟是誰率先起的頭,禁軍中猛地爆發出陣陣喝彩,“少傅大人神武,海逸王聖明!”那聲音響亮如雷,震耳欲聾。
走出不遠的海寶兒,即刻停下腳步,運起內力,斷然喝止道:“休要喧嘩,莫要驚擾百姓!”
禁軍們聞言,連忙噤聲,不敢再發出一絲一毫的聲音。
宿衛軍都統良時褚與飛羽騎副都統楊大眼相視一眼,臉上皆露出欣慰至極的笑意。他們都在不知不覺間,頓生出一縷別樣情愫,竟不約而同地對這位敢作敢當的太子少傅心生喜愛。
“不許笑!”海寶兒佯作惱怒地嗬斥道:“帶著你們的人繼續堅守崗位,切不可有半分懈怠。”他的聲音自帶一種威嚴,讓人不敢違抗他的命令。
“末將領命,不得擾民!”二人齊聲低聲應道,聲音小到恐怕隻有他們三個人能夠聽到。
這兩個人精,有這麽聽話的嗎?
海寶兒哭笑不得,白了他們一眼後,聲色俱厲地吩咐道:“良都統,將這個隻會暗施偷襲的卑鄙無恥之徒押解迴去,嚴加審訊,我定要瞧瞧究竟是誰在背後搗鬼作祟。”
眾禁軍得令後,便將那偷襲者如拖死狗一般粗暴地帶走了。他的身體在地上摩擦著,發出陣陣刺耳的聲音。
袁心此時依舊驚魂未定,癡癡地呆立在原地。
海寶兒邁步走到她麵前,沉聲道:“今日的事,我希望你能銘記於心。有些秘密,最好還是爛在肚子裏為妥。”
袁心趕忙不迭地點頭,眼中盡是惶恐與敬畏。她的動作慌亂而急促,身體竟不由自主地想要頹然跪倒在地,“少……少傅大人,奴家願如呂姑娘那般,追隨大人您,懇請大人收留。”
很顯然,她在為自己的命運,尋找一個依靠。
海寶兒眼神猛然間一冷,“休要以為我不知你心中所懷的那點小九九,投靠於我,無非就是害怕被人追殺罷了。”
聽了這話,袁心“哇”地一聲,頓時放聲痛哭起來。她的哭聲如泣如訴,令人心碎。
海寶兒看著眼前哭得梨花帶雨、淒淒慘慘的袁心,心中微微泛起一絲不忍,但麵色依舊冷酷嚴峻,“光哭有何用?若真心想讓我收留,那就得拿出十足的誠意與堅定的決心。”
“少傅大人,奴家必定全力以赴、盡心盡力,絕不會有半點二心。而且奴家會將所知曉的一切事情,毫無保留、全盤托出,絕對不敢有半分隱瞞。”袁心止住哭聲,接著說:“奴家與那青衣樓頗有淵源,倘若有機會,奴家甘願效犬馬之勞。”
這句話,又是她在為自己的命運,做出一個承諾。
海寶兒麵色凝重,緩緩地彎下腰,伸出雙臂,輕柔而又小心翼翼地將依舊昏迷不醒的呂萩如接入懷中,又沉默片刻後道:“那你便先跟著吧,日後再看你的表現。”
日後再看表現?
袁心聽了,頓時眉開眼笑,撇了撇嘴,嘟囔道:“是是是,日後再看,日後再看……”
迴到府邸後,海寶兒妥善安頓好呂恷如與袁心二人,便獨自在院中,靜靜地觀賞著這新年之夜。
他開始迴憶起自己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自踏入武王朝那一刻起,便一路崎嶇坎。起初,舂陵軍橫加阻攔,生擋去路。緊接著,典簽衛兇狠截殺,毫無征兆。而後,黑鯊團又有莫大危機。
此後,前往田江兩家探親,途遇龍鱗草被劫以及火燒洪門寺等事端,波折不斷。再後來,邂逅雲娘,重遊雷家別苑,迴憶與現實交織,感慨萬千。
在明廣寺與金陽閣,還有救人之舉,緊張而驚險。接著,與青羌公主周旋博弈,步步驚心。緊接著,姝昕突然染疾,讓人憂心忡忡。進京途中保護鏢物,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
最後,在青武際會賽場巡視,又是一番別樣的體驗。這一路走來,可謂是波瀾起伏,充滿了無數的挑戰與未知。
最為重要的是,有些事宜,當下或已塵埃落定,或已真相大白。然而仍有諸多事情,海寶兒依舊茫然無知。特別是對於雷家慘案的探查,似乎處處都彌漫著詭異。就連指揮“肴山一役”的大將軍檀濟道、負責調查雷家別苑的大內總管王勄,還有大皇子武承煜以及武皇陛下,對此都諱莫如深。
“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海寶兒抬起頭,眼神迷茫地望著那片無垠的天空,喃喃自語道。
這是一種困惑,更是一種迷茫。
究竟是自己的計劃不夠周密,還是調查過程中出現了疏漏?亦或是其他什麽原因導致了如今這令人困惑的局麵。
正當海寶兒沉浸於沉思時,驀地,一道聲音恰似驚雷,在他身後轟然炸響:“海小友,實則並非哪個環節出現差池,而是你從一開始便選錯了著手的方向!”
海寶兒身軀猛地一震,驚愕之餘,迅速迴神,猛然轉身並蓄勢待發。
待看清來人後,他不禁目瞪口呆——來人,是他所熟悉的人!
來人悄然無息,行動自如,且身著一襲黑色長袍,連帽遮身。那長袍在夜風中輕輕飄動,就像一團神秘的黑影。他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神秘。雖難以看清完整的麵部輪廓,但確是涿漉榜中頂尖的高手。
未等海寶兒開口言語,那人接著說道:“怎麽,海小友,就不打算請我進去坐坐,飲一杯熱茶?”
“裏麵請!”海寶兒抬手相邀,將他引入書房。隨後。又親自沏了一盞茶,滿是好奇和困惑地問:“王公,深夜前來,是否有什麽重要的事?”
那人雙手褪下帽子,廬山真麵目得以展露無遺,果真是大內總管王勄。
世上哪有如此巧合的事?無非是有事才登三寶殿。
王勄的麵容冷峻,看不出一絲情緒的波動。他穩步來到椅子前,泰然自若地坐下,而後開口迴應道,“今夜特意趕來是為了感謝海小友的恩情。”
感謝?恩情?
縱是為了表達感激之情,也見不著深更半夜貿然打攪吧?如果說是為了安順的事情,海寶兒尚可理解。
但感謝一說,海寶兒卻無法理解。
王勄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小口,隨後正色說道:“今夜在流雲巷,海少主幫我揪出了潛伏在宮內的假太監,還就地正法了搶奪聖藥的罪魁禍首。這算是為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你說我該不該專程來這一趟?”
海寶兒思考須臾,瞬間聽懂了話意,但卻麵露難色,堅定地搖了搖頭,“王公,這般言語,恐怕陛下難以置信。”
王勄嘴角微揚,聲音中透露著一種自信,甚至還有一絲得意,斬釘截鐵地迴應說:“不,陛下定然會深信不疑。”
此話怎講?
海寶兒眉頭微皺,用一種更加疑惑的眼神看著他,等待著他的下一步解釋。
王勄緩緩站起身來,踱步走到海寶兒跟前,麵色凝重地接著說道:“安順此賊,曾得郗皇後舉薦入宮,而後認我作義父。這些年在宮中更是作惡多端,犯下諸多調戲宮女的斑斑劣跡。前段時日,為了能重振雄風,竟然打起聖藥的主意,還將人打死。我身為大內總管,確實有管教不力之責。因而,待到‘開印’之時,百官迴歸朝堂,我定當辭去大內總管一職,去做個逍遙灑脫的人。”
這般言論,倒也可說是“情有可原”,但又何嚐不是在推卸責任,讓替罪羊背了鍋?
畢竟,王勄身為涿漉榜高手,他的存在對整個武王朝還是有一定效用的。隻是,此事牽涉到先皇後郗微和陛下,恐怕就沒那麽簡單了。
想了許久,海寶兒終究還是開口了,“王公,陛下向來有所懷疑,即便他肯聽信這個‘故事’和說法,滿朝文武也絕不會相信,到那時你豈不是更為被動?”
“隻要他信,便已足夠。”王勄卻隻是搖了搖頭,冷冷一笑,“既然是為了感謝,那我便再給你講一則故事吧。相信你一定非常感興趣……”
四十多年前,第四任武皇對雷家心存懷疑,認為他們野心勃勃,圖謀不軌,同時對那天下武學秘典「雷魁手」心懷覬覦。於是,他特意組建了一支強悍的力量——典簽衛,專門對他負責。可惜的是,他到死都未能如願以償。
待他駕鶴西去後,第五任武皇首先進一步打壓雷家的權勢,接著又逼迫當時擔任虎擘軍統帥的雷曜自盡,這才導致雷家逐漸衰敗。到了當今武皇陛下當政時期,他更是在與青羌交戰的肴山前線,派遣由雷策統領的、已被大幅削弱的虎擘軍充當先鋒,最終導致整個雷家在一夜之間慘遭滅族。
海寶兒瞪大眼睛,饒有興趣地聽著王勄講述著這段驚心動魄的曆史,心中無比震驚,但還是裝作一切都與他無關的樣子,假裝自己是個吃瓜群眾。
可,在他內心深處,早已波濤洶湧,激動難抑。這段曆史的背後,或許就是雷家覆滅的真正原因,也或許是自己未來命運的轉折點。
“啊——”
伴隨著一聲慘絕人寰的淒叫聲,驟然劃破夜空,就如同一把剪刀,瞬間剪開了寂靜的夜幕。
那聲音淒厲無比,令人毛骨悚然,是從地獄深處傳來的絕望哀嚎。
叫聲過後,周圍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再無一絲一毫的動靜,隻有那令人心悸的餘音,還在空氣中緩緩飄蕩。
唐氏兄弟靜靜地愣在原地,胸膛劇烈地起伏著。他們滿身都是血,那殷紅的血跡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刺眼。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有憤怒,有悲傷,有解脫,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他們就那樣站著,一動不動,儼然三尊沉默的雕塑。
海寶兒的離開,起初並無太多波瀾。或許隻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內心並非如表麵那般平靜。他走出的每一步,都伴隨著無數的思緒在翻湧。
也不知究竟是誰率先起的頭,禁軍中猛地爆發出陣陣喝彩,“少傅大人神武,海逸王聖明!”那聲音響亮如雷,震耳欲聾。
走出不遠的海寶兒,即刻停下腳步,運起內力,斷然喝止道:“休要喧嘩,莫要驚擾百姓!”
禁軍們聞言,連忙噤聲,不敢再發出一絲一毫的聲音。
宿衛軍都統良時褚與飛羽騎副都統楊大眼相視一眼,臉上皆露出欣慰至極的笑意。他們都在不知不覺間,頓生出一縷別樣情愫,竟不約而同地對這位敢作敢當的太子少傅心生喜愛。
“不許笑!”海寶兒佯作惱怒地嗬斥道:“帶著你們的人繼續堅守崗位,切不可有半分懈怠。”他的聲音自帶一種威嚴,讓人不敢違抗他的命令。
“末將領命,不得擾民!”二人齊聲低聲應道,聲音小到恐怕隻有他們三個人能夠聽到。
這兩個人精,有這麽聽話的嗎?
海寶兒哭笑不得,白了他們一眼後,聲色俱厲地吩咐道:“良都統,將這個隻會暗施偷襲的卑鄙無恥之徒押解迴去,嚴加審訊,我定要瞧瞧究竟是誰在背後搗鬼作祟。”
眾禁軍得令後,便將那偷襲者如拖死狗一般粗暴地帶走了。他的身體在地上摩擦著,發出陣陣刺耳的聲音。
袁心此時依舊驚魂未定,癡癡地呆立在原地。
海寶兒邁步走到她麵前,沉聲道:“今日的事,我希望你能銘記於心。有些秘密,最好還是爛在肚子裏為妥。”
袁心趕忙不迭地點頭,眼中盡是惶恐與敬畏。她的動作慌亂而急促,身體竟不由自主地想要頹然跪倒在地,“少……少傅大人,奴家願如呂姑娘那般,追隨大人您,懇請大人收留。”
很顯然,她在為自己的命運,尋找一個依靠。
海寶兒眼神猛然間一冷,“休要以為我不知你心中所懷的那點小九九,投靠於我,無非就是害怕被人追殺罷了。”
聽了這話,袁心“哇”地一聲,頓時放聲痛哭起來。她的哭聲如泣如訴,令人心碎。
海寶兒看著眼前哭得梨花帶雨、淒淒慘慘的袁心,心中微微泛起一絲不忍,但麵色依舊冷酷嚴峻,“光哭有何用?若真心想讓我收留,那就得拿出十足的誠意與堅定的決心。”
“少傅大人,奴家必定全力以赴、盡心盡力,絕不會有半點二心。而且奴家會將所知曉的一切事情,毫無保留、全盤托出,絕對不敢有半分隱瞞。”袁心止住哭聲,接著說:“奴家與那青衣樓頗有淵源,倘若有機會,奴家甘願效犬馬之勞。”
這句話,又是她在為自己的命運,做出一個承諾。
海寶兒麵色凝重,緩緩地彎下腰,伸出雙臂,輕柔而又小心翼翼地將依舊昏迷不醒的呂萩如接入懷中,又沉默片刻後道:“那你便先跟著吧,日後再看你的表現。”
日後再看表現?
袁心聽了,頓時眉開眼笑,撇了撇嘴,嘟囔道:“是是是,日後再看,日後再看……”
迴到府邸後,海寶兒妥善安頓好呂恷如與袁心二人,便獨自在院中,靜靜地觀賞著這新年之夜。
他開始迴憶起自己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自踏入武王朝那一刻起,便一路崎嶇坎。起初,舂陵軍橫加阻攔,生擋去路。緊接著,典簽衛兇狠截殺,毫無征兆。而後,黑鯊團又有莫大危機。
此後,前往田江兩家探親,途遇龍鱗草被劫以及火燒洪門寺等事端,波折不斷。再後來,邂逅雲娘,重遊雷家別苑,迴憶與現實交織,感慨萬千。
在明廣寺與金陽閣,還有救人之舉,緊張而驚險。接著,與青羌公主周旋博弈,步步驚心。緊接著,姝昕突然染疾,讓人憂心忡忡。進京途中保護鏢物,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
最後,在青武際會賽場巡視,又是一番別樣的體驗。這一路走來,可謂是波瀾起伏,充滿了無數的挑戰與未知。
最為重要的是,有些事宜,當下或已塵埃落定,或已真相大白。然而仍有諸多事情,海寶兒依舊茫然無知。特別是對於雷家慘案的探查,似乎處處都彌漫著詭異。就連指揮“肴山一役”的大將軍檀濟道、負責調查雷家別苑的大內總管王勄,還有大皇子武承煜以及武皇陛下,對此都諱莫如深。
“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海寶兒抬起頭,眼神迷茫地望著那片無垠的天空,喃喃自語道。
這是一種困惑,更是一種迷茫。
究竟是自己的計劃不夠周密,還是調查過程中出現了疏漏?亦或是其他什麽原因導致了如今這令人困惑的局麵。
正當海寶兒沉浸於沉思時,驀地,一道聲音恰似驚雷,在他身後轟然炸響:“海小友,實則並非哪個環節出現差池,而是你從一開始便選錯了著手的方向!”
海寶兒身軀猛地一震,驚愕之餘,迅速迴神,猛然轉身並蓄勢待發。
待看清來人後,他不禁目瞪口呆——來人,是他所熟悉的人!
來人悄然無息,行動自如,且身著一襲黑色長袍,連帽遮身。那長袍在夜風中輕輕飄動,就像一團神秘的黑影。他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神秘。雖難以看清完整的麵部輪廓,但確是涿漉榜中頂尖的高手。
未等海寶兒開口言語,那人接著說道:“怎麽,海小友,就不打算請我進去坐坐,飲一杯熱茶?”
“裏麵請!”海寶兒抬手相邀,將他引入書房。隨後。又親自沏了一盞茶,滿是好奇和困惑地問:“王公,深夜前來,是否有什麽重要的事?”
那人雙手褪下帽子,廬山真麵目得以展露無遺,果真是大內總管王勄。
世上哪有如此巧合的事?無非是有事才登三寶殿。
王勄的麵容冷峻,看不出一絲情緒的波動。他穩步來到椅子前,泰然自若地坐下,而後開口迴應道,“今夜特意趕來是為了感謝海小友的恩情。”
感謝?恩情?
縱是為了表達感激之情,也見不著深更半夜貿然打攪吧?如果說是為了安順的事情,海寶兒尚可理解。
但感謝一說,海寶兒卻無法理解。
王勄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小口,隨後正色說道:“今夜在流雲巷,海少主幫我揪出了潛伏在宮內的假太監,還就地正法了搶奪聖藥的罪魁禍首。這算是為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你說我該不該專程來這一趟?”
海寶兒思考須臾,瞬間聽懂了話意,但卻麵露難色,堅定地搖了搖頭,“王公,這般言語,恐怕陛下難以置信。”
王勄嘴角微揚,聲音中透露著一種自信,甚至還有一絲得意,斬釘截鐵地迴應說:“不,陛下定然會深信不疑。”
此話怎講?
海寶兒眉頭微皺,用一種更加疑惑的眼神看著他,等待著他的下一步解釋。
王勄緩緩站起身來,踱步走到海寶兒跟前,麵色凝重地接著說道:“安順此賊,曾得郗皇後舉薦入宮,而後認我作義父。這些年在宮中更是作惡多端,犯下諸多調戲宮女的斑斑劣跡。前段時日,為了能重振雄風,竟然打起聖藥的主意,還將人打死。我身為大內總管,確實有管教不力之責。因而,待到‘開印’之時,百官迴歸朝堂,我定當辭去大內總管一職,去做個逍遙灑脫的人。”
這般言論,倒也可說是“情有可原”,但又何嚐不是在推卸責任,讓替罪羊背了鍋?
畢竟,王勄身為涿漉榜高手,他的存在對整個武王朝還是有一定效用的。隻是,此事牽涉到先皇後郗微和陛下,恐怕就沒那麽簡單了。
想了許久,海寶兒終究還是開口了,“王公,陛下向來有所懷疑,即便他肯聽信這個‘故事’和說法,滿朝文武也絕不會相信,到那時你豈不是更為被動?”
“隻要他信,便已足夠。”王勄卻隻是搖了搖頭,冷冷一笑,“既然是為了感謝,那我便再給你講一則故事吧。相信你一定非常感興趣……”
四十多年前,第四任武皇對雷家心存懷疑,認為他們野心勃勃,圖謀不軌,同時對那天下武學秘典「雷魁手」心懷覬覦。於是,他特意組建了一支強悍的力量——典簽衛,專門對他負責。可惜的是,他到死都未能如願以償。
待他駕鶴西去後,第五任武皇首先進一步打壓雷家的權勢,接著又逼迫當時擔任虎擘軍統帥的雷曜自盡,這才導致雷家逐漸衰敗。到了當今武皇陛下當政時期,他更是在與青羌交戰的肴山前線,派遣由雷策統領的、已被大幅削弱的虎擘軍充當先鋒,最終導致整個雷家在一夜之間慘遭滅族。
海寶兒瞪大眼睛,饒有興趣地聽著王勄講述著這段驚心動魄的曆史,心中無比震驚,但還是裝作一切都與他無關的樣子,假裝自己是個吃瓜群眾。
可,在他內心深處,早已波濤洶湧,激動難抑。這段曆史的背後,或許就是雷家覆滅的真正原因,也或許是自己未來命運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