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的政府這個時間雖然表麵上獨立了,但很多經濟文化還是受美帝的影響,在外交上更是美帝說什麽就是什麽,但物極必反,呂宋也是有派係的,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


    紅葉這場演唱會是民間舉辦的,但有時候就是這種民間的活動初時不起眼,但實際上影響很深。


    呂宋的報紙上第三天就不見了紅葉演唱會的任何消息,但是馬尼拉的吉諾市長在劉老板的安排下,見了白玲和王飛,還和白玲合了張影。


    這邊呂宋的政治家也不少,也懂得趨利避害,更懂得趁機要價。這華夏黨的善意放出來了,你日月島是什麽意思啊,有沒有什麽表示啊?生產槍支的生產線能不能賣?生產炮彈的生產線呢,生產技術也行啊?什麽?你美爹不讓啊,草,狗日的美帝!


    美帝你跟我抗議幹什麽,是華夏人說的反美帝,又不是我呂宋人說的,我們是民主國家,言論自由嘛。


    我按你的要求把消息壓下去了,可這民間活動,又不違法,抓人是不行的,我們是民主國家,這百姓的聲音也得聽啊,老百姓還是認同那句話的:英勇的呂宋人民先是反抗佛郎機人的殖民統治,然後反抗美帝的殖民統治。


    我們是獨立國家,我們呂宋是東南亞最先獨立的國家之一,我不能老是當你的應聲蟲啊,百姓的心聲、民心我們還是要爭取的,我以後還想領導東南亞政治圈的。


    這次華夏民間交流的事,不是啊,這是英倫華夏人的民間交流,這也要停嗎,我不好跟英倫人交待啊。要是依你全停了,那你把那些精密機器賣我點吧,要不你把生產大炮的技術給鬆鬆綁啊。


    什麽?美帝你都不答應,那英倫華夏人的民間交流可以繼續啊。可以談啊,別拖著拖著,又談不攏啊,我可是上過很多次當了的。


    總之政治人物都是人精,隻要名義上過得去,打嘴仗嗎?都是精英,誰不會?呂宋是不會輕易把一個大國的善意給滅了的,這是民間的交流嘛,又不犯法,影響又不大,大不了以後關起門來交流,不上大報紙就是。


    劉老板也安下心了,這事他也得了不少好處,錢賺了,名聲有了,在華商中的聲望更高了。開玩笑,能在兩國之間架個橋梁,哪怕是根獨木橋,那也是本事,雖然這事我是背鍋的,但鍋沒砸,就是有功,在華商中做生意,誰都要高看我一眼。


    日月島的人有意見,這是自然的,劉老板說解釋一下,我被騙了,不信啊,再出點錢收買一下,我被騙了。日月島的人說,解釋不了,沒人聽你解釋?真不聽啊,錢我出了,話你們也不聽,那沒關係,我劉家在日月島上的生意不多,和你們的來往也不多,你們不聽就不聽吧,我做人可是做到位了啊。


    劉老板也算是琢磨出點東西來了,呂宋幾大華商為什麽選的他劉家,這個實力最差的進行合作?不就是他劉家跟日月島的生意往來最少麽,是他不努力嗎,是日月島的生意他根本就擠不進去啊。


    莫非這王飛是北邊的人?但北邊的人有娶二房的嗎?不像啊?估計這王飛和我一樣也是被拉上船的,這是榜樣啊,年紀輕輕就闖下了這麽大的事業,都是背靠大樹,得來的好處。


    得到了實惠的劉老板跟王飛的配合更加緊密了,這不他又按王飛的要求向呂宋政府提出了申請,在各華夏人聚集區播放電影《上甘嶺》、《林則徐》、《渡江偵察記》、《梁山伯與祝英台》。


    經過一眾政客一周的討論跟拉扯,呂宋的馬尼拉政府也批示下來了,《上甘嶺》、《渡江偵察記》這兩部電影要考慮友邦的感情,是不能放映的,但《林則徐》、《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部電影可以放映。


    《林則徐》是反對大英倫帝國的殖民統治的,跟你美帝沒關係吧,這個給我們呂宋人看看也很合適,能共情到反佛郞機人殖民的曆史,《梁山伯與祝英台》是越劇電影,是歌頌美好的愛情,這也是你日月島的傳統劇目啊,這個可以有,讓我呂宋人見識一下華夏古人是怎麽談戀愛的也不錯。


    可以說這兩部電影《林則徐》、《梁山伯與祝英台》的上映,分別是給美帝和日月島上眼藥的,你們總是各種壓製我呂宋,好東西不賣給我們,我們呂宋獨立這麽多年了,還是連個大炮都造不出來,隻能跟你們買,這也太丟人了,不符合我東南亞第一國的地位啊。


    這邊劉老板得到了批複,可以上映兩部電影,可高興壞了,這表示什麽,這表示他的行為有人支持,順著這條線上去,他能得到呂宋政府中一個派係的支持,得到一個人的支持不算什麽,能得到一個派係的支持,那才是算穩的,個人不保險,比起個人,政治派係的生命力更長久。


    劉老板把電影上映的事交給幾個兒子處理了,自己跟王飛道了個歉,說了一聲,就去開展公關了,他要搞定這個派係的主要政治人物,往上搭一搭天線,一個馬尼拉市長算是高官了,但如果能在派係中往上再攀高一層,更保險。


    王飛很樂意見到這一幕,隻要劉老板自己往上鑽,那他不用發展也能成為九科的人,什麽利益能比得上兩國之間的商貿利益大,雖然這兩國還沒有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但一些商貿往來還是可以有的。


    這樣一來,劉老板隻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華夏那邊認他,呂宋這邊也認他,他在中間做做雙邊的貿易,這日子過得不要太舒服。


    呂宋的橡膠不錯,雖然華夏一向是從爪哇國進口橡膠,但暗地裏多一個地方進口也不是不行啊,重點在便宜啊,從呂宋帶橡膠迴國,可比從爪哇國近多了,能省不少油錢和時間。


    華夏太大了,橡膠用量多啊,按一家一輛自行車來算,得多少橡膠?況且華夏還承擔著為蘇大哥輸出橡膠的重擔。


    這時候瓊州島上的橡膠產量根本不夠,滇省種橡膠樹人手不足,今年才開始從湘省醴陵、祁東、祁陽三縣派數萬湘省青壯年,拖家帶口奔赴滇省支邊種植橡膠,橡膠的進口還得持續很長的時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傳奇道士之火紅歲月建設新中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申大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申大雪並收藏傳奇道士之火紅歲月建設新中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