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會見
重生1988,三個西瓜打天下 作者:龍睛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衛南的江南,又進入了繁忙的過年模式中。
作為著名的青年企業家,江南雖然在外邊名聲不顯,但在家鄉領導的電話簿中,等級一直都很高。
知道江南迴來後,接替謝進職務的一把手樊書記特意通過江潮生表達了想跟小江董見一麵的願望。
江南是個懂事兒的人。
雖然相比於此時的他來說,副部、正廳級的幹部也見過不少,但家鄉的父母官與他處的幹部,分量上自然是不同的。
於是在和樊書記的秘書聯係後,江南抽了個下午的時間,到樊書記的辦公室和這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見了麵。
衛南是一個幹部鍍金的地方。
以錦華集團、衛南文廣傳媒、凱旋房地產建築集團、小馬電動科技等企業為領軍,眾多的與上述企業相關,或存在於產品供應鏈中的配套、物流、包裝等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蓬勃發展。
甚至帶動了牧野市區及周邊縣區的經濟發展。
樊書記還記得到任前在組織部談話的情景。
“衛南的科技、民生、傳媒企業發展,多以民營和股份製企業為主,自有其內在的規律和動力,隻要不亂指揮,不折騰,不沒事兒給企業找麻煩,在企業有需求時提供盡可能的幫助,衛南的經濟就會沿著它的自有規律健康上行···”
所以看到秘書引著江南走進與自己的辦公室一牆之隔的會客室,站在會客室門內等候的樊書記一陣陣的恍惚。
整個衛南縣的領軍企業裏麵,竟然有四五家,都跟這個看起來剛剛才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有關,這是何等的一番成就?
據說,在魔都、金陵、港島、京城,還有綠城,還有幾家實力雄厚的金融和科技和文化類企業也是他一手扶持···
這小子的身價,怕不已經是國內首富了吧?
想到“首富”這個詞,樊書記臉上的笑容,不禁又綻放了幾分。
“歡迎江董···”
“樊書記太客氣了···”
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對於兩個第一次見麵的人來說,其實聊不了太多內容。
不過兩個人都把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這場會見的氣氛就顯得異常融洽。
談到企業希望政府提供什麽樣的幫助,江南沉吟了一下,思考從什麽角度來迴答。
星辰係企業在衛南這邊隻有一個小馬電動總廠,雖然職工總數和年產值都不低,但在整個星辰體係當中所占的份量已經在逐年遞減。
而錦華集團和衛南文廣,一個是縣屬國有企業,另一個已經成為了市縣共有的企業集團,都不用他操心為他們說什麽話。
而凱旋房地產,雖然注冊是在衛南,但實際上總部已遷往綠城,除了在省內參與拿地修建項目外,觸角已經延伸到外省,也是進入了省政府眼中的企業,更不用他操什麽心。
斟酌了片刻,江南看著樊書記說了八個字,“金融扶持,依法行政。”
“哦,展開說說。”
樊書記做出側耳傾聽的樣子。
“先說金融扶持。”
“衛南如今的經濟局麵,是因為在錦華集團和小馬電動等企業的帶領下,眾多的民營企業給支撐起來的。這些企業在本地雖然名聲顯赫,但在全省乃至全國,依舊沒什麽名氣。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資金存在缺口,無法做大做強。”
“如果縣裏麵能夠出台一係列金融扶持政策,助推這些企業向國家層麵發展的話,將來反哺迴衛南縣的,恐怕不僅僅是銀行賬麵上得到的那一點點利息。”
“至於依法行政,那就更簡單了···”
“···”
“···”
“江董,通過跟江董交流這一個多小時,讓我對衛南縣的將來更加充滿了信心啊。感謝,感謝。
江董晚上要是方便的話,不如···”
“樊書記,一到過年期間,你們領導就身不由己,不說要麵麵俱到,但是各種迎來送往也不算少,我還是不給領導添麻煩了。咱們年後找個時間,或者您什麽時候到綠城了,到時候我來安排···”
樊書記看出江南是真心推辭,也就沒有再勉強,他也是不習慣虛偽客套的人。
親自把江南送到樓下,看著他上車,這才揮手告別。
迴到辦公室的樊書記,坐下來喝了口秘書泡好的茶, 迴憶了迴憶與江南見麵的細節,特別是江南說的那幾個方麵,這才拿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一串數字。
“老領導,我跟江南見過麵了。”
“···”
“嗯,很年輕,很有想法,視野也很開闊,看起來城府不深,不過說話十分謹慎。”
“···”
“嗯,他說的有幾點內容,我覺得還是挺需要我們重視的···”
“···”
“好,有機會我一定給您引薦引薦。”
···
迴到家裏的江南,也被父母安排著,到崔文虎、常凱旋、劉海昌家裏送了年禮。
順便,他趁著林愛華和張蘭蘭沒注意,到城東一個新建小區,給剛搬家的苗蕾家也送了一份。
隨著事業逐漸做大,江潮生、崔文虎等幾個人的時間漸漸不再屬於自己。
除了常凱旋因為是民營企業家,春節還能有點自己的時間外,崔文虎作為政法委書記、副縣長兼公安局長,整個春節期間都需要保持隨時在崗的狀態。
劉海昌作為黃河傳媒副董事長,衛南文廣集團總裁,整個春節期間恐怕也不得安生。
江潮生的錦華集團雖然隻是個企業,沒有太多行政上的事務,但他本身還兼著縣政協副主席,有些政協的活動卻必須要參加。
林愛華和梅虹在家裏包著餃子,嘴裏卻不停的嘮叨著。
“官越做越大,錢越來越多,人卻越來越忙,過年了也不見個人影兒···”
“小南也不知道領著蘭蘭跑哪兒去了,這麽大的房子,就咱們姐倆,說話都有迴音了。”
“小南和蘭蘭不是去機場接你幹女兒女婿一家了麽···”
梅虹熟練的捏著餃子皮,應和著林愛華的嘮叨,順手看了看客廳裏的掛鍾。
“再有一個多小時應該就迴來了,到時候就人多了。”
梅虹在年二十七的時候迴到了衛南,江南也讓程秋,吳帥他們迴家過年了。
衛南社會安定,崔文虎還是公安局的局長,再加上小馬電動自己的保衛科,江南在衛南基本上不需要什麽保鏢。
“我不是說小南和蘭蘭,我是說老江···”
林愛華抬頭看了眼梅虹,“原來當董事長的時候,還能瞅見個人影,現在又加了個什麽破副主席,這一天天的,就顯著他了,比省長都忙。”
“噗嗤···”
梅虹沒忍住笑出聲了。
“愛華,你這怨氣大的很啊,唉,我問問你,你跟老江你們倆,那個···,還有麽?”
作為著名的青年企業家,江南雖然在外邊名聲不顯,但在家鄉領導的電話簿中,等級一直都很高。
知道江南迴來後,接替謝進職務的一把手樊書記特意通過江潮生表達了想跟小江董見一麵的願望。
江南是個懂事兒的人。
雖然相比於此時的他來說,副部、正廳級的幹部也見過不少,但家鄉的父母官與他處的幹部,分量上自然是不同的。
於是在和樊書記的秘書聯係後,江南抽了個下午的時間,到樊書記的辦公室和這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見了麵。
衛南是一個幹部鍍金的地方。
以錦華集團、衛南文廣傳媒、凱旋房地產建築集團、小馬電動科技等企業為領軍,眾多的與上述企業相關,或存在於產品供應鏈中的配套、物流、包裝等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蓬勃發展。
甚至帶動了牧野市區及周邊縣區的經濟發展。
樊書記還記得到任前在組織部談話的情景。
“衛南的科技、民生、傳媒企業發展,多以民營和股份製企業為主,自有其內在的規律和動力,隻要不亂指揮,不折騰,不沒事兒給企業找麻煩,在企業有需求時提供盡可能的幫助,衛南的經濟就會沿著它的自有規律健康上行···”
所以看到秘書引著江南走進與自己的辦公室一牆之隔的會客室,站在會客室門內等候的樊書記一陣陣的恍惚。
整個衛南縣的領軍企業裏麵,竟然有四五家,都跟這個看起來剛剛才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有關,這是何等的一番成就?
據說,在魔都、金陵、港島、京城,還有綠城,還有幾家實力雄厚的金融和科技和文化類企業也是他一手扶持···
這小子的身價,怕不已經是國內首富了吧?
想到“首富”這個詞,樊書記臉上的笑容,不禁又綻放了幾分。
“歡迎江董···”
“樊書記太客氣了···”
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對於兩個第一次見麵的人來說,其實聊不了太多內容。
不過兩個人都把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這場會見的氣氛就顯得異常融洽。
談到企業希望政府提供什麽樣的幫助,江南沉吟了一下,思考從什麽角度來迴答。
星辰係企業在衛南這邊隻有一個小馬電動總廠,雖然職工總數和年產值都不低,但在整個星辰體係當中所占的份量已經在逐年遞減。
而錦華集團和衛南文廣,一個是縣屬國有企業,另一個已經成為了市縣共有的企業集團,都不用他操心為他們說什麽話。
而凱旋房地產,雖然注冊是在衛南,但實際上總部已遷往綠城,除了在省內參與拿地修建項目外,觸角已經延伸到外省,也是進入了省政府眼中的企業,更不用他操什麽心。
斟酌了片刻,江南看著樊書記說了八個字,“金融扶持,依法行政。”
“哦,展開說說。”
樊書記做出側耳傾聽的樣子。
“先說金融扶持。”
“衛南如今的經濟局麵,是因為在錦華集團和小馬電動等企業的帶領下,眾多的民營企業給支撐起來的。這些企業在本地雖然名聲顯赫,但在全省乃至全國,依舊沒什麽名氣。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資金存在缺口,無法做大做強。”
“如果縣裏麵能夠出台一係列金融扶持政策,助推這些企業向國家層麵發展的話,將來反哺迴衛南縣的,恐怕不僅僅是銀行賬麵上得到的那一點點利息。”
“至於依法行政,那就更簡單了···”
“···”
“···”
“江董,通過跟江董交流這一個多小時,讓我對衛南縣的將來更加充滿了信心啊。感謝,感謝。
江董晚上要是方便的話,不如···”
“樊書記,一到過年期間,你們領導就身不由己,不說要麵麵俱到,但是各種迎來送往也不算少,我還是不給領導添麻煩了。咱們年後找個時間,或者您什麽時候到綠城了,到時候我來安排···”
樊書記看出江南是真心推辭,也就沒有再勉強,他也是不習慣虛偽客套的人。
親自把江南送到樓下,看著他上車,這才揮手告別。
迴到辦公室的樊書記,坐下來喝了口秘書泡好的茶, 迴憶了迴憶與江南見麵的細節,特別是江南說的那幾個方麵,這才拿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一串數字。
“老領導,我跟江南見過麵了。”
“···”
“嗯,很年輕,很有想法,視野也很開闊,看起來城府不深,不過說話十分謹慎。”
“···”
“嗯,他說的有幾點內容,我覺得還是挺需要我們重視的···”
“···”
“好,有機會我一定給您引薦引薦。”
···
迴到家裏的江南,也被父母安排著,到崔文虎、常凱旋、劉海昌家裏送了年禮。
順便,他趁著林愛華和張蘭蘭沒注意,到城東一個新建小區,給剛搬家的苗蕾家也送了一份。
隨著事業逐漸做大,江潮生、崔文虎等幾個人的時間漸漸不再屬於自己。
除了常凱旋因為是民營企業家,春節還能有點自己的時間外,崔文虎作為政法委書記、副縣長兼公安局長,整個春節期間都需要保持隨時在崗的狀態。
劉海昌作為黃河傳媒副董事長,衛南文廣集團總裁,整個春節期間恐怕也不得安生。
江潮生的錦華集團雖然隻是個企業,沒有太多行政上的事務,但他本身還兼著縣政協副主席,有些政協的活動卻必須要參加。
林愛華和梅虹在家裏包著餃子,嘴裏卻不停的嘮叨著。
“官越做越大,錢越來越多,人卻越來越忙,過年了也不見個人影兒···”
“小南也不知道領著蘭蘭跑哪兒去了,這麽大的房子,就咱們姐倆,說話都有迴音了。”
“小南和蘭蘭不是去機場接你幹女兒女婿一家了麽···”
梅虹熟練的捏著餃子皮,應和著林愛華的嘮叨,順手看了看客廳裏的掛鍾。
“再有一個多小時應該就迴來了,到時候就人多了。”
梅虹在年二十七的時候迴到了衛南,江南也讓程秋,吳帥他們迴家過年了。
衛南社會安定,崔文虎還是公安局的局長,再加上小馬電動自己的保衛科,江南在衛南基本上不需要什麽保鏢。
“我不是說小南和蘭蘭,我是說老江···”
林愛華抬頭看了眼梅虹,“原來當董事長的時候,還能瞅見個人影,現在又加了個什麽破副主席,這一天天的,就顯著他了,比省長都忙。”
“噗嗤···”
梅虹沒忍住笑出聲了。
“愛華,你這怨氣大的很啊,唉,我問問你,你跟老江你們倆,那個···,還有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