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北極星能不能上市
重生1988,三個西瓜打天下 作者:龍睛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極星目前已經有了將近兩千名員工,當然,不包括生產部門。
北極星的手機生產一直是外包給金陵國寶電子,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將資源向設計、研發和銷售傾斜。
因為有了商務手機銷售渠道,彩虹音樂mini手機推出後,不但國內賣的火熱,就連港島那邊的年輕人也趨之若鶩,甚至很多買不到港版的年輕人都跑到了一牆之隔的鵬城來買簡體版的。
甚至英文版本,韓語版本和日語版本的mini版手機,也在幾個月前推向了海外市場,獲得了大批年輕人的追捧。
宋小樂預計,國內,港島及海外市場,北極星商務手機以及彩虹音樂版2000年全年的出貨量將達到五十萬台,北極星全年銷售收入將達到三十億左右,利潤接近十個億。
“江南,你說,北極星能不能也謀求上市?”
在辦公室裏坐下,聊了幾句之後,宋小樂忽然問了一句。
“上市?你很缺錢麽?”
“錢我倒是不缺,不過···,嘿嘿。”
聽到宋小樂的話,江南先是一愣,隨即心裏麵似乎有了點明白。
北極星三年沒有分過紅,雖然員工們的工資和獎金都不低,但相比起上市後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巨大收益,卻又不夠看了。
誰都知道,隻要公司一上市,早期獲得過股份的員工們最少也是千萬富翁。
但隻要不上市,這個“千萬富翁”頭銜,就隻能像雲彩一樣,高高的飄在天上,看得見,摸不著!
同樣,金陵大學也持有一部分北極星公司的股份。
對於學校來說,對於資金迴報的需求,可能不像員工股東們那麽強烈,但旗下多了一家優質上市企業的話,不說校長院長們的工作總結,最起碼校誌上就能多寫好多字。
最後,就是政府的意願了。
或者說,是市政府裏的某些人的想法。
治下多出來一家效益優良的上市企業,在稅收上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夠給當政者帶來的政績卻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而北極星又恰恰是一家經營狀態優異的高科技企業,完全符合上市的條件。
至於企業財務報表上記載的三年來連續虧損,看看研發投入的數字就明白了。
江南看了一眼在宋小樂辦公室裏陪著自己的幾個高管。發現他們全都在用熱切的眼神看著自己。
杜疆,原通訊模塊研發負責人,金陵大學的老師,現在是北極星的常務副總裁···
楚懷南,副總裁,原硬件組的負責人,現在負責供應鏈管理···
白一冰,副總裁,原軟件研發負責人,現在負責公司產品的設計和研發···
呂清瑤,宋小樂的女朋友,人力資源總監···
這幾個人,包括他們的手下,江南記得一共有二十個人左右,都是從最初的創業團隊,一直陪著宋小樂走到了現在的人。
這些人全都是年輕人,最大的現在也不超過四十歲,對於事業,肯定都有年輕人的激情和追求;但同時,對於財富的渴望肯定也是相同的。
江南默默地點上一根煙,抽了一口。
上市也不是不可以,可以給星辰創投迴一迴血。
這些年,星辰創投不是不掙錢,除了四十大盜還沒見迴報,船夫哥和金海軟件每年都有著豐厚的分紅,但這些錢又都在江南的指示下在二級市場上投了出去。
在江南的眼裏,目前國內的二級市場可以說簡直遍地是金礦,而且還麵臨著連續十幾年的貨幣超發,公司賬上留那麽多錢幹什麽?
這就導致如果星辰想要再投一個什麽項目,兩三千萬的話倒還問題不大,再多就得在二級市場上賣股票了。
嗯,上市不是不能考慮。
當初北極星公司成立時,按照江南的安排,一共劃撥了百分之三十五的份額給整個研發團隊來進行分配。
但宋小樂後來提出,在整個手機研發和後來公司成立的過程中,金陵大學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給予了整個團隊巨大的幫助,因此在實際的股權分配時,應該把學校考慮進去。
因此,在公司成立時,金陵大學也獲得了星辰創投無償贈與的百分之八的股份。
最終的公司股份分布為:星辰創投60%,宋小樂8%,金陵大學8%,杜疆等三個副總裁各3%,其他團隊的成員根據貢獻獲得從0.5~2%的股份。
如果要上市的話,股份肯定得重新梳理,其他後來的員工起碼也得獲得一些內部股份,這樣才能在公司內部真正起到正向激勵作用。
這一步走完,估計就到明年了。
然後,至於是ipo還是借殼,可以看看明年二級市場的情況再定。
掐滅了煙頭,江南對著宋小樂和幾個副總裁點了點頭。
“可以考慮上市,但這個過程肯定很長,我建議···”
在宋小樂辦公室商量完了上市的事宜,江南看了看時間,發現距離下班還有一點時間。
“白總,走,到你的研發部門看看。”
研發部是北極星目前除了銷售部門外最大的一個部門,軟硬件開發合計有將近五百人,分別負責新一代的手機、耳機、導航儀。
白一冰帶著江南來到研發部,五百人差不多占了整整兩層樓,因為實驗室占據了比較大的空間,其他人員的工位依舊顯得比較擁擠。
基本上,研發部幾乎所有的員工都不認識江南,不過見到公司的幾個總裁都陪在這個年輕人的身邊,也都意識到不是這一般的人物,就連說話的聲音不由自主的放到了最低。
在這裏,江南見到了當初軟硬件和通訊模塊的那十幾個同學,現在已經都是公司的中層力量了,看到江南從身邊走過,馬上都站起來點頭示意。
“江董···”
“江董好!”
“江董好!”
“···”
江南擺了擺手,示意大家不用管他,由宋小樂和白一冰陪著看了看研發部的環境,看了看員工的工作狀態後,又迴到了宋小樂的辦公室。
“研發部的麵積還是有點小啊。”
“哎,確實,不過誰也沒想到公司發展的竟然這麽快,這棟寫字樓當初我們租下了四層,怎麽想都覺得夠用,沒想到這才三年···”
宋小樂歎了口氣。
“可以考慮把耳機和導航儀的研發部門獨立出去,組成新的科技公司或者事業部,共用公司的銷售渠道···”
北極星的手機生產一直是外包給金陵國寶電子,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將資源向設計、研發和銷售傾斜。
因為有了商務手機銷售渠道,彩虹音樂mini手機推出後,不但國內賣的火熱,就連港島那邊的年輕人也趨之若鶩,甚至很多買不到港版的年輕人都跑到了一牆之隔的鵬城來買簡體版的。
甚至英文版本,韓語版本和日語版本的mini版手機,也在幾個月前推向了海外市場,獲得了大批年輕人的追捧。
宋小樂預計,國內,港島及海外市場,北極星商務手機以及彩虹音樂版2000年全年的出貨量將達到五十萬台,北極星全年銷售收入將達到三十億左右,利潤接近十個億。
“江南,你說,北極星能不能也謀求上市?”
在辦公室裏坐下,聊了幾句之後,宋小樂忽然問了一句。
“上市?你很缺錢麽?”
“錢我倒是不缺,不過···,嘿嘿。”
聽到宋小樂的話,江南先是一愣,隨即心裏麵似乎有了點明白。
北極星三年沒有分過紅,雖然員工們的工資和獎金都不低,但相比起上市後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巨大收益,卻又不夠看了。
誰都知道,隻要公司一上市,早期獲得過股份的員工們最少也是千萬富翁。
但隻要不上市,這個“千萬富翁”頭銜,就隻能像雲彩一樣,高高的飄在天上,看得見,摸不著!
同樣,金陵大學也持有一部分北極星公司的股份。
對於學校來說,對於資金迴報的需求,可能不像員工股東們那麽強烈,但旗下多了一家優質上市企業的話,不說校長院長們的工作總結,最起碼校誌上就能多寫好多字。
最後,就是政府的意願了。
或者說,是市政府裏的某些人的想法。
治下多出來一家效益優良的上市企業,在稅收上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夠給當政者帶來的政績卻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而北極星又恰恰是一家經營狀態優異的高科技企業,完全符合上市的條件。
至於企業財務報表上記載的三年來連續虧損,看看研發投入的數字就明白了。
江南看了一眼在宋小樂辦公室裏陪著自己的幾個高管。發現他們全都在用熱切的眼神看著自己。
杜疆,原通訊模塊研發負責人,金陵大學的老師,現在是北極星的常務副總裁···
楚懷南,副總裁,原硬件組的負責人,現在負責供應鏈管理···
白一冰,副總裁,原軟件研發負責人,現在負責公司產品的設計和研發···
呂清瑤,宋小樂的女朋友,人力資源總監···
這幾個人,包括他們的手下,江南記得一共有二十個人左右,都是從最初的創業團隊,一直陪著宋小樂走到了現在的人。
這些人全都是年輕人,最大的現在也不超過四十歲,對於事業,肯定都有年輕人的激情和追求;但同時,對於財富的渴望肯定也是相同的。
江南默默地點上一根煙,抽了一口。
上市也不是不可以,可以給星辰創投迴一迴血。
這些年,星辰創投不是不掙錢,除了四十大盜還沒見迴報,船夫哥和金海軟件每年都有著豐厚的分紅,但這些錢又都在江南的指示下在二級市場上投了出去。
在江南的眼裏,目前國內的二級市場可以說簡直遍地是金礦,而且還麵臨著連續十幾年的貨幣超發,公司賬上留那麽多錢幹什麽?
這就導致如果星辰想要再投一個什麽項目,兩三千萬的話倒還問題不大,再多就得在二級市場上賣股票了。
嗯,上市不是不能考慮。
當初北極星公司成立時,按照江南的安排,一共劃撥了百分之三十五的份額給整個研發團隊來進行分配。
但宋小樂後來提出,在整個手機研發和後來公司成立的過程中,金陵大學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給予了整個團隊巨大的幫助,因此在實際的股權分配時,應該把學校考慮進去。
因此,在公司成立時,金陵大學也獲得了星辰創投無償贈與的百分之八的股份。
最終的公司股份分布為:星辰創投60%,宋小樂8%,金陵大學8%,杜疆等三個副總裁各3%,其他團隊的成員根據貢獻獲得從0.5~2%的股份。
如果要上市的話,股份肯定得重新梳理,其他後來的員工起碼也得獲得一些內部股份,這樣才能在公司內部真正起到正向激勵作用。
這一步走完,估計就到明年了。
然後,至於是ipo還是借殼,可以看看明年二級市場的情況再定。
掐滅了煙頭,江南對著宋小樂和幾個副總裁點了點頭。
“可以考慮上市,但這個過程肯定很長,我建議···”
在宋小樂辦公室商量完了上市的事宜,江南看了看時間,發現距離下班還有一點時間。
“白總,走,到你的研發部門看看。”
研發部是北極星目前除了銷售部門外最大的一個部門,軟硬件開發合計有將近五百人,分別負責新一代的手機、耳機、導航儀。
白一冰帶著江南來到研發部,五百人差不多占了整整兩層樓,因為實驗室占據了比較大的空間,其他人員的工位依舊顯得比較擁擠。
基本上,研發部幾乎所有的員工都不認識江南,不過見到公司的幾個總裁都陪在這個年輕人的身邊,也都意識到不是這一般的人物,就連說話的聲音不由自主的放到了最低。
在這裏,江南見到了當初軟硬件和通訊模塊的那十幾個同學,現在已經都是公司的中層力量了,看到江南從身邊走過,馬上都站起來點頭示意。
“江董···”
“江董好!”
“江董好!”
“···”
江南擺了擺手,示意大家不用管他,由宋小樂和白一冰陪著看了看研發部的環境,看了看員工的工作狀態後,又迴到了宋小樂的辦公室。
“研發部的麵積還是有點小啊。”
“哎,確實,不過誰也沒想到公司發展的竟然這麽快,這棟寫字樓當初我們租下了四層,怎麽想都覺得夠用,沒想到這才三年···”
宋小樂歎了口氣。
“可以考慮把耳機和導航儀的研發部門獨立出去,組成新的科技公司或者事業部,共用公司的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