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全是英鎊
重生1988,三個西瓜打天下 作者:龍睛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跟老崔老劉的談話,一直持續到了將近午夜。
錦華集團跟衛南文廣傳媒雖然行業不同,但因為老江和老劉的關係,成為了天然的戰略合作夥伴。
而江南給他老爹出的主意裏麵,也有跟文廣傳媒合作,盡快打響產品在全國的知名度,甚至走向港澳台和東南亞的內容。
第二天,江南難得的睡了個懶覺,在家裏自己的床上到了十點才起來。
還是自己的床睡得舒服。
宿舍裏雖然熱鬧,但就是因為太熱鬧了,反而不是個睡覺的地方。
起床後溜達到老林的小吃鋪吃了頓午飯,然後江南忽然間發現,自己竟然沒事兒幹了。
身邊的朋友們考上大學的都在學校,沒考上大學的也在學校複讀,其它他熟悉的人,要麽有工作,要麽有家庭,就連中午在小吃鋪,他老娘都沒跟他說上幾句話。
百無聊賴的江南撥通了張蘭蘭的電話。
“喂,蘭姐,我想你了···”
“你不是下禮拜就來了麽?”
“我現在想你了。”
“我正排著戲呢,排不好老師要罵,說不定你來了都陪不了你,不跟你說了啊,老師喊了,嗚···哇。嘟···,嘟···”
“···”
“唉···”
對著電話愣了半天,江南才歎出一口氣。
心裏麵一個聲音說,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留在學校跟戴雨萌包餃子過冬至呢,跟那個丫頭鬥心眼兒還挺有意思。
另一個聲音卻說,“江南,你現在很危險,你是在玩火···”
算了,還是去市裏逛逛吧。
早知道是這樣就不跟桑寧約好時間了,弄得現在提前走都不合適。
跟老林打了個招唿,迴家拿了自己的包,江南坐上了去往市裏的班車。
車開了以後江南才想起來,此時牧野市的商場不但跟後世沒法比,就是跟綠城的也沒法比,甚至都不一定比得過錦華集團和凱旋房地產聯合開發的“錦華中心”。
可票都買了···
下車後,江南隻能在汽車站買了兩本雜誌,隨後直接在汽車站附近的電子遊戲廳裏消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這才重新迴到了跟桑寧約定的地方。
“等久了吧?”
“沒有,我才剛到,走,咱們進去買票吧···”
買票,上車。桑寧似乎有點累,看了一會兒江南買的雜誌,竟然靠在江南的肩頭昏昏睡去。
江南不敢亂動,怕弄醒了桑寧,於是也放下了手中的雜誌,無聊的觀察起車內的乘客來。
前座兒的中年人看起來像個知識分子,穿了一件大衣,脖子裏圍了條圍巾,鼻子上還戴著一個眼鏡,手中的公文包緊緊的抱在懷裏,似乎裏麵有很重要的東西一樣。
他旁邊的大姐倒像是個農村出來的,花圍巾包著頭,上了車也沒解開,左手拎著一個小包裹,右手不知道從哪兒翻出來一個烤紅薯吃的正起勁兒。
過道右邊的像出來打工的兄弟兩個,頭發亂糟糟的,衣服倒還算幹淨,也沒什麽味道,不然桑寧肯定會拉著他再往後麵坐幾排。
他們前邊的小夥兒估計應該是跟自己一樣是個大學生,趁著周末迴家,手裏也端著本雜誌看的正起勁兒。
再前邊的乘客就看的不太清楚了,有說話的,也有睡覺的,嗑瓜子的,聽隨身聽的,四十多個座位的客車竟然全都坐滿了。
車輛行駛在一零七國道上,司機一邊踩油門,一邊扭頭跟售票員說話,還時刻的注意躲避著路上的坑坑窪窪,車速開的並不快。
戴眼鏡中年人前座的一個看起來隻有十六七歲的少年可能是渴了,站起來扶著座椅靠背,從頭頂上行李架上放的包裏向外掏汽水喝,沒想到從包裏掉出一個信封。
信封就是普通的那種黃色薄牛皮紙信封,也不知道是本來就破了,還是掉下來的時候掛在了某個釘子上,一下子破開了一個大口子,一迭子外幣散落在了車廂裏的過道上。
“哎呀,我的錢···”
此時的長途汽車還不是後來的那種全封閉的大巴,就算是關上了窗戶,也照樣從各種縫隙裏露出風來,更何況車輛還以六七十公裏的速度開在國道上。
除了大部分的外幣掉在了少年的腳前外,還有大概十幾二十張隨著車內的氣流在空中飛舞,被附近的乘客伸手抓了下來。
“給你,小子···”
“謝謝,謝謝大叔···”
“謝謝大哥。”
“謝謝嬸子。”
“咦,這是英鎊啊···”
坐在江南前邊的中年人手裏也有一張外幣,他本來也準備遞給少年,但看清楚之後又把錢收了迴來,對著窗外的光線仔細的看了好久,隨後露出了一臉嚴肅。
“小子,你這錢是哪兒來的?”
“要你管?這是我的,還我···”
少年一把抓過來,想把中年人手中的外幣抓走,卻被中年人靈活的躲了過去,又抓,中年人又躲,連抓了幾次,差點把中年人臉上的眼鏡碰掉。
中年人急了,站起來放下了手中的公文包,一把抓住了少年的手。
“你再動手我還手了啊,誰說要你的錢了,我是問你這錢是從哪兒來的?”
“這是英鎊,咱們國內不能花;而且,在國內持有巨額的外幣是犯法的,你知道不知道?”
旁邊的乘客也一起來勸,有讓少年先停手的,有讓中年人把錢還給人家的,一時間亂哄哄的。
江南就坐在中年男人的後邊,趁著中年男人躲閃的時候瞄了幾眼,是外鈔,但肯定不是英鎊。
連老太太的頭像都沒有,怎麽可能是英鎊?
“這是我爸給我的,是我們家的錢,我媽在綠城住院,我得給她送住院費···”
在旁邊乘客的勸說下,少年不再吵鬧,但卻坐在座位上哭了起來。
“哎,別哭啊,你這小夥子,有什麽事兒你說出來,大家幫你一起想辦法就行了,這麽大人了,哭什麽哭?”
吃烤紅薯的大姐拍了拍前麵少年的肩膀,安慰了起來。
少年支支吾吾的說了起來。
原來,這少年在老家上技校,她的母親在綠城的工地打工。
昨天工地上發生了事故,少年的母親從六層樓上掉了下來,還好中間被擋了一下,沒有直接摔死,但是兩條腿都摔斷了,被工地的工友們送進了醫院,做手術最少得交八千塊錢。
事故發生後,包工頭倒是到醫院看了看,不過看完之後就扔下來一千塊錢便再也找不著了。一起打工的同鄉們聽到消息都趕到醫院,但把口袋裏的錢都拿出來,也隻才湊了不到兩千塊錢。
沒辦法,有同鄉給少年打了電話,讓他在家裏找找錢,趕快送到綠城醫院來。
少年在家裏翻箱倒櫃,連兩百塊錢都沒找到,隻看到一信封這個“外幣”,才想起來這是當海員的父親有一次迴家時帶迴來的。
母親著急做手術,家裏又沒有別的錢,少年隻能帶著這些錢坐上了汽車。
錦華集團跟衛南文廣傳媒雖然行業不同,但因為老江和老劉的關係,成為了天然的戰略合作夥伴。
而江南給他老爹出的主意裏麵,也有跟文廣傳媒合作,盡快打響產品在全國的知名度,甚至走向港澳台和東南亞的內容。
第二天,江南難得的睡了個懶覺,在家裏自己的床上到了十點才起來。
還是自己的床睡得舒服。
宿舍裏雖然熱鬧,但就是因為太熱鬧了,反而不是個睡覺的地方。
起床後溜達到老林的小吃鋪吃了頓午飯,然後江南忽然間發現,自己竟然沒事兒幹了。
身邊的朋友們考上大學的都在學校,沒考上大學的也在學校複讀,其它他熟悉的人,要麽有工作,要麽有家庭,就連中午在小吃鋪,他老娘都沒跟他說上幾句話。
百無聊賴的江南撥通了張蘭蘭的電話。
“喂,蘭姐,我想你了···”
“你不是下禮拜就來了麽?”
“我現在想你了。”
“我正排著戲呢,排不好老師要罵,說不定你來了都陪不了你,不跟你說了啊,老師喊了,嗚···哇。嘟···,嘟···”
“···”
“唉···”
對著電話愣了半天,江南才歎出一口氣。
心裏麵一個聲音說,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留在學校跟戴雨萌包餃子過冬至呢,跟那個丫頭鬥心眼兒還挺有意思。
另一個聲音卻說,“江南,你現在很危險,你是在玩火···”
算了,還是去市裏逛逛吧。
早知道是這樣就不跟桑寧約好時間了,弄得現在提前走都不合適。
跟老林打了個招唿,迴家拿了自己的包,江南坐上了去往市裏的班車。
車開了以後江南才想起來,此時牧野市的商場不但跟後世沒法比,就是跟綠城的也沒法比,甚至都不一定比得過錦華集團和凱旋房地產聯合開發的“錦華中心”。
可票都買了···
下車後,江南隻能在汽車站買了兩本雜誌,隨後直接在汽車站附近的電子遊戲廳裏消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這才重新迴到了跟桑寧約定的地方。
“等久了吧?”
“沒有,我才剛到,走,咱們進去買票吧···”
買票,上車。桑寧似乎有點累,看了一會兒江南買的雜誌,竟然靠在江南的肩頭昏昏睡去。
江南不敢亂動,怕弄醒了桑寧,於是也放下了手中的雜誌,無聊的觀察起車內的乘客來。
前座兒的中年人看起來像個知識分子,穿了一件大衣,脖子裏圍了條圍巾,鼻子上還戴著一個眼鏡,手中的公文包緊緊的抱在懷裏,似乎裏麵有很重要的東西一樣。
他旁邊的大姐倒像是個農村出來的,花圍巾包著頭,上了車也沒解開,左手拎著一個小包裹,右手不知道從哪兒翻出來一個烤紅薯吃的正起勁兒。
過道右邊的像出來打工的兄弟兩個,頭發亂糟糟的,衣服倒還算幹淨,也沒什麽味道,不然桑寧肯定會拉著他再往後麵坐幾排。
他們前邊的小夥兒估計應該是跟自己一樣是個大學生,趁著周末迴家,手裏也端著本雜誌看的正起勁兒。
再前邊的乘客就看的不太清楚了,有說話的,也有睡覺的,嗑瓜子的,聽隨身聽的,四十多個座位的客車竟然全都坐滿了。
車輛行駛在一零七國道上,司機一邊踩油門,一邊扭頭跟售票員說話,還時刻的注意躲避著路上的坑坑窪窪,車速開的並不快。
戴眼鏡中年人前座的一個看起來隻有十六七歲的少年可能是渴了,站起來扶著座椅靠背,從頭頂上行李架上放的包裏向外掏汽水喝,沒想到從包裏掉出一個信封。
信封就是普通的那種黃色薄牛皮紙信封,也不知道是本來就破了,還是掉下來的時候掛在了某個釘子上,一下子破開了一個大口子,一迭子外幣散落在了車廂裏的過道上。
“哎呀,我的錢···”
此時的長途汽車還不是後來的那種全封閉的大巴,就算是關上了窗戶,也照樣從各種縫隙裏露出風來,更何況車輛還以六七十公裏的速度開在國道上。
除了大部分的外幣掉在了少年的腳前外,還有大概十幾二十張隨著車內的氣流在空中飛舞,被附近的乘客伸手抓了下來。
“給你,小子···”
“謝謝,謝謝大叔···”
“謝謝大哥。”
“謝謝嬸子。”
“咦,這是英鎊啊···”
坐在江南前邊的中年人手裏也有一張外幣,他本來也準備遞給少年,但看清楚之後又把錢收了迴來,對著窗外的光線仔細的看了好久,隨後露出了一臉嚴肅。
“小子,你這錢是哪兒來的?”
“要你管?這是我的,還我···”
少年一把抓過來,想把中年人手中的外幣抓走,卻被中年人靈活的躲了過去,又抓,中年人又躲,連抓了幾次,差點把中年人臉上的眼鏡碰掉。
中年人急了,站起來放下了手中的公文包,一把抓住了少年的手。
“你再動手我還手了啊,誰說要你的錢了,我是問你這錢是從哪兒來的?”
“這是英鎊,咱們國內不能花;而且,在國內持有巨額的外幣是犯法的,你知道不知道?”
旁邊的乘客也一起來勸,有讓少年先停手的,有讓中年人把錢還給人家的,一時間亂哄哄的。
江南就坐在中年男人的後邊,趁著中年男人躲閃的時候瞄了幾眼,是外鈔,但肯定不是英鎊。
連老太太的頭像都沒有,怎麽可能是英鎊?
“這是我爸給我的,是我們家的錢,我媽在綠城住院,我得給她送住院費···”
在旁邊乘客的勸說下,少年不再吵鬧,但卻坐在座位上哭了起來。
“哎,別哭啊,你這小夥子,有什麽事兒你說出來,大家幫你一起想辦法就行了,這麽大人了,哭什麽哭?”
吃烤紅薯的大姐拍了拍前麵少年的肩膀,安慰了起來。
少年支支吾吾的說了起來。
原來,這少年在老家上技校,她的母親在綠城的工地打工。
昨天工地上發生了事故,少年的母親從六層樓上掉了下來,還好中間被擋了一下,沒有直接摔死,但是兩條腿都摔斷了,被工地的工友們送進了醫院,做手術最少得交八千塊錢。
事故發生後,包工頭倒是到醫院看了看,不過看完之後就扔下來一千塊錢便再也找不著了。一起打工的同鄉們聽到消息都趕到醫院,但把口袋裏的錢都拿出來,也隻才湊了不到兩千塊錢。
沒辦法,有同鄉給少年打了電話,讓他在家裏找找錢,趕快送到綠城醫院來。
少年在家裏翻箱倒櫃,連兩百塊錢都沒找到,隻看到一信封這個“外幣”,才想起來這是當海員的父親有一次迴家時帶迴來的。
母親著急做手術,家裏又沒有別的錢,少年隻能帶著這些錢坐上了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