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小馬電動
重生1988,三個西瓜打天下 作者:龍睛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夏至的專輯再熱,也熱不過亞運會。
這個在國內首次召開的大型、綜合性、國際運動盛會,也是一次幾乎以舉國之力支援京城舉辦的盛會。
為了辦好這次盛會,京城在壓縮基本建設投資規模的情況下,依然按時、保質的完成了城市重要的基礎建設。
國家奧利匹克體育中心,亞運村,三環、四環的部分路段,以及大量的立交橋等,都是在這個時期集中建成。
很多京城主城區區域和道路的輪廓,也基本上是在這個時期形成了雛形。
最重要的是,在這次體育盛會上,我們作為東道主,一舉取得了183枚金牌,341枚獎牌的好成績,給兩年前在漢城奧運會僅僅取得5枚金牌的國內體育界注射了一劑強心劑。
當然,亞運會跟我沒有一點兒關係。
如果硬要恬不知恥的碰瓷的話,就是閉幕式文藝演出《今夜星光燦爛》裏麵,用了一段《萬疆》的音樂。
還有就是,我給我爹出主意碰瓷“盼盼”,在亞運會開幕前兩個月投入北京市場的棒球帽,幾乎沒怎麽費勁,就全部銷售一空。
而且,因為帽子上印製了很多熊貓進行各種運動的圖案,給了組委會靈感。
組委會緊急找到衛南縣針織內衣廠,要求給亞運會的誌願者們定製一批棒球帽,要求既能展示出誌願者服務的運動項目,又跟社會上公開銷售的那批有明顯的區別。
而且,雖然是一屆盛大的賽事,但這時候由亞運會組委會組織的誌願者們其實並不多,也就五百多人。
考慮到遺失,備用等其他原因,組委會一共才定下來兩千頂帽子。
這麽少的數量,每一個項目的所分配到的數量更少,又要跟社會上公開銷售的進行明顯的區別,而且還隻剩下兩個月的時間···
能不能接,接了要怎麽實現,我爹他們一時間陷入為難。
那個時候,我還在魔都,也沒給家裏留下電話。
要麽說不能小看勞動人民,我爹他們廠部一碰頭,接。
不要錢,捐給組委會,也算是為亞運做貢獻。
至於跟社會公開銷售的做出區別,隻是在熊貓圖案旁邊的醒目位置繡上了中英文的項目名稱,然後在腦後偏右的地方繡上了編號。
為了表現誌願者人數的眾多,編號還別出心裁的采用了六位阿拉伯數字90****,前兩位是亞運會舉行的年份。
編碼這個創意讓亞運組委會十分滿意。亞運結束後,省府、市府和縣府都收到了京城市政府,亞運組委會對針織廠寄來的感謝信。
我爹和針織內衣廠又一次露臉了。
但讓人感到驚奇的還在後麵。
因為本屆亞運會舉辦的十分成功,帶動了一批亞運商品的熱銷和收藏,這批帶有編號的帽子在亞運會結束後,竟然成為一些收藏家們追捧的藏品。
在二十年後的某次拍賣會上,這樣的一頂帽子竟然拍出了將近七千元的高價,讓我爹十分後悔當初應該多做一些,給廠裏的職工們每人弄上一兩頂。
我跟羅宏剛的電動三輪事業也取得了進展。
除了火鍋店的股份在銀行抵押的貸款,梅阿姨還從星辰演藝借給了我們十萬,使啟動資金一下子到了三十萬。
不過,隻有我的一幅結構草圖,再加上羅宏剛跟唐磊兩個並不算太專業的工程師加技術工人,第一輛和第二輛電動三輪模型車,都不可避免的失敗了。
但我爹那天問我有關電動三輪的構想並不是白問,在知道我們的研製工作陷入僵局時,他一連給我們介紹了他三個熟人。
一個是市裏麵766電池廠的總工,是我爹的高中同學,就是崔伯伯,劉叔叔他們那一班的。
雖然766廠是生產幹電池的,但總工這種神人對蓄電池的了解也比我們···,比他們幾個強得多。
還有一個是電機廠的老技工,也不知道他怎麽認識的。
老技工雖然不是工程師,但有些時候有些方麵比工程師還牛逼,據說去了羅宏剛他們租的一個院子轉了兩圈,就幫他們解決了好幾個問題。
最後一個是針織廠辦公室的一個大姐,哦,我爹喊人家大姐。
這大姐沒什麽牛的,但她老公是市裏飛鷹自行車廠的工程師,據說還專門是負責傳動結構的。
三個老師傅,帶著羅宏剛和唐磊以及韓哥三個學徒工,愣是通過手工的方式攢出來一輛跑起來還不慢的電動三輪車來。
羅宏剛騎著電動三輪車來找我的時候,我也興奮不已,自己也騎上去感受了感受。
除了樣子還有些粗糙外,基本跟後世見到的,最簡陋的電動三輪車沒什麽區別了。
後麵的問題就是生產了。
靠我們手裏僅有的三十萬,想要直接建廠生產當然是不現實的。
但好在現在企業經營形勢普遍不怎麽好,大部分的廠子都是開工不足,所以最省錢又能提高效率的方法,還是當初我給木器廠以及張伯伯提的那條路子,代工加外包。
把各種零部件生產外包出去,最後找一家廠子組裝,然後我們來進行銷售。
這時候,我又想起了張國慶同誌。
其實這個工作交給他來幹是最合適的。
哎,南帝創業未半,睹物思人,吃不下飯···
好在電動三輪車這東西,比起人力三輪來優勢實在是大得多,不但跑得快,而且拉貨更多,最重要的還省力。
當汽車站裏有人依靠這個,每天都能比別的人多掙十來塊錢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產品穩了。
當然,想把這個產品買好,隻靠羅宏剛他們幾個人的地推肯定是不夠的,好在我身邊還有幾個叔叔伯伯。
縣電視台的相親節目“看對眼了”片頭,出現了“小馬”電動三輪車的廣告。
國道服務區的圍牆外,高高豎起的巨幅廣告牌上,也是小馬電動三輪車的彩繪。
最重要的是在計算了利潤率之後,我們對外公布了小馬電動三輪車的分期付款購買方式。
對於想要購買電動三輪車,但手頭又沒有那麽多資金的消費者,可以按照首付百分之六十,餘下百分之四十在一年內每月還款百分之四的方式進行。
這相當於是年化百分之二十的貸款,跟目前銀行貸款利率比起來還要高了不少,但卻能極大刺激那些潛在的消費者。
一時間,羅宏剛的小馬公司生意興隆。
這個在國內首次召開的大型、綜合性、國際運動盛會,也是一次幾乎以舉國之力支援京城舉辦的盛會。
為了辦好這次盛會,京城在壓縮基本建設投資規模的情況下,依然按時、保質的完成了城市重要的基礎建設。
國家奧利匹克體育中心,亞運村,三環、四環的部分路段,以及大量的立交橋等,都是在這個時期集中建成。
很多京城主城區區域和道路的輪廓,也基本上是在這個時期形成了雛形。
最重要的是,在這次體育盛會上,我們作為東道主,一舉取得了183枚金牌,341枚獎牌的好成績,給兩年前在漢城奧運會僅僅取得5枚金牌的國內體育界注射了一劑強心劑。
當然,亞運會跟我沒有一點兒關係。
如果硬要恬不知恥的碰瓷的話,就是閉幕式文藝演出《今夜星光燦爛》裏麵,用了一段《萬疆》的音樂。
還有就是,我給我爹出主意碰瓷“盼盼”,在亞運會開幕前兩個月投入北京市場的棒球帽,幾乎沒怎麽費勁,就全部銷售一空。
而且,因為帽子上印製了很多熊貓進行各種運動的圖案,給了組委會靈感。
組委會緊急找到衛南縣針織內衣廠,要求給亞運會的誌願者們定製一批棒球帽,要求既能展示出誌願者服務的運動項目,又跟社會上公開銷售的那批有明顯的區別。
而且,雖然是一屆盛大的賽事,但這時候由亞運會組委會組織的誌願者們其實並不多,也就五百多人。
考慮到遺失,備用等其他原因,組委會一共才定下來兩千頂帽子。
這麽少的數量,每一個項目的所分配到的數量更少,又要跟社會上公開銷售的進行明顯的區別,而且還隻剩下兩個月的時間···
能不能接,接了要怎麽實現,我爹他們一時間陷入為難。
那個時候,我還在魔都,也沒給家裏留下電話。
要麽說不能小看勞動人民,我爹他們廠部一碰頭,接。
不要錢,捐給組委會,也算是為亞運做貢獻。
至於跟社會公開銷售的做出區別,隻是在熊貓圖案旁邊的醒目位置繡上了中英文的項目名稱,然後在腦後偏右的地方繡上了編號。
為了表現誌願者人數的眾多,編號還別出心裁的采用了六位阿拉伯數字90****,前兩位是亞運會舉行的年份。
編碼這個創意讓亞運組委會十分滿意。亞運結束後,省府、市府和縣府都收到了京城市政府,亞運組委會對針織廠寄來的感謝信。
我爹和針織內衣廠又一次露臉了。
但讓人感到驚奇的還在後麵。
因為本屆亞運會舉辦的十分成功,帶動了一批亞運商品的熱銷和收藏,這批帶有編號的帽子在亞運會結束後,竟然成為一些收藏家們追捧的藏品。
在二十年後的某次拍賣會上,這樣的一頂帽子竟然拍出了將近七千元的高價,讓我爹十分後悔當初應該多做一些,給廠裏的職工們每人弄上一兩頂。
我跟羅宏剛的電動三輪事業也取得了進展。
除了火鍋店的股份在銀行抵押的貸款,梅阿姨還從星辰演藝借給了我們十萬,使啟動資金一下子到了三十萬。
不過,隻有我的一幅結構草圖,再加上羅宏剛跟唐磊兩個並不算太專業的工程師加技術工人,第一輛和第二輛電動三輪模型車,都不可避免的失敗了。
但我爹那天問我有關電動三輪的構想並不是白問,在知道我們的研製工作陷入僵局時,他一連給我們介紹了他三個熟人。
一個是市裏麵766電池廠的總工,是我爹的高中同學,就是崔伯伯,劉叔叔他們那一班的。
雖然766廠是生產幹電池的,但總工這種神人對蓄電池的了解也比我們···,比他們幾個強得多。
還有一個是電機廠的老技工,也不知道他怎麽認識的。
老技工雖然不是工程師,但有些時候有些方麵比工程師還牛逼,據說去了羅宏剛他們租的一個院子轉了兩圈,就幫他們解決了好幾個問題。
最後一個是針織廠辦公室的一個大姐,哦,我爹喊人家大姐。
這大姐沒什麽牛的,但她老公是市裏飛鷹自行車廠的工程師,據說還專門是負責傳動結構的。
三個老師傅,帶著羅宏剛和唐磊以及韓哥三個學徒工,愣是通過手工的方式攢出來一輛跑起來還不慢的電動三輪車來。
羅宏剛騎著電動三輪車來找我的時候,我也興奮不已,自己也騎上去感受了感受。
除了樣子還有些粗糙外,基本跟後世見到的,最簡陋的電動三輪車沒什麽區別了。
後麵的問題就是生產了。
靠我們手裏僅有的三十萬,想要直接建廠生產當然是不現實的。
但好在現在企業經營形勢普遍不怎麽好,大部分的廠子都是開工不足,所以最省錢又能提高效率的方法,還是當初我給木器廠以及張伯伯提的那條路子,代工加外包。
把各種零部件生產外包出去,最後找一家廠子組裝,然後我們來進行銷售。
這時候,我又想起了張國慶同誌。
其實這個工作交給他來幹是最合適的。
哎,南帝創業未半,睹物思人,吃不下飯···
好在電動三輪車這東西,比起人力三輪來優勢實在是大得多,不但跑得快,而且拉貨更多,最重要的還省力。
當汽車站裏有人依靠這個,每天都能比別的人多掙十來塊錢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產品穩了。
當然,想把這個產品買好,隻靠羅宏剛他們幾個人的地推肯定是不夠的,好在我身邊還有幾個叔叔伯伯。
縣電視台的相親節目“看對眼了”片頭,出現了“小馬”電動三輪車的廣告。
國道服務區的圍牆外,高高豎起的巨幅廣告牌上,也是小馬電動三輪車的彩繪。
最重要的是在計算了利潤率之後,我們對外公布了小馬電動三輪車的分期付款購買方式。
對於想要購買電動三輪車,但手頭又沒有那麽多資金的消費者,可以按照首付百分之六十,餘下百分之四十在一年內每月還款百分之四的方式進行。
這相當於是年化百分之二十的貸款,跟目前銀行貸款利率比起來還要高了不少,但卻能極大刺激那些潛在的消費者。
一時間,羅宏剛的小馬公司生意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