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幹一場
重生1988,三個西瓜打天下 作者:龍睛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問題。”
趙慧娟又是一口答應。
在她看來,我這根本就不算是條件,而是在幫她。
韓哥跟小紅的工資,她肯定聽她媽說起過。
雖然跟我爹他們這種當廠長的沒法比,但是比普通的工人還是要多上幾塊的。
就算她接到通知書的時間比較早,等到需要去報到的時間,起碼也得有一個半月了。
這就是兩百塊錢啊!
趙慧娟沒有絲毫的猶豫。
“還有一個條件呢?”
“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店裏麵前一段剛剛用了一大筆錢,現在資金也有點緊張。”
“所以這五千塊錢,沒辦法一下子給你,可以讓羅宏剛先借給你兩千六百塊。”
“剩下的兩千四,讓他每個月給你匯過去五十塊錢,如果你將來考上研究生,那就繼續給你匯,一直到你不再上學找工作了為止。”
“你看行麽?”
“行!”
趙慧娟依然沒有任何的猶豫。
對她來說,借來的五千塊錢,無非就是學費,路費,生活費。
現在已一下子拿到手,和現在拿一半,以後每月都像發工資一樣再收到一部分,性質是完全一樣的。
但對我···,不,對羅宏剛來說卻完全不一樣。
現在給了五千,那就是給五千。人家想起來了,頂多會覺得羅宏剛真是個好人,一下子借了五千塊錢。
但如果化整為零變成每月給一次,每當到了匯款單應該來的時候,趙慧娟都會期待一次···
就像打工人快到發工資的那幾天一樣。
“四年的時間,期待四十多次,就算你們倆有再大的仇,也應該消弭的差不多了吧。”
“最起碼,這丫頭肯定不會再拿你看見她光屁股的理由,把你當流氓看待了。”
我在心裏默默地想著,嘴角不自覺的流露的笑容不知道眼前的倆人看沒看見。
“羅老大,為了你的終身幸福,兄弟我可是操碎了心,你個棒槌可千萬得意識到啊。”
三個條件,趙慧娟沒有任何的懷疑,甚至當場就要跟小紅一樣開始收拾起桌子,被我和羅宏剛趕忙攔住。
“對了,二姐,你還沒說你到底想上什麽學校呢,說出來聽聽唄,我也可以給你參謀參謀。”
我扯開了話題,轉移趙慧娟的注意力,省得她不自在。
“具體的,我也沒想好。”
“但我不想將來還迴到咱們這個小縣城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想到大城市去工作,去生活,我覺得在呆在衛南不會有什麽發展。”
沒想到趙慧娟還真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雖然到大城市發展,不隻是當時,甚至是以後的年輕人也都無一例外存有這樣的願望,但有能力把願望變成現實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我忍不住瞟了羅宏剛一眼。
老大,想要駕馭這個女人,你要走的路還很長啊。
不過你放心,隻要有我在,她就算跑上了月球,我也能給你抓迴來當媳婦兒。
“嗯···,我覺得,不如你就學國際金融吧,這個工作機會肯定在大城市,就算你將來進了體製,應該也會在北上廣深這些地方。”
前世裏,二姐後來去雙旦上的新聞學,成為了一個毒舌女記者。
不過既然她現在已經進了我的籮筐,我自然會把她前世走偏了的路給糾正迴來。
雙旦經濟學院的國際金融也是個不錯的專業。
而且,魔都那個地方,過兩年還關乎我的大計劃呢。
“國際金融麽?我考慮考慮···”
···
蘭蘭姐暑假果然沒迴來,直到我初中開學都沒迴來,鬱悶。
九月一號,送走二姐,還有三哥四哥之後沒多久,我也踏入了新的校園。
二姐果然聽從了我的建議,去了經濟學院,臨走前又把我叫到羅宏剛的店裏,重申了一遍將來要還羅宏剛一萬塊錢,被羅宏剛笑著拒絕了。
老三老四這一次也考的不錯,一個去了首都,一個去了金陵,都是後世的985、211學校。
我們這個小小的家屬院裏竟然一下子考出了三個重點大學生,讓很多農村、甚至是縣城裏有考生的家庭一下子關注了起來。
暑假後半段快開學的時候,就有人來院裏麵問有沒有出租房子的了。
隻不過,這年頭每家每戶的住房都緊張,除了蘭蘭姐家的房子空著,其他人家裏都是緊緊巴巴的,自然沒有人願意往外租。
那些來打聽的人隻得悻悻而歸。
張伯伯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蓓蓓嘉在魔都、浙、蘇、粵、湘幾個省的省會城市已經打開了市場。
就靠著用訂單訂金來撬動加工的模式,張伯伯手頭目前屬於蓓蓓嘉公司的流動資金,已經擴大到接近三十萬元。
當然,具體的利潤,還需要把所有的貨款都收迴來,所有的加工費都付出去,才能最後確定。
但半年的時間,靠著三萬塊錢起步,老張同誌閃轉騰挪,竟然硬生生讓賬麵資產膨脹了將近十倍,這本事就算是我也自歎不如。
果然,這個世界遍地都是能人。
我讓我爹給張伯伯打電話,賬上不要留那麽多錢。
留下來夠基本運營和日常開銷的錢就行,其他的錢開始向地市級城市撒。
甚至,在各個國道的重要路口、橋梁、道口等地方,想辦法設立巨幅廣告牌。
以這種方法,把蓓蓓嘉的名字迅速的在當地鋪開。
還有就是,讓張伯伯想辦法到港島去注冊一個企業,將來想辦法把蓓蓓嘉的權益都轉移到港島這個企業裏麵。
到時候披著一張外資的皮,在國內市場上能夠產生很多的便利。
針織內衣廠也終於開始開設分廠。
得益於光腿神器在京、滬等地的熱銷,針織內衣廠在年後幾個月,每月都能夠進賬幾十萬元。
當然,隨著天氣轉暖,光腿神器的銷售也出現了低潮,但天氣熱了之後卻恰好是防曬服銷售的旺季。
這種新穎的服裝,去年隻是在省內小火了一陣,這次借助光腿神器的銷售渠道,也同樣打入了京滬市場,讓針織內衣廠的生產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但廠裏隻有那麽多台機器,一百來個工人,就算累死也接不下那麽多的訂單。
在工業局和廠裏領導層多次開會研究後,開設分廠的決定終於確定下來。
在工業局李局長的幫助下,縣裏在國道旁邊批下來一塊兒地,麵積不到二百畝。
針織內衣廠以自身的資產、訂單,加上縣政府的信用做為抵押,從工商銀行貸款了兩百二十萬,訂購了很多機器,準備大幹一場。
趙慧娟又是一口答應。
在她看來,我這根本就不算是條件,而是在幫她。
韓哥跟小紅的工資,她肯定聽她媽說起過。
雖然跟我爹他們這種當廠長的沒法比,但是比普通的工人還是要多上幾塊的。
就算她接到通知書的時間比較早,等到需要去報到的時間,起碼也得有一個半月了。
這就是兩百塊錢啊!
趙慧娟沒有絲毫的猶豫。
“還有一個條件呢?”
“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店裏麵前一段剛剛用了一大筆錢,現在資金也有點緊張。”
“所以這五千塊錢,沒辦法一下子給你,可以讓羅宏剛先借給你兩千六百塊。”
“剩下的兩千四,讓他每個月給你匯過去五十塊錢,如果你將來考上研究生,那就繼續給你匯,一直到你不再上學找工作了為止。”
“你看行麽?”
“行!”
趙慧娟依然沒有任何的猶豫。
對她來說,借來的五千塊錢,無非就是學費,路費,生活費。
現在已一下子拿到手,和現在拿一半,以後每月都像發工資一樣再收到一部分,性質是完全一樣的。
但對我···,不,對羅宏剛來說卻完全不一樣。
現在給了五千,那就是給五千。人家想起來了,頂多會覺得羅宏剛真是個好人,一下子借了五千塊錢。
但如果化整為零變成每月給一次,每當到了匯款單應該來的時候,趙慧娟都會期待一次···
就像打工人快到發工資的那幾天一樣。
“四年的時間,期待四十多次,就算你們倆有再大的仇,也應該消弭的差不多了吧。”
“最起碼,這丫頭肯定不會再拿你看見她光屁股的理由,把你當流氓看待了。”
我在心裏默默地想著,嘴角不自覺的流露的笑容不知道眼前的倆人看沒看見。
“羅老大,為了你的終身幸福,兄弟我可是操碎了心,你個棒槌可千萬得意識到啊。”
三個條件,趙慧娟沒有任何的懷疑,甚至當場就要跟小紅一樣開始收拾起桌子,被我和羅宏剛趕忙攔住。
“對了,二姐,你還沒說你到底想上什麽學校呢,說出來聽聽唄,我也可以給你參謀參謀。”
我扯開了話題,轉移趙慧娟的注意力,省得她不自在。
“具體的,我也沒想好。”
“但我不想將來還迴到咱們這個小縣城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想到大城市去工作,去生活,我覺得在呆在衛南不會有什麽發展。”
沒想到趙慧娟還真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雖然到大城市發展,不隻是當時,甚至是以後的年輕人也都無一例外存有這樣的願望,但有能力把願望變成現實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我忍不住瞟了羅宏剛一眼。
老大,想要駕馭這個女人,你要走的路還很長啊。
不過你放心,隻要有我在,她就算跑上了月球,我也能給你抓迴來當媳婦兒。
“嗯···,我覺得,不如你就學國際金融吧,這個工作機會肯定在大城市,就算你將來進了體製,應該也會在北上廣深這些地方。”
前世裏,二姐後來去雙旦上的新聞學,成為了一個毒舌女記者。
不過既然她現在已經進了我的籮筐,我自然會把她前世走偏了的路給糾正迴來。
雙旦經濟學院的國際金融也是個不錯的專業。
而且,魔都那個地方,過兩年還關乎我的大計劃呢。
“國際金融麽?我考慮考慮···”
···
蘭蘭姐暑假果然沒迴來,直到我初中開學都沒迴來,鬱悶。
九月一號,送走二姐,還有三哥四哥之後沒多久,我也踏入了新的校園。
二姐果然聽從了我的建議,去了經濟學院,臨走前又把我叫到羅宏剛的店裏,重申了一遍將來要還羅宏剛一萬塊錢,被羅宏剛笑著拒絕了。
老三老四這一次也考的不錯,一個去了首都,一個去了金陵,都是後世的985、211學校。
我們這個小小的家屬院裏竟然一下子考出了三個重點大學生,讓很多農村、甚至是縣城裏有考生的家庭一下子關注了起來。
暑假後半段快開學的時候,就有人來院裏麵問有沒有出租房子的了。
隻不過,這年頭每家每戶的住房都緊張,除了蘭蘭姐家的房子空著,其他人家裏都是緊緊巴巴的,自然沒有人願意往外租。
那些來打聽的人隻得悻悻而歸。
張伯伯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蓓蓓嘉在魔都、浙、蘇、粵、湘幾個省的省會城市已經打開了市場。
就靠著用訂單訂金來撬動加工的模式,張伯伯手頭目前屬於蓓蓓嘉公司的流動資金,已經擴大到接近三十萬元。
當然,具體的利潤,還需要把所有的貨款都收迴來,所有的加工費都付出去,才能最後確定。
但半年的時間,靠著三萬塊錢起步,老張同誌閃轉騰挪,竟然硬生生讓賬麵資產膨脹了將近十倍,這本事就算是我也自歎不如。
果然,這個世界遍地都是能人。
我讓我爹給張伯伯打電話,賬上不要留那麽多錢。
留下來夠基本運營和日常開銷的錢就行,其他的錢開始向地市級城市撒。
甚至,在各個國道的重要路口、橋梁、道口等地方,想辦法設立巨幅廣告牌。
以這種方法,把蓓蓓嘉的名字迅速的在當地鋪開。
還有就是,讓張伯伯想辦法到港島去注冊一個企業,將來想辦法把蓓蓓嘉的權益都轉移到港島這個企業裏麵。
到時候披著一張外資的皮,在國內市場上能夠產生很多的便利。
針織內衣廠也終於開始開設分廠。
得益於光腿神器在京、滬等地的熱銷,針織內衣廠在年後幾個月,每月都能夠進賬幾十萬元。
當然,隨著天氣轉暖,光腿神器的銷售也出現了低潮,但天氣熱了之後卻恰好是防曬服銷售的旺季。
這種新穎的服裝,去年隻是在省內小火了一陣,這次借助光腿神器的銷售渠道,也同樣打入了京滬市場,讓針織內衣廠的生產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但廠裏隻有那麽多台機器,一百來個工人,就算累死也接不下那麽多的訂單。
在工業局和廠裏領導層多次開會研究後,開設分廠的決定終於確定下來。
在工業局李局長的幫助下,縣裏在國道旁邊批下來一塊兒地,麵積不到二百畝。
針織內衣廠以自身的資產、訂單,加上縣政府的信用做為抵押,從工商銀行貸款了兩百二十萬,訂購了很多機器,準備大幹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