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意料之外的賞賜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作者: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文武百官聽到李世民對杜荷額外的賞賜後,他們的臉上全都露出了驚愕的表情。
“這...”
“陛下竟然賞賜杜荷七方六圓於闐玉帶!”
“陛下對杜荷未免太恩寵了吧!”
當前大唐的玉佩等級,以玉帶為尊,其次才是金、銀、銅和鐵等腰帶。
按照唐律規定官吏佩戴腰帶的製度,腰帶的材質代表的是官吏的身份和權力的高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佩戴玉帶。
在無李世民的特殊詔令下,隻有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才能佩用玉帶。
而且佩戴的玉帶節數也有嚴格的規定,由7塊至13塊不等,隨官位高低遞減增。
而陛下賞賜給杜荷的七方六圓於闐玉帶,乃是最高等級的13塊玉帶。
當前朝中的一眾大臣,也隻有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和尉遲恭等少數重臣,才獲得七方六圓於闐玉帶賞賜。
由此可見李世民對杜荷的賞賜,其實暗含著深意。
杜荷臉色保持著淡然之色,隨後持著笏板站起來領旨。
“臣代工部的所有官吏,謝陛下隆恩!”
在杜荷看來這條七方六圓於闐玉帶,充其量也就是一條值錢的玩意罷了,至於留著當個傳家寶也沒太大用處。
現在他勢頭正盛不需要這個玉帶撐麵子,如果往後數代或者十餘代家族衰落,這條玉帶也隻有賣來換錢的作用。
當然杜荷自己沒啥感覺,不代表其他官吏不心動。
此刻侯君集、李績、唐儉和張亮等人,全都用羨慕的眼神看向杜荷。
他們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多年,立下了赫赫的功勞,到現在也隻是佩戴六方五圓的於闐玉帶而已。
甚至張亮佩戴的玉帶,還要再少一節。
而工部侍郎虞昶和四司郎中,他們聽到如此巨大的賞賜後,臉上全都露出激動的神色。
他們在昨日的時候已經猜測過賞賜的多少,沒想到陛下給工部的賞賜,比他們猜測的多了足足三倍。
如果把這個消息跟工部的那幫屬官說,他們肯定也會欣喜若狂。
李世民的目光在一眾大臣的身上掃過,他接著沉聲說道。
“諸位愛卿,你們也可學工部尚書,帶領各部的人做出有益於百姓的事物出來。”
“隻要你們立下功勞,朕一樣重重地賞賜於你們。”
各部主官不少人原本肚子裏還有些怨氣,認為李世民給杜荷的賞賜太高,完全是偏心的做法。
在聽到李世民許諾的話後,他們的臉色微微一僵,隨即低下頭看著手中的笏板。
他們可沒有杜荷的腦子,總能想出各種天馬行空的東西,而且做出來的東西效果還離奇的好。
對他們這些老臣來說,目前最容易拿到的賞賜,就是參與編修國史。
像前幾個月許敬宗參與完成《武德實錄》和《貞觀實錄》的撰寫,其官職從給事中直接升任為代檢校黃門侍郎。
而且還受封為高陽縣男,賜物八百段。
隻要許敬宗做一段時間不出亂子,代檢校三個字就可以摘除,正式成為左黃門侍郎。
李世民看到各部的主官都低下頭,他臉上的笑容更盛,隨即用手指著一眾大臣說道。
“你們不想著立功之事,那就隻能眼睜睜看著其他人立功,拿著巨額的獎賞。”
“到時候可不能私下來找朕,說朕沒有一碗水端平。”
李世民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目光直接放在程咬金那個滾刀肉的身上。
其他文臣還會收斂一些,程咬金這渾人吃不了一點虧,他可不止一次厚著臉皮跟自己埋怨。
程咬金注意到李世民在盯著他看,他當即像一隻踩在水坑上一樣,直接跳起來一臉無辜地攤著手說道。
“陛下,臣可是講道理的人,豈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看著程咬金如此大的反應,朝中的一眾大臣臉上全都露出嘲笑之色,當然不少大臣都是拿寬大袖袍遮住臉才笑。
不然被程咬金這老匹夫看到,朝會結束後免不了要找他們報私仇。
要是程咬金這個胡攪蠻纏的老匹夫會講道理,母豬也能上樹。
李世民沒好氣地說道:“程知節,朕沒有指名道姓說你,你如此激動幹什麽?”
“趕緊坐下去,別在這裏丟人現眼。”
程咬金不愧是老油條,他聽到李世民這麽說,十分懂事地坐了下去。
隻是他雙手抱胸,像個受氣的媳婦一樣,這場麵別提有多忍俊不禁。
李世民接著說道:“諸位愛卿,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以後朝會再推遲半個時辰開始。”
“太子、右仆射、工部尚書和將作大匠隨朕到兩儀殿議事,其餘愛卿都迴去忙吧。”
一眾文武大臣一齊站起來,朝李世民躬身行禮道。
“恭送陛下。”
在文武大臣的目光下,李世民帶著李承乾、侯君集、杜荷和邱行淹四人,快步地走出了工部。
而等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大臣離開後,其餘各部的官吏紛紛圍上虞昶和四司郎中。
“虞侍郎,你藏得可真深啊!”
“暗地裏做出了這麽好的新犁,前些天還拿一把破犁來糊弄我們!”
“為了彌補我們被你欺騙,拿到賞錢以後你得請我們去喝酒才行!”
緊接著其他和虞昶交好的官吏,紛紛高舉著手附和道。
“說得對,這頓酒虞侍郎得請我們喝!”
古話說得好,自己的平庸固然可怕,可朋友的成功卻令人揪心。
當前春風得意的虞昶,和他的一眾知己好友,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虞昶看著這幫表情幽怨的好友,他沒好氣地揮手說道。
“前幾天嘲笑我們工部的人,就屬你們幾個笑的最大聲。”
“特別是畢兄,身為大理寺丞竟然還來我的辦公房,對我一頓冷嘲熱諷。”
“你們這幫厚顏無恥之人,現在還好意思讓我請你們喝酒?”
聽到虞昶的這番話後,圍著他的一眾好友全都悻悻地摸了摸鼻尖,臉上露出羞怯的表情。
他們幾人現在隱約有些後悔,不應該那麽著急著嘲諷虞昶。
還是笑早了啊!
虞昶傲嬌地微仰著頭,隨後朝蕭鍇和其他三司郎中招了招手說道。
“我們現在迴工部,把這個好消息跟大家說!”
蕭鍇和其他三司郎中連忙從人群中脫身,然後昂首挺胸跟著虞昶離開。
看著虞昶幾人一臉嘚瑟的樣子,其餘官吏的臉上紛紛露出羨慕、嫉妒和憎恨的表情。
“這...”
“陛下竟然賞賜杜荷七方六圓於闐玉帶!”
“陛下對杜荷未免太恩寵了吧!”
當前大唐的玉佩等級,以玉帶為尊,其次才是金、銀、銅和鐵等腰帶。
按照唐律規定官吏佩戴腰帶的製度,腰帶的材質代表的是官吏的身份和權力的高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佩戴玉帶。
在無李世民的特殊詔令下,隻有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才能佩用玉帶。
而且佩戴的玉帶節數也有嚴格的規定,由7塊至13塊不等,隨官位高低遞減增。
而陛下賞賜給杜荷的七方六圓於闐玉帶,乃是最高等級的13塊玉帶。
當前朝中的一眾大臣,也隻有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和尉遲恭等少數重臣,才獲得七方六圓於闐玉帶賞賜。
由此可見李世民對杜荷的賞賜,其實暗含著深意。
杜荷臉色保持著淡然之色,隨後持著笏板站起來領旨。
“臣代工部的所有官吏,謝陛下隆恩!”
在杜荷看來這條七方六圓於闐玉帶,充其量也就是一條值錢的玩意罷了,至於留著當個傳家寶也沒太大用處。
現在他勢頭正盛不需要這個玉帶撐麵子,如果往後數代或者十餘代家族衰落,這條玉帶也隻有賣來換錢的作用。
當然杜荷自己沒啥感覺,不代表其他官吏不心動。
此刻侯君集、李績、唐儉和張亮等人,全都用羨慕的眼神看向杜荷。
他們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多年,立下了赫赫的功勞,到現在也隻是佩戴六方五圓的於闐玉帶而已。
甚至張亮佩戴的玉帶,還要再少一節。
而工部侍郎虞昶和四司郎中,他們聽到如此巨大的賞賜後,臉上全都露出激動的神色。
他們在昨日的時候已經猜測過賞賜的多少,沒想到陛下給工部的賞賜,比他們猜測的多了足足三倍。
如果把這個消息跟工部的那幫屬官說,他們肯定也會欣喜若狂。
李世民的目光在一眾大臣的身上掃過,他接著沉聲說道。
“諸位愛卿,你們也可學工部尚書,帶領各部的人做出有益於百姓的事物出來。”
“隻要你們立下功勞,朕一樣重重地賞賜於你們。”
各部主官不少人原本肚子裏還有些怨氣,認為李世民給杜荷的賞賜太高,完全是偏心的做法。
在聽到李世民許諾的話後,他們的臉色微微一僵,隨即低下頭看著手中的笏板。
他們可沒有杜荷的腦子,總能想出各種天馬行空的東西,而且做出來的東西效果還離奇的好。
對他們這些老臣來說,目前最容易拿到的賞賜,就是參與編修國史。
像前幾個月許敬宗參與完成《武德實錄》和《貞觀實錄》的撰寫,其官職從給事中直接升任為代檢校黃門侍郎。
而且還受封為高陽縣男,賜物八百段。
隻要許敬宗做一段時間不出亂子,代檢校三個字就可以摘除,正式成為左黃門侍郎。
李世民看到各部的主官都低下頭,他臉上的笑容更盛,隨即用手指著一眾大臣說道。
“你們不想著立功之事,那就隻能眼睜睜看著其他人立功,拿著巨額的獎賞。”
“到時候可不能私下來找朕,說朕沒有一碗水端平。”
李世民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目光直接放在程咬金那個滾刀肉的身上。
其他文臣還會收斂一些,程咬金這渾人吃不了一點虧,他可不止一次厚著臉皮跟自己埋怨。
程咬金注意到李世民在盯著他看,他當即像一隻踩在水坑上一樣,直接跳起來一臉無辜地攤著手說道。
“陛下,臣可是講道理的人,豈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看著程咬金如此大的反應,朝中的一眾大臣臉上全都露出嘲笑之色,當然不少大臣都是拿寬大袖袍遮住臉才笑。
不然被程咬金這老匹夫看到,朝會結束後免不了要找他們報私仇。
要是程咬金這個胡攪蠻纏的老匹夫會講道理,母豬也能上樹。
李世民沒好氣地說道:“程知節,朕沒有指名道姓說你,你如此激動幹什麽?”
“趕緊坐下去,別在這裏丟人現眼。”
程咬金不愧是老油條,他聽到李世民這麽說,十分懂事地坐了下去。
隻是他雙手抱胸,像個受氣的媳婦一樣,這場麵別提有多忍俊不禁。
李世民接著說道:“諸位愛卿,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以後朝會再推遲半個時辰開始。”
“太子、右仆射、工部尚書和將作大匠隨朕到兩儀殿議事,其餘愛卿都迴去忙吧。”
一眾文武大臣一齊站起來,朝李世民躬身行禮道。
“恭送陛下。”
在文武大臣的目光下,李世民帶著李承乾、侯君集、杜荷和邱行淹四人,快步地走出了工部。
而等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大臣離開後,其餘各部的官吏紛紛圍上虞昶和四司郎中。
“虞侍郎,你藏得可真深啊!”
“暗地裏做出了這麽好的新犁,前些天還拿一把破犁來糊弄我們!”
“為了彌補我們被你欺騙,拿到賞錢以後你得請我們去喝酒才行!”
緊接著其他和虞昶交好的官吏,紛紛高舉著手附和道。
“說得對,這頓酒虞侍郎得請我們喝!”
古話說得好,自己的平庸固然可怕,可朋友的成功卻令人揪心。
當前春風得意的虞昶,和他的一眾知己好友,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虞昶看著這幫表情幽怨的好友,他沒好氣地揮手說道。
“前幾天嘲笑我們工部的人,就屬你們幾個笑的最大聲。”
“特別是畢兄,身為大理寺丞竟然還來我的辦公房,對我一頓冷嘲熱諷。”
“你們這幫厚顏無恥之人,現在還好意思讓我請你們喝酒?”
聽到虞昶的這番話後,圍著他的一眾好友全都悻悻地摸了摸鼻尖,臉上露出羞怯的表情。
他們幾人現在隱約有些後悔,不應該那麽著急著嘲諷虞昶。
還是笑早了啊!
虞昶傲嬌地微仰著頭,隨後朝蕭鍇和其他三司郎中招了招手說道。
“我們現在迴工部,把這個好消息跟大家說!”
蕭鍇和其他三司郎中連忙從人群中脫身,然後昂首挺胸跟著虞昶離開。
看著虞昶幾人一臉嘚瑟的樣子,其餘官吏的臉上紛紛露出羨慕、嫉妒和憎恨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