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心情舒暢的李承乾,在聽到杜荷的這句話後,他的動作一僵。


    迴想起父皇當時和他說話的語氣和表情,李承乾忽然感覺到後背一冷,整個人的臉色變的凝重起來。


    原以為他的太子之位無比穩固,父皇會對他充分信任,沒想到父皇竟然還會試探他!


    李承乾的眼裏,很快露出迷茫之色。


    他是大唐未來的帝皇,是接任父皇大統的唯一人選,父皇為什麽還要這麽做?


    猜忌一個合理合法的太子?


    如果父皇對他不放心,也沒必要將他立為太子,更沒必要讓他處置那麽多重要的國事。


    想了許久都沒想明白,而李承乾的心裏卻亂成一團亂麻。


    李承乾語氣有些低落問道:“杜荷,孤是大唐未來的帝皇,父皇為何還要這麽做呢?”


    杜荷低聲分析說道:“太子殿下,陛下現在鼎盛春秋,不可能讓你這個太子的勢力太強大。”


    “而且陛下還能在位很長一段時間,如果你等不及想要提前登基,陛下豈不是下一個太上皇?”


    “因此陛下會培養你處理國事的能力,但是又不能讓你的勢力能威脅到陛下!”


    李世民自己就是通過殺兄囚父登基,他對皇位如此看重,豈能不防著李承乾這個太子呢?


    加上李承乾的小動作頻頻,李世民沒理由注意不到。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百濟國王扶餘義慈,他能乖巧地等個幾十年,把他老子熬死再登基。


    如果李承乾走李世民自己登基的老路,而且還成功的話,恐怕李世民會吐血而亡。


    李承乾沉默不語。


    他的眉頭緊緊地皺起來,腦海裏在思考杜荷的這番話。


    過了許久。


    “哎!”


    李承乾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他繼續拄著拐杖向前走,聲音有些嘶啞說道:“杜荷,你以後得多提醒一下孤,別讓孤在這關鍵時刻做錯事。”


    “最近這段時間,父皇特別喜歡宣九弟去甘露殿考究學問,可別讓你給一語成讖。”


    以前他從未把九弟李治放在眼中,自從杜荷跟他提了一次醒後,他就特別留意九弟的動作。


    他現在發現,九弟跟李泰很像,都是十分能討父皇歡心的人。


    杜荷無奈地說道:“好。”


    別看李承乾現在一副謙虛納諫的樣子,過個幾天他準忘掉,而且還不知道他的腦子什麽時候抽風。


    他雖然能提醒李承乾一些注意事項,可在李世民這種老謀深算的帝皇麵前,他們兩人還是太嫩了。


    李承乾點了點頭,接著低聲問道:“杜荷,現在九弟到了就藩的年紀,你說孤要不要向父皇建議,讓九弟去封地?”


    “沒有九弟在父皇身邊,相信其他別有用心的大臣也動不了歪心思。”


    聽到李承乾又想出昏招,杜荷連忙阻止他說道。


    “太子殿下,你可千萬不能親自去跟陛下說這件事!”


    “如果這件事不得不說,也不能通過你和東宮幕僚的口說出來,而是要通過中立大臣之口才行。”


    “如果讓陛下心裏對你生出不能容忍弟弟的想法,恐怕會出大問題!”


    按照李世民選繼承人的標準,首先一條便是能容得下兄弟的寬厚品行,再者才是能力。


    他可不希望新皇登基以後,會對兄弟大舉屠刀。


    玄武門之變的慘劇,發生一次後就夠慘重了,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子嗣也這麽做。


    李承乾擺著手說道:“行吧。”


    “孤也隻是隨口一提,老九在孤心中,還算不上什麽對手。”


    跟在李承乾身後半步的杜荷,聽到李承乾的這番話後,無語地翻了一個白眼。


    騙鬼呢?


    被你心心念掛嘴邊的事情,還沒把李治當對手?


    杜荷隻是在心裏祈禱,李承乾這倒黴孩子不要哪天頭腦發熱,把這件事給說漏嘴了。


    就在杜荷保持沉默的時候,李承乾忽然問道。


    “杜荷,探子的籌備進展怎麽樣?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


    杜荷直接把探子隊伍的擴充計劃,和李承乾詳細地介紹了一遍。


    盞茶功夫後。


    李承乾大氣說道:“杜荷,需要多少錢你說一聲就好,這都是小事情!”


    “現在孤的銅山已經開采的差不多,隨時都可以拿鑄錢爐鑄錢。”


    改良活字印刷術的時候,李世民賞賜給李承乾一個鑄錢爐,還有一座小型銅礦。


    杜荷也沒跟他客氣,直接伸手說道:“太子殿下,你先批個2萬貫吧,不夠我再來找你拿錢。”


    “除了擴充探子隊伍要錢,駐守紀念碑那邊也得支出數千文呢。”


    啥?


    2萬貫?


    李承乾的嘴巴張得老大。


    他拍掉杜荷的手掌說道:“杜荷,你可真能獅子大開口啊!”


    “我那鑄錢爐一年不停歇,也鍛造不了2萬貫。”


    “以後你還是拿著清單過來東宮零錢吧,給孤省著點花,錢可不是大風刮來的。”


    這年頭鍛造銅錢,都是工匠純手工打造,效率非常低。


    而且2萬貫可是200萬文,純手工鍛造200萬個銅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杜荷撇了撇嘴說道:“行吧。”


    ...


    兩儀殿。


    李世民經過和一眾宰輔大臣數個時辰的議事,也終於把這件大事給定下來。


    “諸位愛卿,那就這麽定了,擢升薛萬徹為右衛大將軍!”


    “再讓薛萬徹尚丹陽公主,拜駙馬都尉!”


    丹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第十五女,她現在屬於再嫁的狀態。


    長孫無忌、侯君集、房玄齡、李績和李道宗五人,他們一齊站起來朗聲說道。


    “陛下聖明!”


    經過數個時辰的拉扯,在右衛大將軍這一重職的人選上,他們分成了四個派係。


    長孫無忌想提拔關隴集團的人,李績和房玄齡則想提拔河東氏族的人,李道宗想提拔皇室宗親,而侯君集則想提拔東宮的一眾將領。


    李世民為了平衡這幾個大臣的意見,加上他本身也是看好薛萬徹,於是幹脆把妹妹丹陽公主嫁給薛萬徹。


    這樣一來,出身河東裴氏的薛萬徹在尚公主以後,也算是皇親國戚。


    至於關隴集團和東宮的一眾武將,要麽沒有拔尖的武將,要麽資曆比較淺,並不適合擔任這一重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並收藏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