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去封地就藩是好事?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作者: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泰陰沉著臉走迴到主位上坐下,隨即對一眾幕僚沉聲說道。
“大家都坐下吧。”
等一眾幕僚入座後,李泰的目光在幾人身上掃了一眼,隨後冷聲說道。
“諸位,想必你們心裏都清楚,一旦李承乾登基,我們這幫人全都沒有好下場。”
“如果大家不想束手就擒,大家趕緊想想辦法,如何才能把本王推向皇位!”
聽到李泰的這番話,在座的幾人心裏同時出現兩個字眼。
“謀反!”
當前除了謀反這一條路,他們覺得沒有其他的辦法。
現在太子李承乾已經率領大軍打下了大半個高句麗,如果不出意外,覆滅高句麗在兩三個月內就能完成。
等太子攜大勝歸來,他的威望將會達到一個頂峰。
隻要太子不做謀反的蠢事,過個十年八年登基,那是順理成章的事。
沉默片刻。
崔仁師表情陰翳說道:“魏王殿下,既然陛下和太子把我們逼上絕路,不如我們反了吧!”
聽到崔仁師這個膽大包天的建議,在座的幾人心頭一顫。
而韋挺和杜楚客兩人更是把目光,放在了表情淡定的陰玉姍身上。
齊王謀反失敗被殺之事,還曆曆在目啊!
如果不到迫不得已,誰也不願意走這一條險路。
李泰沉聲問道:“崔仁師,你認為該怎麽做?”
崔仁師壓低著聲音說道“不如我們效仿陛下,行玄武門之事?”
“不可!”
韋挺和杜楚客第一時間否決了這個提議。
杜楚客皺著眉頭說道:“魏王在皇宮內並沒有一兵一卒,如何能控製陛下?”
“而且魏王殿下在半月內要去相州赴任,這麽短時間我們連一支人馬都組織不起來!”
他們幾人背後的大世家,雖然不缺人手,但是他們的人根本沒辦法送進皇宮。
更何況皇宮內有數千禁軍,而長安城內更是有數萬精銳。
說不定還沒開始行事,陛下的人就已經察覺他們謀逆的意圖,從而派遣禁軍殲滅他們。
對於崔仁師這鳥人說的胡言亂語,就連旁觀的房遺愛也坐不住了。
他連忙出聲道:“陛下和朝臣的目光現在都放在我們身上,如果我們有異動,肯定瞞不過陛下的耳目!”
“走玄武門之變這條老路,斷然行不通!”
“我建議魏王先去相州赴任,後續再做謀劃!”
如果這番話是韋挺和杜楚客說的倒沒什麽,可從沒有受到任何處罰的房遺愛嘴裏說出來,瞬間引起崔仁師的強烈反應。
他指著房遺愛的鼻子高聲道:“房遺愛,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沒有被陛下懲罰,就以為逃過一劫了?”
“如果魏王不能登上皇位,你以為你還能安然無恙麽?”
“等太子掌權以後,肯定也會收拾你!”
房遺愛被崔仁師這個小小的官吏指著鼻子嗬斥,他心裏也頓時來了火氣。
“崔仁師,你在放什麽屁!”
“老子和魏王從小玩到大,我會不支持魏王?”
房遺愛身為從三品的太府寺卿,官職和韋挺被貶官之前相當。
他們房家現在的權勢,不比他博陵崔氏強?
崔仁師一個小小的巫州司馬,竟敢對他蹬鼻子上臉,真是反了天不成!
眼看兩人掐起來,韋挺連忙站出來打圓場。
“兩位都稍安勿躁,你們對魏王殿下的忠心,大家都有目共睹。”
“我們都是同一艘船上的人,在現在的緊要關頭,應當齊心協力才對。”
有了韋挺給的台階,房遺愛和崔仁師兩人互相瞪了一眼,隨後偏過頭誰也不搭理誰。
“哎!”
韋挺和杜楚客相視一眼,隨即在心底歎了一口氣。
以前順風順水的時候,大家都和睦一片,現在遭遇到重大挫折,內部卻開始互相埋怨。
李泰語氣低落說道:“難道本王就這樣灰溜溜地外出赴任嗎?”
在他看來留在長安城,才是上上之選。
一直沒有說話的陰玉姍,她微笑著說道:“魏王殿下,去封地就藩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什麽意思?”
李泰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陰玉姍輕聲說道:“相州和魏州是上州,而洺州是中州,這三州加起來人口將近40萬。”
“魏王你隻有到封地赴任,才能執掌軍權,有兵將才能謀劃大事啊!”
頓了頓,陰玉姍看了一眼韋挺、杜楚客和崔仁師三人,接著說道。
“而韋大人、杜大人和崔大人的家族,有錢又有人,隻要好好準備三兩年,未嚐不能拉起一支精銳大軍。”
“如果太子把我們逼急了,可把李恪和李諳等皇子拉上,一起反對太子的暴政。”
不愧是造反家族出身的人,陰玉姍的這番話,完全說到了眾人的心坎。
韋挺點頭認可道:“陰姑娘說的對,魏王到了封地,便如同潛龍出海,大有可為!”
杜楚客也附和道:“魏王到封地赴任以後,那就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不管是起兵成就一番大業,還是和太子抗衡,都有充足的實力!”
隻要不是馬上造反,對他們這幫幕僚來說都是好事。
聽到陰玉姍和其他幾人說的激昂的一番話,李泰也有了清晰的目標,慌亂的心安定了不少。
李泰握著拳頭說道:“既然大家的看法一致,那本王就先去封地赴任,再圖大事!”
“魏王殿下聖明!”
一眾幕僚站起來齊聲說道。
...
長安城發生的大事,遠在千裏之外的李承乾和杜荷並不知曉。
安市城。
傷兵營地處。
杜荷慵懶地靠在一棵水桶粗的樹上,眼角布滿血絲。
而李承乾則在大門口來迴踱步,他不時地抬起頭,看向緊閉的房間內。
他愈發堅毅的臉上,帶著一抹擔憂。
李承乾沉不住氣問道:“杜荷,孫神醫都進去兩個時辰了,怎麽還沒有出來啊?”
“難不成執失思力、契苾何力和薛萬備幾人的傷勢,連孫神醫也沒有辦法?”
神醫孫思邈被快馬加鞭接到安市城,茶都還沒有時間喝一口,就被心急火燎的李承乾請去給幾位大將軍診治。
還不等杜荷說話,緊閉的房間門終於打開了。
看到孫思邈走出來,杜荷和李承乾兩人快步衝了過去。
李承乾率先問道:“孫神醫,幾位將軍還能治好嗎?”
孫思邈點頭說道:“幾位將軍的性命能保住,不過短時間內沒辦法傷愈,而且傷好以後恐怕也恢複不了以前的實力。”
“能把命保住就好!”
李承乾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他感激地說道:“孫神醫,還請你全力救治幾位將軍,孤必有厚禮相報!”
“大家都坐下吧。”
等一眾幕僚入座後,李泰的目光在幾人身上掃了一眼,隨後冷聲說道。
“諸位,想必你們心裏都清楚,一旦李承乾登基,我們這幫人全都沒有好下場。”
“如果大家不想束手就擒,大家趕緊想想辦法,如何才能把本王推向皇位!”
聽到李泰的這番話,在座的幾人心裏同時出現兩個字眼。
“謀反!”
當前除了謀反這一條路,他們覺得沒有其他的辦法。
現在太子李承乾已經率領大軍打下了大半個高句麗,如果不出意外,覆滅高句麗在兩三個月內就能完成。
等太子攜大勝歸來,他的威望將會達到一個頂峰。
隻要太子不做謀反的蠢事,過個十年八年登基,那是順理成章的事。
沉默片刻。
崔仁師表情陰翳說道:“魏王殿下,既然陛下和太子把我們逼上絕路,不如我們反了吧!”
聽到崔仁師這個膽大包天的建議,在座的幾人心頭一顫。
而韋挺和杜楚客兩人更是把目光,放在了表情淡定的陰玉姍身上。
齊王謀反失敗被殺之事,還曆曆在目啊!
如果不到迫不得已,誰也不願意走這一條險路。
李泰沉聲問道:“崔仁師,你認為該怎麽做?”
崔仁師壓低著聲音說道“不如我們效仿陛下,行玄武門之事?”
“不可!”
韋挺和杜楚客第一時間否決了這個提議。
杜楚客皺著眉頭說道:“魏王在皇宮內並沒有一兵一卒,如何能控製陛下?”
“而且魏王殿下在半月內要去相州赴任,這麽短時間我們連一支人馬都組織不起來!”
他們幾人背後的大世家,雖然不缺人手,但是他們的人根本沒辦法送進皇宮。
更何況皇宮內有數千禁軍,而長安城內更是有數萬精銳。
說不定還沒開始行事,陛下的人就已經察覺他們謀逆的意圖,從而派遣禁軍殲滅他們。
對於崔仁師這鳥人說的胡言亂語,就連旁觀的房遺愛也坐不住了。
他連忙出聲道:“陛下和朝臣的目光現在都放在我們身上,如果我們有異動,肯定瞞不過陛下的耳目!”
“走玄武門之變這條老路,斷然行不通!”
“我建議魏王先去相州赴任,後續再做謀劃!”
如果這番話是韋挺和杜楚客說的倒沒什麽,可從沒有受到任何處罰的房遺愛嘴裏說出來,瞬間引起崔仁師的強烈反應。
他指著房遺愛的鼻子高聲道:“房遺愛,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沒有被陛下懲罰,就以為逃過一劫了?”
“如果魏王不能登上皇位,你以為你還能安然無恙麽?”
“等太子掌權以後,肯定也會收拾你!”
房遺愛被崔仁師這個小小的官吏指著鼻子嗬斥,他心裏也頓時來了火氣。
“崔仁師,你在放什麽屁!”
“老子和魏王從小玩到大,我會不支持魏王?”
房遺愛身為從三品的太府寺卿,官職和韋挺被貶官之前相當。
他們房家現在的權勢,不比他博陵崔氏強?
崔仁師一個小小的巫州司馬,竟敢對他蹬鼻子上臉,真是反了天不成!
眼看兩人掐起來,韋挺連忙站出來打圓場。
“兩位都稍安勿躁,你們對魏王殿下的忠心,大家都有目共睹。”
“我們都是同一艘船上的人,在現在的緊要關頭,應當齊心協力才對。”
有了韋挺給的台階,房遺愛和崔仁師兩人互相瞪了一眼,隨後偏過頭誰也不搭理誰。
“哎!”
韋挺和杜楚客相視一眼,隨即在心底歎了一口氣。
以前順風順水的時候,大家都和睦一片,現在遭遇到重大挫折,內部卻開始互相埋怨。
李泰語氣低落說道:“難道本王就這樣灰溜溜地外出赴任嗎?”
在他看來留在長安城,才是上上之選。
一直沒有說話的陰玉姍,她微笑著說道:“魏王殿下,去封地就藩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什麽意思?”
李泰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陰玉姍輕聲說道:“相州和魏州是上州,而洺州是中州,這三州加起來人口將近40萬。”
“魏王你隻有到封地赴任,才能執掌軍權,有兵將才能謀劃大事啊!”
頓了頓,陰玉姍看了一眼韋挺、杜楚客和崔仁師三人,接著說道。
“而韋大人、杜大人和崔大人的家族,有錢又有人,隻要好好準備三兩年,未嚐不能拉起一支精銳大軍。”
“如果太子把我們逼急了,可把李恪和李諳等皇子拉上,一起反對太子的暴政。”
不愧是造反家族出身的人,陰玉姍的這番話,完全說到了眾人的心坎。
韋挺點頭認可道:“陰姑娘說的對,魏王到了封地,便如同潛龍出海,大有可為!”
杜楚客也附和道:“魏王到封地赴任以後,那就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不管是起兵成就一番大業,還是和太子抗衡,都有充足的實力!”
隻要不是馬上造反,對他們這幫幕僚來說都是好事。
聽到陰玉姍和其他幾人說的激昂的一番話,李泰也有了清晰的目標,慌亂的心安定了不少。
李泰握著拳頭說道:“既然大家的看法一致,那本王就先去封地赴任,再圖大事!”
“魏王殿下聖明!”
一眾幕僚站起來齊聲說道。
...
長安城發生的大事,遠在千裏之外的李承乾和杜荷並不知曉。
安市城。
傷兵營地處。
杜荷慵懶地靠在一棵水桶粗的樹上,眼角布滿血絲。
而李承乾則在大門口來迴踱步,他不時地抬起頭,看向緊閉的房間內。
他愈發堅毅的臉上,帶著一抹擔憂。
李承乾沉不住氣問道:“杜荷,孫神醫都進去兩個時辰了,怎麽還沒有出來啊?”
“難不成執失思力、契苾何力和薛萬備幾人的傷勢,連孫神醫也沒有辦法?”
神醫孫思邈被快馬加鞭接到安市城,茶都還沒有時間喝一口,就被心急火燎的李承乾請去給幾位大將軍診治。
還不等杜荷說話,緊閉的房間門終於打開了。
看到孫思邈走出來,杜荷和李承乾兩人快步衝了過去。
李承乾率先問道:“孫神醫,幾位將軍還能治好嗎?”
孫思邈點頭說道:“幾位將軍的性命能保住,不過短時間內沒辦法傷愈,而且傷好以後恐怕也恢複不了以前的實力。”
“能把命保住就好!”
李承乾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他感激地說道:“孫神醫,還請你全力救治幾位將軍,孤必有厚禮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