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隻在秘書省待了片刻,隨後便去了一趟東宮。


    東宮大殿內。


    杜荷把昨日詩會現場發生的民怨一事,跟李承乾完完整整說了一遍。


    “哈哈,太好了!”


    “李泰還想借此機會提高名望,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


    “數萬人的風言風語,這迴可以讓李泰的名聲徹底掃地!”


    李承乾開心地直拍手。


    臉上也露出難得的笑容。


    而且李泰還被杜荷坑了一手,花費350萬千錢,卻無法挽迴自己的名聲。


    真是風水輪流轉啊!


    這些年,李泰工於心計,積累下來的一些名聲,一夜之間付之東流。


    果然讓對手犯錯,有時候比自己立功還要有用!


    激動片刻,李承乾也逐漸冷靜下來。


    他好奇問道:“杜荷,李泰鬧出了這麽大的亂子,父皇如何懲罰他?”


    杜荷搖了搖頭:“下朝後,陛下把韋挺和杜楚客叫去了甘露殿,恐怕會讓他們其中一人背下這個罵名。”


    “陛下沒有在朝堂之上說民怨這件事,在私底下恐怕也不會懲罰魏王。”


    李世民對李泰的唯一懲罰,隻是言語上的訓斥,而且也並不算太嚴厲。


    人家父子倆,昨晚還坐同一輛車駕迴皇宮。


    私下怎麽可能會懲罰李泰這個心頭肉。


    “這...”


    李承乾臉色一凝。


    沒想到李泰犯下這麽大的錯,父皇都不責罰他,還讓朝中的大臣去背鍋。


    父皇對李泰真是偏愛!


    有失公允!


    杜荷看到李承乾有些生氣,於是微笑著解釋道。


    “太子殿下,魏王再怎麽說都是皇子,百姓用言語討伐他的時候,也會把皇室帶上。”


    “陛下為了保全皇室的名聲,隻能讓魏王府的幕僚去扛著這個罵名。”


    “至於沒有額外懲罰魏王,恐怕也是看在他支出350萬錢的份上,繞過他吧。”


    李承乾輕輕地點了點頭。


    他雖然覺得杜荷說的對,可心裏就是不那麽痛快。


    父皇但凡做做樣,懲罰一下魏王,也能代表他的態度。


    可是,父皇連樣子都沒有做。


    哎!


    李承乾忽然眼神一亮:“杜荷,你說我們也派些人出去,到酒肆茶館引導輿論。”


    “說昨日詩會百姓分不到食物,是因為李泰不舍得。”


    “你說這個方法怎麽樣?”


    昨晚有將近七萬的親身經曆者,他們對魏王的不滿情緒,肯定無比之高。


    隻要稍稍帶頭煽動,矛頭都會直指李泰。


    杜荷微微搖了搖頭:“太子殿下,如果陛下有意讓杜楚客和韋挺背負罵名,恐怕陛下已經派探子去散播消息了。”


    “倘若我們也去引導輿論,那就是和陛下對著幹,一旦被查出,必定會引來陛下不喜。”


    “搞到最後,太子你恐怕會被陛下責罰,得不償失。”


    “而且百姓也不是傻子,不管陛下怎麽散播言論,魏王的名聲下跌,已成事實。”


    這一件醜聞,已經深深地烙印在百姓的心中。


    是不可能抹掉的。


    以後在關鍵時刻再提起,稍稍派人去帶帶節奏,百姓們便會瞬間記起來,開始繼續罵李泰。


    李承乾沉思了片刻,也慢慢想通了。


    他臉色恢複平靜說道:“行,那我們就當一個旁觀者吧。”


    現在不出錯,也是一個打擊對手的好方法。


    聊完李泰的事,李承乾好奇問道:“杜荷,昨日的中秋詩會,第一名是不是你?”


    杜荷拍了拍胸膛,微笑著說道:“太子殿下猜測的沒錯,第一名是我。”


    憑記憶抄出來的第一名,本身也是一種實力。


    李承乾朝杜荷豎起了一個大拇指:“不愧是孤的軍師!”


    杜荷朝他抱拳道:“哪裏哪裏,都是太子殿下指點的好。”


    兩人互相吹捧一句,臉上都露出會心的微笑。


    杜荷接著說道:“太子殿下,昨日參加詩會的士子,可以篩選一批有才能的人進崇文館。”


    “把他們好好培養幾年,等以後你繼位了,就可以把他們安置在各個郡縣的縣令位置。”


    “能夠助你快速掌控大唐的郡縣。”


    權力的鬥爭,可不僅在朝堂之上,下麵的州縣最為重要。


    這些刺史和縣令,負責具體的地域管理,掌管著一定數量的百姓和稅收。


    如果這些人和朝中權臣勾結在一起,公然對抗李承乾這個新皇,以後李承乾做事便會受到很大的限製。


    李承乾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能參加詩會的人,基本都是讀過書,且家世相對殷實。


    雖然他們和杜荷、武媚娘、王福畤等人沒法比,可比普通的讀書人好上太多。


    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上千號人,怎麽也能挑選二三十個,有一縣之才的人。


    “叩叩叩。”


    大殿的大門忽然被人敲響。


    隻見親衛走進來行禮道:“太子殿下,探子有事稟報。”


    “讓他進來吧。”


    “諾!”


    親兵走出去不久,很快領著一個長相不起眼的中年男子進來。


    杜荷看了一眼這個中年男子,暗中點了點頭。


    不愧是當探子的人,這副長相沒有明顯的特點,讓人看了也很快遺忘掉。


    中年男子恭敬行禮道:“卑職見過太子殿下,杜駙馬。”


    李承乾擺了擺手:“可是魏王那邊有新消息?”


    這個中年男子屬於一個探子頭目,專門負責打探魏王府的消息。


    中年男子低聲說道:“稟報太子殿下,魏王正派人去平康坊,邀請參加詩會的士子進文學館。”


    “什麽!”


    李承乾眉頭一豎。


    沒想到李泰的動作這麽快,昨日詩會剛結束,今日就派人去招募士子。


    李承乾蹙眉道:“還有其他消息嗎?”


    “暫無。”


    “行,我知道了,你繼續派人盯著魏王,看看他們招攬士子的情況。”


    “諾。”


    中年男子行禮後,目不斜視地離開了大殿。


    李承乾緊緊地握了握拳頭,沉聲問道:“杜荷,這幫士子可不能被李泰招攬了,你有什麽辦法嗎?”


    杜荷笑著說道:“太子殿下,你也派人用你的名義,去平康坊招攬他們。”


    “同時跟他們說,朝廷已經下令,把中秋詩會水平較好的詩編纂成詩集。”


    “而進東宮崇文館的人,不僅有機會參與詩集的編纂,同時也會優先考慮把他們作的詩選進詩集裏!”


    這幫士子來參加詩會,便是為追逐名利而來。


    東宮招攬人才的優勢,既有利也有名,完全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並收藏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