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未來謀劃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作者: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其他大家族不同,萊國公府的子嗣極少,到了杜荷他們這一代,僅有兄弟三人。
所以他們的關係很好,沒有所謂的勾心鬥角。
杜荷嘴角含笑,把自己升官的好消息跟兩個兄弟說了出來。
“大哥、三弟,還有一個好消息要跟你們說。”
“我在上個月升為諫議大夫,每日可參與朝政議事。”
聽到這個好消息,杜構和杜愛同兩人驚喜地喊道。
“升官!”
杜構欣慰地說道:“二弟,你擔任諫議大夫,這是陛下準備重用你的信號啊!”
“你一定要好好努力,以報皇恩。”
二弟擔任尚乘奉禦,足足三年整,原以為他的官路就此到頭,沒想到還有這麽一個大驚喜。
諫議大夫是朝廷中升職最快的官職,沒有之一。
像他們這些刺史、縣令,沒有長年累月實質的功績,想升遷難上加難。
而諫議大夫隻要提出幾個好建議,或者在大事上及時勸諫,陛下一開心就會提拔。
杜愛同接著說:“嘿嘿,現在朝廷上下和民間百姓,已經給二哥和太子提前造好勢。”
“現在隻需要等拚音和字典問世,二哥便會因公受賞。”
杜愛同擠眉弄眼地看著大哥杜構,壞笑著說道:“大哥,二哥這次的封賞恐怕不小,官職估計會超過你這個正四品下的刺史。”
此話一出,杜構非但沒有生氣嫉妒,而是臉帶笑意。
“二弟能超過我,讓萊國公府恢複曾經的榮耀,那是值得慶祝的大事。”
長兄如父,這兩個弟弟是他一手帶大的,弟弟比他有出息,他高興都來不及。
三弟杜愛同的話,也讓杜荷想起和侯君集的聊天,萊國公府要想發展壯大,他的這兩個兄弟也要扶持起來。
大哥杜構現在擔任慈州刺史,正四品下官職,三弟杜愛同擔任太平縣縣令,正七品官職。
對於曾經顯赫的萊國公府來說,這屬於很嚴重的家道中落。
杜荷忽然說道:“大哥、三弟,萊國公府要想光耀門楣,需要靠我們兄弟三人齊心協力,一起進步。”
“特別是大哥,擔任慈州刺史這麽多年,是時候往上挪一挪了。”
杜構的能力雖然不強,但是為人正直做事穩重,加上有萊國公這個世襲的爵位在,他想升遷還是很有機會的。
隻不過他自從傷了腿後,整個人沒有鬥誌。
這麽多年還窩在那個小地方,鬱鬱不得誌。
杜構搖了搖頭,嘴角帶著幾分苦澀:“二弟,我升任的機會太過渺茫,難度極大。”
一個下州,人口稀疏土地貧瘠,哪有什麽大的立功機會。
能保住刺史這個官職,不出大錯,就已經很了不起。
杜愛同也神情落寞地說道:“二哥,地方官員的升遷,遠比你想象中的要難。”
他管理的太平縣屬於下等縣,每年上繳朝廷的賦稅都是墊底的存在,短時間哪有機會升遷。
兩個兄弟的處境,杜荷早就考慮清楚,就連立功的辦法都替他們想好了。
“大哥、三弟,你們不用擔心,我都替你們做好安排。”
說完杜荷從身上拿出兩張折起來的宣紙,並把它們分別交到杜構和杜愛同手上。
杜荷笑著說道:“大哥,你是一州刺史,我給你想的立功法子是家豬閹割飼養。”
“閹割後的家豬,性情更加馴順,吃了睡,睡了吃容易長膘,最關鍵還沒有騷味!”
“飼養家豬可讓百姓致富,又能解決大唐缺少肉食的困境,是一項大功績。”
而且據杜荷了解,目前百姓飼養家豬並沒有經過閹割,所以肉騷味很重。
官紳世家的肉食,以雞羊為主,滿是騷味的豬肉隻有底層百姓才會吃,而且也不是每頓都能吃。
普通的成年家豬,體重也就百來斤,刨除內髒外,能吃的肉並不多。
所以造成了肉價很貴的局麵。
如果杜構呈上這個方法,並且有成功的養殖案例,朝廷就會大肆推廣,以後百姓頓頓吃肉也不再是奢望。
這個大功,足夠讓杜構升遷。
隨後杜荷把目光放在三弟身上,朝他解釋說道。
“三弟,你擔任太平縣縣令,那裏土地貧瘠,所以我給你的是堆肥之法。”
“堆肥之法能快速製造出有機肥料,增加田地肥力提高糧食收成,上報朝廷也是一件大功。”
為農田施肥殷商時代就有了,不過因為技術落後,並不能大麵積使用。
杜荷搞出來的堆肥之法,更加係統而且還能大麵積堆肥,可以全大唐推廣。
手握立功的法子,杜構和杜愛同麵麵相覷,眼裏滿是震驚。
法子雖然還沒開始驗證,但是杜荷說的一板一眼,不像是假的。
他們的這個兄弟,還是原來那個惹是生非、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嗎?
看他展現出來的東西,分明就是治世能臣!
杜構的眼角忽然湧出一行清淚:“二弟,你徹底變好了,相信父親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
杜愛同雖然沒有說話,可滿臉的驕傲是藏不住的。
二哥的強勢崛起,讓他們都看到了恢複萊國公府榮耀的機會。
兄弟三人一頓感慨,隨後杜荷看向大哥杜構,嘴角含笑說道。
“大哥,你也要努力,爭取和嫂子多生幾個大胖小子。”
“現在萊國公府人丁稀薄,還沒誕生下一代呢。”
杜構今年30整,還沒生個一兒半女,在唐朝絕對屬於晚育。
像太子李承乾,今年才24歲,長子李象都10歲出頭。
麵對二弟的催促生子,杜構嚴肅的表情被羞怯取代,他摸了摸鼻子悻悻說道:“大哥努努力。”
“哈哈哈...”
看到嚴肅的大哥第一次露出害羞的表情,杜愛同忍不住捂嘴笑起來。
接下來兄弟三人又聊了其他事,因為許久未見而且杜荷改變又大,杜構和杜愛同像兩個問題寶寶,一直在問各種問題。
晚上杜荷也沒迴公主府,而是和李儀住在萊國公府。
這裏有他的專屬院落和房間。
...
翌日,朝會剛結束,杜荷就馬不停蹄趕迴萊國公府。
在管家杜平安的主持下,杜荷兄弟三人、公主李儀以及大嫂溫氏,跟著指示恭敬祭拜。
祭祀結束後,萊國公府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家宴。
吃飯時,杜愛同憤憤不平地罵道:“二叔這個白眼狼,父親的忌日也不過來。”
老實人杜構也是臉色難看,對這個親二叔很不喜。
杜荷看的比較開,他輕聲勸說道:“那個白眼狼不提也罷,這親戚做到今天便到頭了,以後我們兄弟三人多爭點氣,別讓人家看扁。”
“嗯。”杜構和杜愛同臉色凝重地點了點頭。
杜構和杜愛同作為地方官員,並沒有在長安多待,下午便離開各自趕迴任上。
所以他們的關係很好,沒有所謂的勾心鬥角。
杜荷嘴角含笑,把自己升官的好消息跟兩個兄弟說了出來。
“大哥、三弟,還有一個好消息要跟你們說。”
“我在上個月升為諫議大夫,每日可參與朝政議事。”
聽到這個好消息,杜構和杜愛同兩人驚喜地喊道。
“升官!”
杜構欣慰地說道:“二弟,你擔任諫議大夫,這是陛下準備重用你的信號啊!”
“你一定要好好努力,以報皇恩。”
二弟擔任尚乘奉禦,足足三年整,原以為他的官路就此到頭,沒想到還有這麽一個大驚喜。
諫議大夫是朝廷中升職最快的官職,沒有之一。
像他們這些刺史、縣令,沒有長年累月實質的功績,想升遷難上加難。
而諫議大夫隻要提出幾個好建議,或者在大事上及時勸諫,陛下一開心就會提拔。
杜愛同接著說:“嘿嘿,現在朝廷上下和民間百姓,已經給二哥和太子提前造好勢。”
“現在隻需要等拚音和字典問世,二哥便會因公受賞。”
杜愛同擠眉弄眼地看著大哥杜構,壞笑著說道:“大哥,二哥這次的封賞恐怕不小,官職估計會超過你這個正四品下的刺史。”
此話一出,杜構非但沒有生氣嫉妒,而是臉帶笑意。
“二弟能超過我,讓萊國公府恢複曾經的榮耀,那是值得慶祝的大事。”
長兄如父,這兩個弟弟是他一手帶大的,弟弟比他有出息,他高興都來不及。
三弟杜愛同的話,也讓杜荷想起和侯君集的聊天,萊國公府要想發展壯大,他的這兩個兄弟也要扶持起來。
大哥杜構現在擔任慈州刺史,正四品下官職,三弟杜愛同擔任太平縣縣令,正七品官職。
對於曾經顯赫的萊國公府來說,這屬於很嚴重的家道中落。
杜荷忽然說道:“大哥、三弟,萊國公府要想光耀門楣,需要靠我們兄弟三人齊心協力,一起進步。”
“特別是大哥,擔任慈州刺史這麽多年,是時候往上挪一挪了。”
杜構的能力雖然不強,但是為人正直做事穩重,加上有萊國公這個世襲的爵位在,他想升遷還是很有機會的。
隻不過他自從傷了腿後,整個人沒有鬥誌。
這麽多年還窩在那個小地方,鬱鬱不得誌。
杜構搖了搖頭,嘴角帶著幾分苦澀:“二弟,我升任的機會太過渺茫,難度極大。”
一個下州,人口稀疏土地貧瘠,哪有什麽大的立功機會。
能保住刺史這個官職,不出大錯,就已經很了不起。
杜愛同也神情落寞地說道:“二哥,地方官員的升遷,遠比你想象中的要難。”
他管理的太平縣屬於下等縣,每年上繳朝廷的賦稅都是墊底的存在,短時間哪有機會升遷。
兩個兄弟的處境,杜荷早就考慮清楚,就連立功的辦法都替他們想好了。
“大哥、三弟,你們不用擔心,我都替你們做好安排。”
說完杜荷從身上拿出兩張折起來的宣紙,並把它們分別交到杜構和杜愛同手上。
杜荷笑著說道:“大哥,你是一州刺史,我給你想的立功法子是家豬閹割飼養。”
“閹割後的家豬,性情更加馴順,吃了睡,睡了吃容易長膘,最關鍵還沒有騷味!”
“飼養家豬可讓百姓致富,又能解決大唐缺少肉食的困境,是一項大功績。”
而且據杜荷了解,目前百姓飼養家豬並沒有經過閹割,所以肉騷味很重。
官紳世家的肉食,以雞羊為主,滿是騷味的豬肉隻有底層百姓才會吃,而且也不是每頓都能吃。
普通的成年家豬,體重也就百來斤,刨除內髒外,能吃的肉並不多。
所以造成了肉價很貴的局麵。
如果杜構呈上這個方法,並且有成功的養殖案例,朝廷就會大肆推廣,以後百姓頓頓吃肉也不再是奢望。
這個大功,足夠讓杜構升遷。
隨後杜荷把目光放在三弟身上,朝他解釋說道。
“三弟,你擔任太平縣縣令,那裏土地貧瘠,所以我給你的是堆肥之法。”
“堆肥之法能快速製造出有機肥料,增加田地肥力提高糧食收成,上報朝廷也是一件大功。”
為農田施肥殷商時代就有了,不過因為技術落後,並不能大麵積使用。
杜荷搞出來的堆肥之法,更加係統而且還能大麵積堆肥,可以全大唐推廣。
手握立功的法子,杜構和杜愛同麵麵相覷,眼裏滿是震驚。
法子雖然還沒開始驗證,但是杜荷說的一板一眼,不像是假的。
他們的這個兄弟,還是原來那個惹是生非、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嗎?
看他展現出來的東西,分明就是治世能臣!
杜構的眼角忽然湧出一行清淚:“二弟,你徹底變好了,相信父親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
杜愛同雖然沒有說話,可滿臉的驕傲是藏不住的。
二哥的強勢崛起,讓他們都看到了恢複萊國公府榮耀的機會。
兄弟三人一頓感慨,隨後杜荷看向大哥杜構,嘴角含笑說道。
“大哥,你也要努力,爭取和嫂子多生幾個大胖小子。”
“現在萊國公府人丁稀薄,還沒誕生下一代呢。”
杜構今年30整,還沒生個一兒半女,在唐朝絕對屬於晚育。
像太子李承乾,今年才24歲,長子李象都10歲出頭。
麵對二弟的催促生子,杜構嚴肅的表情被羞怯取代,他摸了摸鼻子悻悻說道:“大哥努努力。”
“哈哈哈...”
看到嚴肅的大哥第一次露出害羞的表情,杜愛同忍不住捂嘴笑起來。
接下來兄弟三人又聊了其他事,因為許久未見而且杜荷改變又大,杜構和杜愛同像兩個問題寶寶,一直在問各種問題。
晚上杜荷也沒迴公主府,而是和李儀住在萊國公府。
這裏有他的專屬院落和房間。
...
翌日,朝會剛結束,杜荷就馬不停蹄趕迴萊國公府。
在管家杜平安的主持下,杜荷兄弟三人、公主李儀以及大嫂溫氏,跟著指示恭敬祭拜。
祭祀結束後,萊國公府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家宴。
吃飯時,杜愛同憤憤不平地罵道:“二叔這個白眼狼,父親的忌日也不過來。”
老實人杜構也是臉色難看,對這個親二叔很不喜。
杜荷看的比較開,他輕聲勸說道:“那個白眼狼不提也罷,這親戚做到今天便到頭了,以後我們兄弟三人多爭點氣,別讓人家看扁。”
“嗯。”杜構和杜愛同臉色凝重地點了點頭。
杜構和杜愛同作為地方官員,並沒有在長安多待,下午便離開各自趕迴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