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要讓大家關注和聚焦這事
既然有空間,自然是0元購最香了 作者:木多雨也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如意把小郡王之前培訓過的這些唱曲人員,全部聚在了一起,開始教他們唱歌。就教她會唱的,而且覺得不錯,傳唱度高的歌曲,尤其是古風類的。
曲子的話,就由專業的人來譜了。
當然裏麵的有些歌詞,沈如意把忌諱或者不合適出現的個別詞,給改了改,讓它更符合這個時代。
先教會大家唱曲,主要學調子,有能力的或者文采好的人,完全可以自己作詞,把它二次創作填詞嘛,這個是無所謂的。
唱它,一為娛樂,二為用歌曲的方式表達感情和傳遞信息。說白了,她就是想控製某些方麵的言論和風向標,為她自己所用。
西北有戰事,所以《精忠報國》這首歌曲就特別應景,引導大家的愛國之情,激發愛國血脈的覺醒。
選了幾個聲線特別適合唱這首歌曲的人,讓他們加強訓練,再配上鼓樂,就當是為奮鬥在一線的將士們呐喊助威。
她不能參戰,但可能引導輿論,讓老百姓重新認識這些保家衛國的邊疆戰士們的偉大之所在。
還要引導輿論,讓人們學著去尊重這些將士們的妻子兒女和父母,明白他們的不容易和偉大,而不是去欺負他們。
《十五的月亮》也很應景,沈如意也給大家教了,必須把這首歌也傳唱的家喻戶曉。
可不興邊疆的戰士們在浴血奮戰,被保護的這些人卻在歌舞升平的吃喝玩樂。得讓他們知道,自個的幸福生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別人替大家在負重前行,是別人用命和鮮血換來的。
大家該感恩,該珍惜。
想到這裏,沈如意找了王老先生,讓寫兩篇專門來描寫邊疆戰事的檄文,必須傳達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思。
讓大家都聚焦和關注這事,看能不能搞到一些捐款和物資,來提高這些戰士的生活水平。
她努力種田養活這些軍隊沒問題,可這不是長久之計,必須想辦法讓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形成習慣記憶烙印,讓他們具備自造血功能。
希望他們終有一天,每當有戰事發生的時候他們自個能有意識的,自發的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而不是做個事不關己的旁觀者。
總不能讓這些將士們在挨餓的情況下打仗吧,等夏天過去,天也該轉涼了,他們是不是該加衣了。
之前國庫一直是空虛的狀態,猜也能猜到,他們日子過的應該極度艱難。
教唱的中途,沈如意找了王老先生,說了自己的想法,老先生立馬同意了下來。這是天大的好事啊,也是他的榮幸。能為這些將士們做點什麽,他非常高興。
李齊擅長寫話本,隨後沈如意又找了李齊,想讓李齊寫兩本有關於邊疆戰士的話本,希望裏麵有戰爭的殘酷,還有遠離家人後的思念,更有家國情懷。
還得把軍屬的難和辛苦也寫上。她要想辦法提高軍屬待遇。先把大家的觀念扭轉過來,其他的一步一步來。
沈如意對李齊強調道:“最好裏麵寫一兩個反麵的極端的例子,比如某某家的兒子去當兵了,家裏沒有了壯勞力,村裏人都看不起他們家,且使勁的去欺負這家人,讓軍屬家庭的日子格外的艱難。寫的越慘越好,我要讓它引起公憤,引起大家的同情和反思。”
“主子,根本不用誇張的,你說的就是實事。我見過的比你說的慘多了,我那隔壁村的真事。一老漢生了三個兒子,疼大的偏小的,就剩了個中間的就是出氣的。
大兒子好吃懶做,啥也不幹,整天的遊手好閑,還要吃好的,喝好的。小兒子油嘴滑舌,哄著這一家子供他讀書,以讀書人自居,實則啥也不是,隻能糊弄糊弄村裏人罷了。
家裏就二兒子,嘴不甜,隻會低頭幹活,像個老黃牛似的,還不招父母待見。地裏的活,都是二兒子沒日沒夜的在幹。其他兩個兒子,啥都不管,隻會伸手等吃等喝。就這,老漢夫妻倆還天天看二兒子不順眼,不是打就是罵。
老大老三很早就娶妻了,就剩了個老二卻沒錢娶妻,單身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年發大水,在河邊撿了個不要錢的且不知道家在哪裏的女人,做了他媳婦。之前是老二一人為一大家子累死累活,有了媳婦後變成了兩個人為一大家子奉獻。
後來他們倆人在家裏就屬於那種幹的最多,吃的最少的。再後來朝廷征兵,他們家是能拿出那點銀子躲過這場服兵役的,結果他父母舍不得銀子,就把老二的名字報了上去,絲毫不顧及老二妻子剛懷孕了的事實。
等他去了邊關後,她妻子因懷孕時吃不好睡不好,幹的活又多,家裏家外她都是主要勞力,導致生下的孩子身體也格外的弱,父母和兄弟一家見老二妻子和孩子成了累贅,直接把這娘倆給趕了出去。
什麽都沒給的趕了出去,讓其自生自滅,後來這小孩子沒養住死了,而這妻子直接瘋了。”
沈如意直接聽炸了,她現在特別的恨程朱理學,就是這玩意,帶偏了主流思想。給千千萬萬個個,套上了套子,被限定著綁死了。
狗屁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不慈子就可以不孝的,憑什麽隻單方麵的向下約束,向下管理?權利跟義務不該是事物的兩麵,同時存在的嗎?
還有什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理論簡直壞透了。不該是君不仁臣不忠嗎?當然,這玩意隻能在心裏說。
還有什麽父要兒死,兒不得不死,這什麽狗屁理論,父都要兒死了,兒為什麽要在乎父的想法。他都不要你了,並狠心的要你去死了,還提父不父的,豈不是在惡心人?
沈如意迴道:“行,就按你說的這個真實事件寫,不光要寫作為邊疆將士妻子和孩子的艱難,還要把他父母兄弟一家的不做人也寫上,我要用輿論去討伐他們,還有這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和稀泥的宗親們,必須一起討伐。
寫的越犀利越好,越深刻越好。還有,在故事的結尾,一定要引導人們去重新思考父與子,母與子的關係。”
“明白了。”
曲子的話,就由專業的人來譜了。
當然裏麵的有些歌詞,沈如意把忌諱或者不合適出現的個別詞,給改了改,讓它更符合這個時代。
先教會大家唱曲,主要學調子,有能力的或者文采好的人,完全可以自己作詞,把它二次創作填詞嘛,這個是無所謂的。
唱它,一為娛樂,二為用歌曲的方式表達感情和傳遞信息。說白了,她就是想控製某些方麵的言論和風向標,為她自己所用。
西北有戰事,所以《精忠報國》這首歌曲就特別應景,引導大家的愛國之情,激發愛國血脈的覺醒。
選了幾個聲線特別適合唱這首歌曲的人,讓他們加強訓練,再配上鼓樂,就當是為奮鬥在一線的將士們呐喊助威。
她不能參戰,但可能引導輿論,讓老百姓重新認識這些保家衛國的邊疆戰士們的偉大之所在。
還要引導輿論,讓人們學著去尊重這些將士們的妻子兒女和父母,明白他們的不容易和偉大,而不是去欺負他們。
《十五的月亮》也很應景,沈如意也給大家教了,必須把這首歌也傳唱的家喻戶曉。
可不興邊疆的戰士們在浴血奮戰,被保護的這些人卻在歌舞升平的吃喝玩樂。得讓他們知道,自個的幸福生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別人替大家在負重前行,是別人用命和鮮血換來的。
大家該感恩,該珍惜。
想到這裏,沈如意找了王老先生,讓寫兩篇專門來描寫邊疆戰事的檄文,必須傳達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思。
讓大家都聚焦和關注這事,看能不能搞到一些捐款和物資,來提高這些戰士的生活水平。
她努力種田養活這些軍隊沒問題,可這不是長久之計,必須想辦法讓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形成習慣記憶烙印,讓他們具備自造血功能。
希望他們終有一天,每當有戰事發生的時候他們自個能有意識的,自發的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而不是做個事不關己的旁觀者。
總不能讓這些將士們在挨餓的情況下打仗吧,等夏天過去,天也該轉涼了,他們是不是該加衣了。
之前國庫一直是空虛的狀態,猜也能猜到,他們日子過的應該極度艱難。
教唱的中途,沈如意找了王老先生,說了自己的想法,老先生立馬同意了下來。這是天大的好事啊,也是他的榮幸。能為這些將士們做點什麽,他非常高興。
李齊擅長寫話本,隨後沈如意又找了李齊,想讓李齊寫兩本有關於邊疆戰士的話本,希望裏麵有戰爭的殘酷,還有遠離家人後的思念,更有家國情懷。
還得把軍屬的難和辛苦也寫上。她要想辦法提高軍屬待遇。先把大家的觀念扭轉過來,其他的一步一步來。
沈如意對李齊強調道:“最好裏麵寫一兩個反麵的極端的例子,比如某某家的兒子去當兵了,家裏沒有了壯勞力,村裏人都看不起他們家,且使勁的去欺負這家人,讓軍屬家庭的日子格外的艱難。寫的越慘越好,我要讓它引起公憤,引起大家的同情和反思。”
“主子,根本不用誇張的,你說的就是實事。我見過的比你說的慘多了,我那隔壁村的真事。一老漢生了三個兒子,疼大的偏小的,就剩了個中間的就是出氣的。
大兒子好吃懶做,啥也不幹,整天的遊手好閑,還要吃好的,喝好的。小兒子油嘴滑舌,哄著這一家子供他讀書,以讀書人自居,實則啥也不是,隻能糊弄糊弄村裏人罷了。
家裏就二兒子,嘴不甜,隻會低頭幹活,像個老黃牛似的,還不招父母待見。地裏的活,都是二兒子沒日沒夜的在幹。其他兩個兒子,啥都不管,隻會伸手等吃等喝。就這,老漢夫妻倆還天天看二兒子不順眼,不是打就是罵。
老大老三很早就娶妻了,就剩了個老二卻沒錢娶妻,單身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年發大水,在河邊撿了個不要錢的且不知道家在哪裏的女人,做了他媳婦。之前是老二一人為一大家子累死累活,有了媳婦後變成了兩個人為一大家子奉獻。
後來他們倆人在家裏就屬於那種幹的最多,吃的最少的。再後來朝廷征兵,他們家是能拿出那點銀子躲過這場服兵役的,結果他父母舍不得銀子,就把老二的名字報了上去,絲毫不顧及老二妻子剛懷孕了的事實。
等他去了邊關後,她妻子因懷孕時吃不好睡不好,幹的活又多,家裏家外她都是主要勞力,導致生下的孩子身體也格外的弱,父母和兄弟一家見老二妻子和孩子成了累贅,直接把這娘倆給趕了出去。
什麽都沒給的趕了出去,讓其自生自滅,後來這小孩子沒養住死了,而這妻子直接瘋了。”
沈如意直接聽炸了,她現在特別的恨程朱理學,就是這玩意,帶偏了主流思想。給千千萬萬個個,套上了套子,被限定著綁死了。
狗屁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不慈子就可以不孝的,憑什麽隻單方麵的向下約束,向下管理?權利跟義務不該是事物的兩麵,同時存在的嗎?
還有什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理論簡直壞透了。不該是君不仁臣不忠嗎?當然,這玩意隻能在心裏說。
還有什麽父要兒死,兒不得不死,這什麽狗屁理論,父都要兒死了,兒為什麽要在乎父的想法。他都不要你了,並狠心的要你去死了,還提父不父的,豈不是在惡心人?
沈如意迴道:“行,就按你說的這個真實事件寫,不光要寫作為邊疆將士妻子和孩子的艱難,還要把他父母兄弟一家的不做人也寫上,我要用輿論去討伐他們,還有這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和稀泥的宗親們,必須一起討伐。
寫的越犀利越好,越深刻越好。還有,在故事的結尾,一定要引導人們去重新思考父與子,母與子的關係。”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