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卒特意揚高了聲音,現場又靜的出奇,靠前的人幾乎都能聽清楚,周家村眾人比較靠後,聽是聽不見的,隻看到兵卒說了什麽,然後連城門口的屍體也沒管,轉身就進了城,城門再次“轟隆隆”的關閉,似乎他們隻是出來震懾一下。
然後就見前麵的人有的上前去找迴自家親人的屍體,有的抱頭痛哭。
過去探聽的裏正孫子跑迴來學了一下,村民們都倒吸一口涼氣,離的遠看的不真切,這麽一說,瞬間渾身就開始冒冷汗,有的人都覺得後腦也森森的寒風,這會說著話都帶著顫音,
“裏正,那咱們怎麽辦啊?都走到這了不讓進,難道真要再往迴走,去那個什麽陽平關嗎?”
村民們都在猶豫,畢竟已經走了這麽遠,要是按照兵卒說的,可能還要走出一個多月,不願意是很正常的。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最開始支撐著他們那股到了京城就有救的信念已經被打破,現在滿心的都是被官府被朝廷放棄的悲哀,哪還有一絲的求生意識?什麽關的,這個時候,對他們來說,都是和安平鎮一樣,是官府間的推諉。
而且,就他們現在這狀態,說不定,他們都不一定有命能走到那個地方呢。
但是糖糖不一樣啊,這是個她熟悉的地名,她也想知道,記憶中的天武朝,和她想象的天武朝是不是同一個,也想知道,是不是她熟悉的那個陽平關,還有沒有她熟悉的人,她可記得,那個地方,可還有她的產業呢。
村民們沒了精氣神,都癱坐在自家的破爛行李上,半晌沒作聲。
望過去,都是一臉菜色,有些村民的眼神裏已經透著絕望了。
裏正也頹廢的一瞬間老了二十歲,六神無主。
周婆子也不禁苦著臉念叨著,
“老天爺啊,可給窮人一條活路吧?”
周婆子的小孫子和現在的糖糖差不多大小,小臉瘦的沒有一點肉,大大的腦袋掛在肩膀上,孩子還不太清楚不讓進城意味著什麽,不過這沉默的氣氛並不陌生,這會也不敢出聲,悄悄的倚靠在祖母的懷抱裏,隻一雙大眼睛滴溜溜的轉著,看看這個,看看那個。
緩過神來的裏正第一時間就跟著大孫子顫顫巍巍的去了城門口,當然,試圖進城,是不可能的,去找了那群難民了解情況,片刻後,踉踉蹌蹌的迴來,第一句話就是,
“改道,去陽平關。”
反對是肯定的,之前的千辛萬苦都是為了找到官府,在老百姓眼裏,官府代表著朝廷,是他們最大的依靠,即使現在這個依靠讓他們心寒,他們也不願意這麽輕易放棄。
“裏正,不走不行嗎?說不定明天就讓進了呢?”
“是啊,他們是往裏闖才被殺的,咱們乖乖排隊,不會的吧?”
一個個都眼巴巴的盯著裏正,都是一個意思,不想走。
從家裏走到這,已經耗盡了他們全部的精力和財物,前些日子要不是周家帶著那小姑娘發現了能吃的東西,他們現在可能已經成了半路上的一個餓死鬼,好不容易堅持到這,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精力再多走那幾百裏還是兩千裏了。
裏正,他又何嚐不是呢?本就貧苦,臨走前都是帶走了全部家當,這一路,幾次生死之間,能吃的早就吃完了,幾乎都是頂著最後一口氣才堅持到這,再往前走,他都不知道要怎麽走。
休息了大半天之後,連之前在牆根下等了多日的難民,也都相互攙扶著離開了,同路,難民的隊伍相當壯大,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周家村這邊,不情不願,但是沒有辦法,也都收拾東西垂頭跟在隊伍後麵,既然都是一個目的地,糖糖也沒出頭,還是跟周家村一起。
絕望是絕望,但是難民們也都清楚,就現在城裏官府的態度,在這繼續等下去就是死路一條,往西南走,興許還能有一條生路。
即使再不願,不忿,不想,也都乖乖的起身跟著,無他,都想活著。
隊伍長了,人心也散了。
第二天下午才走到三十裏處的岔口,前麵的哀聲哉道越來越多,隊伍也愈發的拖遝。裏正緊緊的拘著村民,不遠不近的跟著,壯年的漢子把老弱婦孺都圍在中間,比之前單獨出行時還要警惕,有些村民不理解,還埋怨著,
“裏正這是什麽意思,這麽多人,還能有什麽危險嗎?”
殊不知,最危險的就是人。
前麵其他隊伍易子而食的消息傳過來時,周家村家家都在啃著最後的幹糧,聽到消息,老人垂頭頓足,有些婦女把吃進去的幹糧都吐了出來。
周家村地處偏僻,一向淳樸,裏正又管的緊,這種事隻遙遠的聽過,這是第一次,還是在身邊,單純的村民都受不了。
周婆子歎氣,
“這都餓瘋了啊,人都不是人了。”
再上路時,速度明顯比之前還要慢,看這架勢,要跟前麵拉開距離了。 就這一條主路,幾這樣跟著顯然也不是辦法,沒兩天,裏正就召集青壯年商量要從旁邊的山路穿過去。有這還算好走的管道,村民們大都是不願意走山路的,裏正也沒強硬的要求,隻是,隨著大夥兒手裏的糧食越來越少,路上也幾乎找不到一點能入口的東西,人性,更真實的表現出來。
打架,搶奪,傷人,鬧出人命也變成了稀鬆平常,村民們坐不住了,紛紛主動要求改道。
於是,前麵的大部隊燒殺搶掠的時候,周家村悄悄的進了山。都是山裏長大的,其實對山都不陌生,很快就適應了崎嶇的山路。山上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再幹旱山上的樹也是還在的,甚至還有一些綠葉,林間也能遮擋不少的高溫暴曬,這倒也讓村民們得到不少的喘息,也不用提心吊膽隨時會出現的危險。
至於山上的野獸,除了偶爾能見到幾隻幹巴巴的小野雞,和四處逃竄的瘦兔子,其它的還真沒見到,按照他們靠山吃山的經驗,大型野獸也被逼近深山求生去了。
然後就見前麵的人有的上前去找迴自家親人的屍體,有的抱頭痛哭。
過去探聽的裏正孫子跑迴來學了一下,村民們都倒吸一口涼氣,離的遠看的不真切,這麽一說,瞬間渾身就開始冒冷汗,有的人都覺得後腦也森森的寒風,這會說著話都帶著顫音,
“裏正,那咱們怎麽辦啊?都走到這了不讓進,難道真要再往迴走,去那個什麽陽平關嗎?”
村民們都在猶豫,畢竟已經走了這麽遠,要是按照兵卒說的,可能還要走出一個多月,不願意是很正常的。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最開始支撐著他們那股到了京城就有救的信念已經被打破,現在滿心的都是被官府被朝廷放棄的悲哀,哪還有一絲的求生意識?什麽關的,這個時候,對他們來說,都是和安平鎮一樣,是官府間的推諉。
而且,就他們現在這狀態,說不定,他們都不一定有命能走到那個地方呢。
但是糖糖不一樣啊,這是個她熟悉的地名,她也想知道,記憶中的天武朝,和她想象的天武朝是不是同一個,也想知道,是不是她熟悉的那個陽平關,還有沒有她熟悉的人,她可記得,那個地方,可還有她的產業呢。
村民們沒了精氣神,都癱坐在自家的破爛行李上,半晌沒作聲。
望過去,都是一臉菜色,有些村民的眼神裏已經透著絕望了。
裏正也頹廢的一瞬間老了二十歲,六神無主。
周婆子也不禁苦著臉念叨著,
“老天爺啊,可給窮人一條活路吧?”
周婆子的小孫子和現在的糖糖差不多大小,小臉瘦的沒有一點肉,大大的腦袋掛在肩膀上,孩子還不太清楚不讓進城意味著什麽,不過這沉默的氣氛並不陌生,這會也不敢出聲,悄悄的倚靠在祖母的懷抱裏,隻一雙大眼睛滴溜溜的轉著,看看這個,看看那個。
緩過神來的裏正第一時間就跟著大孫子顫顫巍巍的去了城門口,當然,試圖進城,是不可能的,去找了那群難民了解情況,片刻後,踉踉蹌蹌的迴來,第一句話就是,
“改道,去陽平關。”
反對是肯定的,之前的千辛萬苦都是為了找到官府,在老百姓眼裏,官府代表著朝廷,是他們最大的依靠,即使現在這個依靠讓他們心寒,他們也不願意這麽輕易放棄。
“裏正,不走不行嗎?說不定明天就讓進了呢?”
“是啊,他們是往裏闖才被殺的,咱們乖乖排隊,不會的吧?”
一個個都眼巴巴的盯著裏正,都是一個意思,不想走。
從家裏走到這,已經耗盡了他們全部的精力和財物,前些日子要不是周家帶著那小姑娘發現了能吃的東西,他們現在可能已經成了半路上的一個餓死鬼,好不容易堅持到這,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精力再多走那幾百裏還是兩千裏了。
裏正,他又何嚐不是呢?本就貧苦,臨走前都是帶走了全部家當,這一路,幾次生死之間,能吃的早就吃完了,幾乎都是頂著最後一口氣才堅持到這,再往前走,他都不知道要怎麽走。
休息了大半天之後,連之前在牆根下等了多日的難民,也都相互攙扶著離開了,同路,難民的隊伍相當壯大,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周家村這邊,不情不願,但是沒有辦法,也都收拾東西垂頭跟在隊伍後麵,既然都是一個目的地,糖糖也沒出頭,還是跟周家村一起。
絕望是絕望,但是難民們也都清楚,就現在城裏官府的態度,在這繼續等下去就是死路一條,往西南走,興許還能有一條生路。
即使再不願,不忿,不想,也都乖乖的起身跟著,無他,都想活著。
隊伍長了,人心也散了。
第二天下午才走到三十裏處的岔口,前麵的哀聲哉道越來越多,隊伍也愈發的拖遝。裏正緊緊的拘著村民,不遠不近的跟著,壯年的漢子把老弱婦孺都圍在中間,比之前單獨出行時還要警惕,有些村民不理解,還埋怨著,
“裏正這是什麽意思,這麽多人,還能有什麽危險嗎?”
殊不知,最危險的就是人。
前麵其他隊伍易子而食的消息傳過來時,周家村家家都在啃著最後的幹糧,聽到消息,老人垂頭頓足,有些婦女把吃進去的幹糧都吐了出來。
周家村地處偏僻,一向淳樸,裏正又管的緊,這種事隻遙遠的聽過,這是第一次,還是在身邊,單純的村民都受不了。
周婆子歎氣,
“這都餓瘋了啊,人都不是人了。”
再上路時,速度明顯比之前還要慢,看這架勢,要跟前麵拉開距離了。 就這一條主路,幾這樣跟著顯然也不是辦法,沒兩天,裏正就召集青壯年商量要從旁邊的山路穿過去。有這還算好走的管道,村民們大都是不願意走山路的,裏正也沒強硬的要求,隻是,隨著大夥兒手裏的糧食越來越少,路上也幾乎找不到一點能入口的東西,人性,更真實的表現出來。
打架,搶奪,傷人,鬧出人命也變成了稀鬆平常,村民們坐不住了,紛紛主動要求改道。
於是,前麵的大部隊燒殺搶掠的時候,周家村悄悄的進了山。都是山裏長大的,其實對山都不陌生,很快就適應了崎嶇的山路。山上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再幹旱山上的樹也是還在的,甚至還有一些綠葉,林間也能遮擋不少的高溫暴曬,這倒也讓村民們得到不少的喘息,也不用提心吊膽隨時會出現的危險。
至於山上的野獸,除了偶爾能見到幾隻幹巴巴的小野雞,和四處逃竄的瘦兔子,其它的還真沒見到,按照他們靠山吃山的經驗,大型野獸也被逼近深山求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