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看房
1980我的導演生涯 作者:梁園築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末,韓平拉著朱霖,跟著陳懷愷來到和平裏小區。
進了小區,陳懷愷饒有興致的為兩人介紹起這裏。
“和平裏筒子樓多,也有平房和單元樓。這麽些年來,還起了不少外號,比如‘赫魯曉夫樓’、‘九百間’、‘轉角樓’.......不過最負盛名的,還是‘戰犯樓’和‘資本樓’。”
戰犯樓和資本樓?
韓平和朱霖也來了興趣,連連追問其中的含義。
陳懷愷本人雖然不是這裏的住戶,卻和這裏的住戶是老朋友,對這裏的一些事門清,他說:“和平裏十一區39號樓之所以被稱為‘戰犯樓’,是因為杜聿明、廖耀湘、王耀武、範漢傑等第一批“特赦”的前國民黨高官曾在此居住過。”
“當時有傳言說,末代皇帝溥儀也住在這裏,其實那是因為溥儀經常來這棟樓裏看望他的一些朋友而已,39號樓經常傳來“皇帝死了”的唿叫聲,開始大家都爭著擠著去看個究竟,後來就見怪不怪了。”
他所說的這些在普通人眼裏已經是秘聞了,引得韓平和朱霖兩人一陣驚歎。
同時,他們也更加好奇‘資本樓’裏住的又是誰。
“陳大哥,那資本樓呢?”
陳懷愷道:“和平街11區22號樓,早年就被小區裏的住戶叫做“資本樓”。其實這裏沒有住過一戶資本家,各行各業的社會名流倒是不少。”
“著名國畫大師董壽平老先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先生的高堂及胞弟,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的夫人,都是“資本樓”的業主。”
他所說的這些人,不僅德高望重,在文藝界更是響當當的人物。
此時,韓平突有所感,他說:“陳大哥,你說要賣房子的那位住的就是11區22號樓的吧?”
“沒錯。”陳懷愷確認了韓平的猜測,然後繼續道:“陳方前陳導,我們燕影廠的老同誌,和我同歲。”
“原來是陳大哥的本家啊。”韓平笑著說。
陳懷愷大笑一聲,“幾百年前肯定是一家。”
三人進了十一區,向著22樓走去,朱霖對韓平低聲說道:“這院子綠化不錯,還有小花園呢。”
和平裏十一區的公寓樓是四層單元小樓,樓宇的前後中間除了道路便是大片的綠植,環境整潔幽雅。可惜現在是冬天,院裏的花草樹木都衰敗了。
這個年代的多層住宅普遍為四層,極個別新建的是六層,一棟樓是三個單元,每個單元是三戶人家。
朱霖從小在燕大裏長大,住的也是這種風格的公寓樓。
和平裏小區的這些建築通常具有厚實的牆體和尖端的樓頂設計,既保暖又涼爽。
幾人走到走到22號樓的單元門門口,便看到一個年紀和陳愷歌差不多的年輕男子站在那裏。
“元和。”
“陳叔!”
年輕人見到陳懷愷連忙問好。
前麵說過,兩家人是認識的,陳懷愷和陳方前關係好,年輕人叫他叔沒毛病。
陳懷愷跟年輕人互相打了個招唿,說道:“這是我兄弟和他對象,這位是陳元和,老陳的兒子。”
幾人寒暄了幾句,韓平才知道年輕人也是電影圈的,不過沒有子承父業當導演,而是當了編劇。
“韓平也是我們燕影廠的導演,你應該看過他拍的片子。”
“哦?不知韓導拍過哪幾部電影?”陳元和問。
他本來以為韓平是個富家子弟,沒想到是個導演,還和陳叔一樣,都是燕影廠的,這讓他有些吃驚。
這麽年輕就能當導演,不一般啊。
“就拍過三部,兩部已經上映,《神秘的大佛》和《少林寺》。”
“這兩部電影我都看過,我可是韓導的忠實影迷呢!”
陳元和這才知道,眼前這個年輕的導演就是自己的偶像,心中高興不已。
“謝謝。”
“我們家幾個兄弟都喜歡韓導您的電影,而且我爸還不止一次在我們麵前誇過您,說您是導演中百年一遇的天才,早晚會帶領華夏電影走向世界!”陳元和越說越激動。
韓平謙虛道:“陳導謬讚了。”
“韓導您不隻是電影拍得好,劇本也寫得好,我在電影雜誌上看過您發表的劇本節選,給了我很多啟迪,不久前我寫了一個劇本通過審核,裏麵的內容多多少少受到您的啟發。我真應該好好謝謝您。”陳元和道。
韓平道:“這我可不敢居功,說到底還是你的劇本寫得好,才能得到認可。”
陳懷愷道:“好了,電影隨時可以聊,咱們還是先看看房子。”
陳元和也有些不好意思,他連忙道:“我爸這陣子還在外景地拍電影呢,短時間迴不來,就囑咐我接待陳叔看房。”
陳方前賣房,也有他們這些當子女的意見在內。
陳家人口多,五個子女,加上夫妻兩人,和平裏小區房子麵積也就百來平,完全住不下這許多人。
近些年,國內對房產買賣有所鬆動,得到消息的子女便攛掇著老頭賣房。
一萬多塊的房子,拿了錢完全可以買一套二進乃至三進的四合院,他們這一大家子完全夠住,也不用小的在單位住宿舍。
他們搬迴家住,也能照顧父母。
可謂兩全其美。
當然,這些都是陳元和說的,是不是真的,韓平並不關心。
如果是真的話,他倒是覺得這家子人挺有眼光。
四合院的升值潛力肯定比小多層要高,他們要是運氣好,趕上好時候,房子升值個千百倍並非不可能。
不過他今天主要還是來看房子的,並不想和對方聊房子未來的升值潛力。
陳方前的居所,悄然隱匿於三樓一隅,門扉輕啟的瞬間,一股溫暖而明媚的光輝瞬間擁抱了韓平的視野。那光,源自南向延展的碩大陽台,其上的客廳,以整麵落地的玻璃窗為畫框,將外界的燦爛陽光毫無保留地引入這方小小的天地,仿佛是大自然最溫柔的筆觸,在這略顯簡樸的年代裏,繪就了一幅不同尋常的生活畫卷。
在這個年代,居住空間多顯局促,建築設計與居住哲學尚未觸及後世的寬廣與細膩。
南向大客廳,配以寬敞的陽台,這樣的布局,實屬罕見,凝聚著設計者的巧思。它們,往往隻屬於那些早年間建造的高檔建築,是身份與品味的象征,而非尋常百姓家所能輕易企及的夢想。
然而,在這裏,眼前的公寓卻以一種出人意料的姿態,打破了這一常規。
它的戶型設計,精妙絕倫,仿佛是穿越時空而來的靈感之作,輕而易舉地超越了同時代九成九的住宅樓。一進門,便是西側的玄關,簡潔而不失雅致。而南向空間非常寬闊,正是客廳所在。
如此布局,不僅是對空間的極致利用,更是對生活品質的一種深刻詮釋。
這套公寓是三室兩廳兩衛的布局,主臥空間很大,兩個次臥有一間被改成了書房,在書房牆上還能掛著幾幅國畫,看落款,正是陳方前本人的作品。
總的來說,這套公寓的布局很合理,即便是放在幾十年後,也不顯得落伍。
要說缺點也不是沒有,這套公寓畢竟住了十幾年,裝潢上已經落後,不過簡單拾掇一下,再添置些家具,拎包入住還是沒問題的。
要說這套公寓,最讓韓平滿意的還得是暖氣。
之前他住的是大雜院,裏麵沒有暖氣,冬天取暖隻能靠燒炕,燒了就暖和,停了火該冷還是冷。而且在家裏他也不敢穿太單薄,但這套房子是有供暖的,就這麽一會兒,他已經想脫外套了。
朱霖拉著韓平到主臥,看了又看。
主臥有著生活氣息,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整個房間都被鋪上一層金色。
“如果是夏天,打開窗戶肯定很美,很愜意。”
除了主臥,次臥和書房也都有窗戶,照明都不錯。
而且這棟樓住的都是文藝界人士,並沒有喧鬧聲,很清靜,朱霖很喜歡。
“書房是現成的,不用大改,咱們就把主臥和次臥稍微整一下。”
“次臥也不小,現在的單人床可以換成雙人床,到時候家裏老人來這也能有住的地方。”
朱霖出謀劃策,讓韓平也忍不住暢享未來。
夫妻倆在屋子裏轉了一圈,朱霖越看越喜歡,透過客廳的窗戶,她能看到樓下小朋友在院子裏嬉笑打鬧。遠處,還有小夫妻手挽著手在院子裏散步。
這樣的畫麵,正和她想象中的不謀而合。
漸漸地,她嘴角露出一絲笑容,不知是想到了什麽美事,
韓平察覺到她的情緒,輕聲問道:“喜歡吧?”
朱霖剛想說話,然後反應了過來,給了韓平一個眼神,搖了搖頭。
她現在隻是和韓平處對象,又沒有結婚,房子是韓平買的,她要是提出意見,影響到韓平的決策豈不是有越俎代庖的嫌疑?
許是猜到了朱霖的小心思,韓平笑了笑,沒說話。
等看完了房子,韓平象征性地詢問道:“元和,這房子你打算賣多少錢?”
“一萬塊。這個價格我爸之前也和陳叔叔提過,想必韓導也是知道的吧。”陳元和道。
進了小區,陳懷愷饒有興致的為兩人介紹起這裏。
“和平裏筒子樓多,也有平房和單元樓。這麽些年來,還起了不少外號,比如‘赫魯曉夫樓’、‘九百間’、‘轉角樓’.......不過最負盛名的,還是‘戰犯樓’和‘資本樓’。”
戰犯樓和資本樓?
韓平和朱霖也來了興趣,連連追問其中的含義。
陳懷愷本人雖然不是這裏的住戶,卻和這裏的住戶是老朋友,對這裏的一些事門清,他說:“和平裏十一區39號樓之所以被稱為‘戰犯樓’,是因為杜聿明、廖耀湘、王耀武、範漢傑等第一批“特赦”的前國民黨高官曾在此居住過。”
“當時有傳言說,末代皇帝溥儀也住在這裏,其實那是因為溥儀經常來這棟樓裏看望他的一些朋友而已,39號樓經常傳來“皇帝死了”的唿叫聲,開始大家都爭著擠著去看個究竟,後來就見怪不怪了。”
他所說的這些在普通人眼裏已經是秘聞了,引得韓平和朱霖兩人一陣驚歎。
同時,他們也更加好奇‘資本樓’裏住的又是誰。
“陳大哥,那資本樓呢?”
陳懷愷道:“和平街11區22號樓,早年就被小區裏的住戶叫做“資本樓”。其實這裏沒有住過一戶資本家,各行各業的社會名流倒是不少。”
“著名國畫大師董壽平老先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先生的高堂及胞弟,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的夫人,都是“資本樓”的業主。”
他所說的這些人,不僅德高望重,在文藝界更是響當當的人物。
此時,韓平突有所感,他說:“陳大哥,你說要賣房子的那位住的就是11區22號樓的吧?”
“沒錯。”陳懷愷確認了韓平的猜測,然後繼續道:“陳方前陳導,我們燕影廠的老同誌,和我同歲。”
“原來是陳大哥的本家啊。”韓平笑著說。
陳懷愷大笑一聲,“幾百年前肯定是一家。”
三人進了十一區,向著22樓走去,朱霖對韓平低聲說道:“這院子綠化不錯,還有小花園呢。”
和平裏十一區的公寓樓是四層單元小樓,樓宇的前後中間除了道路便是大片的綠植,環境整潔幽雅。可惜現在是冬天,院裏的花草樹木都衰敗了。
這個年代的多層住宅普遍為四層,極個別新建的是六層,一棟樓是三個單元,每個單元是三戶人家。
朱霖從小在燕大裏長大,住的也是這種風格的公寓樓。
和平裏小區的這些建築通常具有厚實的牆體和尖端的樓頂設計,既保暖又涼爽。
幾人走到走到22號樓的單元門門口,便看到一個年紀和陳愷歌差不多的年輕男子站在那裏。
“元和。”
“陳叔!”
年輕人見到陳懷愷連忙問好。
前麵說過,兩家人是認識的,陳懷愷和陳方前關係好,年輕人叫他叔沒毛病。
陳懷愷跟年輕人互相打了個招唿,說道:“這是我兄弟和他對象,這位是陳元和,老陳的兒子。”
幾人寒暄了幾句,韓平才知道年輕人也是電影圈的,不過沒有子承父業當導演,而是當了編劇。
“韓平也是我們燕影廠的導演,你應該看過他拍的片子。”
“哦?不知韓導拍過哪幾部電影?”陳元和問。
他本來以為韓平是個富家子弟,沒想到是個導演,還和陳叔一樣,都是燕影廠的,這讓他有些吃驚。
這麽年輕就能當導演,不一般啊。
“就拍過三部,兩部已經上映,《神秘的大佛》和《少林寺》。”
“這兩部電影我都看過,我可是韓導的忠實影迷呢!”
陳元和這才知道,眼前這個年輕的導演就是自己的偶像,心中高興不已。
“謝謝。”
“我們家幾個兄弟都喜歡韓導您的電影,而且我爸還不止一次在我們麵前誇過您,說您是導演中百年一遇的天才,早晚會帶領華夏電影走向世界!”陳元和越說越激動。
韓平謙虛道:“陳導謬讚了。”
“韓導您不隻是電影拍得好,劇本也寫得好,我在電影雜誌上看過您發表的劇本節選,給了我很多啟迪,不久前我寫了一個劇本通過審核,裏麵的內容多多少少受到您的啟發。我真應該好好謝謝您。”陳元和道。
韓平道:“這我可不敢居功,說到底還是你的劇本寫得好,才能得到認可。”
陳懷愷道:“好了,電影隨時可以聊,咱們還是先看看房子。”
陳元和也有些不好意思,他連忙道:“我爸這陣子還在外景地拍電影呢,短時間迴不來,就囑咐我接待陳叔看房。”
陳方前賣房,也有他們這些當子女的意見在內。
陳家人口多,五個子女,加上夫妻兩人,和平裏小區房子麵積也就百來平,完全住不下這許多人。
近些年,國內對房產買賣有所鬆動,得到消息的子女便攛掇著老頭賣房。
一萬多塊的房子,拿了錢完全可以買一套二進乃至三進的四合院,他們這一大家子完全夠住,也不用小的在單位住宿舍。
他們搬迴家住,也能照顧父母。
可謂兩全其美。
當然,這些都是陳元和說的,是不是真的,韓平並不關心。
如果是真的話,他倒是覺得這家子人挺有眼光。
四合院的升值潛力肯定比小多層要高,他們要是運氣好,趕上好時候,房子升值個千百倍並非不可能。
不過他今天主要還是來看房子的,並不想和對方聊房子未來的升值潛力。
陳方前的居所,悄然隱匿於三樓一隅,門扉輕啟的瞬間,一股溫暖而明媚的光輝瞬間擁抱了韓平的視野。那光,源自南向延展的碩大陽台,其上的客廳,以整麵落地的玻璃窗為畫框,將外界的燦爛陽光毫無保留地引入這方小小的天地,仿佛是大自然最溫柔的筆觸,在這略顯簡樸的年代裏,繪就了一幅不同尋常的生活畫卷。
在這個年代,居住空間多顯局促,建築設計與居住哲學尚未觸及後世的寬廣與細膩。
南向大客廳,配以寬敞的陽台,這樣的布局,實屬罕見,凝聚著設計者的巧思。它們,往往隻屬於那些早年間建造的高檔建築,是身份與品味的象征,而非尋常百姓家所能輕易企及的夢想。
然而,在這裏,眼前的公寓卻以一種出人意料的姿態,打破了這一常規。
它的戶型設計,精妙絕倫,仿佛是穿越時空而來的靈感之作,輕而易舉地超越了同時代九成九的住宅樓。一進門,便是西側的玄關,簡潔而不失雅致。而南向空間非常寬闊,正是客廳所在。
如此布局,不僅是對空間的極致利用,更是對生活品質的一種深刻詮釋。
這套公寓是三室兩廳兩衛的布局,主臥空間很大,兩個次臥有一間被改成了書房,在書房牆上還能掛著幾幅國畫,看落款,正是陳方前本人的作品。
總的來說,這套公寓的布局很合理,即便是放在幾十年後,也不顯得落伍。
要說缺點也不是沒有,這套公寓畢竟住了十幾年,裝潢上已經落後,不過簡單拾掇一下,再添置些家具,拎包入住還是沒問題的。
要說這套公寓,最讓韓平滿意的還得是暖氣。
之前他住的是大雜院,裏麵沒有暖氣,冬天取暖隻能靠燒炕,燒了就暖和,停了火該冷還是冷。而且在家裏他也不敢穿太單薄,但這套房子是有供暖的,就這麽一會兒,他已經想脫外套了。
朱霖拉著韓平到主臥,看了又看。
主臥有著生活氣息,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整個房間都被鋪上一層金色。
“如果是夏天,打開窗戶肯定很美,很愜意。”
除了主臥,次臥和書房也都有窗戶,照明都不錯。
而且這棟樓住的都是文藝界人士,並沒有喧鬧聲,很清靜,朱霖很喜歡。
“書房是現成的,不用大改,咱們就把主臥和次臥稍微整一下。”
“次臥也不小,現在的單人床可以換成雙人床,到時候家裏老人來這也能有住的地方。”
朱霖出謀劃策,讓韓平也忍不住暢享未來。
夫妻倆在屋子裏轉了一圈,朱霖越看越喜歡,透過客廳的窗戶,她能看到樓下小朋友在院子裏嬉笑打鬧。遠處,還有小夫妻手挽著手在院子裏散步。
這樣的畫麵,正和她想象中的不謀而合。
漸漸地,她嘴角露出一絲笑容,不知是想到了什麽美事,
韓平察覺到她的情緒,輕聲問道:“喜歡吧?”
朱霖剛想說話,然後反應了過來,給了韓平一個眼神,搖了搖頭。
她現在隻是和韓平處對象,又沒有結婚,房子是韓平買的,她要是提出意見,影響到韓平的決策豈不是有越俎代庖的嫌疑?
許是猜到了朱霖的小心思,韓平笑了笑,沒說話。
等看完了房子,韓平象征性地詢問道:“元和,這房子你打算賣多少錢?”
“一萬塊。這個價格我爸之前也和陳叔叔提過,想必韓導也是知道的吧。”陳元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