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結局
年代重生,萌寶奶兇奶兇奪迴氣運 作者:千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忠心黑著臉瞪曾賦,也不說話,整個人氣鼓鼓的。
曾賦從頭到尾笑臉盈盈,跟周燕祖孫三人打招唿,感謝他們對許忠心的照顧。
雖然許忠心沒有寫信給曾賦說她在左岸大隊的生活,不過曾賦來的時候,就找人打聽了。
再看一向冷冰冰眼高於頂,誰都不放在眼裏的許忠心,對周家人和周燕明顯不同的態度,他就知道,許忠心在周家過得很好。
而且,這丫頭竟然長肉了。
周爺周奶已經走了,他們可不摻和年輕人的事。
周燕杵了杵許忠心:“別裝了,看得出你很高興,你們好好說說話,我去做飯。”
許忠心瞬間炸毛:“誰高興了,誰高興了,你沒看到我在生氣嗎?”
周燕大步離開:“沒看到,中午吃紅燒肉啊。”
許忠心肉眼可見的樂了一下,曾賦捕捉得一清二楚,這丫頭的肉,應該就是這位周同誌養出來的。
許忠心瞪過去:“看什麽看?誰讓你來的?你想幹嘛?我警告你,什麽都別想,沒事趕緊走,這裏不歡迎你。”
曾賦像個沒脾氣的老好人,輕聲細語道:“沒誰讓我來,就是我擔心你,過來看看。
這不快過年了嗎,叔嬸想問問你什麽時候迴去,許大哥他們還讓我給你帶了些吃的和錢票,他們說你今年要是不方便迴去也沒關係,錢票別省,他們隔段時間就給你寄。”
許忠心冷哼:“誰稀罕,我自己能養活自己。”
曾賦笑笑:“帶我到處走走吧,我覺得這裏還挺好的。”
許忠心雙手環胸:“要走自己走去。”
曾賦歎氣,還是一樣的孩子氣,也難怪許家不讓她去參軍。
結婚,也不過是個借口而已,忠心還小,許家哪裏舍得。
他倒是很樂意,可惜,丫頭不開竅。
工廠的貨,如期送到客戶手裏,蘇怡狠狠鬆口氣。
為了表示感謝,晚上請曾賦,許忠心和周家人吃飯。
之後幾天,村民合力把路通了,工廠裏的貨物全都順利運送出去。
冬月底,工廠裏做了結算。
刨除所有開支和預留款,有六萬多的結餘,可把村子裏的人激動壞了。
接下來分紅,分到最少的,也有三百多塊錢,最多的屬於團子,有差不多一萬。
團子的分紅包括畢家所有投入和團子幾次幫忙找到原材料。
對旁人來說,確實很多,但沒有超過蘇怡的理想期待值,主要是今年剛開始,投入太多,而且剛起步,什麽都不熟練。
但不管多少,都讓沒投的幾家羨慕紅了眼。
鬧騰得最厲害的,就屬萬家。
“憑什麽吳家人能後來補上,我們就不能補?這不公平。”李應菊跳腳鬧騰。
王建樹冷哼:“吳家的份額,是畢家人讓出去的,你們想要也可以,自己問問誰願意分給你們,隻要有人願意,我這裏立馬幫忙改。”
哪裏有人願意,所有人紛紛遠離這幾家人,尤其遠離萬家。
當初王建樹那麽說讓投讓投,他們不投,怪得了誰。
李應菊怒罵:“都是些自私自利的自私鬼,你們都給老娘等著。
畢家那麽多份額,既然願意分給吳家,為什麽不願意分點給我們,是看不起我們嗎?畢家必須分些給我們。
你們說是畢家分的,就是畢家分的,誰知道裏麵有什麽彎彎繞繞,我不管,今天要是不給我萬家分些份額,我就上報,我不得好,誰都別想得好。”
李應菊的模樣有些瘋魔,感覺精神不太正常。
萬家其他人都沒開口,任由李應菊鬧。
王建樹知道萬家人打什麽主意,尤其是萬貴。
平時沒什麽存在感,但李應菊在外麵的所有鬧騰,都是他在背後指使。
但這事不是他們鬧一鬧,就能成的。
“你們想要份額,就隻有我剛剛說的那一個辦法,至於吳家的份額,是不是畢家給的,你們可以去查,你們不會查,就報公安查,讓懂的人來查,我們所有證件都齊全,不怕查。
也別想著用下三濫的手段逼畢家,他們不欠你們,他們也不是你們隨便鬧騰兩下,就能拿捏的人。
做人,還是要點臉好。
分紅結束了,明天所有人再來這裏,分糧。”
父老鄉親又是一陣歡唿,根本沒人在意萬家那幾家人。
畢家更不在意,他們得迴去收拾東西去市裏過年。
所有東西畢奶這段時間陸陸續續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本來明天就能走,不過畢奶想等今年的新糧,一起帶去市裏,所以又多等一天。
畢家今年隻有畢奶帶著家裏三個小子,偶爾下地,工分不多,分到的糧食也不多。
不過畢奶用錢買,多買一些,家裏人多,還有三個半大小子,都是能吃的。
分糧第二天,畢家收拾妥當,把家裏交給周家照看,一行人坐上租的小貨車去市裏。
同行的還有曾賦和許忠心,他們去市裏坐火車迴京都。
許忠心能答應迴去,還得靠周燕相勸,要不然憑借曾賦真不行。
車子先把兩人送到車站,他們東西也多,大包小包的,全是周燕給許忠心家裏人準備的各種山貨,還有廠子裏生產的東西。
許忠心要給錢,周燕不要,她現在不缺錢了,這些東西她送得起。
兩人拉扯好一陣才結束,看得曾賦忍不住笑,許忠心真是越來越接地氣了。
畢家送走兩人,再坐車到蘇家。
蘇家姥爺姥姥一大早就在巷子口翹首以盼。
經夫妻倆宣傳,現在整個片區的人都知道老蘇家的鄉下親家要來過年。
大家都好奇,想看看是蘇家吹牛,還是畢家真是一個啥啥都好的親家,所以巷子口坐了不少看熱鬧的人。
小貨車停下,所有人都隨著蘇姥爺蘇姥姥起身迎上去。
畢奶是個社牛,一點不帶怕的。
把畢爺扶下車,再牽下團子,順手拎下一袋鬆子,混進了人群。
蘇怡都沒來得及叫人,就被安排進院子,和畢木森三兄弟幫著下貨。
人群就這麽看著一袋一袋的東西往蘇家搬,身邊是畢奶大方的分享零食。
這迴是真羨慕了。
蘇姥爺蘇姥姥嘚瑟得不行,帶著親家親家公和所有人都認了一圈,東西都下完了之後,才迴去。
關上院門,蘇姥就開始肉疼。
“老姐姐啊,你也太大方了,那麽大一袋鬆子,你是一點沒留。
還有這些,你把家都搬空了吧?”
畢奶豪氣揮手:“你也太小看我們家了,這點東西就搬空了,我們還活不活了?”
行吧,蘇姥姥的嘴皮子沒有畢奶利索。
老姐妹兩個收拾東西去了,蘇怡和畢木森三兄弟幫忙。
蘇姥爺抱著團子和畢爺喝茶聊天,蘇家一向冷清的院子,空前熱鬧。
隨後幾天,蘇姥爺蘇姥姥帶著畢家眾人,挨個去拜訪了相熟的人家。
再然後,就在市裏各種玩。
臘月三十晚上,畢承誌趕了迴來,一家人在一起過了個團圓年。
畢承誌說起嚴玉枝。
嚴玉枝被抓後,幾次逃跑,好似能力枯竭,一次比一次跑得困難。
最後一次是馮鵬飛慫恿的,父女倆一起跑。
沒想到他們倒黴,兩人過關押所的鐵閘門時,鐵閘故障,突然落下,砸在兩人頭上,當即腦漿迸裂,瞬間咽氣。
屍體是嚴君茹去收的,至於嚴君茹想做什麽,畢承誌沒問,也不在意。
嚴玉枝死了,壓在畢家心口上的石頭,也算是鬆了。
隨後畢家說起馬東海想認幹親的事,畢承誌隻是沉吟一瞬就答應了。
其他人也再沒什麽意見。
元宵節這天,一行人包括蘇家二老一起迴大隊,邀請馬東海做客,順便認親。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工廠穩步發展,名聲越漸響亮。
成立第五年的時候,蘇怡終於擴張,發展成一個萬人大廠,周邊公社鄉鎮,都受工廠的影響,迅速發展,越來越好。
工廠的第一批員工如今都在領導層。
王建樹退了下來,王有田頂了他爸的位置,當副廠長。
大隊長這活,落在了三十出頭的羅姓漢子身上。
漢子穩重有責任心,腦子也聰明,是王建樹千挑萬選選出來的。
而王建樹,他跑工廠當門衛去了。
蘇家二老如今一年大多數時間都在左岸大隊,四個老人要麽下地做些輕鬆的活,要麽就喝喝茶,下下棋,要麽就去工廠和王建樹一起守大門。
複學後,畢木森三兄弟繼續去上學。
畢木森和周燕高中結束後,周燕考了教師編製,畢木森去了蔣文明身邊當小助理,以後,也想考國編。
小兩口二十歲的時候,扯了證,如今正是蜜裏調油的階段。
畢木林除了上學,有時間就跟著楊勝學習,代表學校參加各種知識競賽,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學神。
畢木舟跟著自家爺爺和秦老爺子學習醫藥,低調的成為了小神醫。
而團子,五歲時,就結束了她整天上山掏鳥蛋,下河摸魚的自在生活,被送去了學前班。
不過,小家夥一點不難過就是了,因為學校裏有很多小朋友,她成了孩子王。
畢承誌收拾了馮鵬飛,之後官運亨通,節節高升,退出了前線,坐鎮後方,迴到了當地,家裏人見麵比以前容易。
……完。
曾賦從頭到尾笑臉盈盈,跟周燕祖孫三人打招唿,感謝他們對許忠心的照顧。
雖然許忠心沒有寫信給曾賦說她在左岸大隊的生活,不過曾賦來的時候,就找人打聽了。
再看一向冷冰冰眼高於頂,誰都不放在眼裏的許忠心,對周家人和周燕明顯不同的態度,他就知道,許忠心在周家過得很好。
而且,這丫頭竟然長肉了。
周爺周奶已經走了,他們可不摻和年輕人的事。
周燕杵了杵許忠心:“別裝了,看得出你很高興,你們好好說說話,我去做飯。”
許忠心瞬間炸毛:“誰高興了,誰高興了,你沒看到我在生氣嗎?”
周燕大步離開:“沒看到,中午吃紅燒肉啊。”
許忠心肉眼可見的樂了一下,曾賦捕捉得一清二楚,這丫頭的肉,應該就是這位周同誌養出來的。
許忠心瞪過去:“看什麽看?誰讓你來的?你想幹嘛?我警告你,什麽都別想,沒事趕緊走,這裏不歡迎你。”
曾賦像個沒脾氣的老好人,輕聲細語道:“沒誰讓我來,就是我擔心你,過來看看。
這不快過年了嗎,叔嬸想問問你什麽時候迴去,許大哥他們還讓我給你帶了些吃的和錢票,他們說你今年要是不方便迴去也沒關係,錢票別省,他們隔段時間就給你寄。”
許忠心冷哼:“誰稀罕,我自己能養活自己。”
曾賦笑笑:“帶我到處走走吧,我覺得這裏還挺好的。”
許忠心雙手環胸:“要走自己走去。”
曾賦歎氣,還是一樣的孩子氣,也難怪許家不讓她去參軍。
結婚,也不過是個借口而已,忠心還小,許家哪裏舍得。
他倒是很樂意,可惜,丫頭不開竅。
工廠的貨,如期送到客戶手裏,蘇怡狠狠鬆口氣。
為了表示感謝,晚上請曾賦,許忠心和周家人吃飯。
之後幾天,村民合力把路通了,工廠裏的貨物全都順利運送出去。
冬月底,工廠裏做了結算。
刨除所有開支和預留款,有六萬多的結餘,可把村子裏的人激動壞了。
接下來分紅,分到最少的,也有三百多塊錢,最多的屬於團子,有差不多一萬。
團子的分紅包括畢家所有投入和團子幾次幫忙找到原材料。
對旁人來說,確實很多,但沒有超過蘇怡的理想期待值,主要是今年剛開始,投入太多,而且剛起步,什麽都不熟練。
但不管多少,都讓沒投的幾家羨慕紅了眼。
鬧騰得最厲害的,就屬萬家。
“憑什麽吳家人能後來補上,我們就不能補?這不公平。”李應菊跳腳鬧騰。
王建樹冷哼:“吳家的份額,是畢家人讓出去的,你們想要也可以,自己問問誰願意分給你們,隻要有人願意,我這裏立馬幫忙改。”
哪裏有人願意,所有人紛紛遠離這幾家人,尤其遠離萬家。
當初王建樹那麽說讓投讓投,他們不投,怪得了誰。
李應菊怒罵:“都是些自私自利的自私鬼,你們都給老娘等著。
畢家那麽多份額,既然願意分給吳家,為什麽不願意分點給我們,是看不起我們嗎?畢家必須分些給我們。
你們說是畢家分的,就是畢家分的,誰知道裏麵有什麽彎彎繞繞,我不管,今天要是不給我萬家分些份額,我就上報,我不得好,誰都別想得好。”
李應菊的模樣有些瘋魔,感覺精神不太正常。
萬家其他人都沒開口,任由李應菊鬧。
王建樹知道萬家人打什麽主意,尤其是萬貴。
平時沒什麽存在感,但李應菊在外麵的所有鬧騰,都是他在背後指使。
但這事不是他們鬧一鬧,就能成的。
“你們想要份額,就隻有我剛剛說的那一個辦法,至於吳家的份額,是不是畢家給的,你們可以去查,你們不會查,就報公安查,讓懂的人來查,我們所有證件都齊全,不怕查。
也別想著用下三濫的手段逼畢家,他們不欠你們,他們也不是你們隨便鬧騰兩下,就能拿捏的人。
做人,還是要點臉好。
分紅結束了,明天所有人再來這裏,分糧。”
父老鄉親又是一陣歡唿,根本沒人在意萬家那幾家人。
畢家更不在意,他們得迴去收拾東西去市裏過年。
所有東西畢奶這段時間陸陸續續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本來明天就能走,不過畢奶想等今年的新糧,一起帶去市裏,所以又多等一天。
畢家今年隻有畢奶帶著家裏三個小子,偶爾下地,工分不多,分到的糧食也不多。
不過畢奶用錢買,多買一些,家裏人多,還有三個半大小子,都是能吃的。
分糧第二天,畢家收拾妥當,把家裏交給周家照看,一行人坐上租的小貨車去市裏。
同行的還有曾賦和許忠心,他們去市裏坐火車迴京都。
許忠心能答應迴去,還得靠周燕相勸,要不然憑借曾賦真不行。
車子先把兩人送到車站,他們東西也多,大包小包的,全是周燕給許忠心家裏人準備的各種山貨,還有廠子裏生產的東西。
許忠心要給錢,周燕不要,她現在不缺錢了,這些東西她送得起。
兩人拉扯好一陣才結束,看得曾賦忍不住笑,許忠心真是越來越接地氣了。
畢家送走兩人,再坐車到蘇家。
蘇家姥爺姥姥一大早就在巷子口翹首以盼。
經夫妻倆宣傳,現在整個片區的人都知道老蘇家的鄉下親家要來過年。
大家都好奇,想看看是蘇家吹牛,還是畢家真是一個啥啥都好的親家,所以巷子口坐了不少看熱鬧的人。
小貨車停下,所有人都隨著蘇姥爺蘇姥姥起身迎上去。
畢奶是個社牛,一點不帶怕的。
把畢爺扶下車,再牽下團子,順手拎下一袋鬆子,混進了人群。
蘇怡都沒來得及叫人,就被安排進院子,和畢木森三兄弟幫著下貨。
人群就這麽看著一袋一袋的東西往蘇家搬,身邊是畢奶大方的分享零食。
這迴是真羨慕了。
蘇姥爺蘇姥姥嘚瑟得不行,帶著親家親家公和所有人都認了一圈,東西都下完了之後,才迴去。
關上院門,蘇姥就開始肉疼。
“老姐姐啊,你也太大方了,那麽大一袋鬆子,你是一點沒留。
還有這些,你把家都搬空了吧?”
畢奶豪氣揮手:“你也太小看我們家了,這點東西就搬空了,我們還活不活了?”
行吧,蘇姥姥的嘴皮子沒有畢奶利索。
老姐妹兩個收拾東西去了,蘇怡和畢木森三兄弟幫忙。
蘇姥爺抱著團子和畢爺喝茶聊天,蘇家一向冷清的院子,空前熱鬧。
隨後幾天,蘇姥爺蘇姥姥帶著畢家眾人,挨個去拜訪了相熟的人家。
再然後,就在市裏各種玩。
臘月三十晚上,畢承誌趕了迴來,一家人在一起過了個團圓年。
畢承誌說起嚴玉枝。
嚴玉枝被抓後,幾次逃跑,好似能力枯竭,一次比一次跑得困難。
最後一次是馮鵬飛慫恿的,父女倆一起跑。
沒想到他們倒黴,兩人過關押所的鐵閘門時,鐵閘故障,突然落下,砸在兩人頭上,當即腦漿迸裂,瞬間咽氣。
屍體是嚴君茹去收的,至於嚴君茹想做什麽,畢承誌沒問,也不在意。
嚴玉枝死了,壓在畢家心口上的石頭,也算是鬆了。
隨後畢家說起馬東海想認幹親的事,畢承誌隻是沉吟一瞬就答應了。
其他人也再沒什麽意見。
元宵節這天,一行人包括蘇家二老一起迴大隊,邀請馬東海做客,順便認親。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工廠穩步發展,名聲越漸響亮。
成立第五年的時候,蘇怡終於擴張,發展成一個萬人大廠,周邊公社鄉鎮,都受工廠的影響,迅速發展,越來越好。
工廠的第一批員工如今都在領導層。
王建樹退了下來,王有田頂了他爸的位置,當副廠長。
大隊長這活,落在了三十出頭的羅姓漢子身上。
漢子穩重有責任心,腦子也聰明,是王建樹千挑萬選選出來的。
而王建樹,他跑工廠當門衛去了。
蘇家二老如今一年大多數時間都在左岸大隊,四個老人要麽下地做些輕鬆的活,要麽就喝喝茶,下下棋,要麽就去工廠和王建樹一起守大門。
複學後,畢木森三兄弟繼續去上學。
畢木森和周燕高中結束後,周燕考了教師編製,畢木森去了蔣文明身邊當小助理,以後,也想考國編。
小兩口二十歲的時候,扯了證,如今正是蜜裏調油的階段。
畢木林除了上學,有時間就跟著楊勝學習,代表學校參加各種知識競賽,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學神。
畢木舟跟著自家爺爺和秦老爺子學習醫藥,低調的成為了小神醫。
而團子,五歲時,就結束了她整天上山掏鳥蛋,下河摸魚的自在生活,被送去了學前班。
不過,小家夥一點不難過就是了,因為學校裏有很多小朋友,她成了孩子王。
畢承誌收拾了馮鵬飛,之後官運亨通,節節高升,退出了前線,坐鎮後方,迴到了當地,家裏人見麵比以前容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