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到最後祁廳長也沒貪圖他這點兒東西,但是這個情還是承下了,誰不希望跟自己交好的人是個知恩圖報的呢。


    再說了,他坐在這個位置,衣食住行全都國家管著,什麽都不貪什麽都不圖,就是一心的想要搞好工作?


    這麽說也不是不行,但其實他也是有所圖的,那就是成就感,是一個城市,一個省份,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越來越好的那種成就感,是眼前這種幫企業辦了實事兒之後這些人發自內心的感謝。


    可能這也算是從政人員最頂級的浪漫了。


    他自認為做不到像周公那樣離開的時候十裏長街,但是終究會有人記得他的豐功偉績,會有人看到他為國家建設留下的點點滴滴。


    當然了,祁廳長還是對他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讚賞,並給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問題是不同的。


    首先就是董思萌這幾個廠子堅持的養殖下放,尤其是貧困地區有重點扶持,這點祁廳長是非常讚同的,這種做法能給當地政府的扶貧工作減少很多的工作量,同時也能靠這個跟政府申請到更多的優惠政策。


    其次就是這種南北互通的經營模式,把南北方的美食交互推廣,並且注重研發,有專門的食品研究院做這方麵的工作。


    有人說因為這個專門設立個研究院是不是有點兒小題大做了,並沒有,甚至董思萌還覺得後期需要加大投入。


    食品推廣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一個食品的全國推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就拿粵菜來舉個例子,可以說在全國除了粵菜發源地,其他地方基本上是吃不到純正的粵菜的,每一個地方的粵菜館都會根據當地的口味進行調整,以此來保證能在當地生存下來,被當地人接受。


    而這種情況,僅僅每個老板在當地需要做的事,但是董思萌這邊則要更複雜一些,比如現在要做的《粵味》,燒臘這種東西是不可避免的要做的,但是粵味的燒臘要想推廣到魯省,那就要進行針對魯省的口味調整,要推廣到東北,那就要針對東北進行口味調整,其他地方也是一樣。


    不但要保證把粵味燒臘原有的特色保留住,還要讓人們喜歡上、愛上這個東西才行,不然就隻能是當人買來嚐嚐鮮,然後說一句“哦,原來是這個味道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不成了一錘子買賣了麽,得想辦法讓這些食物融入到當地的生活中去,進行持續性的消費,這才是他的最終目的。


    拿最簡單的東西來講,粵菜為啥在東北生活不下去,太精致了,對南方人來講,這一小撮可能就是一道菜了,對北方人來講,這特麽誰吃剩的給我團吧團吧放這了?


    能活得下去就怪了,其實東北人對全國各地的食物的接受程度是最高的,包容性也是最高的,能吃鹹,能吃甜,能吃辣,能吃發酵,能吃鹵貨,能吃醃製,但是最起碼的,你得從飯量上給予尊重吧,可不能像南方一樣上個湯就上一小碗兒,不知道的還以為漱口的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十幾年後,我卷土重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裝老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裝老六並收藏四合院:十幾年後,我卷土重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