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正午的時候,婁父的一個助理開了一輛車過來,這是他剛迴大陸那會兒就已經上報購買的車,滬上760a,1974年由sh760將外形進行部分改進而來, 並最終定型投產。該車裝備680q型2.2升直列6缸發動機,最大排量約為2.2升,手動4速,最大功率66千瓦,最高時速130公裏,當然了,董思萌也沒有機會測試這車是不是真的能開到那麽快。


    滬上760a算得上是這個年代能買到的除了紅旗之外最牛叉的車了,而且車的外形董思萌非常喜歡,有點老爺車的那個味兒,又不是特別突兀,看著很舒服,車內的舒適度相對拉達和212也要好很多,212就是綠蛤蟆小吉普,標準的冬冷夏熱,不過車挺皮實的,非常耐造,就是費油。


    這還是仗著他們現在的身份給開了綠燈,要不然買起來也不那麽容易,這車從誕生開始到現在八十年代初期,基本都是作為公務用車在使用。後麵才逐漸進入私家車市場,直到1991年,才連帶後麵的改款車型760b一起停產。


    如果不算十幾年前那輛自行車的話,這就是他在四九城的第一個座駕了,短時間內都不會再換,最起碼能開到這車停產。


    婁父現在坐的是從香港帶過來的車,前幾天報關手續也辦完了,現在已經開始使用,是一輛奔馳。


    他本就在那個私家車遍地的年代生活過,又在港島開了十幾年的車,這段時間冷不丁沒車,確實有點不方便也不習慣,他家這個位置打車雖然也能打到,但是肯定是需要等的,或者需要走一段距離才能打到,不是很方便。


    直接開上車直奔婁父所在,他要研究一下食品廠的事情,原本董萌不來,服裝廠計劃還沒開始就流產,就暫時擱置了,他也沒打算自己幹點什麽,但是大黃提這麽一嘴,還真把他興趣給挑起來了,就算這個食品廠不值得要,他也打算弄個新的玩玩,畢竟在港島他就開了十幾年的食品廠,雖然隻是臘肉臘腸臘雞臘鴨之類的,但也算是老本行了吧。


    直到晚上的時候,董思萌才從婁父那裏出來,婁曉娥父女倆對他這個想法還是比較支持的,也答應幫他跟上層打聽一下那個食品廠的事兒,如果真的有意向的話,到時候再去廠裏考察。


    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光是各個部門的討論就不知道要多久,董思萌可不願意在這幹等著。


    “爸,您就順嘴問問,一個月內要是還定不下來,那我就找地兒開家新的就完事兒了,不是非它不可,別讓那幫人給你拿捏了,那些人可都不是什麽好鳥。”


    “哈哈,哪有你這麽說領導的,在商言商,各自爭取利益不是很正常的事兒麽。”


    “那也不能吃悶虧不是。”


    “行了行了,這事兒不用你操心,我自有分寸。”


    沒錯,要說這些事兒,董思萌可真是論經驗不如婁父,論能力不如婁曉娥,論天賦不如董萌,整個就一三無產品。


    雖說不是很急,但是第二天一早,他還是開著車在食品廠周圍轉悠了一圈,看看這裏的環境和交通問題,調查結果還算不錯,單就這兩點,還比較滿意,最開始建廠的時候,這裏相對來講是非常偏僻的,不過最近一些年,城區也在以緩慢的速度往外擴,這裏也逐漸進入城市範圍了,不管是交通還是周邊的配套設施都很完善,至少不會出現那種工人出了工廠大門還得走一段無人區的情況。


    他可見過後世那種沒發展起來的工業區的工廠,一出大門,方圓幾裏地連條狗都沒有,大晚上一個人走路都瘮得慌。


    廠子占地麵積在他看來不是很大,不過潛力夠用,一來換了新設備,產量可以提高,暫時夠用,二來等過些年,可以把老廠房扒了重新蓋多層的新廠房,產量還會提高幾倍,再往後,跟自己就沒啥關係了,估計多層的新廠房起來之後,自己就該退休了。


    至於裏麵怎麽樣,在進去參觀之前,他跟三寶和大黃打聽就可以了,倆人在廠子裏幹了十幾年了,哪個角落裏偷摸撒尿的工人多他倆都知道。這不比看什麽報告更直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十幾年後,我卷土重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裝老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裝老六並收藏四合院:十幾年後,我卷土重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