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做生意都不小氣,該打點的都打點到位了,該散的財也從不摳門,至少明麵上保持了跟黑白兩道的友好合作關係。


    在董思萌的建議下,董母在港島通過關係購買了歐洲最新型的紡織廠的全套設備並花大代價偷運迴大陸,在與輕工局搭上關係後,承諾該紡織廠生產的全部布料可以以英鎊迴收,這會兒國家急需購買西方國家的一些設備和技術,缺外匯缺的眼珠子都藍了,這會兒有人主動送上門來的業績,瞬間引起了各方麵高層的注意,畢竟缺外匯的部門太多了,輕工、重工、汽車研究院、機械研究所,甚至一些地方企業都急需外匯購買國外的一些產品。


    “婁先生你好,我姓劉,劉寶川,這次冒昧前來是作為輕工局的特派員,為了更好的促成雙方的合作。”


    “劉先生你好。”


    。。。


    劉寶川表示自己此次前來,就是為了處理麻煩,協調雙方的一些事情,或者幹一些傳話的事兒,此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確保外匯能夠順利進到輕工局的手裏,並不對雙方的合作指手畫腳,由此可見上麵對此次合作的重視程度。


    在輕工局舉全局之力的努力下,紡織廠的選址、建設、設備安裝、人員招聘、培訓和生產順利的一塌糊塗,順便還拔除了幾個想借機斂財的蛀蟲,在輕工局大佬的暴怒之下,案件審理從嚴從重從快,從挖出來這批人到結案再到公審槍斃,全程沒用上半個月,從那一天起,再沒有任何人敢打紡織廠的一點歪主意,甚至小偷和一些混混都不敢在紡織廠周圍轉悠,天知道哪天紡織廠丟了東西會不會把鍋扣在他們頭上,這些人表示身板不結實,這鍋背不動。


    不到半年,最新的布料樣品就已經越過千山萬水,抵達了港島,而洽談業務這事兒其實並不難,這個年代供小於求這種情況其實並不隻存在於大陸,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這樣,隻不過可能缺的東西不一樣而已,常年往返與港島和英國的貿易商人看到了商機,不但下了訂單,還按照合約用歐元支付了定金。


    此時的大陸,原材料和人工的價格相對國外來講都極其廉價,所以生產出來的布料從價格上就有著天然的優勢,哪怕支付高昂的運費,也還有利潤可圖,於是大量的歐元從歐洲被商人們帶到港島,然後換成成品的布料運迴國內。


    畢竟隨著貿易量的增加,不可能無限製在港島這裏用港幣和人民幣換取英鎊,這會導致局部範圍內的貨幣失衡,對長遠發展有很大的弊端。


    兩年後,婁父的加工廠在婁父帶著董父前往歐洲考察半年後,引進了整個亞洲第一條數控機床生產線,生產效率和產品精度名列亞洲前茅,除了正常經營的業務外,還有無數的產品借著走私渠道秘密的運進大陸,淘汰下來的之前的數控機床也偷偷的運進了大陸的某個研究所進行拆解研究。


    在婁曉娥的不斷努力下,終於攻克了董萌,讓她接受了一夫兩妻,兩年後也給董思萌生了一個女兒,每天董思萌左手老大右手老二抱著愛不釋手。


    此時婁父在港島的商業版圖已經開始擴張,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加工廠,而是在董父董母的幫助下,開始進行一些機械的研發、生產加工和組裝,逐漸有向機械設計製造公司發展的趨勢。


    董思萌的食品廠沒有擴張,隻是增加了臘鴨和醬板鴨兩種,每個月將近三十萬的收入,這幾年賺的錢除了購買古董黃金,其餘的全部用來購買港島的房產和地皮,在他的刻意控製下,現在有整整一條街70%的房產,雖然不是現在的黃金地段,但是在未來的升值空間可是相當巨大,不過他也沒打算隻是出售地皮,打算等港島的經濟發展徹底進入黃金期的時候,把這裏打造成公寓和高端餐飲娛樂一條街,畢竟他對每個時代流行的東西和人們需求的變化有著天然的優勢,打造一個吸金窟再簡單不過,雖然賺的部分錢有些髒,可是誰又在乎呢?


    董思琪畢業後沒有工作,被董思萌送到日不落攻讀mna,將來港島這麵的商業行為將由董思琪一手掌控,有能力就往連鎖了發展,能力不夠就守著這一畝三分地也能讓她做一個商界女強人,不過在董思萌看來,小妮子的性格相對來講還是有點激進,往外擴張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本來董思萌想讓自家媳婦去,可是自家媳婦說了,不想跟董思萌天南海北的,所以就隻能犧牲可憐的董思琪了。


    終於等到了風停,經過劉寶川與內地的溝通,董家與婁家眾人終於可以以港島愛國商人的身份光明正大的進入內地,迴歸祖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十幾年後,我卷土重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裝老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裝老六並收藏四合院:十幾年後,我卷土重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