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風言風語
亂世,從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 作者:燈芯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路走走停停,徐長壽順便領略了一番大夏的風土人情。
這還是他真正意義上認真看一看這個世界的全貌。
經過的各州府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民生多艱!
百姓大多都是麵黃肌瘦,身上穿著破破爛爛。
大冬天的,路上不少人腳上連雙正經鞋子都沒有。
“這就是你治下的國朝?”
徐長壽看向姬無圖,語帶譏諷道。
“自古曆來如此,百姓能活著便是盛世。
朕這大夏至少比那妖後當初要好得多。”
姬無圖不服氣的狡辯道。
“太上皇說的也沒錯,自古以來上位者對百姓最大的恩典便是無戰事。
隻要天下太平,百姓即便再苦也能活得下去。
若是跟白子城那些百姓比,自然是雲泥之別。
若大夏真的都如白子城一般,可就真的是千古第一盛世了。
估計到時候長壽的生牌都比那供奉的滿天神佛還要多。”
柳聞笑著解釋道。
“聽到了吧?你就是個另類。”
姬無圖見有人替自己說話,不由得意起來。
“嗯。”
徐長壽沒有多言,心中已經將此事記在了心裏。
一路上,二十萬朝廷大軍被逐漸分流,迴歸到原本的駐地。
最終抵達金陵城的隻有五萬人。
姬無圖已經遣人提前去打了招唿。
此刻金陵城城門大開。
貫穿城門的主幹道兩旁是維持秩序的禁衛。
再外圍是湊熱鬧的百姓。
金陵城內消息流傳的比風還快。
哪怕是朝中大事也會有所謂小道消息添油加醋後迅速在百姓間傳開。
此刻圍在路兩旁的百姓皆是交頭接耳,互相分享著別人不知道的秘密。
“聽說是陛下禪位給太子了,成了太上皇。”
“不對不對,是禪位給了白子城的城主,就是當初那個少年城主。
據我在朝中某位大人府上當差的二表哥說,是陛下派兵去打人家,結果打輸了,把皇位賠進去了。”
“不對,你們說的都不對,是禪位給先皇的遺腹子了。徐家小郎君是成了攝政王。
而且我聽說,就南邊那個朝廷,原來的小皇帝竟然不是先皇的種。
是張太後那老妖婆跟別人的野種。”
“啊?竟然如此勁爆,細說細說。
張太後和誰私通?
這先皇是被戴了十幾年綠帽子啊!”
“我鄰居家的姐姐是在宮裏當差的公公的姘頭,據她說,那公公曾經一日留宿在她那裏,提到當年便有男人經常晚上偷摸去張太後的寢宮。
看來此事早已有端倪,隻是事關皇家顏麵,無人敢提罷了。”
就在眾人彼此分享著自己的信息時,隻見城門外響起了整齊的鼓點聲和莊嚴的號角聲。
人來了!
姬無圖的皇後趙氏、太子姬尚,還有一眾皇子、權貴,留金陵的文武大臣皆是佇立在城門外,迎接姬無圖等人。
此刻趙氏等人皆是神色晦暗,滿目憂愁。
怎麽出去一趟把皇位還給搞丟了呢?
特別是太子姬尚,更是感覺茫然。
他的太子之位好像也要沒了。
終於,浩蕩的隊伍來到了眾人麵前。
眾人看向那隊伍裏一片黑衣黑甲的赳赳將士,感覺一陣心悸。
這些來自西北的將士讓他們感覺到了壓迫感。
姬無圖坐在寬大的龍輦之上,看著自己的皇後和一眾子嗣,心中再次感到一陣落寞。
他歎了口氣,從龍輦上站了起來。
“參見吾皇!”
城門外皇親權貴、文武官員齊齊行禮。
在姬康正式舉行登基大典之前,姬無圖還是皇帝。
“平身!”
姬無圖擺了擺手,再不複君臨天下的感覺。
等正式退位之後,他將徹底離開大夏權力的中心,將帝王的權柄交到別人手裏。
徐長壽又領著姬康和眾人見麵。
此刻看到這兩位即將走上大夏權力舞台的人物,有人態度冷淡,也有人選擇先觀望。
總之,徐長壽明顯感覺自己這些人好像不是太受歡迎。
他換位思考一番,這種感覺就像原來投資的老領導突然被一個空降的領導頂替了,他們之前做的努力都白費了一般吧。
隊伍入城。
徐家黑甲士卒率先進城,頂替了原本站在街道兩旁維持秩序的禁軍的位置。
甚至連兩旁屋舍的製高點都占據了關鍵點位,防止有不軌之人生出別的心思。
初來乍到,而且涉及皇位更迭,不得不小心。
萬一有個鋌而走險想要背地裏使陰招的,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這陣仗,在外人看來就顯得有些強勢。
讓那些金陵皇親權貴暗自皺眉。
“謔!這些都是西北來的將士吧,真是雄壯。
看他們那黑甲,看起來都是精鐵所鑄,怪不得能殺蠻人呢。”
“看,他們進城了!那前邊的龍輦之上是陛下,身後那輛車裏應該就是新君了吧?聽說咱們的新君才不到兩歲。”
“那騎在馬上的少年,看起來年紀不大,他就是徐長壽?
真是少年英傑!這麽年輕的攝政王亙古未有吧。”
“能養出這麽強大的軍隊,徐王爺肯定有過人之處。”
“聽說西北那裏頓頓吃白米飯,百姓過年都能穿新衣。
若是徐家小郎君成了攝政王,咱們是不是將來也會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百姓指指點點,對西北來的人特別好奇,有人已經開始憧憬起來。
徐家入城,原來的皇家別院被劃成了徐府。
徐家全家便搬了進去。
整個皇家別院占地近十畝,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亭台水榭,花園魚池應有盡有。
徐家上下打量著這處新家,皆是歡喜的不得了。
柳氏和姬康要等舉行完登基大典後才會搬到皇宮裏去住。
因此徐府裏也是給她們母子留了一處小院。
這讓柳氏感動的哭了。
那個金陵的皇宮,深宮後院,爾虞我詐,她極其厭惡。
徐府給她留了住處,說明沒有把她當外人。
徐家以後就是她們母子的依靠。
新君登基以及禪位的典禮極其繁複。
徐長壽吩咐一切從簡,但還是用了半個月才將全部的事情準備妥當。
這半月的功夫,坊間也是有不少風言風語流傳出來。
有說什麽孩子治國,禍國殃民。
對徐長壽這個攝政王的能力表示懷疑。
還有說姬康並不是先帝血脈的。
更有甚者還說徐長壽和柳氏有一腿,徐家要竊國的言論。
消息流傳的始作俑者無從查起,但徐長壽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一定是他們的到來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引起的不忿。
他允許這些人蹦躂一陣子,隻要不涉及根本,他倒也沒有要把他們怎麽樣的想法。
有怨氣發泄出來可以,但若是真的要暗地裏使絆子,他可就要動用雷霆手段了。
……
這還是他真正意義上認真看一看這個世界的全貌。
經過的各州府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民生多艱!
百姓大多都是麵黃肌瘦,身上穿著破破爛爛。
大冬天的,路上不少人腳上連雙正經鞋子都沒有。
“這就是你治下的國朝?”
徐長壽看向姬無圖,語帶譏諷道。
“自古曆來如此,百姓能活著便是盛世。
朕這大夏至少比那妖後當初要好得多。”
姬無圖不服氣的狡辯道。
“太上皇說的也沒錯,自古以來上位者對百姓最大的恩典便是無戰事。
隻要天下太平,百姓即便再苦也能活得下去。
若是跟白子城那些百姓比,自然是雲泥之別。
若大夏真的都如白子城一般,可就真的是千古第一盛世了。
估計到時候長壽的生牌都比那供奉的滿天神佛還要多。”
柳聞笑著解釋道。
“聽到了吧?你就是個另類。”
姬無圖見有人替自己說話,不由得意起來。
“嗯。”
徐長壽沒有多言,心中已經將此事記在了心裏。
一路上,二十萬朝廷大軍被逐漸分流,迴歸到原本的駐地。
最終抵達金陵城的隻有五萬人。
姬無圖已經遣人提前去打了招唿。
此刻金陵城城門大開。
貫穿城門的主幹道兩旁是維持秩序的禁衛。
再外圍是湊熱鬧的百姓。
金陵城內消息流傳的比風還快。
哪怕是朝中大事也會有所謂小道消息添油加醋後迅速在百姓間傳開。
此刻圍在路兩旁的百姓皆是交頭接耳,互相分享著別人不知道的秘密。
“聽說是陛下禪位給太子了,成了太上皇。”
“不對不對,是禪位給了白子城的城主,就是當初那個少年城主。
據我在朝中某位大人府上當差的二表哥說,是陛下派兵去打人家,結果打輸了,把皇位賠進去了。”
“不對,你們說的都不對,是禪位給先皇的遺腹子了。徐家小郎君是成了攝政王。
而且我聽說,就南邊那個朝廷,原來的小皇帝竟然不是先皇的種。
是張太後那老妖婆跟別人的野種。”
“啊?竟然如此勁爆,細說細說。
張太後和誰私通?
這先皇是被戴了十幾年綠帽子啊!”
“我鄰居家的姐姐是在宮裏當差的公公的姘頭,據她說,那公公曾經一日留宿在她那裏,提到當年便有男人經常晚上偷摸去張太後的寢宮。
看來此事早已有端倪,隻是事關皇家顏麵,無人敢提罷了。”
就在眾人彼此分享著自己的信息時,隻見城門外響起了整齊的鼓點聲和莊嚴的號角聲。
人來了!
姬無圖的皇後趙氏、太子姬尚,還有一眾皇子、權貴,留金陵的文武大臣皆是佇立在城門外,迎接姬無圖等人。
此刻趙氏等人皆是神色晦暗,滿目憂愁。
怎麽出去一趟把皇位還給搞丟了呢?
特別是太子姬尚,更是感覺茫然。
他的太子之位好像也要沒了。
終於,浩蕩的隊伍來到了眾人麵前。
眾人看向那隊伍裏一片黑衣黑甲的赳赳將士,感覺一陣心悸。
這些來自西北的將士讓他們感覺到了壓迫感。
姬無圖坐在寬大的龍輦之上,看著自己的皇後和一眾子嗣,心中再次感到一陣落寞。
他歎了口氣,從龍輦上站了起來。
“參見吾皇!”
城門外皇親權貴、文武官員齊齊行禮。
在姬康正式舉行登基大典之前,姬無圖還是皇帝。
“平身!”
姬無圖擺了擺手,再不複君臨天下的感覺。
等正式退位之後,他將徹底離開大夏權力的中心,將帝王的權柄交到別人手裏。
徐長壽又領著姬康和眾人見麵。
此刻看到這兩位即將走上大夏權力舞台的人物,有人態度冷淡,也有人選擇先觀望。
總之,徐長壽明顯感覺自己這些人好像不是太受歡迎。
他換位思考一番,這種感覺就像原來投資的老領導突然被一個空降的領導頂替了,他們之前做的努力都白費了一般吧。
隊伍入城。
徐家黑甲士卒率先進城,頂替了原本站在街道兩旁維持秩序的禁軍的位置。
甚至連兩旁屋舍的製高點都占據了關鍵點位,防止有不軌之人生出別的心思。
初來乍到,而且涉及皇位更迭,不得不小心。
萬一有個鋌而走險想要背地裏使陰招的,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這陣仗,在外人看來就顯得有些強勢。
讓那些金陵皇親權貴暗自皺眉。
“謔!這些都是西北來的將士吧,真是雄壯。
看他們那黑甲,看起來都是精鐵所鑄,怪不得能殺蠻人呢。”
“看,他們進城了!那前邊的龍輦之上是陛下,身後那輛車裏應該就是新君了吧?聽說咱們的新君才不到兩歲。”
“那騎在馬上的少年,看起來年紀不大,他就是徐長壽?
真是少年英傑!這麽年輕的攝政王亙古未有吧。”
“能養出這麽強大的軍隊,徐王爺肯定有過人之處。”
“聽說西北那裏頓頓吃白米飯,百姓過年都能穿新衣。
若是徐家小郎君成了攝政王,咱們是不是將來也會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百姓指指點點,對西北來的人特別好奇,有人已經開始憧憬起來。
徐家入城,原來的皇家別院被劃成了徐府。
徐家全家便搬了進去。
整個皇家別院占地近十畝,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亭台水榭,花園魚池應有盡有。
徐家上下打量著這處新家,皆是歡喜的不得了。
柳氏和姬康要等舉行完登基大典後才會搬到皇宮裏去住。
因此徐府裏也是給她們母子留了一處小院。
這讓柳氏感動的哭了。
那個金陵的皇宮,深宮後院,爾虞我詐,她極其厭惡。
徐府給她留了住處,說明沒有把她當外人。
徐家以後就是她們母子的依靠。
新君登基以及禪位的典禮極其繁複。
徐長壽吩咐一切從簡,但還是用了半個月才將全部的事情準備妥當。
這半月的功夫,坊間也是有不少風言風語流傳出來。
有說什麽孩子治國,禍國殃民。
對徐長壽這個攝政王的能力表示懷疑。
還有說姬康並不是先帝血脈的。
更有甚者還說徐長壽和柳氏有一腿,徐家要竊國的言論。
消息流傳的始作俑者無從查起,但徐長壽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一定是他們的到來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引起的不忿。
他允許這些人蹦躂一陣子,隻要不涉及根本,他倒也沒有要把他們怎麽樣的想法。
有怨氣發泄出來可以,但若是真的要暗地裏使絆子,他可就要動用雷霆手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