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迴,上迴書正說到,京營殿帥古陽為了活命拿出安帝昔年所賜給他的那一麵免死金牌,並且一陣苦苦哀求。


    齊安帝範元最終還是被古陽給打動了,心也隨之軟了下來。最終,齊安帝範元傳下旨意,免去古陽的死罪,把他降為京畿營的一名百人隊長。


    並且死罪饒過,活罪不免。安帝吩咐一眾金瓜武士把古陽給拖出去要重大三十大板。


    古陽聞聽此言,心裏頭很是高興。他認為著自己的這一條性命如今總算是得以保全。古陽連忙跪倒行禮就要領旨謝恩。


    哪知道,還沒得古陽把話說完,就聽見有一道蒼老的聲音響起:“陛下且慢,微臣有本啟奏!”


    八寶金殿上的一眾文武大臣聽了這句話,紛紛閃目往聲音響起的地方觀瞧。隨著聲音的落下,從班位中走出一位官員。


    此人頭戴烏紗,身穿蟒袍,足蹬一雙烏靴,一頭的白發,懷裏頭還抱著一塊象牙笏板。眾人一看,這位官員非是旁人正是如今大齊的兵部一把手,兵部尚書吳亮。


    古陽跪在地上,也隨著眾文武一起把目光投向了聲音響起的地方。他自然也看清楚了說話的正是兵部尚書吳亮。


    古陽心裏頭就是一陣的不解,他心裏說話:“這位兵部的吳尚書好端端地出來阻止我領旨做什麽?我平日裏可並未與其交惡。”


    突然,古陽的腦海中靈光一閃,好像想到了什麽。他的那張臉唰的一下就變了顏色。古陽在心中暗暗地道:“難不成那件事被這位尚書大人發現了不成?”


    想到這,古陽的腦門子上不由得冒出了一層的冷汗。他知道,若是那件事被發現了,自己可就算是徹底玩完了,連神仙來了也救不了。


    不過,古陽轉念又一想:“不可能,那件事的卷宗由胡侍郎親自撰寫,可以說是天衣無縫,而且其餘的東西都已經被銷毀了,這位兵部尚書是不可能查出來的。”


    想到這裏,古陽的心才稍微地放下了那麽一點兒。不過,他臉上的那一絲緊張的神色並沒有完全散去。幸好,古陽臉上的斑斑血跡把他臉上的神情給遮擋住了,旁人看不出什麽變化。


    就在古陽在自己的心裏頭胡思亂想的時候,兵部尚書吳亮已經邁步來到了金階之下。安帝坐在龍椅上就問:“不知吳愛卿有何本章要奏?”


    安帝的話音剛落,就見這位兵部尚書吳亮在金階之下跪倒行禮:“啟奏陛下,微臣今日要狀告一人!”


    眾位文武大臣一聽,心的話:“嘿,今天這場朝會可真有意思,變成告狀大會了都。怎麽都來告狀來了,這已經是第三個了。”


    齊安帝範元聽了吳亮的話也是一愣神兒,隨即他開口問道:“哦?但不知吳愛卿要狀告的是何人啊?”


    “啟奏陛下,微臣要狀告之人正是那前任京營殿帥古陽 !古陽在天順三年之時,奉旨馳援龍虎關,協助雷山老元帥抵禦遼軍。


    可他卻臨陣退兵,棄我 朝數十萬邊軍安危於不顧,致使我順州軍將士死傷無數,龍虎關險些失守。


    戰後,古陽還夥同兵部之人假造軍報,謊報戰功,迷惑天聰。古陽等人使我邊軍將士死傷慘重,此乃彌天大罪。臣請陛下速速將其斬首示眾,以正國法、安軍心。”


    晉王範毅在一旁聽著兵部尚書吳亮的這一通慷慨陳詞,心裏不由得一陣複雜,又是高興,又是有些悲傷。高興的是籌謀多日的計劃終於一步步成功展開了。


    難過的是,範毅想起了當年被古陽這一舉動所害死的數萬順州邊軍將士。“如今,我終於能為弟兄們報仇了。諸位同袍,不久,你們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範毅在心裏頭默默地念叨著。


    範毅一臉平靜的站在一旁,可其他的文武官員對此幾乎是一無所知。兵部尚書吳亮的這一番話真好像一個驚雷在眾文武大臣當中炸開了一般。大家都是顏色更變,議論紛紛、


    古陽也是被吳尚書的話給嚇得幾乎癱軟。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古陽現在怎麽也想不明白,這件事他們處理得可以說是滴水不漏,吳亮為何還能夠發現。


    古陽是做夢也想不到,晉王範毅從邊關帶迴了當年的真實情況,並在兵部曆練時巧遇舊檔,一路抽絲剝繭之下把古陽他們當年幹的這些肮髒勾當全給挖了出來。


    此時的古陽已然來不及多想,急忙開口辯解道:“吳大人,你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你可莫要血口噴人,你說的這些,我可從來未曾做過。


    當年我的確兵敗,但也殺了不少遼兵。這一點,有不少軍卒可以作證。敢問吳大人所言證據何在?”


    安帝也忙問:“吳愛卿,你所說之事可有證據?”吳亮聞言從懷中取出兩份卷軸並將這兩份卷軸捧在手中道:“啟稟陛下,證據在此,還請陛下過目。”


    說罷,吳亮把手中的卷軸往前一遞。有太監將卷軸從吳亮的手中接過來,放在了安帝的龍書案上。


    安帝伸手拿起其中的一份卷軸展開觀看。隻見這時兵部記載天順三年龍虎關大戰的舊檔。


    這份卷宗之中,詳細寫明了當年古陽如何領兵救援龍虎關,又如何連續衝擊遼軍營盤,殺死遼軍甚眾,但終因寡不敵眾,大敗而迴。把古陽描繪成了力竭戰敗的悲壯形象。


    安帝看罷,把這份卷宗放在了一邊。他伸手又拿起另外一份卷軸展開觀看。安帝發現這是一份老元帥雷山親筆所寫的邊境軍報。


    軍報上麵說,天順三年龍虎大戰之時,邊軍求援多次,但卻始終沒有援兵。而且到後來,戶部所發的軍資補給也莫名斷了。此戰邊軍損失慘重,龍虎關幾乎失守。


    安帝看完了雷老元帥所寫的軍報,氣得臉色鐵青,把龍書案一拍,“啪!”指著古陽大罵道:“膽大古陽,當年,龍虎關始終沒見到一兵一卒的援兵,你作何解釋!”


    “我,這.....啊,陛下,這些軍報都是一麵之詞。陛下萬不可親信啊!我古陽一心為國,天日可鑒哪,陛下!嗚嗚嗚嗚!.”古陽說著說著,竟然放聲大哭了起來。


    就在這時,就聽有一人厲聲喝道:“哦?古將軍以為軍報不足以為據?那麽,請問將軍,數萬邊軍將士之血書,可為證據!”


    這才要引出一段,獻血書,懲治奸臣的故事。


    欲知是何人出言,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烈虎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泉古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泉古劍並收藏烈虎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