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恍恍惚惚,又是一年~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泰和四年,發生了許多事,顯得時間過得慢。
當然,這個是時間的相對論,做愛做的事情,感覺過的很慢,實際也就幾分鍾;
被媳婦嘲笑不行的時候,感覺過了半個世紀,實際也是幾分鍾。
對剛加入齊國治下的百姓,今年算是大起大落,嗯,大落大起的一年。
齊國治下,就是乞討,都比大宋境內容易的多。
這些同袍太好客了,不僅管吃管住,遇到好心人,還給你找個長久能幹活的工作~
王燁覺得,正能量需要正向的激勵,這些人既然做了好事,就要有相應的迴報,比如對於基礎村鎮來說,增加定居人口,就是鎮長功績,全體執政班子發獎金。
不然大部分人,因為曾經挨過餓,逃荒給你口吃的是可以的,但是分你地是不能分你地的,公田還想著自家生孩子再分呢~
當然,大部分逃荒的百姓,是在邊境就被戶部直接接管的。
他們覺得齊國治下過得好,純純的是原來過得太差,兩百裏的路都能餓死一半才到這地,自然的心理預期很低,戶部想往哪裏安排,基本不會有任何反對聲音。
也就是除了齊國新納入管理體係的河東路、永興軍路,以及正在被納入齊國統治的秦鳳路,齊國還接收了許多大宋中原地區的難民,主要就是京畿路附近的。
算上前麵說的兩路半,齊國治下人口新增近千萬。
這麽大體量的人口增長,對齊國本就不富裕的官僚體係,自然是個相當大的挑戰。
年假都少休了三天,就是為了加班加點做百姓安置工作。
從這方麵來說,治理天下,確實是比打下來要難的多。
嗯,可以對比一下曲端和趙鼎。
曲端用了兩個月,組了一個臨時的兩萬多的軍隊,就能做到一天行軍六十裏,一路攻城掠地~
嗯,基本上都是望風而降,偶有抵抗,也不激烈,在曲端的指揮下,火藥的協助下,基本上三五日便能攻下。
而趙鼎就真的是忙壞了~
沒辦法,正常來說,好幾年了,齊國朝廷一直也做著金甌無缺的規劃,那趙鼎領著禮部、吏部自然也是儲備著官吏的。
問題就在於,齊國的皇權是下鄉的。
官吏到縣和官吏到鎮,完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工作量,為了皇權下鄉,趙鼎已經是在拚盡全力的折騰了。
為百姓服務的牌匾都他麽定做了一大堆~
王燁在盡可能的把齊國這個國家,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帶。
什麽方向?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嗯,王燁就是這麽高覺悟。
咳咳~
從趙金奴和趙福金兩姐妹的糾纏中起床,王燁還是花了兩分鍾反思了一下自己的。
腐朽墮落的封建主義,需要批評一下。
王燁還是很節製的,沒有晨練,今天時間是開班第一天朝會,時間上也不合適了。
“人齊,開衙~”王燁自己開口說道。
這話還得王燁說,身邊沒人尖細的聲音喊“有事早奏,無事退朝。”還是讓王燁有些不習慣的,不過切小弟弟實在是太疼了,而且死人的概率太高,也不合適,所以王燁的皇宮一直沒有太監。
沒有太監怎麽幹活?
一般是宮女伺候,為了防止自己出軌,王燁還找了一群四十以上的來打工,然後需要男人幹的活~
找男人幹唄。
男女大妨現在還沒到變態的時候,王韓氏就是現在偶爾還是要接待外麵的管事的,本身這些也沒啥。
隻要不獨處就好~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媳婦別娶太多,像是那種妻妾過百的,輪著睡半年都輪不到一次的,生個孩子像侍衛,實在是正常···
宗澤還在河東路坐鎮,許貫忠去了永興軍路,現在做政府年度工作匯報的,就是趙鼎。
“歲在丁未,時序更迭,餘承蒙陛下抬愛,忝為百官之首,統攝庶務,今日更始···”
趙鼎的匯報,大體還是比較好懂的,主要是數據,其次是年度重點工作方向,沒有四六駢文,就是稍微修飾了下,顯得自己多少讀過點書~
王燁說自己文化比較淺,聽不懂太高深的文字,所以不讓說些雲裏霧裏的話。
還說當官的不把話說透,要麽是自己沒腦子,事情想不清楚,所以說話遮遮掩掩,怕人笑話。
什麽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的問題,純純的就是自己蠢。
當然,如果不是笨,那就是壞了,不想擔責,所以話不說清楚,生怕說死了,最後事情沒做成,找自己背鍋···
王燁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誰還敢說些模棱兩可的話?
朝廷議政,大概也是這樣的,簡單直接高效,少些客套,有事直接懟~
呂頤浩相當喜歡這個氛圍,這才是做事的樣子嗎。
於是,呂頤浩開口了:
“我覺得把泰和五年的政務重點,放在開疆拓土上不合適,文武並舉,又不是咱們就給當兵的做僚屬了。”
嗯,今天是正月初八開衙的大朝會,呂頤浩多少還是注意些的,隻是闡述觀點,沒有罵人,而且還是等趙鼎把話說完,才提出了否定意見。
當然,隻看否定的這部分,呂頤浩也成功的把趙鼎和孫安這一文一武的扛鼎人物,都得罪了。
來了,果然來了,王燁心中暗道,就知道每年開衙第一天沒好事。
“西夏滅國在即,南洋戰事正酣,秦鳳路那裏打下一半,這般時候,不該以開疆拓土為先嗎?兵兇戰危,死生大事,文武戮力同心,何談僚屬?”趙鼎皺眉道。
趙鼎作為梁山時代的元老,沙門係投奔來的宰相,豈能怕你一個濟州島時期來的?
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當官久了,大家就是會天然的按照身份,做個派係劃分。
原本的文官群體,是隻有一派的,趙鼎為首的王燁派,自打呂頤浩升官成為參知政事,事情就有了變化。
做事是真的能做事,專業點說,就是執行力超強。
問題也是真有問題,在大家都講文明懂禮貌的官場,呂頤浩就是那個頭鐵的異類,動輒把人罵的下不來台,所以在他手下,加班加點都是常態。
舉個例子,若是你給趙鼎寫的文書,有個錯別字,趙鼎笑笑就過去了。
要是你給他寫的公文有錯字,那高低得把你拉到衙門議事的時候做娃樣子。
所以同樣的工作,在呂頤浩手下,做的就會更累,工作量也會大。
最起碼文書都得多檢查兩遍。
咳咳,說遠了,視角切迴來~
“自古以來,沒有咱們這般三線作戰的,而如今既然出現了,還沒讓咱們征發預備役幫忙,想來這仗打的也不甚艱難。”呂頤浩道,“再說兵兇戰危,我查過去年各路征戰戰損年報,不及京兆府(西安及周邊區域)去歲冬季凍死的人多~”
“怎麽,呂相是覺得我各軍兄弟,死的少了?!”孫安皺眉哼道,他可不慣著呂頤浩。
“我隻是在說事實罷了,曆代當兵,可有如咱們這般貴重的,死了的更是優容有加,哪裏虧待了他們分毫?”呂頤浩看了眼王燁,又道:“咱們都是見過這世間悲苦的,這動輒死人的事情,也是見多了的。隻是長安既然已在我齊國治下,便該一視同仁,哪能這般草芥般的死了?”
完了,這是衝我來了?
王燁暗道不好,自己的嘴替好友(許貫忠)和靠山(宗澤,資曆功勞年齡碾壓)都不在,今天這事,不好過去啊~
當然,這個是時間的相對論,做愛做的事情,感覺過的很慢,實際也就幾分鍾;
被媳婦嘲笑不行的時候,感覺過了半個世紀,實際也是幾分鍾。
對剛加入齊國治下的百姓,今年算是大起大落,嗯,大落大起的一年。
齊國治下,就是乞討,都比大宋境內容易的多。
這些同袍太好客了,不僅管吃管住,遇到好心人,還給你找個長久能幹活的工作~
王燁覺得,正能量需要正向的激勵,這些人既然做了好事,就要有相應的迴報,比如對於基礎村鎮來說,增加定居人口,就是鎮長功績,全體執政班子發獎金。
不然大部分人,因為曾經挨過餓,逃荒給你口吃的是可以的,但是分你地是不能分你地的,公田還想著自家生孩子再分呢~
當然,大部分逃荒的百姓,是在邊境就被戶部直接接管的。
他們覺得齊國治下過得好,純純的是原來過得太差,兩百裏的路都能餓死一半才到這地,自然的心理預期很低,戶部想往哪裏安排,基本不會有任何反對聲音。
也就是除了齊國新納入管理體係的河東路、永興軍路,以及正在被納入齊國統治的秦鳳路,齊國還接收了許多大宋中原地區的難民,主要就是京畿路附近的。
算上前麵說的兩路半,齊國治下人口新增近千萬。
這麽大體量的人口增長,對齊國本就不富裕的官僚體係,自然是個相當大的挑戰。
年假都少休了三天,就是為了加班加點做百姓安置工作。
從這方麵來說,治理天下,確實是比打下來要難的多。
嗯,可以對比一下曲端和趙鼎。
曲端用了兩個月,組了一個臨時的兩萬多的軍隊,就能做到一天行軍六十裏,一路攻城掠地~
嗯,基本上都是望風而降,偶有抵抗,也不激烈,在曲端的指揮下,火藥的協助下,基本上三五日便能攻下。
而趙鼎就真的是忙壞了~
沒辦法,正常來說,好幾年了,齊國朝廷一直也做著金甌無缺的規劃,那趙鼎領著禮部、吏部自然也是儲備著官吏的。
問題就在於,齊國的皇權是下鄉的。
官吏到縣和官吏到鎮,完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工作量,為了皇權下鄉,趙鼎已經是在拚盡全力的折騰了。
為百姓服務的牌匾都他麽定做了一大堆~
王燁在盡可能的把齊國這個國家,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帶。
什麽方向?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嗯,王燁就是這麽高覺悟。
咳咳~
從趙金奴和趙福金兩姐妹的糾纏中起床,王燁還是花了兩分鍾反思了一下自己的。
腐朽墮落的封建主義,需要批評一下。
王燁還是很節製的,沒有晨練,今天時間是開班第一天朝會,時間上也不合適了。
“人齊,開衙~”王燁自己開口說道。
這話還得王燁說,身邊沒人尖細的聲音喊“有事早奏,無事退朝。”還是讓王燁有些不習慣的,不過切小弟弟實在是太疼了,而且死人的概率太高,也不合適,所以王燁的皇宮一直沒有太監。
沒有太監怎麽幹活?
一般是宮女伺候,為了防止自己出軌,王燁還找了一群四十以上的來打工,然後需要男人幹的活~
找男人幹唄。
男女大妨現在還沒到變態的時候,王韓氏就是現在偶爾還是要接待外麵的管事的,本身這些也沒啥。
隻要不獨處就好~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媳婦別娶太多,像是那種妻妾過百的,輪著睡半年都輪不到一次的,生個孩子像侍衛,實在是正常···
宗澤還在河東路坐鎮,許貫忠去了永興軍路,現在做政府年度工作匯報的,就是趙鼎。
“歲在丁未,時序更迭,餘承蒙陛下抬愛,忝為百官之首,統攝庶務,今日更始···”
趙鼎的匯報,大體還是比較好懂的,主要是數據,其次是年度重點工作方向,沒有四六駢文,就是稍微修飾了下,顯得自己多少讀過點書~
王燁說自己文化比較淺,聽不懂太高深的文字,所以不讓說些雲裏霧裏的話。
還說當官的不把話說透,要麽是自己沒腦子,事情想不清楚,所以說話遮遮掩掩,怕人笑話。
什麽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的問題,純純的就是自己蠢。
當然,如果不是笨,那就是壞了,不想擔責,所以話不說清楚,生怕說死了,最後事情沒做成,找自己背鍋···
王燁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誰還敢說些模棱兩可的話?
朝廷議政,大概也是這樣的,簡單直接高效,少些客套,有事直接懟~
呂頤浩相當喜歡這個氛圍,這才是做事的樣子嗎。
於是,呂頤浩開口了:
“我覺得把泰和五年的政務重點,放在開疆拓土上不合適,文武並舉,又不是咱們就給當兵的做僚屬了。”
嗯,今天是正月初八開衙的大朝會,呂頤浩多少還是注意些的,隻是闡述觀點,沒有罵人,而且還是等趙鼎把話說完,才提出了否定意見。
當然,隻看否定的這部分,呂頤浩也成功的把趙鼎和孫安這一文一武的扛鼎人物,都得罪了。
來了,果然來了,王燁心中暗道,就知道每年開衙第一天沒好事。
“西夏滅國在即,南洋戰事正酣,秦鳳路那裏打下一半,這般時候,不該以開疆拓土為先嗎?兵兇戰危,死生大事,文武戮力同心,何談僚屬?”趙鼎皺眉道。
趙鼎作為梁山時代的元老,沙門係投奔來的宰相,豈能怕你一個濟州島時期來的?
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當官久了,大家就是會天然的按照身份,做個派係劃分。
原本的文官群體,是隻有一派的,趙鼎為首的王燁派,自打呂頤浩升官成為參知政事,事情就有了變化。
做事是真的能做事,專業點說,就是執行力超強。
問題也是真有問題,在大家都講文明懂禮貌的官場,呂頤浩就是那個頭鐵的異類,動輒把人罵的下不來台,所以在他手下,加班加點都是常態。
舉個例子,若是你給趙鼎寫的文書,有個錯別字,趙鼎笑笑就過去了。
要是你給他寫的公文有錯字,那高低得把你拉到衙門議事的時候做娃樣子。
所以同樣的工作,在呂頤浩手下,做的就會更累,工作量也會大。
最起碼文書都得多檢查兩遍。
咳咳,說遠了,視角切迴來~
“自古以來,沒有咱們這般三線作戰的,而如今既然出現了,還沒讓咱們征發預備役幫忙,想來這仗打的也不甚艱難。”呂頤浩道,“再說兵兇戰危,我查過去年各路征戰戰損年報,不及京兆府(西安及周邊區域)去歲冬季凍死的人多~”
“怎麽,呂相是覺得我各軍兄弟,死的少了?!”孫安皺眉哼道,他可不慣著呂頤浩。
“我隻是在說事實罷了,曆代當兵,可有如咱們這般貴重的,死了的更是優容有加,哪裏虧待了他們分毫?”呂頤浩看了眼王燁,又道:“咱們都是見過這世間悲苦的,這動輒死人的事情,也是見多了的。隻是長安既然已在我齊國治下,便該一視同仁,哪能這般草芥般的死了?”
完了,這是衝我來了?
王燁暗道不好,自己的嘴替好友(許貫忠)和靠山(宗澤,資曆功勞年齡碾壓)都不在,今天這事,不好過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