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俠以武亂禁,儒以文亂法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俠以武亂禁,儒以文亂法···”
“砰!”
宗澤一拐杖敲在了了王燁頭上,把王燁後半截的話敲迴去了。
“一者,這話是司馬公(司馬遷)所著《遊俠列傳序》開篇第一句,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不學無術就不要顯擺學問。”
宗澤也發現了,指望王燁成為學問大家是靠不住了,當然,宗澤也沒真的沒讓王燁做學問大家。
隻是,不做學問大家,也不能就這麽胡來吧。就這麽順序反了還少字的“俠以武亂禁,儒以文亂法。”?
記在起居注上,後世修史,人家一問這齊國開國皇帝的學問誰教的,宗澤咋說?
“師父,我錯了。”王燁果斷認錯,那麽大年紀了,基本功成名就,現在就已經開始想著身後的事情了,王燁還能咋說?
這話還是宗澤自己說的,眼瞅著齊國百姓日子越來越好,這輩子隻要善終,就不枉了。
今年的宗澤已經六十六歲了,王燁開掛都沒用,人,肉眼可見的蒼老了,本著應該安享晚年的,但是王燁不是那種人,他選擇把師父再拉出來幹活。
因為王燁覺得,人隻要有還沒做完的心願,就不會想著死後的事情,比如曆史上宗澤能活68,應該就是王師沒過河的緣故···
咳咳~
“二者,你把河東路交給我,老朽自然不敢推辭,這地方百姓生活的確實苦楚了些,若能讓他們活的好些,我晚幾年再死也行。”宗澤摸了摸沒有之前粗的胡子,有些傷感,又道:“隻是,你已經當了三年皇帝了,說話自當注意些,俠以武亂禁,儒以文亂法這種話豈是你能說的?!”
這話確實不適合王燁去說,本來就是韓非子說來,“二者皆譏。”一句話把文武都得罪了,無論是真有學問的,還是真不學無術的,抓著這一句話,便能弄出無數是非出來。
越想越氣,氣不過,又拿拐杖狠狠敲了王燁兩下。
教訓完王燁,這畢竟隻有師徒二人,宗澤也沒有抓著不放。
“你舉辦這天下第一武道大會,我倒是也能大略明白,這河東之地(黃河拐彎東邊,一直到太行山東邊河北平原,都是河東地)自古以來多是能犯禁的好漢,這般若是能收攏在手中,也能少些動亂。”宗澤笑道。
天下第一武道大會雖然名字怪怪的,但是這一手布置也算是精妙了。
河東之地,大部分村落都是散布在山坳之間的,可以耕種的土地不多,因為地下水和河流水資源不足,靠天吃飯的成分很高~
當生存資源不足的時候,武力值的重要性就相當高了。
大部分認為的村鎮械鬥,是一群人烏泱泱的衝上去,打的頭破血流,可是這個械鬥很多時候還有種方式。
單挑~
這大概也是鬥將的來源了。
當一個村裏有一個很能打的人時候,那村子在跟別村劃界和爭水源的時候,就占了大便宜。
除了單挑,武力值高群毆的時候也很有用,十個人打二十個,如果有一個人能一打三或者一打五的時候,那大概也是能穩贏的。
所以這個能打的人,如果不是太笨的話,那他就會成為這個村最有話語權的人。
宿老依然會被尊重,但是不會成為“頭領”。
能打的人,在這裏很容易出頭,越能打的人,越容易成為山寨頭領。這也是太行山的山賊,基本都有幾分武藝在身的底層邏輯。
王燁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能打的收攏起來,通過比武的形式,給個出身,無論是從軍成為基層軍官,還是說有其他的安排,終歸是比把他們放在各處村寨要好得多的。
做了皇帝,慢慢的,曾經看過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就有了新的感悟,比如曾經一段影視台詞:
“其實科舉的第一要義,既不是選才,也不是化育天下。(科舉的真正目的是)牢籠誌士,讓天下的聰明人全都進到八股的牢籠裏,讓他們鑽研章句,白首窮經。
這樣的話這些人就不會異想天開了,也不容易被歪門邪道所惑。讀書人安定了,天下即使還有人想造反,也不過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麽大事。
(科舉考試)可以告訴天下的讀書人,國家是朕的國家……”
王燁不是很認同這個思想,但是短時間內,把河東路能打的收攏起來,把“豪傑們”都收攏起來,確實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應急措施。
“而且軍伍之中,一直都按部就班的升遷,也不好,總是要放些江湖豪傑進去,如此沒準也能有些新的變化。”王燁解釋道。
軍隊是個信奉拳頭的地方,又不隻看拳頭,這其中需要考量的東西太多了,鯰魚效應吧,刺激一下。
“軍伍之事,你看著弄就好,老朽不太擅長。”宗澤笑了笑。
“山野之間,卻是有不少遺珠的。”王燁笑得很是自得,沒有管宗澤的謙虛之詞,雖然還沒開始大比武,但是王燁已經遇到一個讓自己開心的人物了,“比如那牛皋···”
那可是牛皋啊,聽《說嶽》的人物,誰不對這個“虎騎龍背,氣死兀術,笑殺牛皋”,為人天真可愛,莽不失智謀,暴躁不失幽默的牛皋印象深刻的。
“待明日,他們比武決出這天下第一,你再欣喜不遲。”宗澤笑道,不想聽這些,已經在文官之中做到了魁首,就不要多管軍伍事。
“這是河東路的天下第一,不是真的天下第一。”王燁解釋道。
“哦,你說河東路便河東路吧。”宗澤道,對這個河東路天下第一,宗澤持保留意見,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尤其王燁這般比武,又不是隻給個虛名,真的表現優異的,除了揚名,第一是直接給到指揮使的~
齊國的指揮使已經不小了,正經官身,從七品及以上待遇。
所以來的人,就不可能隻是河東路的。
“你剛說儒以文亂法,我也知你心中對儒家一直是有些提防的。”宗澤道,“隻儒家昌盛了近千年,你就不要再想著百家爭鳴的事情了。
儒家利於皇權統治,隻這一條,你便隻能改而不能棄。
你喜歡的道家,他們太過隨性,講究諸事順心,念頭通達,你想想三國張角便知道了,那便是道家代表人物。”
宗澤對張角沒有什麽負麵的看法,甚至他還覺得那是個真的心係百姓的人物,隻是從結果看,卻是東漢亡國之起始。
“若是真的執政不當,百姓過的水深火熱的,有豪傑可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王燁道。
宗澤點點頭,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不對,這孩子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這···確實有格局啊。
“這天下隻有一個王燁,千百年來,隻有這麽一個、為師倒是不太信奉神佛什麽的,隻是覺得這天下氣運就這麽點,很難再出一個你這般的人物了。”宗澤看著王燁,輕輕拍了拍王燁肩膀,很是滿意和驕傲,“一人占千年氣運,大抵便是如此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真正占了千年氣運的人,不是我這般的。”王燁撓撓頭,他是知道真正的偉人是什麽樣的,發自肺腑道:“我隻是個有些運氣的普通人罷了。”
“嗯。”宗澤點點頭,不置可否,“你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這很好。
隻儒釋道各有其用,也非是一成不變的,若不是這天下動蕩,恐怕儒家新學已經開始顯學天下了。
你編撰的啟蒙教材很好,家國天下的理念也很好,求真務實也對,隻是,終歸是要有官學的,齊國一直不曾定下這事,不妥當,你好好想下~”
“嗯。”王燁點頭道,認真記下,攙扶著宗澤,笑道:“二哥北麵打完了,也過來看看明日的比武,師父明日也來,看看這天下英雄人物~”
統一思想的事情往後稍稍,看人打架才是正事啊~
“砰!”
宗澤一拐杖敲在了了王燁頭上,把王燁後半截的話敲迴去了。
“一者,這話是司馬公(司馬遷)所著《遊俠列傳序》開篇第一句,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不學無術就不要顯擺學問。”
宗澤也發現了,指望王燁成為學問大家是靠不住了,當然,宗澤也沒真的沒讓王燁做學問大家。
隻是,不做學問大家,也不能就這麽胡來吧。就這麽順序反了還少字的“俠以武亂禁,儒以文亂法。”?
記在起居注上,後世修史,人家一問這齊國開國皇帝的學問誰教的,宗澤咋說?
“師父,我錯了。”王燁果斷認錯,那麽大年紀了,基本功成名就,現在就已經開始想著身後的事情了,王燁還能咋說?
這話還是宗澤自己說的,眼瞅著齊國百姓日子越來越好,這輩子隻要善終,就不枉了。
今年的宗澤已經六十六歲了,王燁開掛都沒用,人,肉眼可見的蒼老了,本著應該安享晚年的,但是王燁不是那種人,他選擇把師父再拉出來幹活。
因為王燁覺得,人隻要有還沒做完的心願,就不會想著死後的事情,比如曆史上宗澤能活68,應該就是王師沒過河的緣故···
咳咳~
“二者,你把河東路交給我,老朽自然不敢推辭,這地方百姓生活的確實苦楚了些,若能讓他們活的好些,我晚幾年再死也行。”宗澤摸了摸沒有之前粗的胡子,有些傷感,又道:“隻是,你已經當了三年皇帝了,說話自當注意些,俠以武亂禁,儒以文亂法這種話豈是你能說的?!”
這話確實不適合王燁去說,本來就是韓非子說來,“二者皆譏。”一句話把文武都得罪了,無論是真有學問的,還是真不學無術的,抓著這一句話,便能弄出無數是非出來。
越想越氣,氣不過,又拿拐杖狠狠敲了王燁兩下。
教訓完王燁,這畢竟隻有師徒二人,宗澤也沒有抓著不放。
“你舉辦這天下第一武道大會,我倒是也能大略明白,這河東之地(黃河拐彎東邊,一直到太行山東邊河北平原,都是河東地)自古以來多是能犯禁的好漢,這般若是能收攏在手中,也能少些動亂。”宗澤笑道。
天下第一武道大會雖然名字怪怪的,但是這一手布置也算是精妙了。
河東之地,大部分村落都是散布在山坳之間的,可以耕種的土地不多,因為地下水和河流水資源不足,靠天吃飯的成分很高~
當生存資源不足的時候,武力值的重要性就相當高了。
大部分認為的村鎮械鬥,是一群人烏泱泱的衝上去,打的頭破血流,可是這個械鬥很多時候還有種方式。
單挑~
這大概也是鬥將的來源了。
當一個村裏有一個很能打的人時候,那村子在跟別村劃界和爭水源的時候,就占了大便宜。
除了單挑,武力值高群毆的時候也很有用,十個人打二十個,如果有一個人能一打三或者一打五的時候,那大概也是能穩贏的。
所以這個能打的人,如果不是太笨的話,那他就會成為這個村最有話語權的人。
宿老依然會被尊重,但是不會成為“頭領”。
能打的人,在這裏很容易出頭,越能打的人,越容易成為山寨頭領。這也是太行山的山賊,基本都有幾分武藝在身的底層邏輯。
王燁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能打的收攏起來,通過比武的形式,給個出身,無論是從軍成為基層軍官,還是說有其他的安排,終歸是比把他們放在各處村寨要好得多的。
做了皇帝,慢慢的,曾經看過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就有了新的感悟,比如曾經一段影視台詞:
“其實科舉的第一要義,既不是選才,也不是化育天下。(科舉的真正目的是)牢籠誌士,讓天下的聰明人全都進到八股的牢籠裏,讓他們鑽研章句,白首窮經。
這樣的話這些人就不會異想天開了,也不容易被歪門邪道所惑。讀書人安定了,天下即使還有人想造反,也不過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麽大事。
(科舉考試)可以告訴天下的讀書人,國家是朕的國家……”
王燁不是很認同這個思想,但是短時間內,把河東路能打的收攏起來,把“豪傑們”都收攏起來,確實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應急措施。
“而且軍伍之中,一直都按部就班的升遷,也不好,總是要放些江湖豪傑進去,如此沒準也能有些新的變化。”王燁解釋道。
軍隊是個信奉拳頭的地方,又不隻看拳頭,這其中需要考量的東西太多了,鯰魚效應吧,刺激一下。
“軍伍之事,你看著弄就好,老朽不太擅長。”宗澤笑了笑。
“山野之間,卻是有不少遺珠的。”王燁笑得很是自得,沒有管宗澤的謙虛之詞,雖然還沒開始大比武,但是王燁已經遇到一個讓自己開心的人物了,“比如那牛皋···”
那可是牛皋啊,聽《說嶽》的人物,誰不對這個“虎騎龍背,氣死兀術,笑殺牛皋”,為人天真可愛,莽不失智謀,暴躁不失幽默的牛皋印象深刻的。
“待明日,他們比武決出這天下第一,你再欣喜不遲。”宗澤笑道,不想聽這些,已經在文官之中做到了魁首,就不要多管軍伍事。
“這是河東路的天下第一,不是真的天下第一。”王燁解釋道。
“哦,你說河東路便河東路吧。”宗澤道,對這個河東路天下第一,宗澤持保留意見,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尤其王燁這般比武,又不是隻給個虛名,真的表現優異的,除了揚名,第一是直接給到指揮使的~
齊國的指揮使已經不小了,正經官身,從七品及以上待遇。
所以來的人,就不可能隻是河東路的。
“你剛說儒以文亂法,我也知你心中對儒家一直是有些提防的。”宗澤道,“隻儒家昌盛了近千年,你就不要再想著百家爭鳴的事情了。
儒家利於皇權統治,隻這一條,你便隻能改而不能棄。
你喜歡的道家,他們太過隨性,講究諸事順心,念頭通達,你想想三國張角便知道了,那便是道家代表人物。”
宗澤對張角沒有什麽負麵的看法,甚至他還覺得那是個真的心係百姓的人物,隻是從結果看,卻是東漢亡國之起始。
“若是真的執政不當,百姓過的水深火熱的,有豪傑可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王燁道。
宗澤點點頭,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不對,這孩子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這···確實有格局啊。
“這天下隻有一個王燁,千百年來,隻有這麽一個、為師倒是不太信奉神佛什麽的,隻是覺得這天下氣運就這麽點,很難再出一個你這般的人物了。”宗澤看著王燁,輕輕拍了拍王燁肩膀,很是滿意和驕傲,“一人占千年氣運,大抵便是如此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真正占了千年氣運的人,不是我這般的。”王燁撓撓頭,他是知道真正的偉人是什麽樣的,發自肺腑道:“我隻是個有些運氣的普通人罷了。”
“嗯。”宗澤點點頭,不置可否,“你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這很好。
隻儒釋道各有其用,也非是一成不變的,若不是這天下動蕩,恐怕儒家新學已經開始顯學天下了。
你編撰的啟蒙教材很好,家國天下的理念也很好,求真務實也對,隻是,終歸是要有官學的,齊國一直不曾定下這事,不妥當,你好好想下~”
“嗯。”王燁點頭道,認真記下,攙扶著宗澤,笑道:“二哥北麵打完了,也過來看看明日的比武,師父明日也來,看看這天下英雄人物~”
統一思想的事情往後稍稍,看人打架才是正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