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麟替李乾宸謙虛的笑了笑:“二弟哪裏比得上你?我記得,你曾給我說過,你當年天生就是準丹真人,七歲的時候就成了準相大能。這般天賦,天地之間也再難尋到另外一人能與你相比。再者說了,若非有至寶在手,位格加身,乾宸也未必能夠領悟領域雛形。你要知道,焉知他現在成就準丹真人,不是因為氣運匯聚的緣故?”
淩澤宇笑了笑,用飽含情意的眼神看了李真麟一眼:“隻不過是我當年隨口講的,難為你還記得。”
又道:“這有什麽不同嗎?能得到至寶,本身便是一種實力。”
李真麟同樣迴了一個深情款款的眼神:“你說的,我都記得。倒也確實,能得到至寶本身就是乾宸福緣深厚。”
淩澤宇輕輕一笑,一時間,綿綿情意,盡在不言之中。
突然,李真麟向觀禮席之上看去,見道紀姓修士那副晦氣的樣子。
他不禁搖了搖手中的紅意如意,語氣冷淡:“本君二弟的大喜之日,汝這皓首匹夫,何故哭嚎?”
李真麟隻是微微開了開口,剛開始聲音不過猶如蚊呐,隨風而過,傳遍乾坤,猶如暮鼓晨鍾,轟隆炸響,叫人感受到無盡的威嚴與無邊的威勢。
聽在那紀姓修士耳中,便如天憲聖旨一般。
慌得那紀姓修士,竟從座位之上滾落,連忙爬到了台下。就地一跪,五體投地,先是對著高台重重磕了三個響頭,而後涕泗橫流,大聲求饒道:“老朽有罪!老朽有罪!求儒君寬恕一二,不要牽連老朽這些弟子!”
李真麟對紀姓修士的做派很是滿意,他笑了笑,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本君又不是什麽洪水猛獸,汝何故如此畏懼?且先說清緣由,本君在行定奪。”
“是,是!”
那紀姓修士不敢怠慢,抹了兩把眼淚,當場便對著李真麟哭訴道:“非是老朽故意不敬,在二公子的大喜之日上無禮。主要是老朽今日見了二公子的絕世風采,竟然小小年紀,不隻已是聖師之尊,還成了準丹真人。老朽不禁由己及人,頓感無地自容,自覺愧對我派列祖列宗,竟使垂暮之年,仍舊困頓玄境,不得寸進。頓時心頭大慟,五內如焚,隻望就此自絕於天地之間,無顏苟活於人世。又恐如此撒手不管,徒留宗門無所依靠。是以,情難自禁。已致痛哭流涕,嗚咽哀嚎,驚擾了一眾賓客,掃了諸位上真雅興,還請儒君責罰。”
李乾宸此時已經從頓悟的狀態之中退了出來,他細細感受了一番,便以收起了自己的領域雛形。
這時,剛好看見了紀姓修士哭訴告饒的這一幕。
因著領悟領域之力心中歡喜,一時生了憐憫,便出言道:“兄長,莫要怪罪於他。今日大喜之日,不宜出現晦事。他雖失禮於上,卻並無大過,饒恕了他,就當是替我積福了。”
尋常武玄境界的修士,在李真麟的眼中也不過隻是螻蟻而已。饒與不饒,隻在一念之間。
如今李乾宸出口求情,李真麟自然不能駁了自己弟弟的麵子,當即便隨口說道:“既然二弟為汝求情,那便恕汝無罪,跪安吧。”
“多謝聖師!多謝儒君!多謝聖師!多謝儒君!”
紀姓修士以頭搶地,磕個不停,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多謝聖師慈悲,為老朽求情!多謝儒君寬仁,恕老朽罪過!老朽萬死難報一二,原來世做牛做馬報答二位的大恩大德!”
此時的他,因這多年壓抑,一朝發泄出來,後又死裏逃生之下,一時大悲大喜,難以言說之間,困頓多年的瓶頸竟有了鬆動的跡象。
也或許是紀姓修士的運道來了,李乾宸今日慈悲之心大作,見了紀姓修士白發蒼蒼,跪地俯首的樣子,竟然心生不忍,所幸便對李真麟開口道:“兄長,我觀此人修為已至武玄巔峰之境,隻是他氣血衰敗,容色枯槁,定時壽元無多。他今日既然受邀觀禮,便也算是與我有緣,我不忍他遭此厄難,不知兄長能否施展妙法,相助一二?”
李真麟素來極其寵愛他這個親生弟弟,說是有求必應,也不為過。
李乾宸都親自開口了,李真麟自然不會不許,左右不過舉手之勞,當即李真麟便應道:“二弟開口,自無不可。”
那紀姓修士聽了此言,一時間驚喜莫名,竟愣在了當場,還是被人提醒了一聲,他才如夢初醒,連忙再次跪了下去,叩首道:“多謝聖師,多謝聖師!多謝儒君,多謝儒君!老朽何德何能,竟能得聖師青眼!此番大恩大德,老朽無以為報,隻願肝腦塗地,uu看書uukans以報一二……”
這紀姓老者,雖已修成真人,但驟然得此恩典,情緒激動之下,竟然語無倫次,歡喜的失了常態。
李真麟不以為意,看都沒有多看紀姓老者一眼。
李乾宸秉承著好人做到底的原則,麵上含了笑意,開口道:“真人無需如此,隻是本座見你頗為有緣,何須道謝?”
紀姓修士乃是活了幾百年的人物,哪裏不曉得,這不過是一句客套話。
若是他真的當真,不道謝的話,立時便有大難當頭。
是以,他連忙做出一番感恩戴德的模樣,拜謝連連。
李乾宸見老者如此知恩圖報,心中更生歡喜。
李真麟略作思索,便隨手一揮,取出了一枚道台。
隻見那如同玉質的道台被李真麟托在掌中,散發著藍白二色光芒,不時有妙音隱隱響起。
不時有藍白二色符篆飄飄蕩蕩,在道台之中穿梭不停。
定睛一看,見那道台所散發而出的藍白光芒之中,竟然變換著許多景象。有草木花卉,有參天大樹,有微風襲襲,有清輝徐徐。
雖然隻如夢幻泡影一般,悠然而逝,卻也顯現出天地玄奧,道法本源之相。
這不是他物,正是源境修士所修煉出來的本源道台。
修者,在修煉到武源境界的時候,就會在體內結成一枚本源道台。
這枚本源道台,非常重要。
淩澤宇笑了笑,用飽含情意的眼神看了李真麟一眼:“隻不過是我當年隨口講的,難為你還記得。”
又道:“這有什麽不同嗎?能得到至寶,本身便是一種實力。”
李真麟同樣迴了一個深情款款的眼神:“你說的,我都記得。倒也確實,能得到至寶本身就是乾宸福緣深厚。”
淩澤宇輕輕一笑,一時間,綿綿情意,盡在不言之中。
突然,李真麟向觀禮席之上看去,見道紀姓修士那副晦氣的樣子。
他不禁搖了搖手中的紅意如意,語氣冷淡:“本君二弟的大喜之日,汝這皓首匹夫,何故哭嚎?”
李真麟隻是微微開了開口,剛開始聲音不過猶如蚊呐,隨風而過,傳遍乾坤,猶如暮鼓晨鍾,轟隆炸響,叫人感受到無盡的威嚴與無邊的威勢。
聽在那紀姓修士耳中,便如天憲聖旨一般。
慌得那紀姓修士,竟從座位之上滾落,連忙爬到了台下。就地一跪,五體投地,先是對著高台重重磕了三個響頭,而後涕泗橫流,大聲求饒道:“老朽有罪!老朽有罪!求儒君寬恕一二,不要牽連老朽這些弟子!”
李真麟對紀姓修士的做派很是滿意,他笑了笑,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本君又不是什麽洪水猛獸,汝何故如此畏懼?且先說清緣由,本君在行定奪。”
“是,是!”
那紀姓修士不敢怠慢,抹了兩把眼淚,當場便對著李真麟哭訴道:“非是老朽故意不敬,在二公子的大喜之日上無禮。主要是老朽今日見了二公子的絕世風采,竟然小小年紀,不隻已是聖師之尊,還成了準丹真人。老朽不禁由己及人,頓感無地自容,自覺愧對我派列祖列宗,竟使垂暮之年,仍舊困頓玄境,不得寸進。頓時心頭大慟,五內如焚,隻望就此自絕於天地之間,無顏苟活於人世。又恐如此撒手不管,徒留宗門無所依靠。是以,情難自禁。已致痛哭流涕,嗚咽哀嚎,驚擾了一眾賓客,掃了諸位上真雅興,還請儒君責罰。”
李乾宸此時已經從頓悟的狀態之中退了出來,他細細感受了一番,便以收起了自己的領域雛形。
這時,剛好看見了紀姓修士哭訴告饒的這一幕。
因著領悟領域之力心中歡喜,一時生了憐憫,便出言道:“兄長,莫要怪罪於他。今日大喜之日,不宜出現晦事。他雖失禮於上,卻並無大過,饒恕了他,就當是替我積福了。”
尋常武玄境界的修士,在李真麟的眼中也不過隻是螻蟻而已。饒與不饒,隻在一念之間。
如今李乾宸出口求情,李真麟自然不能駁了自己弟弟的麵子,當即便隨口說道:“既然二弟為汝求情,那便恕汝無罪,跪安吧。”
“多謝聖師!多謝儒君!多謝聖師!多謝儒君!”
紀姓修士以頭搶地,磕個不停,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多謝聖師慈悲,為老朽求情!多謝儒君寬仁,恕老朽罪過!老朽萬死難報一二,原來世做牛做馬報答二位的大恩大德!”
此時的他,因這多年壓抑,一朝發泄出來,後又死裏逃生之下,一時大悲大喜,難以言說之間,困頓多年的瓶頸竟有了鬆動的跡象。
也或許是紀姓修士的運道來了,李乾宸今日慈悲之心大作,見了紀姓修士白發蒼蒼,跪地俯首的樣子,竟然心生不忍,所幸便對李真麟開口道:“兄長,我觀此人修為已至武玄巔峰之境,隻是他氣血衰敗,容色枯槁,定時壽元無多。他今日既然受邀觀禮,便也算是與我有緣,我不忍他遭此厄難,不知兄長能否施展妙法,相助一二?”
李真麟素來極其寵愛他這個親生弟弟,說是有求必應,也不為過。
李乾宸都親自開口了,李真麟自然不會不許,左右不過舉手之勞,當即李真麟便應道:“二弟開口,自無不可。”
那紀姓修士聽了此言,一時間驚喜莫名,竟愣在了當場,還是被人提醒了一聲,他才如夢初醒,連忙再次跪了下去,叩首道:“多謝聖師,多謝聖師!多謝儒君,多謝儒君!老朽何德何能,竟能得聖師青眼!此番大恩大德,老朽無以為報,隻願肝腦塗地,uu看書uukans以報一二……”
這紀姓老者,雖已修成真人,但驟然得此恩典,情緒激動之下,竟然語無倫次,歡喜的失了常態。
李真麟不以為意,看都沒有多看紀姓老者一眼。
李乾宸秉承著好人做到底的原則,麵上含了笑意,開口道:“真人無需如此,隻是本座見你頗為有緣,何須道謝?”
紀姓修士乃是活了幾百年的人物,哪裏不曉得,這不過是一句客套話。
若是他真的當真,不道謝的話,立時便有大難當頭。
是以,他連忙做出一番感恩戴德的模樣,拜謝連連。
李乾宸見老者如此知恩圖報,心中更生歡喜。
李真麟略作思索,便隨手一揮,取出了一枚道台。
隻見那如同玉質的道台被李真麟托在掌中,散發著藍白二色光芒,不時有妙音隱隱響起。
不時有藍白二色符篆飄飄蕩蕩,在道台之中穿梭不停。
定睛一看,見那道台所散發而出的藍白光芒之中,竟然變換著許多景象。有草木花卉,有參天大樹,有微風襲襲,有清輝徐徐。
雖然隻如夢幻泡影一般,悠然而逝,卻也顯現出天地玄奧,道法本源之相。
這不是他物,正是源境修士所修煉出來的本源道台。
修者,在修煉到武源境界的時候,就會在體內結成一枚本源道台。
這枚本源道台,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