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還有些人聽到郭破虜的身份,都大喜說道:“太好了,郭少俠,我們願追隨你一起反抗蒙古,恢複中原!”


    郭破虜連忙道:“多謝諸位賞識,小子學識淺薄,恐怕難堪大任!”


    張三豐、苗道一與左千秋等人也是第一次聽到屠龍刀,連忙詢問是怎麽迴事?郭破虜於是把父母留下屠龍刀的事簡單說了一遍。


    苗道一大喜道:“若真是如此,那就太好了,破虜,你應該勇挑重擔,擔負起領導群雄反抗蒙古的大旗,驅除韃虜,還我大漢山河為誌,於公於私都大有好處!”


    張三豐也道:“不錯,郭大哥,你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


    其他群雄也連聲說好,郭破虜看到群雄誠意懇切,於是道:“好,諸位如此厚愛,在下必當竭盡全力,鞠躬盡瘁,不負重托。諸位先行迴去,暗中聯絡四方,準備糧草,眼下隻待尋到屠龍刀,取到軍餉地圖,時機成熟,便會號令天下群雄一同起事。”


    眾人聽了大喜,有人道:“郭少俠如何才能知道你準備起事?”郭破虜道:“隻要聽到江湖上傳出屠龍刀出現的消息,就是準備起事之時。”


    眾人聽了齊聲說道:“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苗道一與左千秋等人聽了,大喜道:“這句武林歌謠太好了,蒙古人怎麽也想不到是我們起事的口號。”


    這時守候在山下的五嶽劍派山上報告,山下的番僧與蒙古武士,


    這時守候在山下喊殺聲大震,就有五嶽劍派弟子上山報告道:“不好,山下的番僧與蒙古士兵攻上山了。”


    左千秋大怒道:“召集五嶽劍派弟子,我們正要拿蒙古祭旗,出一口這場惡氣!”說著就要與風易行等人下山。


    郭破虜道:“左師兄,不可大意!我們先去看看敵情,以防敵人有什麽埋伏?”


    苗道一也道:“破虜說得對,蒙古人知道我們山上人多勢眾,還要上山進攻,必是有重兵過來。我們不可大意,先去看看再做打算!”


    張三豐也道:“正該如此,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於是眾人聽了,紛紛點頭稱是。


    於是郭破虜便與眾人起身,來到草坪,躍上高樹了望,隻見一隊隊元兵正蜿蜒而上,旌旗招展,兵甲鮮明,軍容甚盛,有近萬人之多。


    遙望元軍中軍,隻見一杆大纛高高舉起,旗下有三人正緩步前行,其中兩人分別是釋迦摩薩與丹巴,另外一人則是是一位蒙古將軍,身穿鐵甲金光閃閃,形相甚是威武,並不認識。


    前麵的番僧與蒙古武士已來到半山腰,五嶽劍派的弟子正與他們相鬥,且戰且退,明顯不敵。


    群雄見到敵軍的情勢,俱都大驚,山上群雄加上全真道士最多兩三千人,哪裏是這些元兵對手,均是憂心忡忡。隻聽得敵軍營中號角此起彼落,想是調兵遣將,十分忙碌。蒙古大軍橫掃西域,習練有素,乃是舉世皆知的精兵強將。


    眾人均是倒吸一口涼氣,自知不敵,苗道一說道:“郭師弟,不可力敵,還是撤退為上。”


    郭破虜與左千秋等人知道全真教近幾十年來一直遭受蒙古大軍攻山,早已習以為常,此時重陽宮如同空殼一般,遇到蒙古大軍攻山,早已安排好撤退路線。等蒙古大軍走後,再卷土上山來重建。由於成吉思汗曾冊封過全真教,幾處大殿上都有成吉思汗的冊封文字,所以蒙古大軍也不敢放火焚燒大殿。


    自從苗道一等人從大都迴來後,祁誌成與苗道一自知蒙古大軍會上山,早已安排好撤退事宜。


    郭破虜道:“不錯,苗師兄即刻讓教中弟子準備撤退。我們在這裏抵擋一陣!”苗道一說好,立時傳令讓教中弟子收拾,準備撤退。


    這時左千秋道:“就是撤退也要先去救下那些五嶽劍派弟子,再不下去想救,那些五嶽弟子就會被殺了!”


    郭破虜早已看到山上有很多碎石,又看到前麵番僧與蒙古武士與後麵元兵有些脫節,於是道:“苗師兄,你讓全真弟子收集附近山石。我帶領群雄武功高手,先下去打番僧一個措手不及,救出五嶽劍派弟子!”


    苗道一連聲說好,讓眾道士到山上收集山石,放到山坡上各處。終南山上別的不多,就是山石多。


    郭破虜對群雄說道:“我們速戰速決,隻救人不可戀戰!”群雄大聲說好。郭破虜又對張三豐、左千秋等人道:“我們一邊救人,一邊提防那國師番僧!”張三豐與左千秋等人說好。


    郭破虜道:“大家一起救人,不過要輕步前行,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於是縱身衝將下去,幾個起落,借著山林掩護,就向番僧與蒙古武士衝去。張三豐左千秋等人緊隨在後。


    郭破虜衝到到了近處,驀地現身,雙手運劍如風就向番僧疾刺而去。那些番僧措手不及,被郭破虜劍氣刺在胸口,鮮血咕咕直流。接著張三豐與左千秋等群雄也是突然來到,揮動拳掌兵刃就向番僧打去。


    這些人武功高強,番僧被群雄一陣搶攻,立時就死傷大半,紛紛向後退去。


    左千秋等人招唿五嶽劍派弟子向山上奔去,郭破虜張三豐等群雄攔住番僧,又是一陣衝殺。


    這時元兵一陣號角響起,元軍官兵大聲吆喝,前隊就向山上潮水般疾衝過來,後隊搭弓射箭,箭如驟雨射來。


    郭破虜等人攔住箭雨,見到五嶽劍派弟子已奔到山上,大叫道:“大家撤迴!”群雄便陸續撤了向山上。


    這時釋迦摩薩與丹巴飛身躍來,大唿道:“想走,沒那麽容易!”唿的一掌就向群雄劈去。


    這時郭破虜與張三豐、左千秋等人在後麵殿後,看到釋迦摩薩劈掌過來,早有準備,七人驀地轉身,揮掌就向釋迦摩薩與丹巴劈去。


    釋迦摩薩雖武功已臻絕頂,但是九人合力,掌力如摧枯拉朽一般排山倒海襲來,也不敢硬接,兩人連忙向旁邊疾退而去,仍是被掌力掃中,隻感覺氣血翻湧。丹巴卻躲閃不及,雙臂揮掌相迎,被掌力掃中,隻聽喀嚓一聲,雙臂折斷,“啊”的一聲大口吐出,釋迦摩薩抓起丹巴,就向後退去。


    左千秋正要追趕,這時元兵鐵甲軍已經攻來,大聲吆喝,槍矛如林般刺到。


    郭破虜與元軍多次交手,知道若是陷入元軍之中,實難脫身,於是道:“不可戀戰!”


    於是眾人且戰且退向山上奔去,來到半山,隻見全真弟子堆滿了石塊,大喝道:“動手!”全真弟子拋起石塊就向山下滾落而下,追到近處的元兵登時被石塊砸中倒地,死傷狼藉。群雄又趁機上山衝殺,衝上來元兵寡不敵眾,連忙向山下逃去。山腰中元兵突地鳴鑼,乃是收兵,於是元兵強弓激射而出,壓住陣腳,令群雄無法追趕。群雄也退到山上。群雄一戰大勝,自是唿喚雀躍,磨拳搽掌要與元兵決戰。


    可是元兵退到山腰,便停了下來,後麵大隊元兵源源不絕上來,隻見鐵甲重胄士兵手持巨型盾牌,在前麵開道,後麵跟著弓弩兵,箭如驟雨向山上射來。然後是長矛兵。秩序井然,前後層次分明,群雄看了大驚失色。


    群雄先前大都身負武功,均想縱然殺不盡元兵,若求自保,總非難事。但看到元兵如此行軍布陣,這才見識到了元軍的威力,才知行軍打仗,與單打獨鬥的比武實是大不相同。大隊元軍一擁而上,勢如潮水,再厲害之極的武林高手,在大軍人潮中也是無所施其技。四麵八方都是刀槍劍戟,亂砍亂殺,平時所學的什麽見招拆招,內勁外功,全都用不著。


    別人不知,郭破虜在襄陽城長大,自是知道行軍打仗與武功高低差別巨大。


    群雄看到元軍如此,這才郭破虜剛才警示有先見之明,於是紛紛議論,方知為何元軍能連戰告捷,就是襄陽城也被攻破,為什麽中原盡多英雄豪傑之士,卻將大好江山淪亡在韃子手中。此時群雄雖有三四千人,卻也是寡不敵眾,顯是也擋不住近萬餘蒙古精兵的全力衝擊。


    這時元兵越來越近,群雄揮石拋下,可是砸到鐵甲盾牌,傷不到絲毫,隻有郭破虜與張三豐寥寥幾人用內力拋出石塊,才能砸破盾牌,砸死砸傷元兵,稍微阻擋元軍前進速度。


    郭破虜對苗道一道:“苗師兄準備撤離,我們先抵擋一陣。”


    苗道一說道:“剛才到各處探路的弟子迴來報告說,山上四處都有元兵把守,現在撤離,必會被元兵發現,隻能等著天黑,趁著黑夜撤離!”


    此時夕陽西下,已近黃昏,可是距離天黑還是有半個多時辰。


    郭破虜知道這半個時辰,必是一場血戰。於是說道:“我們再抵抗一陣!”群雄於是收集石塊,讓郭破虜等人向下砸去。


    那鐵甲元兵雖然能抵住石塊,可是行動緩慢,雖然越來近,到這山頂還需一段時間。


    就在這時突地元軍中,號角吹起,隻見元軍中一陣密集箭雨射來,群雄紛紛揮動兵刃攔架住。突然從鐵甲兵後衝出一隊元軍就向山上躍來。那隊元兵速度極快,竟然都是身手矯健之人,其中還夾帶著番僧與蒙古武士,強悍特甚。片刻間就要衝到山頂,群雄與全真弟子連忙衝過去大聲酣鬥,立時混戰亂成一團。


    郭破虜眼見元兵衝來,心中叫苦不迭,大唿不妙,隻怕稍有差池,就會被元兵攻破防線。於是一邊指揮群雄迎敵,一邊拋石阻止鐵甲兵。


    眼看天色越來越黑,可是元兵卻都衝了上來,幸好上山道路狹窄,元兵一時無法全部蜂擁而上,於是郭破虜守在路口,奮力廝殺。不多時元兵越來越多,眾人漸漸陷入元軍之中。還有元兵就向山上殺去,全真弟子殊死抵擋,讓其他弟子撤退。


    可是全真教其他弟子看到,就要攙扶著祁誌成等人全真教老人離開,此時祁誌成等人已經醒來,看到元兵攻上山來,哪裏還肯離開,淒然說道:“我們死不足惜,要走你們這些年青一代離開,苗道一,郭破虜你們速速離開,全真教以及中原武林的未來全靠你們了!”


    左千秋、風易行等五嶽劍派等人也說道:“不錯,苗師兄,郭師弟,還有張道人,你們速速離開!”群雄也紛紛讓郭破虜等人離開。


    郭破虜心知憑借山上眾人不僅難以擊退元軍,還會被元軍圍剿斬殺殆盡,此時元軍還沒全部上山,可以突圍而走,若是全部上山恐怕就無法突圍了。但他又不能眼睜睜丟下眾人離開,正感到左右為難。忽聽得山下金鼓大振,一枚火箭衝天而起,山下頓時殺聲四起。隻見一支身穿白衣的隊伍衝上山來,手持標槍巨木就朝後麵元兵的擲去,瞬間就被刺中一片。


    元兵號角疾響,後軍變前軍,轉身就向山下攻去。那支白衣隊伍又有人手持噴筒射出黑油,噴到元兵鐵甲身上,接著有人丟出火折子,頓時火焰在元兵盔甲上燃燒起來。元軍頓時大亂起來。


    郭破虜看到火焰燃起,照亮半個山坡,隻見元兵大亂,大喜,說道:“有人幫助我們。”眾人從山頂望將下去,但火焰騰空,元軍後麵大亂,頓時身體精神百倍,充滿力量,向山上元軍大殺一通。


    郭破虜高聲叫道:“援軍已到,大夥兒衝啊!”山上群雄與全真弟子各挺兵刃,衝殺下去。


    山下那支隊伍看到山下眾人衝下,也是齊聲大唿,就向山上攻去,群雄再自山上衝殺,元軍前後受敵,也不知兩方到底來了多少人馬,陣勢先自亂了。


    郭破虜與苗道一等人衝到山腰,苗道一大聲說道:“是哪位朋友前來相助?全真教上下感激不盡!”


    山下有人冷冷道:“我們隻是殺元軍,並不是來助全真教!”


    苗道一聽了頓時無語,左千秋憤憤道:“你們是什麽人?全真教與中原武林可不是忘恩負義之人!”


    這時一條大漢躍眾而出,雙手手持長矛,雙矛銀光閃閃,元兵當者披靡,無人能阻。那人邊殺邊說道:“你們若是知道,恐怕立馬兵戎相向,還是不知道的好!”


    群雄中突然有人低聲道:“他們是明教中人!”有人聽到,頓時呆住,仔細看去,隻見山下那支隊伍飄出一麵繪著紅色火焰的大旗,又看到巨木與火焰等物,正是明教的標誌。


    要知明教與中原武林爭鬥了數百年,雙方都是死傷無數,早已結下世仇。明教總舵也被中原武林從江南趕到西域昆侖山中,由於蒙古人入侵中原,中原武林無暇顧及明教,這才紛爭少了一些。


    但是兩方的恩仇仍是根深蒂固,水火不容。


    此時山坡上頓時微妙起來,中原群雄、全真弟子與明教,還有元軍,三方都是不共戴天之仇。眼看元軍被兩方前後夾擊,仍是負隅抵抗。


    可是中原群雄與全真弟子也就要與明教眾人碰到一起,此時兩方都是心知肚明,雖仍是共擊元兵,隻怕碰到一起,便要大打出手。


    就在這時郭破虜突然道:“明教哪位兄弟前來相助?郭破虜在此謝過!”那大漢一聽,頓時怔住,旋而大喜道:“原來是郭兄弟恩公在此,在下杜可用,願意聽從調遣!”


    中原群雄聽到明教竟然願意聽從郭破虜調遣,也是大驚。但也心中暗喜,他們實在不願此時再與明教相鬥。


    其實杜可用早已從衣飛揚等人口中知道,郭破虜曾在元軍炮轟光明頂時,挽救過明教弟子,又是上一任明教教主石元欽定的下任教主,隻是還沒就任。又看到他與中原群雄在一起,所以才稱郭破虜為恩公。


    郭破虜早已聽到衣飛揚介紹過明教中其他高層,知道這杜可用乃是明教法王之一,人稱“萬乘天王”,活動在江西等地,於是說道:“原來是杜天王來了,以中間山道為界,你率領明教兄弟攻擊左邊元兵!”


    然後又對中原群雄與全真弟子說道:“我們攻向右邊元兵,任何人不得過界!”中原群雄與全真弟子聽了,轟然叫好。


    苗道一與左千秋等人見到郭破虜把一場血戰消弭於無形,俱都大喜。若不是郭破虜在此,就算擊敗元兵,恐怕兩方也會大打一場。


    中原群雄、全真弟子與明教眾人這樣一分,瞬間向元兵砍殺過去。這樣前後左右夾擊,元軍頓時死傷數千人,餘下的也不敢戀戰,分頭落荒而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暴雨梨花孤燈下並收藏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