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迴:風水寶地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郭襄道:“我不管你們蒙古與東瀛的恩怨如何,也不管我們之間的恩怨,隻是現在我們同船共渡,別無選擇。東瀛倭人人多勢眾,又慢慢摧毀花樹,恐怕很快就要大舉進攻,我們隻得先放下仇怨,共抗倭寇。這粒藥丸能支撐一天,明日若還活著,我自會再來找你們。倭寇勢大,不宜力戰,分散而開,遊而擊之,才是上策。是死是活,大家自求多福吧!程姑姑,我們走!”
說著拉著程英就向花樹中左首躍去,釋迦摩薩與明月樓就向右首隱身而走。
兩人到了遠處,程英說道:“襄兒,你真會說話,恩威並施,嚴逼利誘,晾他們不得不服從聽命。”
郭襄搖頭道:“姑姑,你可別小瞧他們,那大和尚武功謀略皆是一流人物,心思縝密,手段毒辣,讓人防不勝防!他若不是中了東瀛人的毒,絕不會如此謙卑恭順!你看他此時弱不禁風,但他眼中一瞥而過的寒光,還是瞞不過我,他應該還留有三分餘力,隻是聽到我們到了,便隱藏起來,在我們麵前故意示弱而已!”
程英聽了目瞪口呆,道:“襄兒,你既然知道番僧這般叵測,為何還要裝作不知,喂他九花玉露丸?”
郭襄道:“我也是沒辦法,比起東瀛倭人的殘暴,那番僧總算還有點人性。何況那明穀主對我有救命之恩,碧左使還要他來解毒,這其中的複雜三言兩語也說不清楚,不過那番僧還是離他遠一點,不能讓他靠近。桃花島中的秘密更不能讓他知道,否則以他的才能,也是片刻之間就能看出破解之法的。”
程英點頭說好,歎道:“江湖如此複雜,人心不古,怪不得楊大哥要我們不要離開桃花島。看來今日的江湖已與以前大不相同了,我們終老桃花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兩人沿著山坡下向東行去,隻見海麵上有不少東瀛浮屍,還有些東瀛人正向海岸邊遊來,登上桃花島。也有不少岸上的東瀛人在接應。
郭襄道:“程姑姑,幸虧你們燒掉大船,燒死不少東瀛倭人,不然我們更是難以對付!”
程英道:“襄兒,得幸是你過來了,不然我們三人真是無法守住桃花島,桃花島要被東瀛人毀了,我又如何對得起師父。”
郭襄道:“守護桃花島也是我的職責!”
郭襄看著一處岸邊東瀛浪人越來越多,說道:“姑姑,我們去衝殺一陣!”
程英說好,兩人就從花樹中穿過,不多時來到海岸邊,有四五十個東瀛浪人正從海中遊上岸來,正在喘息。
郭襄與程英大喝一聲,揮掌衝殺過來,東瀛浪人沒想到有人突然殺出,登時被郭襄與程英劈向打殺二三十人。
這時一個東瀛浪人大叫道:“大家不用慌,一刀流的弟子跟我一起攔住她們!”說著有些東瀛浪人紛紛拔出彎劍就向郭襄與程英劈砍過去。
郭襄與程英身影晃動不停,在眾人中穿來插去,揮掌又拍死幾個。可是有十來個東瀛劍客手持彎劍,一起揮劍切落,整齊如一,宛然一體。
郭襄與程英施展空手奪白刃功夫,無法縱躍近身,自然也奪不下來,於是連揮幾掌劈去,又有幾人被掌風劈退,跌落水中。可是剩餘的東瀛劍客卻絲毫沒有後退,他們的彎劍比中原刀劍長上一尺,有三尺多長,又一起切落劈砍,整齊如一,竟然抵住兩人掌力。
郭襄一試之下,就知道這東瀛劍客中有幾個內力劍法俱都是一流高手,不可小覷。
十來個東瀛劍客整齊如一,揮劍攔住郭襄與程英。兩人看到劍鋒起落,寒光咋起,讓人不寒而栗,知道是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的好劍,若是被碰到劃傷,輕則血肉橫飛,重則筋骨盡斷。
郭襄與程英不敢硬碰,隻得連連後退,此時別處東瀛浪人紛紛向這邊圍了過來。郭襄暗叫不妙,若是被圍住,可就兇多吉少。突然想起一物可以克製彎劍,於是從懷中拿出兩塊聖火令,交給程英一個。
程英看著聖火令有些疑惑,郭襄早已揉身而上,隻聽當當幾聲,聖火令架住劈砍而來的東瀛長劍。
郭襄趁著東瀛劍客驚愕之餘,迅捷無比揮掌連擊在他們胸前,就有幾個東瀛劍客狂噴鮮血,倒斃於地。
程英看到聖火令竟然不懼刀劍,於是也揮動上前,東瀛劍陣登時被破。兩人左擋右劈,所向披靡,東瀛劍客非死即傷,又連殺數十人。海岸邊的東瀛人紛紛四下逃竄,郭襄縱身追殺一陣,此處海岸邊的東瀛浪人消滅殆盡。
郭襄正要轉身離開,突聽得有人“嚶”的叫了一聲,郭襄聽是女人聲音,還以為是那些東瀛女子,於是循聲過去,來到一處花叢前。
正要上前,突地花叢中青光一閃,一柄長劍如閃電一般直刺向郭襄的咽喉。
這劍又快又疾,一個衣衫不整的東瀛浪人閃身而出。郭襄不閃不避,讓那劍尖刺及喉頭數寸之處,突然一伸手,右手中指往劍尖上彈去,錚的一聲輕響,長劍斷成數截,落到地上。
那東瀛浪人驚怒交集之下,郭襄飛起一腳,迅捷無倫踢在那人小腹之上。那人慘叫一聲,口中猛噴鮮血,倒斃於地。
郭襄小心過去,才看到花叢後躺著一個衣衫不整、舒胸半露的女子,卻是阿姬曼,正昏迷不醒。
郭襄想不到她也從船上逃出,知道波斯四使也吃了東瀛人的毒藥,想來是昨晚遊到岸邊,毒癮發作,昏迷不醒,手腳無力,於是躲在花叢後,卻被東瀛浪人發現,想要圖謀不軌。
郭襄本不想救她,但想到父親從小循循教導的俠義為先,濟人之急的江湖道義,又想到同為女人,不能讓她再受辱,於是蹲下幫她穿好衣服,拿出一粒九花玉露丸放入她口中。
這時程英躍來,舉著聖火令道:“這是什麽東西如此厲害?我又連殺數個東瀛劍客,竟然安然無恙!”
這時看到地上躺著的阿姬曼,道:“她是什麽人?”
郭襄說道:“同船而來的人。”看到阿姬曼已經醒來,手腳動了一下,想來是已經醒來,於是站了起來對程英,道:“我們走吧!”
兩人剛走幾步,阿姬曼突地在後麵說道:“多謝想救,能不能再給我三粒藥丸,我要去救同伴,誓要報仇!”
郭襄知道她要去救其他三使,於是對程英道:“姑姑,你去送她三顆吧!”
程英道:“我們也不多了!”郭襄道:“他們也是同仇敵愾,就給她三顆吧!”
程英於是轉迴去,拿出三顆九花玉露丸交給阿姬曼。阿姬曼也要言謝,看了看郭襄背影,道:“多謝相助,以後定當報答!”說著就向海邊奔去。
郭襄與程英迴到房中,隻見陸無雙與傻姑正在焦急等待,看到兩人進來,俱都是大喜。傻姑更是抱著郭襄,說道:“襄兒妹妹,我好想你啊,想不到你也長這麽大了!”
郭襄想起幼年時,每次來到桃花島,都是與傻姑一起玩耍,看到傻姑白發蒼蒼,卻還是笑容可掬,天真無邪,禁不住淚流滿麵,道:“傻姑姐姐,我也好想你,當年我說很快來看你,想不到已過了十多年才來,真是對不起你。”
傻姑卻笑道:“能來就好,公公走了還沒迴來,不知他什麽時候能迴來?傻姑也好想公公的。”
原來黃蓉知道傻姑思想單純,怕她傷心,所以讓人不要說出真相。所以這麽多年,傻姑還是隻知道黃藥師駕船出海去了,一直在等他迴來。
郭襄不忍說出真相道:“傻姑聽話,公公會迴來的。”
傻姑大喜道:“傻姑很聽話的,外麵這群惡人,要搶公公的東西,傻姑就打跑他們,等公公迴來!”
這時陸無雙說道:“好了傻姑,郭家妹妹累了,讓她休息一會,我們去端飯來給她吃吧!”
傻姑說好,兩人出去端來飯菜,郭襄看到單獨還有兩份,問道:“這是不是給破虜的?”
程英說道:“是的,還有一份是你那個朋友的,等吃完飯,我與表妹分別給他們送去!”郭襄道:“我陪你一起去吧!”程英說好,於是四人便坐下吃飯,陸無雙說道:“東瀛浪人越來越多了,我們要怎麽辦才好?”
郭襄說道:“不用怕,還有援兵在外麵,今晚一起大殺一通,就可以轉敗為勝了。”
於是說出計劃,陸無雙聽了大喜。郭襄又道:“今晚我們要聚在一起,不可分散,以免被別人分而殲之。”其他三人說好,四人很快吃好飯。
郭襄跟著程英去看郭破虜,陸無雙在這裏留守境界,傻姑去給碧玉生送飯。分配好以後,郭襄與程英出了房屋,向南邊走去。從花樹與竹林中穿過,又經過一片亂石堆,來到一處山峰下。
這山峰乃是桃花島後山,高聳陡峭,乃是桃花島最高峰,叢林茂密,怪石嶙峋,乃是桃花島禁地,平時很少人去哪裏。
郭襄以前也到過這裏玩耍,隻是山上除了叢林怪石,並無其他可以玩耍的地方,又很危險,所以郭襄也很少去。
向山上爬去,果然山高陡峭,幾乎是垂直上下,幸好兩人輕功了得,沿途又有樹木,倒也沒有太費力氣,便爬到離山頂已近的半腰處停下,隻見前方有一塊碩大無朋的巨石,光滑無比,再無他物。
這塊巨石郭襄以前也來過,附近並沒有什麽洞穴。
程英看著郭襄疑惑,徑自向巨石走去,郭襄也隻得跟上,本以為程英會跳上巨石,哪知她卻蹲了下來,伸手挪開幾塊大石,露出一個洞穴出來,可以容一人半蹲著進出。
郭襄沒想到這巨石下還別有洞天,是又驚又喜,兩人依次進入,程英又把外麵的大石放好,點燃早已準備的火把,頓時洞穴內大亮起來。
郭襄道:“我怎麽不知這裏還有洞穴?”程英笑道:“若不是跟著破虜過來,我也是不知道!”
郭襄道:“破虜很少到桃花島,這洞穴一定不是破虜首先發現的,難道是我娘早已發現這裏了?”
程英點頭道:“很有可能,我們進去看看吧!不過破虜與風姑娘關在石室內練功療傷,他說不可以打擾他們!等他們好了,自然會出來。”
郭襄道:“我知道,進去看看再說!”裏麵是一條長長甬道,走了十來丈,就聽到前方傳來滴答的水滴聲音,走向前去,隻見眼前出現一個極大的石洞,裏麵的空氣清新起來,知道洞穴中有通風之處。
石洞內又有幾處石門,程英指著左邊一處石門,石門中有一個半尺見方的方洞,程英道:“破虜與風姑娘就在裏麵練功療傷,讓我們不要打擾他們!”
郭襄知道練功療傷,最忌外音襲擾,輕則前功盡棄,重則走火入魔。於是說好,小心從方洞向裏望去,隻見石室中白霧繚繞,白霧中有兩個人影正麵對而坐,雙掌相交一起。顯然是郭破虜與風雨煙,正在關鍵時期。
看到兩人都安然無恙,郭襄心中的石頭落地,也是大感欣慰。伸手把所帶來的水與飯菜放進方洞。
郭襄雖也知道《九陰真經》與倚天劍,可能就在這裏,可是不想打擾郭破虜練功,遂想再等一兩天,等他們出關再說吧!
於是兩人又原路返迴,走出洞穴,程英道:“襄兒,我帶你去拜祭郭大俠與黃師姐!”郭襄說好,兩人上了山峰,向南而去,來到山峰最南邊,又向下行,來到一處山腰平坡處。隻見平坡甚是寬闊,白花燦爛,中間有一個碩大的石堆墳墓。
郭襄看到墳墓,便鼻子一酸,果然來到墳墓南端,隻見墓碑寫著“大俠郭靖黃蓉之墓”幾個大字。
郭襄看到,伏身跪地,痛哭起來。哭了半響,程英看到郭襄越哭越是傷心,怕哭壞了身體,連忙把她扶起,說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襄兒不要太傷心了。保重身體,報仇雪恨。”
郭襄這才止住哭泣,說道:“多謝楊大哥與程姑姑你們把爹娘葬在這裏!”
程英指了指南麵大海,東西各是山峰,北麵乃是蜿蜒曲折的主峰,說道:“楊大哥說這塊墓穴乃是風水寶地,完全應合了陰陽二儀、天地配合得最絕妙的完美結合。幹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陰陽交合,乃生萬物。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為玄武。能保護郭家福蔭子孫,人旺業興,有王者之氣。他日郭家必會出驚天動地的大人物!”
郭襄聽她所言,細細看去,果然墓穴背靠主山,山環水繞;主山來龍深遠,氣貫隆盛,左右要有山脈環護,的確是藏風養氣之寶地。
她雖並不相信這些虛無縹緲風水之說,但是聽到仍是倍感高興。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郭襄道:“我不管你們蒙古與東瀛的恩怨如何,也不管我們之間的恩怨,隻是現在我們同船共渡,別無選擇。東瀛倭人人多勢眾,又慢慢摧毀花樹,恐怕很快就要大舉進攻,我們隻得先放下仇怨,共抗倭寇。這粒藥丸能支撐一天,明日若還活著,我自會再來找你們。倭寇勢大,不宜力戰,分散而開,遊而擊之,才是上策。是死是活,大家自求多福吧!程姑姑,我們走!”
說著拉著程英就向花樹中左首躍去,釋迦摩薩與明月樓就向右首隱身而走。
兩人到了遠處,程英說道:“襄兒,你真會說話,恩威並施,嚴逼利誘,晾他們不得不服從聽命。”
郭襄搖頭道:“姑姑,你可別小瞧他們,那大和尚武功謀略皆是一流人物,心思縝密,手段毒辣,讓人防不勝防!他若不是中了東瀛人的毒,絕不會如此謙卑恭順!你看他此時弱不禁風,但他眼中一瞥而過的寒光,還是瞞不過我,他應該還留有三分餘力,隻是聽到我們到了,便隱藏起來,在我們麵前故意示弱而已!”
程英聽了目瞪口呆,道:“襄兒,你既然知道番僧這般叵測,為何還要裝作不知,喂他九花玉露丸?”
郭襄道:“我也是沒辦法,比起東瀛倭人的殘暴,那番僧總算還有點人性。何況那明穀主對我有救命之恩,碧左使還要他來解毒,這其中的複雜三言兩語也說不清楚,不過那番僧還是離他遠一點,不能讓他靠近。桃花島中的秘密更不能讓他知道,否則以他的才能,也是片刻之間就能看出破解之法的。”
程英點頭說好,歎道:“江湖如此複雜,人心不古,怪不得楊大哥要我們不要離開桃花島。看來今日的江湖已與以前大不相同了,我們終老桃花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兩人沿著山坡下向東行去,隻見海麵上有不少東瀛浮屍,還有些東瀛人正向海岸邊遊來,登上桃花島。也有不少岸上的東瀛人在接應。
郭襄道:“程姑姑,幸虧你們燒掉大船,燒死不少東瀛倭人,不然我們更是難以對付!”
程英道:“襄兒,得幸是你過來了,不然我們三人真是無法守住桃花島,桃花島要被東瀛人毀了,我又如何對得起師父。”
郭襄道:“守護桃花島也是我的職責!”
郭襄看著一處岸邊東瀛浪人越來越多,說道:“姑姑,我們去衝殺一陣!”
程英說好,兩人就從花樹中穿過,不多時來到海岸邊,有四五十個東瀛浪人正從海中遊上岸來,正在喘息。
郭襄與程英大喝一聲,揮掌衝殺過來,東瀛浪人沒想到有人突然殺出,登時被郭襄與程英劈向打殺二三十人。
這時一個東瀛浪人大叫道:“大家不用慌,一刀流的弟子跟我一起攔住她們!”說著有些東瀛浪人紛紛拔出彎劍就向郭襄與程英劈砍過去。
郭襄與程英身影晃動不停,在眾人中穿來插去,揮掌又拍死幾個。可是有十來個東瀛劍客手持彎劍,一起揮劍切落,整齊如一,宛然一體。
郭襄與程英施展空手奪白刃功夫,無法縱躍近身,自然也奪不下來,於是連揮幾掌劈去,又有幾人被掌風劈退,跌落水中。可是剩餘的東瀛劍客卻絲毫沒有後退,他們的彎劍比中原刀劍長上一尺,有三尺多長,又一起切落劈砍,整齊如一,竟然抵住兩人掌力。
郭襄一試之下,就知道這東瀛劍客中有幾個內力劍法俱都是一流高手,不可小覷。
十來個東瀛劍客整齊如一,揮劍攔住郭襄與程英。兩人看到劍鋒起落,寒光咋起,讓人不寒而栗,知道是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的好劍,若是被碰到劃傷,輕則血肉橫飛,重則筋骨盡斷。
郭襄與程英不敢硬碰,隻得連連後退,此時別處東瀛浪人紛紛向這邊圍了過來。郭襄暗叫不妙,若是被圍住,可就兇多吉少。突然想起一物可以克製彎劍,於是從懷中拿出兩塊聖火令,交給程英一個。
程英看著聖火令有些疑惑,郭襄早已揉身而上,隻聽當當幾聲,聖火令架住劈砍而來的東瀛長劍。
郭襄趁著東瀛劍客驚愕之餘,迅捷無比揮掌連擊在他們胸前,就有幾個東瀛劍客狂噴鮮血,倒斃於地。
程英看到聖火令竟然不懼刀劍,於是也揮動上前,東瀛劍陣登時被破。兩人左擋右劈,所向披靡,東瀛劍客非死即傷,又連殺數十人。海岸邊的東瀛人紛紛四下逃竄,郭襄縱身追殺一陣,此處海岸邊的東瀛浪人消滅殆盡。
郭襄正要轉身離開,突聽得有人“嚶”的叫了一聲,郭襄聽是女人聲音,還以為是那些東瀛女子,於是循聲過去,來到一處花叢前。
正要上前,突地花叢中青光一閃,一柄長劍如閃電一般直刺向郭襄的咽喉。
這劍又快又疾,一個衣衫不整的東瀛浪人閃身而出。郭襄不閃不避,讓那劍尖刺及喉頭數寸之處,突然一伸手,右手中指往劍尖上彈去,錚的一聲輕響,長劍斷成數截,落到地上。
那東瀛浪人驚怒交集之下,郭襄飛起一腳,迅捷無倫踢在那人小腹之上。那人慘叫一聲,口中猛噴鮮血,倒斃於地。
郭襄小心過去,才看到花叢後躺著一個衣衫不整、舒胸半露的女子,卻是阿姬曼,正昏迷不醒。
郭襄想不到她也從船上逃出,知道波斯四使也吃了東瀛人的毒藥,想來是昨晚遊到岸邊,毒癮發作,昏迷不醒,手腳無力,於是躲在花叢後,卻被東瀛浪人發現,想要圖謀不軌。
郭襄本不想救她,但想到父親從小循循教導的俠義為先,濟人之急的江湖道義,又想到同為女人,不能讓她再受辱,於是蹲下幫她穿好衣服,拿出一粒九花玉露丸放入她口中。
這時程英躍來,舉著聖火令道:“這是什麽東西如此厲害?我又連殺數個東瀛劍客,竟然安然無恙!”
這時看到地上躺著的阿姬曼,道:“她是什麽人?”
郭襄說道:“同船而來的人。”看到阿姬曼已經醒來,手腳動了一下,想來是已經醒來,於是站了起來對程英,道:“我們走吧!”
兩人剛走幾步,阿姬曼突地在後麵說道:“多謝想救,能不能再給我三粒藥丸,我要去救同伴,誓要報仇!”
郭襄知道她要去救其他三使,於是對程英道:“姑姑,你去送她三顆吧!”
程英道:“我們也不多了!”郭襄道:“他們也是同仇敵愾,就給她三顆吧!”
程英於是轉迴去,拿出三顆九花玉露丸交給阿姬曼。阿姬曼也要言謝,看了看郭襄背影,道:“多謝相助,以後定當報答!”說著就向海邊奔去。
郭襄與程英迴到房中,隻見陸無雙與傻姑正在焦急等待,看到兩人進來,俱都是大喜。傻姑更是抱著郭襄,說道:“襄兒妹妹,我好想你啊,想不到你也長這麽大了!”
郭襄想起幼年時,每次來到桃花島,都是與傻姑一起玩耍,看到傻姑白發蒼蒼,卻還是笑容可掬,天真無邪,禁不住淚流滿麵,道:“傻姑姐姐,我也好想你,當年我說很快來看你,想不到已過了十多年才來,真是對不起你。”
傻姑卻笑道:“能來就好,公公走了還沒迴來,不知他什麽時候能迴來?傻姑也好想公公的。”
原來黃蓉知道傻姑思想單純,怕她傷心,所以讓人不要說出真相。所以這麽多年,傻姑還是隻知道黃藥師駕船出海去了,一直在等他迴來。
郭襄不忍說出真相道:“傻姑聽話,公公會迴來的。”
傻姑大喜道:“傻姑很聽話的,外麵這群惡人,要搶公公的東西,傻姑就打跑他們,等公公迴來!”
這時陸無雙說道:“好了傻姑,郭家妹妹累了,讓她休息一會,我們去端飯來給她吃吧!”
傻姑說好,兩人出去端來飯菜,郭襄看到單獨還有兩份,問道:“這是不是給破虜的?”
程英說道:“是的,還有一份是你那個朋友的,等吃完飯,我與表妹分別給他們送去!”郭襄道:“我陪你一起去吧!”程英說好,於是四人便坐下吃飯,陸無雙說道:“東瀛浪人越來越多了,我們要怎麽辦才好?”
郭襄說道:“不用怕,還有援兵在外麵,今晚一起大殺一通,就可以轉敗為勝了。”
於是說出計劃,陸無雙聽了大喜。郭襄又道:“今晚我們要聚在一起,不可分散,以免被別人分而殲之。”其他三人說好,四人很快吃好飯。
郭襄跟著程英去看郭破虜,陸無雙在這裏留守境界,傻姑去給碧玉生送飯。分配好以後,郭襄與程英出了房屋,向南邊走去。從花樹與竹林中穿過,又經過一片亂石堆,來到一處山峰下。
這山峰乃是桃花島後山,高聳陡峭,乃是桃花島最高峰,叢林茂密,怪石嶙峋,乃是桃花島禁地,平時很少人去哪裏。
郭襄以前也到過這裏玩耍,隻是山上除了叢林怪石,並無其他可以玩耍的地方,又很危險,所以郭襄也很少去。
向山上爬去,果然山高陡峭,幾乎是垂直上下,幸好兩人輕功了得,沿途又有樹木,倒也沒有太費力氣,便爬到離山頂已近的半腰處停下,隻見前方有一塊碩大無朋的巨石,光滑無比,再無他物。
這塊巨石郭襄以前也來過,附近並沒有什麽洞穴。
程英看著郭襄疑惑,徑自向巨石走去,郭襄也隻得跟上,本以為程英會跳上巨石,哪知她卻蹲了下來,伸手挪開幾塊大石,露出一個洞穴出來,可以容一人半蹲著進出。
郭襄沒想到這巨石下還別有洞天,是又驚又喜,兩人依次進入,程英又把外麵的大石放好,點燃早已準備的火把,頓時洞穴內大亮起來。
郭襄道:“我怎麽不知這裏還有洞穴?”程英笑道:“若不是跟著破虜過來,我也是不知道!”
郭襄道:“破虜很少到桃花島,這洞穴一定不是破虜首先發現的,難道是我娘早已發現這裏了?”
程英點頭道:“很有可能,我們進去看看吧!不過破虜與風姑娘關在石室內練功療傷,他說不可以打擾他們!等他們好了,自然會出來。”
郭襄道:“我知道,進去看看再說!”裏麵是一條長長甬道,走了十來丈,就聽到前方傳來滴答的水滴聲音,走向前去,隻見眼前出現一個極大的石洞,裏麵的空氣清新起來,知道洞穴中有通風之處。
石洞內又有幾處石門,程英指著左邊一處石門,石門中有一個半尺見方的方洞,程英道:“破虜與風姑娘就在裏麵練功療傷,讓我們不要打擾他們!”
郭襄知道練功療傷,最忌外音襲擾,輕則前功盡棄,重則走火入魔。於是說好,小心從方洞向裏望去,隻見石室中白霧繚繞,白霧中有兩個人影正麵對而坐,雙掌相交一起。顯然是郭破虜與風雨煙,正在關鍵時期。
看到兩人都安然無恙,郭襄心中的石頭落地,也是大感欣慰。伸手把所帶來的水與飯菜放進方洞。
郭襄雖也知道《九陰真經》與倚天劍,可能就在這裏,可是不想打擾郭破虜練功,遂想再等一兩天,等他們出關再說吧!
於是兩人又原路返迴,走出洞穴,程英道:“襄兒,我帶你去拜祭郭大俠與黃師姐!”郭襄說好,兩人上了山峰,向南而去,來到山峰最南邊,又向下行,來到一處山腰平坡處。隻見平坡甚是寬闊,白花燦爛,中間有一個碩大的石堆墳墓。
郭襄看到墳墓,便鼻子一酸,果然來到墳墓南端,隻見墓碑寫著“大俠郭靖黃蓉之墓”幾個大字。
郭襄看到,伏身跪地,痛哭起來。哭了半響,程英看到郭襄越哭越是傷心,怕哭壞了身體,連忙把她扶起,說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襄兒不要太傷心了。保重身體,報仇雪恨。”
郭襄這才止住哭泣,說道:“多謝楊大哥與程姑姑你們把爹娘葬在這裏!”
程英指了指南麵大海,東西各是山峰,北麵乃是蜿蜒曲折的主峰,說道:“楊大哥說這塊墓穴乃是風水寶地,完全應合了陰陽二儀、天地配合得最絕妙的完美結合。幹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陰陽交合,乃生萬物。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為玄武。能保護郭家福蔭子孫,人旺業興,有王者之氣。他日郭家必會出驚天動地的大人物!”
郭襄聽她所言,細細看去,果然墓穴背靠主山,山環水繞;主山來龍深遠,氣貫隆盛,左右要有山脈環護,的確是藏風養氣之寶地。
她雖並不相信這些虛無縹緲風水之說,但是聽到仍是倍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