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迴:突如其來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群雄衝過山頂,就朝元軍大帳衝殺過去。元兵倉促之間拿起武器還要反抗,哪裏抵抗住這些武功高強的武林群雄,被猛虎下山一般的群雄大肆砍殺,俱都倒在血泊之中,一時死傷無數。
其他元兵向山下慌亂後退而去,許多元兵慌亂中跌落山下,傷者呻吟哀嚎,慘不忍睹。
這時猛聽得山下鼓聲號角吹起,隻見山下元兵一千多人就向山上衝來。郭襄等人隻道他們必會先救傷者救療,哪知他們手持馬刀長矛,將逃下去的元兵與傷者一一砍死。然後大喊著就向山上衝來。
群雄看到元軍軍紀如此殘酷嚴明,鐵甲長矛,軍容甚盛,都心中一凜,心道:“怪不得蒙古人能征服四方,軍紀果然是嚴明,倒不可小覷”。全真道士與少林群僧率先衝了下去,與這隊元軍短兵相接。
全真道士與少林群僧雖隻有百十人,但武功高強,又有陣法相護,在元兵中來迴衝殺,如無人之境,接著郭襄等人衝到加入戰場,片刻間這隊元兵便被斬殺殆盡。
這時又有兩三千元軍衝來,全真道士與少林群僧又想衝下去,哪知元軍箭如驟雨射來,全真弟子與少林群僧連忙揮動兵刃護住全身,但是箭羽又密又急,有人躲閃不及被射傷。
這時群雄中有人道:“散開!”全真弟子與少林群僧向兩邊散開,就見明教銳金旗弟子拔出背後的標槍,搶步上前,揮手擲出,標槍齊齊插到元兵胸口,瞬時倒成一片。接著他們又拔出背後的標槍又向下擲出,這時又奔來數千元兵,突然豎起巨大的盾牌,隻聽當當連珠聲響,標槍擲到盾牌上,斷落下來。箭弩元兵趁機又向群雄射箭而來。
這時洪水旗香主道:“銳金旗閃開,讓我們來。”正是後土旗香主的聲音。銳金旗弟子一聽,向兩邊閃去,隻聽轟隆隆聲響,就見幾塊碩大的的山石滾落而下,就有大片元軍被砸中,砸開幾個缺口。
又有一百多名洪水旗弟子躍眾而出,手持陶瓷噴筒,向元軍噴射過去。數百道水箭如驟雨撒下,元軍立時倒地翻滾,大聲哀嚎,片刻間趴在地上不動,變成焦炭一般。原來洪水旗所嘖水箭,乃是劇毒的酸質腐蝕藥水,從硫磺、硝石等類藥物中提煉製成,碰到皮膚立時便燒成炭灰,哪裏還有性命。
隻是這種藥水,極難提煉,上次光明頂被毀,許多藥水沒有帶出來,所以此次這隊洪水旗弟子也不多。但是這一點也讓精銳的元軍潰不成軍。
群雄本來以為武功高強,斬殺元軍官兵,如同切西瓜一般,易如反掌。哪知遇到成群結隊的元軍,與武林中人打鬥截然不同。元軍擺出行軍打仗的陣法,盾牌箭弩,群雄頓時束手無策。看到明教弟子瞬時破去元軍陣法,都是大為佩服。心想:“或許隻有明教,才能克製蒙古盾牌弓弩!”
群雄乘機殺下山去,元兵死傷無數,一片狼藉。看到青龍灣湖水已成火海,元軍戰船盡數被燒毀。群雄都是大喜,媚姬與陳霏羽更是歡喜雀躍,喜極而泣,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呂薇突然衝到岸邊,道:“破虜大哥,怎麽瞧不見人影,他們沒事吧?”郭襄與媚姬等人聽到,這才仔細向湖麵看去,隻見湖麵上濃煙滾滾,火光衝天,雖聽到湖麵上哀嚎四起,卻是難以看到人影。
苗道一道:“我想破虜他們必是吉人天相,不會有事的。我們先把山坡上的元兵斬殺幹淨再說。”
隻見山坡上東首還有一隊元軍正與明教、丐幫與鏡花水月眾弟子廝殺不停。那些元兵鐵甲閃閃,有弓箭手,有刀斧手,有長矛兵,還有盾牌手,外圍盾牌手圍成一圈,組成鐵牆,弓箭手箭如驟雨般向四麵八方密集射去,其他千餘元兵手持各種兵刃上下左右嚴密護住,猶如金鍾罩一般,把元兵罩住。群雄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都被阻攔擋住,不少群雄被元兵箭弩兵刃所傷。
中間一個將軍頭戴頭盔,相貌威武,正指揮作戰,旁邊還有一個將領吹起號角。
號角響起,滿山的散兵遊勇聽到,就向那隊元軍聚攏過去。此時山上幸存的元兵還有三四千人,聽到號角,就聚攏過去,不多時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群雄本來是趁著湖麵著火,眾多元兵去救火,出其不意攻出,才把元兵打散,僥幸獲勝。
若是元兵聚攏到一起,群雄這邊不到千人,依照行軍布陣相鬥,恐怕勝負難料。
明教三旗弟子的標槍、藥水都已經用完,全靠兵刃與之相鬥。而其他門派弟子也有損傷,麵對元兵的鐵桶怪陣,一時間也難以攻破。而元兵的散兵遊勇聽到號角聲,聚攏過去,群雄登時前後受敵。
郭襄幾人看到形勢危急,衝去幫忙,來到元軍前,媚姬指著中間那將領道:“他是元軍大將庫倫,這裏所有人都聽命與他!”
郭襄看到鐵桶陣,在崆峒吃過大虧,道:“擒賊先擒王!苗師兄,了凡大師,你們掩護我,我去擒住那元將軍。”
了凡大師與苗道一說好,兩人便從左右向元軍飛奔而去,飛身而起,舞動兵刃就向庫倫左右躍去。元軍箭如驟雨向兩人射來。了凡大師舞動禪杖,苗道一舞動長劍護住周身,撥落紛紛射來的羽箭。庫倫身旁的盾牌手與蒙古侍衛手持刀劍殺出,截住兩人。
這時郭襄突地向庫倫掠去,直如閃電一般,猛然縱躍過去。那些元兵還沒反應過來,郭襄左搖右晃,穿過盾牌手之間的縫隙,欺身來過庫倫身前,就有蒙古侍衛揮動兵刃砍來,郭襄啪啪幾掌拍出,隻打得侍衛連連後退。
當年郭襄因為慌亂與年幼,沒有聽全聽懂太多覺遠太師念誦的“九陽真經”,後來知道九陽真經的厲害,在峨眉山上結廬練習,略有所成。但因為當年聽得斷斷續續,練成的九陽神功也是殘缺,無法貫通。可是自從在雲水逢看到“無字天書”後,九陽真經中許多斷續,便領悟而出,九陽真經也貫通連接。並結合自身淵博的武學,拾遺補闕,另辟蹊徑,生出許多獨特變化,形成郭襄自己獨特的風格。
郭襄的九陽神功可謂是大成,卻與張三豐、無色大師的九陽神功截然不同。以至於六十多年後張三豐為替張無忌解玄冥神掌之毒,才沒有去找峨眉派,而直接去了少林寺。皆是因為峨眉派的九陽神功變化太多,與其他兩派的九陽神功差別不大。這是後話,暫且不說。
蒙古侍衛一靠近,郭襄揮掌擊退,就向庫倫抓去,那魯尼康撲向郭襄,郭襄一腳踢倒。庫倫並不慌亂,手中彎刀就向郭襄砍去。郭襄伸出手指一彈,彎刀碎成幾段,郭襄伸手一揮,斷刀就向舍命撲來的侍衛刺去。侍衛“啊”的一聲,俱都被斷刀所傷,向後跌倒。郭襄一把抓住庫倫手腕,向懷中一拉。庫倫不由自主向郭襄跌去,庫倫也是硬氣,一拳就向郭襄肩頭打去。
庫倫雖不會什麽武功內力,可是力大無窮,一拳曾打穿野狼的腦袋。此時借勢一拳擊出,端是狠辣,讓人防不勝防。
哪知郭襄熟視無睹,眼見要被庫倫一拳打得筋骨折斷。隻聽蓬的一響,庫倫一拳已擊在她的肩上,郭襄卻動也不動。
庫倫卻啊的一聲慘叫,隻見庫倫拳頭上鮮血淋漓,竟被刺破了十多個小孔。
原來郭襄身上穿著桃花島至寶軟蝟甲,一遇外力,針刺自動豎起,越是用力過猛,所受傷害越大。
郭襄順勢抓住庫倫手腕,用力抓去,庫倫啊啊大叫起來。
郭襄大叫道:“住手!”這變起倉促,兔起鶻落之間,郭襄已把庫倫製住。
元兵看到,手中動作放慢,呆呆看著庫倫。郭襄握住庫倫手腕道:“你快讓人放下武器投降,我就饒你一命!”
哪知庫倫道:“蒙古人要麽生,要麽死,豈能會投降!”
郭襄大怒,可是中原群雄趁著庫倫被抓時,元軍軍心渙散,一陣衝殺,把庫倫的侍衛部隊衝散。
而其他散兵遊勇看到大勢已去,不再聚攏過來,四處而逃。
眼看大獲全勝,中原群雄正自心喜,歡唿雀躍時,突聽得山背麵鑼鼓齊鳴,馬蹄聲、腳步聲大作,正自疑惑,看向山頂,就看到本來逃到山頂的元兵又向下逃來,有的繞過郭襄等人,徑自向湖中逃去,明知是火海,仍是撲通跳下;有的又撿起兵刃向群雄殺來。
群雄連忙揮動兵刃砍殺一起,此時元兵俱都是各自作戰,哪裏是群雄對手,片刻間就死傷大半。
可是那些散兵遊勇仍像發瘋般衝來,群雄也是大惑不解。
苗道一縱身向山頂躍去,隻到了半山腰,突的大叫道:“不好,蒙古大軍來了!”就轉身向山下奔去。
郭襄等人抬頭看去,隻見山頂旌旗招展,一麵碩大的灰色旗上寫著蒙古文字,郭襄識得正是“舒不台”的名字,知道是舒不台的大軍到了。不多時山頂北麵、東麵、西麵三個方向,黑壓壓站滿了元兵,已成了合圍之勢。
舒不台大軍到了山頂,卻駐足不前,看著元兵或者跳海或者被殺。
群雄正感奇怪,猛聽得正北麵舒不台大軍中擂鼓大作,大軍中間向兩側分開,一隊隊長矛手、刀斧手、弓箭手、盾牌手疾奔而前,分列兩旁,接著是數十名蒙古侍衛與番僧簇擁著舒不台走了出來。
舒不台看著郭襄等群雄,又看了看濃煙滾滾的湖麵,滿山遍野的都是元兵屍體,大怒道:“你們這些反賊,破壞我的南征計劃,這次饒你們不得,一個不留,給我殺!”
郭襄提著庫倫走到前麵道:“舒不台,你看這是誰?”庫倫與舒不台同為攻宋南征大將,軍職不相上下,配合默契,親密無間,關係更是親如手足。
舒不台看到庫倫怔了一怔,郭襄道:“舒不台,你趕快撤軍迴去,不然我就殺了他!”
哪知庫倫強忍著疼痛,突地大聲道:“舒不台安答,你不會看著我受屈辱吧!為我報仇。”說著就要咬舌自盡。
郭襄眼疾手快,伸手拍中他的“啞門穴”上,頓時牙齒無法動彈。
郭襄道:“舒不台,你還不撤軍?不然我就殺了他!”
舒不台大笑道:“郭襄,庫倫安答自己都想早點死,你還是趕快殺了他吧!不然一會就是我,也要殺了他,蒙古人沒有敗軍之將,更沒有投降之將的。他死在戰場上,才是我蒙古勇士。”然後道:“庫倫安答,我會讓你如願的,做一個蒙古勇士,你走吧,我會照顧你的家人,並幫你報仇。”然後斬釘截鐵對元軍道:“殺,一個不留。”隻見突然奔出數千元兵手持盾牌走了下來,列成橫隊,如一道鐵牆緩緩推前,後麵有跟著數千弓箭手、刀斧手、長矛兵衝殺過來。
一路上遇到未死的元兵盡數斬殺,竟然是一個不留。
郭襄看到舒不台竟然不念手足結義之情,低頭對苗道一、了凡大師說道:“我們再去擒他!”兩人點頭說好。
郭襄提起庫倫就向舒不台拋了過去,然後三人順勢就向山頂躍去,元軍看到四人快如閃電,頓時大亂起來。
郭襄跟在庫倫身體後麵,眼看就要砸中舒不台,突地舒不台拿起一根長矛飛擲過來,直接插入庫倫胸口。郭襄想不到舒不台竟然親手殺掉庫倫,這時舒不台又連擲長矛過來,其他蒙古侍衛也手持刀劍攔住郭襄。
郭襄不想多做糾纏,施展“泥鰍功”,東一晃西一斜,便如泥鰍一般,從蒙古侍衛與元兵中縫隙中滑身而過。
蒙古侍衛揮兵刃砍殺堵截,非但傷不到郭襄,反因相互擠得太近,兵刃多半招唿在自己人身上。
苗道一與了凡大師也奔了過來,手中兵刃連攻而出,所遇元兵與蒙古侍衛連連倒地,所遇披靡,元兵哪裏能擋住。
郭襄早已斜身閃過,就向舒不台撲去。
這時舒不台身後左右各躍出兩個和尚,卻是摩羅大師與丹巴。兩人揮掌就朝郭襄拍去。
郭襄早有準備,雙掌左右一接,砰砰兩聲接住兩掌。摩羅與丹巴騰騰向後退了數步,這才站住,正要揮掌上前。郭襄身子一扭,就向前奔去。摩羅與丹巴正要追趕,這時苗道一與了凡大師趕到,揮掌向摩羅與丹巴後背打去。兩人聽到後背風聲赫赫,連忙迴身揮掌迎上,隻聽砰砰之聲,四人就碰了一掌。
郭襄趁機早已縱身而上,來到舒不台麵前,伸手就朝舒不台抓去,眼看就要抓到前胸,突地一個矮小道人從舒不台後麵躍起,兩股淩厲冰寒的掌風向郭襄頭頂擊來。
郭襄抬眼看去,那人正是百損道人,縱然捉住舒不台,卻是躲不開百損道人雙掌。知道這百損道人冷酷無情,斷不會為了舒不台,而放棄打傷自己的機會。
於是變抓為掌,發動九陽神功,貫注雙掌上,就向百損道人雙掌迎了上去。砰砰兩聲,兩人四掌相碰。隻聽砰砰兩聲大響,兩人身子晃了一晃,郭襄陽剛之勁,全為對方陰柔冰寒的內力化去,俱都向後連退三四步。
此時苗道一、了凡大師也與摩羅、丹巴拚掌退開。三人正要上前,迴頭看到中原群雄正被元軍圍攻,形勢危急。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群雄衝過山頂,就朝元軍大帳衝殺過去。元兵倉促之間拿起武器還要反抗,哪裏抵抗住這些武功高強的武林群雄,被猛虎下山一般的群雄大肆砍殺,俱都倒在血泊之中,一時死傷無數。
其他元兵向山下慌亂後退而去,許多元兵慌亂中跌落山下,傷者呻吟哀嚎,慘不忍睹。
這時猛聽得山下鼓聲號角吹起,隻見山下元兵一千多人就向山上衝來。郭襄等人隻道他們必會先救傷者救療,哪知他們手持馬刀長矛,將逃下去的元兵與傷者一一砍死。然後大喊著就向山上衝來。
群雄看到元軍軍紀如此殘酷嚴明,鐵甲長矛,軍容甚盛,都心中一凜,心道:“怪不得蒙古人能征服四方,軍紀果然是嚴明,倒不可小覷”。全真道士與少林群僧率先衝了下去,與這隊元軍短兵相接。
全真道士與少林群僧雖隻有百十人,但武功高強,又有陣法相護,在元兵中來迴衝殺,如無人之境,接著郭襄等人衝到加入戰場,片刻間這隊元兵便被斬殺殆盡。
這時又有兩三千元軍衝來,全真道士與少林群僧又想衝下去,哪知元軍箭如驟雨射來,全真弟子與少林群僧連忙揮動兵刃護住全身,但是箭羽又密又急,有人躲閃不及被射傷。
這時群雄中有人道:“散開!”全真弟子與少林群僧向兩邊散開,就見明教銳金旗弟子拔出背後的標槍,搶步上前,揮手擲出,標槍齊齊插到元兵胸口,瞬時倒成一片。接著他們又拔出背後的標槍又向下擲出,這時又奔來數千元兵,突然豎起巨大的盾牌,隻聽當當連珠聲響,標槍擲到盾牌上,斷落下來。箭弩元兵趁機又向群雄射箭而來。
這時洪水旗香主道:“銳金旗閃開,讓我們來。”正是後土旗香主的聲音。銳金旗弟子一聽,向兩邊閃去,隻聽轟隆隆聲響,就見幾塊碩大的的山石滾落而下,就有大片元軍被砸中,砸開幾個缺口。
又有一百多名洪水旗弟子躍眾而出,手持陶瓷噴筒,向元軍噴射過去。數百道水箭如驟雨撒下,元軍立時倒地翻滾,大聲哀嚎,片刻間趴在地上不動,變成焦炭一般。原來洪水旗所嘖水箭,乃是劇毒的酸質腐蝕藥水,從硫磺、硝石等類藥物中提煉製成,碰到皮膚立時便燒成炭灰,哪裏還有性命。
隻是這種藥水,極難提煉,上次光明頂被毀,許多藥水沒有帶出來,所以此次這隊洪水旗弟子也不多。但是這一點也讓精銳的元軍潰不成軍。
群雄本來以為武功高強,斬殺元軍官兵,如同切西瓜一般,易如反掌。哪知遇到成群結隊的元軍,與武林中人打鬥截然不同。元軍擺出行軍打仗的陣法,盾牌箭弩,群雄頓時束手無策。看到明教弟子瞬時破去元軍陣法,都是大為佩服。心想:“或許隻有明教,才能克製蒙古盾牌弓弩!”
群雄乘機殺下山去,元兵死傷無數,一片狼藉。看到青龍灣湖水已成火海,元軍戰船盡數被燒毀。群雄都是大喜,媚姬與陳霏羽更是歡喜雀躍,喜極而泣,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呂薇突然衝到岸邊,道:“破虜大哥,怎麽瞧不見人影,他們沒事吧?”郭襄與媚姬等人聽到,這才仔細向湖麵看去,隻見湖麵上濃煙滾滾,火光衝天,雖聽到湖麵上哀嚎四起,卻是難以看到人影。
苗道一道:“我想破虜他們必是吉人天相,不會有事的。我們先把山坡上的元兵斬殺幹淨再說。”
隻見山坡上東首還有一隊元軍正與明教、丐幫與鏡花水月眾弟子廝殺不停。那些元兵鐵甲閃閃,有弓箭手,有刀斧手,有長矛兵,還有盾牌手,外圍盾牌手圍成一圈,組成鐵牆,弓箭手箭如驟雨般向四麵八方密集射去,其他千餘元兵手持各種兵刃上下左右嚴密護住,猶如金鍾罩一般,把元兵罩住。群雄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都被阻攔擋住,不少群雄被元兵箭弩兵刃所傷。
中間一個將軍頭戴頭盔,相貌威武,正指揮作戰,旁邊還有一個將領吹起號角。
號角響起,滿山的散兵遊勇聽到,就向那隊元軍聚攏過去。此時山上幸存的元兵還有三四千人,聽到號角,就聚攏過去,不多時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群雄本來是趁著湖麵著火,眾多元兵去救火,出其不意攻出,才把元兵打散,僥幸獲勝。
若是元兵聚攏到一起,群雄這邊不到千人,依照行軍布陣相鬥,恐怕勝負難料。
明教三旗弟子的標槍、藥水都已經用完,全靠兵刃與之相鬥。而其他門派弟子也有損傷,麵對元兵的鐵桶怪陣,一時間也難以攻破。而元兵的散兵遊勇聽到號角聲,聚攏過去,群雄登時前後受敵。
郭襄幾人看到形勢危急,衝去幫忙,來到元軍前,媚姬指著中間那將領道:“他是元軍大將庫倫,這裏所有人都聽命與他!”
郭襄看到鐵桶陣,在崆峒吃過大虧,道:“擒賊先擒王!苗師兄,了凡大師,你們掩護我,我去擒住那元將軍。”
了凡大師與苗道一說好,兩人便從左右向元軍飛奔而去,飛身而起,舞動兵刃就向庫倫左右躍去。元軍箭如驟雨向兩人射來。了凡大師舞動禪杖,苗道一舞動長劍護住周身,撥落紛紛射來的羽箭。庫倫身旁的盾牌手與蒙古侍衛手持刀劍殺出,截住兩人。
這時郭襄突地向庫倫掠去,直如閃電一般,猛然縱躍過去。那些元兵還沒反應過來,郭襄左搖右晃,穿過盾牌手之間的縫隙,欺身來過庫倫身前,就有蒙古侍衛揮動兵刃砍來,郭襄啪啪幾掌拍出,隻打得侍衛連連後退。
當年郭襄因為慌亂與年幼,沒有聽全聽懂太多覺遠太師念誦的“九陽真經”,後來知道九陽真經的厲害,在峨眉山上結廬練習,略有所成。但因為當年聽得斷斷續續,練成的九陽神功也是殘缺,無法貫通。可是自從在雲水逢看到“無字天書”後,九陽真經中許多斷續,便領悟而出,九陽真經也貫通連接。並結合自身淵博的武學,拾遺補闕,另辟蹊徑,生出許多獨特變化,形成郭襄自己獨特的風格。
郭襄的九陽神功可謂是大成,卻與張三豐、無色大師的九陽神功截然不同。以至於六十多年後張三豐為替張無忌解玄冥神掌之毒,才沒有去找峨眉派,而直接去了少林寺。皆是因為峨眉派的九陽神功變化太多,與其他兩派的九陽神功差別不大。這是後話,暫且不說。
蒙古侍衛一靠近,郭襄揮掌擊退,就向庫倫抓去,那魯尼康撲向郭襄,郭襄一腳踢倒。庫倫並不慌亂,手中彎刀就向郭襄砍去。郭襄伸出手指一彈,彎刀碎成幾段,郭襄伸手一揮,斷刀就向舍命撲來的侍衛刺去。侍衛“啊”的一聲,俱都被斷刀所傷,向後跌倒。郭襄一把抓住庫倫手腕,向懷中一拉。庫倫不由自主向郭襄跌去,庫倫也是硬氣,一拳就向郭襄肩頭打去。
庫倫雖不會什麽武功內力,可是力大無窮,一拳曾打穿野狼的腦袋。此時借勢一拳擊出,端是狠辣,讓人防不勝防。
哪知郭襄熟視無睹,眼見要被庫倫一拳打得筋骨折斷。隻聽蓬的一響,庫倫一拳已擊在她的肩上,郭襄卻動也不動。
庫倫卻啊的一聲慘叫,隻見庫倫拳頭上鮮血淋漓,竟被刺破了十多個小孔。
原來郭襄身上穿著桃花島至寶軟蝟甲,一遇外力,針刺自動豎起,越是用力過猛,所受傷害越大。
郭襄順勢抓住庫倫手腕,用力抓去,庫倫啊啊大叫起來。
郭襄大叫道:“住手!”這變起倉促,兔起鶻落之間,郭襄已把庫倫製住。
元兵看到,手中動作放慢,呆呆看著庫倫。郭襄握住庫倫手腕道:“你快讓人放下武器投降,我就饒你一命!”
哪知庫倫道:“蒙古人要麽生,要麽死,豈能會投降!”
郭襄大怒,可是中原群雄趁著庫倫被抓時,元軍軍心渙散,一陣衝殺,把庫倫的侍衛部隊衝散。
而其他散兵遊勇看到大勢已去,不再聚攏過來,四處而逃。
眼看大獲全勝,中原群雄正自心喜,歡唿雀躍時,突聽得山背麵鑼鼓齊鳴,馬蹄聲、腳步聲大作,正自疑惑,看向山頂,就看到本來逃到山頂的元兵又向下逃來,有的繞過郭襄等人,徑自向湖中逃去,明知是火海,仍是撲通跳下;有的又撿起兵刃向群雄殺來。
群雄連忙揮動兵刃砍殺一起,此時元兵俱都是各自作戰,哪裏是群雄對手,片刻間就死傷大半。
可是那些散兵遊勇仍像發瘋般衝來,群雄也是大惑不解。
苗道一縱身向山頂躍去,隻到了半山腰,突的大叫道:“不好,蒙古大軍來了!”就轉身向山下奔去。
郭襄等人抬頭看去,隻見山頂旌旗招展,一麵碩大的灰色旗上寫著蒙古文字,郭襄識得正是“舒不台”的名字,知道是舒不台的大軍到了。不多時山頂北麵、東麵、西麵三個方向,黑壓壓站滿了元兵,已成了合圍之勢。
舒不台大軍到了山頂,卻駐足不前,看著元兵或者跳海或者被殺。
群雄正感奇怪,猛聽得正北麵舒不台大軍中擂鼓大作,大軍中間向兩側分開,一隊隊長矛手、刀斧手、弓箭手、盾牌手疾奔而前,分列兩旁,接著是數十名蒙古侍衛與番僧簇擁著舒不台走了出來。
舒不台看著郭襄等群雄,又看了看濃煙滾滾的湖麵,滿山遍野的都是元兵屍體,大怒道:“你們這些反賊,破壞我的南征計劃,這次饒你們不得,一個不留,給我殺!”
郭襄提著庫倫走到前麵道:“舒不台,你看這是誰?”庫倫與舒不台同為攻宋南征大將,軍職不相上下,配合默契,親密無間,關係更是親如手足。
舒不台看到庫倫怔了一怔,郭襄道:“舒不台,你趕快撤軍迴去,不然我就殺了他!”
哪知庫倫強忍著疼痛,突地大聲道:“舒不台安答,你不會看著我受屈辱吧!為我報仇。”說著就要咬舌自盡。
郭襄眼疾手快,伸手拍中他的“啞門穴”上,頓時牙齒無法動彈。
郭襄道:“舒不台,你還不撤軍?不然我就殺了他!”
舒不台大笑道:“郭襄,庫倫安答自己都想早點死,你還是趕快殺了他吧!不然一會就是我,也要殺了他,蒙古人沒有敗軍之將,更沒有投降之將的。他死在戰場上,才是我蒙古勇士。”然後道:“庫倫安答,我會讓你如願的,做一個蒙古勇士,你走吧,我會照顧你的家人,並幫你報仇。”然後斬釘截鐵對元軍道:“殺,一個不留。”隻見突然奔出數千元兵手持盾牌走了下來,列成橫隊,如一道鐵牆緩緩推前,後麵有跟著數千弓箭手、刀斧手、長矛兵衝殺過來。
一路上遇到未死的元兵盡數斬殺,竟然是一個不留。
郭襄看到舒不台竟然不念手足結義之情,低頭對苗道一、了凡大師說道:“我們再去擒他!”兩人點頭說好。
郭襄提起庫倫就向舒不台拋了過去,然後三人順勢就向山頂躍去,元軍看到四人快如閃電,頓時大亂起來。
郭襄跟在庫倫身體後麵,眼看就要砸中舒不台,突地舒不台拿起一根長矛飛擲過來,直接插入庫倫胸口。郭襄想不到舒不台竟然親手殺掉庫倫,這時舒不台又連擲長矛過來,其他蒙古侍衛也手持刀劍攔住郭襄。
郭襄不想多做糾纏,施展“泥鰍功”,東一晃西一斜,便如泥鰍一般,從蒙古侍衛與元兵中縫隙中滑身而過。
蒙古侍衛揮兵刃砍殺堵截,非但傷不到郭襄,反因相互擠得太近,兵刃多半招唿在自己人身上。
苗道一與了凡大師也奔了過來,手中兵刃連攻而出,所遇元兵與蒙古侍衛連連倒地,所遇披靡,元兵哪裏能擋住。
郭襄早已斜身閃過,就向舒不台撲去。
這時舒不台身後左右各躍出兩個和尚,卻是摩羅大師與丹巴。兩人揮掌就朝郭襄拍去。
郭襄早有準備,雙掌左右一接,砰砰兩聲接住兩掌。摩羅與丹巴騰騰向後退了數步,這才站住,正要揮掌上前。郭襄身子一扭,就向前奔去。摩羅與丹巴正要追趕,這時苗道一與了凡大師趕到,揮掌向摩羅與丹巴後背打去。兩人聽到後背風聲赫赫,連忙迴身揮掌迎上,隻聽砰砰之聲,四人就碰了一掌。
郭襄趁機早已縱身而上,來到舒不台麵前,伸手就朝舒不台抓去,眼看就要抓到前胸,突地一個矮小道人從舒不台後麵躍起,兩股淩厲冰寒的掌風向郭襄頭頂擊來。
郭襄抬眼看去,那人正是百損道人,縱然捉住舒不台,卻是躲不開百損道人雙掌。知道這百損道人冷酷無情,斷不會為了舒不台,而放棄打傷自己的機會。
於是變抓為掌,發動九陽神功,貫注雙掌上,就向百損道人雙掌迎了上去。砰砰兩聲,兩人四掌相碰。隻聽砰砰兩聲大響,兩人身子晃了一晃,郭襄陽剛之勁,全為對方陰柔冰寒的內力化去,俱都向後連退三四步。
此時苗道一、了凡大師也與摩羅、丹巴拚掌退開。三人正要上前,迴頭看到中原群雄正被元軍圍攻,形勢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