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迴:探查敵情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波斯等地瀕臨波斯灣水路交通要道,航海貿易發達,戰爭與海盜頻發,波斯人自然有著豐富的海上作戰經驗。?
他們這次到中原,主要是為了促成明教與蒙古的結盟。到了大元,無意中在大都城外遇到碧玉生,詢問結盟之事是否已成?碧玉生不敢告訴實情,讓他們去明教光明頂去問明教教主石元。他們當然知道光明頂是中土明教總壇,於是就想去光明頂詢問明教教主石元。碧玉生趁機溜走。??
哪知阿姬曼比較精明,瞧出端倪,說道:“我們既然到了大元國都,為何不去直接去問大元皇帝呢?”其他三人聽了,俱都說好。於是四人直接進了大都城,向守城門的元兵詢問接待外國使節的府衙在哪裏???
元兵看到四人都是波斯人,於是報告給舒不台,舒不台見到四人大喜,知道波斯明教的意圖,於是說出了中土明教之事,他們才知道中土明教已經開始反抗大元,並且石元已死。於是他們說他們有辦法讓新任明教教主屈服,歸順大元,不然新任明教教主就不能做上教主之位。因為明教教主必須持有聖火令才能做上明教教主之位,不然就名不正言不順。若是新任明教教主沒有聖火令,他們就能以波斯總教教規,手持聖火令暫時接掌中土明教,然後選出新的教主。
舒不台聽了大為高興,並知道他們精擅海軍作戰,於是帶他們去見忽必烈,正好鐵木耳也在。於是忽必烈讓他們去幫忙訓練青龍灣的水軍。為了他們進出軍營方便,鐵木耳便寫了一張手諭,又給他們一塊銀色令牌。??有了這塊令牌,可以在大元境內,暢通無阻。他們自是高興,誓言讓明教歸順大元,並且幫忙訓練水軍。
而郭破虜手中的令牌卻是金色令牌,他們看了,自然知道也是鐵木耳所給,比他們級別還高,當然不敢怠慢。??
舒不台又帶他們去見釋迦摩薩,釋迦摩薩忙於準備佛道大會之事,沒時間接見他們,最後在佛道大會前知道他們是波斯總教的使者,要尋找碧玉生,於是才帶他們到了長春宮外對付碧玉生與石元等人。??
他們四人在長春宮外,又被碧玉生騙走尋找新任明教教主。碧玉生隻想讓他們暫時離開長春宮,在城外轉了幾圈甩開他們,迴到長春宮外,卻看到長春宮已經盡數燒毀,郭襄等人不知去向。好在看到明教留下的暗記,於是循著明教留下暗記找到郭破虜等人藏身的山林中,聽到石心蘭所言,大感失望。當石心蘭要他假戲騙石元時,那一刻他突然有種心動的感覺,希望有一天可以假戲真做,但聽到石心蘭說出實情,還是有些失望,於是倉皇離開。
沒想到離開時碰到樹枝,發出聲響,被郭破虜截住。郭破虜認出碧玉生,放走他,而碧玉生讓他不要說出自己曾經來過。??
碧玉生離開後,又被南下的梅麗娜四人找到,四人要他帶著去找新任明教教主郭破虜。碧玉生自然不願意,隻得逃走。梅麗娜四人就在後麵跟隨追去。碧玉生發覺後,就想趁機偷四人身上的聖火令,於是一路上碧玉生各種喬裝易容,但梅麗娜四人也不傻,鬥智鬥勇,不落下風。??
而郭破虜與媚姬突然出現,他們又是易容裝扮成陌生人,媚姬的易容術高明許多,碧玉生與梅麗娜哪裏能看出破綻。以至於碧玉生認為郭破虜是蒙古人,眼看不敵,所以又伺機逃走。??
此時梅麗娜看到郭破虜掉下金色令牌,以為他們是鐵木耳的聖使,於是恭敬有加。??
郭破虜心想,不如跟趁此他們一起去青龍灣看看!於是說道:“我們有秘密任務,正好也要去南邊,不如一起走吧!”??
梅麗娜四人商量一番,道:“也好。”郭破虜又道:“不過你們不要對人說出我們的身份!”??
梅麗娜等人說好,於是六人一起又迴到小鎮。買了六匹馬,向南騎行而去。??
這一路騎行很快,一馬平川,但沿途兵革之餘,城破戶殘,屍骨滿路,所見所聞,盡是怵目驚心之事。曹操有詩雲:“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此詩寫大軍過後遍地荒涼之象,正可為此寫照。
村莊十室九空,良田荒草遍地,就是種有玉米高粱,也被元兵肆意踐踏,不成樣子。仿佛都成了蒙古人放馬牧羊的草原。
又往南走,進入山巒古道,路上南來北往的村民與客商漸漸多了起來,道路變得寬敞,不時還有一隊隊元兵向南奔去,元兵一到,路上眾人紛紛讓開道路躲避一旁,但是還有人躲閃不及,被元兵長鞭抽中打倒,更有被馬踐踏倒地。元兵不但不停下來,反而歡唿疾奔而來。??
蒙古人侵入中原以來,素來瞧得漢人如牲口還不如,打罵踐踏是常有的事。??
一路上遇到元兵欺負百姓,有生命危險了時,郭破虜便暗中施展內力淩空撞開馬匹或者長鞭,讓百姓有時間逃走。??
他出手太快,又是已真氣發出,不光元兵看不出來,就是同行的梅麗娜四人也發覺不到。??
那梅麗娜一路上纏著媚姬,伺機與她親近說話。媚姬也是哭笑不得,隻得快馬疾行。??
沒多久就來到李段固集,這個集鎮頗大,乃是北方中藥、糧食的集散地,又有陸路水路在旁,五省通衢,南來北往的客商很多,甚是繁華。??
集鎮中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站滿蒙古士兵,對進來之人搜查,甚是嚴格,看到銀兩和喜歡的東西,直接拿走,百姓與客商是敢怒不敢言。??
等到他們時,馬耶夫拿出令牌,元兵不敢搜查,便放他們進去。早有等候的蒙古官員,聽到梅麗娜到來,連忙過去迎接。郭破虜與媚姬站在一旁,也不說話。??
寒暄片刻,便帶著六人穿過集鎮又直奔南邊而去,又走了二十多裏路,前麵是叢山起伏,山巒間有不少村莊百姓生活,可是許多蒙古士兵正在驅趕百姓,燒毀房屋,哭聲大作。隨行的蒙古百夫長魯尼康介紹道,前麵就是青龍灣重地,以後開赴南方的蒙古軍隊都要在此訓練一番,為了安全,所以要把這裏村民全部趕走。
沿路災民絡繹不絕,拖兒帶女,哭哭啼啼。眾人正行之間,忽然迎麵一隊元兵騎馬急奔而來。山路狹窄,那隊元兵卻橫衝直撞,許多災民躲閃到路邊,這時一個懷抱小孩的災民婦人躲閃不及,眼看就要被馬踐踏踩中。郭破虜眼見危險,正要去救那婦人。這時前麵奔出五六個獵戶打扮的大漢,看到危險,前麵一人突地竄出,側身搶了出去,一把把那婦人拉到一邊。
那隊元兵本來大唿小叫,看到有人救過婦人,大怒道:“多管閑事,找死!”啪的一鞭就向獵戶抽打過來。
那獵戶左掌一翻,抓住長鞭,一扯就把元兵拉下馬來,劈麵一拳,結結實實打在他門麵之上。那人“哇”的一聲,吐出一口血水、三隻門牙。??
這時元兵看到,大唿有叛黨,說著把那五個獵戶圍了起來。
魯尼康看到也騎馬奔了過去,郭破虜隻見那些獵戶腰跨佩刀,背負弓箭,衣著打扮像漢人,可是細看長相卻是蒙古人。郭破虜看了兩眼,依稀在哪裏見過。
元兵中一個軍官打扮的人怒道:“你們敢管老爺的事,分明就是想造反,把他們都殺了。”就有元兵彎弓搭箭就瞄準那些獵戶。
前麵那大漢從懷中掏出一塊銅色令牌道:“我看是你們想造反,看看這是什麽?”郭破虜看得清楚,卻也是一塊中間寫有鐵木耳名字的令牌,與他手中令牌幾乎相同,隻是銅色的區別。
郭破虜這時也想了起來,原來這些獵戶曾經在石門鎮外的狩獵場見過,他們保護忽必烈與鐵木耳。
領頭的元兵頭領看到令牌,也掏出一塊令牌道:“原來是鐵木耳府中侍衛,我們奉大汗之命前來接受水上訓練,不日開赴南方作戰,都是自家人,那我就不計較了,你們走吧!”
那大漢卻道:“殿下已經頒布了新法令,要士兵保境安民,體恤民眾,你們還知法犯法,該當何罪?”領頭元兵道:“我已經很體恤民眾了,不然也不會放過你。你雖是鐵木耳府中侍衛,也不過是個百夫長而已,我領兵數千人,卻也是千夫長,要殺你是易如反掌。今天放過你,你還不感恩?”
原來在早期的蒙古社會中,軍中職務高低都是以軍功衡量。所以許多蒙古人都喜歡上戰場殺敵,而不喜歡待在王府中做侍衛。但是大元新立後,開始有了官職,王府中侍衛官職卻比千夫長要高許多。他們又有鐵木耳的令牌,可謂是欽差密使,就是元軍中萬夫長也要聽令。
那侍衛道:“我說的是這些漢人百姓,把他們從家園趕走已是不該,現在又隨意打罵,傷其性命,該當何罪?”
那元兵頭領聽了,大笑道:“他們漢人也算民眾嗎,也能與蒙古人相平並論嗎?若是以往,他們都不如我胯下這匹馬,傷了他們也不能傷了我這匹馬!”他一說完,元兵聽了都大笑起來。
侍衛怒道:“現在不同往日,皇太孫已經頒布法令,任何人不得違反,我要拿你治罪。依照法令,該打十鞭,是你自己打,還是我來打,你自己看著辦吧!”
那元兵頭領一聽,大怒道:“你敢罰我,那好,我懷疑你與這些漢人勾結,圖謀造反,來人啊,把這些人都給我抓起來,送到軍中好好拷問!”
他一說完,元兵立時而動,就向漢人與五個侍衛圍去。漢人道:“冤枉啊!”元兵揮動長鞭就向漢人打去,蒙古人一生在馬背生活,精於鞭術,長鞭啪啪抽出,漢人衣服便被打的稀爛,血漬滲出。哭聲大作,甚是淒慘。
五個侍衛看到,大怒道:“你們不遵法令,真是無法無天,休怪我們動手了!”說著口中吹出尖銳的口哨聲,附近又有十來個獵戶模樣的人趕了過來,彎弓搭箭就要向這邊射來。
山路上其他蒙古人看到獵戶所使的弓都是連發的弩弓,知道厲害,紛紛向四周四散而開。
眼見兩方就要大打出手,魯尼康連忙縱馬奔來中間擺手,道:“兩位大人,大家都是蒙古人,不要為了幾個漢人傷了和氣!”然後對漢人道:“你們還不走,難道真的想死嗎?”那些漢人聽了,連忙向遠處奔去,片刻間就消失在山野之中。
魯尼康笑道:“現在沒有了漢人,誰也沒有違反法令,聖使大人,就不要計較了。何況千夫長大人也是為了訓練水軍,去南方剿匪。都是為了大元江山,還是握手言和,隨我去見將軍吧!”
元兵頭領與那侍衛頭領聽了,哈哈大笑起來道:“好,你說得沒錯,正要拜會將軍,走吧!”說著兩方放下兵刃,跟隨魯尼康向前走去,瞬間間一場紛爭消弭於無形。
郭破虜看了,立時失望,想起大都城中鐵木耳所說要愛民如子,到了下麵還是一句空話。要解救漢人,還是得依靠漢人,是不能相信蒙古人。
魯尼康在前麵領路,帶著眾人向山上走去。再往前走,山路寬敞平坦,在山路間騎馬而行,不多時就來到山頂,豁然開朗起來。隻見前麵山下一個寬廣的湖泊,碧波萬頃,四周群山疊翠,山水一色,融為一體。??
在煙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湖麵上,數百艘戰船正在操練。??四周山坡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蒙古軍帳篷,許多元兵在進行山地訓練。看來元兵選擇這裏是大有道理,不僅可以進行海戰訓練,還可以進行山地作戰訓練,真是一舉兩得。
郭破虜粗略看了一下,大概有數萬蒙古精兵。要想消滅這裏的蒙古軍隊,要好好籌劃一番。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波斯等地瀕臨波斯灣水路交通要道,航海貿易發達,戰爭與海盜頻發,波斯人自然有著豐富的海上作戰經驗。?
他們這次到中原,主要是為了促成明教與蒙古的結盟。到了大元,無意中在大都城外遇到碧玉生,詢問結盟之事是否已成?碧玉生不敢告訴實情,讓他們去明教光明頂去問明教教主石元。他們當然知道光明頂是中土明教總壇,於是就想去光明頂詢問明教教主石元。碧玉生趁機溜走。??
哪知阿姬曼比較精明,瞧出端倪,說道:“我們既然到了大元國都,為何不去直接去問大元皇帝呢?”其他三人聽了,俱都說好。於是四人直接進了大都城,向守城門的元兵詢問接待外國使節的府衙在哪裏???
元兵看到四人都是波斯人,於是報告給舒不台,舒不台見到四人大喜,知道波斯明教的意圖,於是說出了中土明教之事,他們才知道中土明教已經開始反抗大元,並且石元已死。於是他們說他們有辦法讓新任明教教主屈服,歸順大元,不然新任明教教主就不能做上教主之位。因為明教教主必須持有聖火令才能做上明教教主之位,不然就名不正言不順。若是新任明教教主沒有聖火令,他們就能以波斯總教教規,手持聖火令暫時接掌中土明教,然後選出新的教主。
舒不台聽了大為高興,並知道他們精擅海軍作戰,於是帶他們去見忽必烈,正好鐵木耳也在。於是忽必烈讓他們去幫忙訓練青龍灣的水軍。為了他們進出軍營方便,鐵木耳便寫了一張手諭,又給他們一塊銀色令牌。??有了這塊令牌,可以在大元境內,暢通無阻。他們自是高興,誓言讓明教歸順大元,並且幫忙訓練水軍。
而郭破虜手中的令牌卻是金色令牌,他們看了,自然知道也是鐵木耳所給,比他們級別還高,當然不敢怠慢。??
舒不台又帶他們去見釋迦摩薩,釋迦摩薩忙於準備佛道大會之事,沒時間接見他們,最後在佛道大會前知道他們是波斯總教的使者,要尋找碧玉生,於是才帶他們到了長春宮外對付碧玉生與石元等人。??
他們四人在長春宮外,又被碧玉生騙走尋找新任明教教主。碧玉生隻想讓他們暫時離開長春宮,在城外轉了幾圈甩開他們,迴到長春宮外,卻看到長春宮已經盡數燒毀,郭襄等人不知去向。好在看到明教留下的暗記,於是循著明教留下暗記找到郭破虜等人藏身的山林中,聽到石心蘭所言,大感失望。當石心蘭要他假戲騙石元時,那一刻他突然有種心動的感覺,希望有一天可以假戲真做,但聽到石心蘭說出實情,還是有些失望,於是倉皇離開。
沒想到離開時碰到樹枝,發出聲響,被郭破虜截住。郭破虜認出碧玉生,放走他,而碧玉生讓他不要說出自己曾經來過。??
碧玉生離開後,又被南下的梅麗娜四人找到,四人要他帶著去找新任明教教主郭破虜。碧玉生自然不願意,隻得逃走。梅麗娜四人就在後麵跟隨追去。碧玉生發覺後,就想趁機偷四人身上的聖火令,於是一路上碧玉生各種喬裝易容,但梅麗娜四人也不傻,鬥智鬥勇,不落下風。??
而郭破虜與媚姬突然出現,他們又是易容裝扮成陌生人,媚姬的易容術高明許多,碧玉生與梅麗娜哪裏能看出破綻。以至於碧玉生認為郭破虜是蒙古人,眼看不敵,所以又伺機逃走。??
此時梅麗娜看到郭破虜掉下金色令牌,以為他們是鐵木耳的聖使,於是恭敬有加。??
郭破虜心想,不如跟趁此他們一起去青龍灣看看!於是說道:“我們有秘密任務,正好也要去南邊,不如一起走吧!”??
梅麗娜四人商量一番,道:“也好。”郭破虜又道:“不過你們不要對人說出我們的身份!”??
梅麗娜等人說好,於是六人一起又迴到小鎮。買了六匹馬,向南騎行而去。??
這一路騎行很快,一馬平川,但沿途兵革之餘,城破戶殘,屍骨滿路,所見所聞,盡是怵目驚心之事。曹操有詩雲:“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此詩寫大軍過後遍地荒涼之象,正可為此寫照。
村莊十室九空,良田荒草遍地,就是種有玉米高粱,也被元兵肆意踐踏,不成樣子。仿佛都成了蒙古人放馬牧羊的草原。
又往南走,進入山巒古道,路上南來北往的村民與客商漸漸多了起來,道路變得寬敞,不時還有一隊隊元兵向南奔去,元兵一到,路上眾人紛紛讓開道路躲避一旁,但是還有人躲閃不及,被元兵長鞭抽中打倒,更有被馬踐踏倒地。元兵不但不停下來,反而歡唿疾奔而來。??
蒙古人侵入中原以來,素來瞧得漢人如牲口還不如,打罵踐踏是常有的事。??
一路上遇到元兵欺負百姓,有生命危險了時,郭破虜便暗中施展內力淩空撞開馬匹或者長鞭,讓百姓有時間逃走。??
他出手太快,又是已真氣發出,不光元兵看不出來,就是同行的梅麗娜四人也發覺不到。??
那梅麗娜一路上纏著媚姬,伺機與她親近說話。媚姬也是哭笑不得,隻得快馬疾行。??
沒多久就來到李段固集,這個集鎮頗大,乃是北方中藥、糧食的集散地,又有陸路水路在旁,五省通衢,南來北往的客商很多,甚是繁華。??
集鎮中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站滿蒙古士兵,對進來之人搜查,甚是嚴格,看到銀兩和喜歡的東西,直接拿走,百姓與客商是敢怒不敢言。??
等到他們時,馬耶夫拿出令牌,元兵不敢搜查,便放他們進去。早有等候的蒙古官員,聽到梅麗娜到來,連忙過去迎接。郭破虜與媚姬站在一旁,也不說話。??
寒暄片刻,便帶著六人穿過集鎮又直奔南邊而去,又走了二十多裏路,前麵是叢山起伏,山巒間有不少村莊百姓生活,可是許多蒙古士兵正在驅趕百姓,燒毀房屋,哭聲大作。隨行的蒙古百夫長魯尼康介紹道,前麵就是青龍灣重地,以後開赴南方的蒙古軍隊都要在此訓練一番,為了安全,所以要把這裏村民全部趕走。
沿路災民絡繹不絕,拖兒帶女,哭哭啼啼。眾人正行之間,忽然迎麵一隊元兵騎馬急奔而來。山路狹窄,那隊元兵卻橫衝直撞,許多災民躲閃到路邊,這時一個懷抱小孩的災民婦人躲閃不及,眼看就要被馬踐踏踩中。郭破虜眼見危險,正要去救那婦人。這時前麵奔出五六個獵戶打扮的大漢,看到危險,前麵一人突地竄出,側身搶了出去,一把把那婦人拉到一邊。
那隊元兵本來大唿小叫,看到有人救過婦人,大怒道:“多管閑事,找死!”啪的一鞭就向獵戶抽打過來。
那獵戶左掌一翻,抓住長鞭,一扯就把元兵拉下馬來,劈麵一拳,結結實實打在他門麵之上。那人“哇”的一聲,吐出一口血水、三隻門牙。??
這時元兵看到,大唿有叛黨,說著把那五個獵戶圍了起來。
魯尼康看到也騎馬奔了過去,郭破虜隻見那些獵戶腰跨佩刀,背負弓箭,衣著打扮像漢人,可是細看長相卻是蒙古人。郭破虜看了兩眼,依稀在哪裏見過。
元兵中一個軍官打扮的人怒道:“你們敢管老爺的事,分明就是想造反,把他們都殺了。”就有元兵彎弓搭箭就瞄準那些獵戶。
前麵那大漢從懷中掏出一塊銅色令牌道:“我看是你們想造反,看看這是什麽?”郭破虜看得清楚,卻也是一塊中間寫有鐵木耳名字的令牌,與他手中令牌幾乎相同,隻是銅色的區別。
郭破虜這時也想了起來,原來這些獵戶曾經在石門鎮外的狩獵場見過,他們保護忽必烈與鐵木耳。
領頭的元兵頭領看到令牌,也掏出一塊令牌道:“原來是鐵木耳府中侍衛,我們奉大汗之命前來接受水上訓練,不日開赴南方作戰,都是自家人,那我就不計較了,你們走吧!”
那大漢卻道:“殿下已經頒布了新法令,要士兵保境安民,體恤民眾,你們還知法犯法,該當何罪?”領頭元兵道:“我已經很體恤民眾了,不然也不會放過你。你雖是鐵木耳府中侍衛,也不過是個百夫長而已,我領兵數千人,卻也是千夫長,要殺你是易如反掌。今天放過你,你還不感恩?”
原來在早期的蒙古社會中,軍中職務高低都是以軍功衡量。所以許多蒙古人都喜歡上戰場殺敵,而不喜歡待在王府中做侍衛。但是大元新立後,開始有了官職,王府中侍衛官職卻比千夫長要高許多。他們又有鐵木耳的令牌,可謂是欽差密使,就是元軍中萬夫長也要聽令。
那侍衛道:“我說的是這些漢人百姓,把他們從家園趕走已是不該,現在又隨意打罵,傷其性命,該當何罪?”
那元兵頭領聽了,大笑道:“他們漢人也算民眾嗎,也能與蒙古人相平並論嗎?若是以往,他們都不如我胯下這匹馬,傷了他們也不能傷了我這匹馬!”他一說完,元兵聽了都大笑起來。
侍衛怒道:“現在不同往日,皇太孫已經頒布法令,任何人不得違反,我要拿你治罪。依照法令,該打十鞭,是你自己打,還是我來打,你自己看著辦吧!”
那元兵頭領一聽,大怒道:“你敢罰我,那好,我懷疑你與這些漢人勾結,圖謀造反,來人啊,把這些人都給我抓起來,送到軍中好好拷問!”
他一說完,元兵立時而動,就向漢人與五個侍衛圍去。漢人道:“冤枉啊!”元兵揮動長鞭就向漢人打去,蒙古人一生在馬背生活,精於鞭術,長鞭啪啪抽出,漢人衣服便被打的稀爛,血漬滲出。哭聲大作,甚是淒慘。
五個侍衛看到,大怒道:“你們不遵法令,真是無法無天,休怪我們動手了!”說著口中吹出尖銳的口哨聲,附近又有十來個獵戶模樣的人趕了過來,彎弓搭箭就要向這邊射來。
山路上其他蒙古人看到獵戶所使的弓都是連發的弩弓,知道厲害,紛紛向四周四散而開。
眼見兩方就要大打出手,魯尼康連忙縱馬奔來中間擺手,道:“兩位大人,大家都是蒙古人,不要為了幾個漢人傷了和氣!”然後對漢人道:“你們還不走,難道真的想死嗎?”那些漢人聽了,連忙向遠處奔去,片刻間就消失在山野之中。
魯尼康笑道:“現在沒有了漢人,誰也沒有違反法令,聖使大人,就不要計較了。何況千夫長大人也是為了訓練水軍,去南方剿匪。都是為了大元江山,還是握手言和,隨我去見將軍吧!”
元兵頭領與那侍衛頭領聽了,哈哈大笑起來道:“好,你說得沒錯,正要拜會將軍,走吧!”說著兩方放下兵刃,跟隨魯尼康向前走去,瞬間間一場紛爭消弭於無形。
郭破虜看了,立時失望,想起大都城中鐵木耳所說要愛民如子,到了下麵還是一句空話。要解救漢人,還是得依靠漢人,是不能相信蒙古人。
魯尼康在前麵領路,帶著眾人向山上走去。再往前走,山路寬敞平坦,在山路間騎馬而行,不多時就來到山頂,豁然開朗起來。隻見前麵山下一個寬廣的湖泊,碧波萬頃,四周群山疊翠,山水一色,融為一體。??
在煙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湖麵上,數百艘戰船正在操練。??四周山坡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蒙古軍帳篷,許多元兵在進行山地訓練。看來元兵選擇這裏是大有道理,不僅可以進行海戰訓練,還可以進行山地作戰訓練,真是一舉兩得。
郭破虜粗略看了一下,大概有數萬蒙古精兵。要想消滅這裏的蒙古軍隊,要好好籌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