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迴:智鬥第三場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班依軒一見兩人不敵,連忙又是揮動鐵杖,隻見她攢、刺、打、挑、攔、搠、架、閉,使出一路槍法,倒也是有模有樣,向兩人連連攻去。青藍真人與無用書生吃過大虧,此時也不敢硬接,他們倒也乖巧,躍高竄低,四處遊走,不與鐵杖接觸。班依軒武功雖高,但是這鐵杖實在太重,女子到底是體弱無力,哪裏能如碧玉生天生膂力奇大,自幼得遇異人傳授,內功外功俱達爐火純青,這才把重逾百斤的鐵杖使得如同長劍一般輕巧。?
班依軒舞動十幾招,也感覺雙臂酸麻,知道再鬥下去,就算不被兩人擊敗,也會被鐵杖累死。眼見兩人在周身遊鬥,並不與她接觸。如此連打兩人,顧此失彼,顧此失彼,反而一個都打不著。想了想,盯著前麵的青藍真人,舉起鐵杖,一招“野火燎原”,就向青藍真人頭頂砸下。青藍真人長劍斜走,在鐵杖上一點,以一招“桃李代僵”,身子欺身而近,短劍就向班依軒胸口劃去。
班依軒鐵杖在手上一轉,當的一聲,短劍刺在鐵杖上。正是“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這鐵杖有一丈三尺長,善於遠攻,不利近擊,那青藍真人一搶進圈子,短劍連刺便向班依軒雙手刺去。班依軒左手食指疾伸,戳向青藍真人的“膻中穴”。青藍真人連忙揮劍又向班依軒左手連刺。
班依軒左手五指拍、戳、彈、勾、點、拂、擒、拿,招式變化精妙絕倫,青藍真人又不敢與她接觸。數招之間,便令那青藍真人迭遇險招。兩人長劍鐵杖在外圍打鬥不行,近身卻是短劍與五指纏鬥。這一番打鬥可謂是險之又險。
無用書生看到班依軒與青藍真人惡鬥正酣,怪刀忽的就向班依軒後背砍去。
班依軒聽到背後風聲響動,不動聲色,眼看勁風就要襲到,突地左手反圈,已抓住了鐵杖頭之後五寸處,向後猛地一捅,好似背後生了眼鏡一般,杖柄正打在無用書生怪刀之上,怪刀被鐵杖頂中,當的一聲散開,掉落在地上,接著杖柄打在無用書生胸口之上。這一招來的太快,太迅捷,力量又大,無用書生沒想到她竟然如此詭計,“啊”的一聲,捂住胸口急退而去,顯然是受傷不輕。
這一招有個名字叫“倒掛金鍾”,乃是從七十二路楊家槍法變化而來。楊家槍在大宋聞名天下,練武之人皆會一兩招,就是不會也都見識過。班依軒從小跟隨父親習武,而班若雲卻是推崇楊家將,於是也會幾招楊家槍法。班依軒從小學習,她早已暗思如何破解兩人聯手困局,突然想到楊家槍法中有一招叫做“迴馬槍”,於是略施小計,故意與青藍真人纏鬥,無用書生果然上當,在背後偷襲,於是就突地使出“迴馬槍”招式,打中無用書生。當然她這“迴馬槍”與真正的楊家槍法不同,但是槍理還是相通的。
班依軒一槍得手,猛地轉身,身體倏忽來到無用書生麵前,鐵杖拋出,就朝無用書生麵門刺去。媚姬大聲道:“不好!”就要縱身而起,去救無用書生。魅影道:“你不要動,我來!”身子躍起就抓向鐵杖。
班依軒眼看鐵杖就要刺到無用書生麵門,突然不知為何被阻,停在半空中,巍然不動。班依軒看到鐵杖憑空停住,四周並無人影,伸手就抓住鐵杖要向前刺去。這時突感前麵一股勁風向她襲來,好似內家劈空之類的拳掌氣流,但看到前方四五丈之地,並無人來,就是有人用所謂的“擒龍控鶴”功夫,出掌傷人,也絕不會打到四五丈遠。
雖是疑惑,還是向旁邊躲去,可還是晚了一步,砰砰兩拳重重打在前身,隻感覺胸口疼痛難忍,氣息登時閉塞不暢。這明明是人打出拳風,可是卻看不到人影,不禁四下張望,疑惑大叫道:“什麽人出來?”魅影也不做聲,班依軒見無人迴答,隻有媚姬攔在無用書生身前,暗想,難道是她施展的巫術傷我?於是手持鐵杖向前邊疾躍而去,一杖向媚姬刺去。媚姬正拖著無用書生向後急退。此時青藍真人也停了下來,站在一邊,並不上前。
班依軒眼看就要到媚姬麵前,感覺身前又是一股勁風襲來,唿唿兩聲,又被人連打兩拳,登時被打的踉蹌後退兩步。班依軒看到媚姬一直沒有動手,知道附近還有別人出手偷襲,於是環顧四周,可是周圍並沒人近身。幸好這是朗朗白晝,又有群雄站立周圈,不然真以為遇到陰魂鬼怪。她看到群雄並沒有驚慌失措,媚姬正替無用書生療傷,也無驚訝之色,心知一定有人隱身在她周圍,暗中出手,於是連忙揮舞鐵杖四下橫掃,護住全身要害。
可是防著前身,後背啪的一聲,又被人打中一拳。班依軒連忙又轉身向後麵打來,哪裏還有人在。接著又是啪的一聲,被人打中左肩。班依軒身子一晃,強力撐住。
郭襄看到班依軒身體晃動,知道是魅影出手暗算。若不是她親眼看到魅影有隱身的巫術,斷斷也是不會相信有人能隱身傷人。她有心想幫助班依軒,可也看不清魅影人影,又暗惱怒她太過無情,殺人太多,也該多吃下苦頭。
班依軒接連被打,心下是又憤又急,情知這般鬥將下去,那是非死在這裏不可。可是敵人完全看不到,空有絕技,也是無計可施,隻得左右查看。
砰砰兩聲,班依軒又被打中兩拳,隻打的眼冒金星,眼前一片黑暗。班依軒連忙停了下來,突然想到一首詩句:“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是蘇老夫子一首詩,大意是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麵目,是因為我自己身在廬山之中。?那就是我看到的,可能會影響我的判斷和認識。
想到此,班依軒有了主意,閉上眼睛,把鐵杖插在地上。果然四下一片空明寂靜。群雄看到班依軒突然閉眼不動,還以為她被打懵了,索性放棄了抵抗,俱都大喜起來。
魅影也已看到班依軒寂然不動,不知道她搞的什麽鬼。悄悄躍身過去,一拳伸出就向班依軒右肩打去。班依軒凝神傾聽,隻聽到右邊勁風急驟,知道敵人襲來,仍是不動聲色。啪的一聲,又被打中一拳。身子搖晃,就要摔倒在地。
魅影看她果然沒有反應,又是雙拳齊出,打向班依軒麵門。班依軒全神貫注,全憑耳朵聽著敵人拳風腳步之聲,而辨別敵人動作。此時早已感覺到敵人靠近,暗運內力於雙臂之上,聽到風聲將要靠近,突地閃電般撲了上去。雙掌唿唿向魅影打去。魅影連忙反手擊去,兩人拳掌唿唿鬥在一起。兩人鬥的激烈,群雄隻看到班依軒閉眼,一個人在場中掌打腳踢,唿唿直響,好似發狂一般。但是半空中夾雜著拳掌與身體相碰之聲,劈啪直響,想來是兩人全速相攻。
鬥了十來招,班依軒一招快似一招,她惱怒魅影暗中傷人,自然出手不留餘力。魅影瞬間全身被打中兩三掌,隻疼的連聲慘叫。連忙就向後奔去,想脫離班依軒掌風,讓她尋找不到。班依軒哪裏會讓他再次逃走,雙手使得猶如疾風驟雨一般,緊緊纏住他,令他難以抽身。
魅影越打越慌,突地班依軒一把握住魅影雙手,施展“移花接木”之法,魅影隻感覺身體猛地一震,體內真氣源源不斷傾瀉而出,知道不好,真氣要被吸走。連忙丹田深深吸了一口真氣,勁貫手臂,想把班依軒雙手震開,可是班依軒雙手如鐵鉗一般,擺脫不了,感覺體內真氣越來越弱,隻得大叫道:“救我。”
他這一聲大叫,群雄這才看清,一個身穿亮晶晶顏色緊身衣的光頭男子顯出身形。群雄這才看清隱身人的樣子,隻見他長的尖嘴猴腮,臉上灰沉沉地毫無血色,此時也是麵帶恐懼之色。
眾人雖然早知他是真人,卻還是好奇這隱身到底是什麽巫術?
其實這也並不是什麽神秘巫術,與傳說中的薩滿教也並無多大關係。原來在蒙古大漠之中有一種奇怪的血蠶,這種血蠶會隨著周圍顏色而變色隱藏,就如同變色蜥蜴一般。血蠶不光自身會變色,它吐出的蠶絲自然也能變色,於是有人就把血蠶吐出的絲收集起來,織成了一套緊身衣,從頭到腳都能罩進去。人穿上這套緊身衣,也就會把身體隱藏起來。本來一般人就算得到這套衣服也是沒用,因為人的須發皮膚不能變色,穿上這套這套,也是變成皮膚或者須發的顏色。
可是這魅影本身修煉一種武功,可以讓身體皮膚隨意變色,他得到這套衣服後,燒掉全身須發,正好與這套緊身衣相得益彰,施展武功就可以隨意變色,這才可以隱身起來。
班依軒把他真氣吸走,內力一弱,皮膚慢慢恢複白皙,隱身衣自然就顯露出來。
群雄看到魅影露出身形,詫異齊聲大叫起來。這時立刻就有兩人躍了過來,分向班依軒雙臂打去。班依軒見到這兩人出手如此迅猛,連忙放開魅影,一手拿起鐵杖就與兩人鬥了起來。
群雄這才看清那兩人,一人竟是媚姬,她早已看到魅影危險,聽到魅影大叫,連忙一躍而起,油花傘向班依軒灑去,隻聽撲撲破空一聲響個不停,十幾根兩尺左右的鋼針向班依軒打去,分襲班依軒前身各穴。
這時青藍真人與雲在天、上官一劍也從前後左右同時撲到。
班依軒連忙放開魅影,拿起旁邊的鐵杖舞動起來,將鋼針打落。
青藍真人手持長短雙劍接住班依軒,雲在天與上官一劍分襲班依軒左右,媚姬已抱起魅影向後退去。場中一時大亂起來。
班依軒鐵杖與三人交手數招,尋得間隙,向後一退,鐵杖護住全身,大聲道:“以多欺少,這合不合江湖規矩?”雲在天與上官一劍聽到,連忙停了下來。群雄也是大聲叫嚷起來,紛紛嘲笑。
班依軒又道:“第三場到底誰輸誰贏?”雲在天知道青藍真人難是班依軒對手,正想讓青藍真人棄劍認輸。青藍真人卻道:“還沒比試完,怎麽知道誰輸誰贏?”班依軒道:“那好,第三場繼續比試,其他人退場!”
群雄雖不喜班依軒,但知道她說的沒錯,大聲讓雲在天與上官一劍退場,讓比鬥繼續進行。雲在天與上官一劍隻好悻悻下場。
班依軒與青藍真人又開始重新比鬥。班依軒知道這場比鬥宜速戰速決,不能拖太久了,此時單剩下青藍真人一人,她早已有對付之法。隻見她雙手一前一後握住鐵杖中間位置,鐵杖前頭上下舞動,如長劍一般向青藍真人連刺。她手拿鐵杖中間,正好前後一般重,手如杠杆一般,上下左右連刺就不需要花費多大氣力。
此時鐵杖靈活多變,又比劍長上許多,正好占盡優勢。青藍真人長劍刺來,鐵杖一迎,杖劍相交。班依軒內力直透鐵杖,隻聽“啪”的一響,青藍真人長劍斷為三截。青藍真人兵刃斷折,手臂酸麻,心下雖驚,卻不退開閃避,仍用短劍連刺。班依軒冷笑一聲,鬥然擰腰縱臂,鐵杖倒轉,杖尾砰的一聲打在青藍真人後心。青藍真人“哇”的一聲,身子被打得躍起,跌倒在一丈之外的地上。
班依軒鐵杖向前一遞,鐵杖脫手而出,直朝青藍真人刺去。青海派弟子連忙揮動長劍砍向鐵杖,誰知一碰到杖上,啪啪之聲不絕,皆都斷成幾截。眼看杖尖就要刺中青藍真人,突然一人飛身而至,攔在青藍真人麵前,替他擋住鐵杖。
鐵杖當的一聲刺到他胸口之上,發出金戈之聲。竟然無法刺入半分。班依軒定睛一看,那人正是雲在天。反手抓住鐵杖尾部,往迴一拉,又猛力把鐵杖往前一推。這鐵杖不比長槍,雖有杖尖,但幾乎是鈍的,一點都不鋒利。隻聽當的一聲,又刺到雲在天胸前,如擊鐵石。還是無法刺入絲毫。班依軒暗運真氣,貫注雙臂之上,朝鐵杖猛推而過。雲在天仍是渾若無事,任憑鐵杖刺來,一時間鐵杖彎成半月狀。
在兩人前方觀看的群雄深怕鐵杖突然崩開,紛紛向兩邊擁擠而去。
突然雲在天嘿嘿一笑,雙掌一合,啪的一聲,把鐵杖挾在兩掌之間。接著右掌忽鬆,快如閃電般在鐵杖身中間一擊,格的一聲,班依軒隻覺虎口劇痛,急忙撤手,鐵杖騰空而起,落到山澗之下。
這崆峒絕頂除了一麵是上山之路,也就是上天梯那條路,其他三麵皆都是懸崖峭壁。兩人力氣甚大,鐵杖被兩人合擊之力就是落到懸崖也是打得亂石滾落,轟隆聲響好一陣。
鐵杖一走,班依軒身子躍起,雙掌就朝雲在天擊去,兩人砰的一聲,四掌碰在一起。
班依軒道:“這是不是第四場?”雲在天喝道:“好,第四場,我來會會你!”兩人一碰即分,班依軒向後滑退五六步,雲在天卻是動也沒動,站在原地。班依軒一退之後,揉身又向前去,兩人啪啪又是連續對掌。每次對掌,班依軒都是立刻向後滑退而去,而又迅捷複身向前。班依軒越打越快,如狂風驟雨一般,從四麵八方向雲在天攻去。雲在天給她一陣急攻,站立當場,宛若磐石,真是任爾東西南北風,咬住青山不放鬆。
群雄一看,歡唿雀躍。心中俱想,這雲在天還是厲害,這一對掌高下立判。郭襄在旁邊看著也是疑惑,這班依軒連鬥三場,每一場都是硬仗,氣力大損,實在不該如此狂攻。
而雲在天以逸待勞,本來已經占盡優勢,兩人這次打鬥本該是雲在天狂攻,班依軒防守,恢複力氣。卻沒想到是雲在天防守,班依軒狂攻不止,真是令人意外。想到老子有一句話說:“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意思是:狂風不會刮一個早晨,暴雨也不會下一整天。用來比喻來得兇猛,去得也快。
郭襄不禁暗暗替班依軒擔心起來。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班依軒一見兩人不敵,連忙又是揮動鐵杖,隻見她攢、刺、打、挑、攔、搠、架、閉,使出一路槍法,倒也是有模有樣,向兩人連連攻去。青藍真人與無用書生吃過大虧,此時也不敢硬接,他們倒也乖巧,躍高竄低,四處遊走,不與鐵杖接觸。班依軒武功雖高,但是這鐵杖實在太重,女子到底是體弱無力,哪裏能如碧玉生天生膂力奇大,自幼得遇異人傳授,內功外功俱達爐火純青,這才把重逾百斤的鐵杖使得如同長劍一般輕巧。?
班依軒舞動十幾招,也感覺雙臂酸麻,知道再鬥下去,就算不被兩人擊敗,也會被鐵杖累死。眼見兩人在周身遊鬥,並不與她接觸。如此連打兩人,顧此失彼,顧此失彼,反而一個都打不著。想了想,盯著前麵的青藍真人,舉起鐵杖,一招“野火燎原”,就向青藍真人頭頂砸下。青藍真人長劍斜走,在鐵杖上一點,以一招“桃李代僵”,身子欺身而近,短劍就向班依軒胸口劃去。
班依軒鐵杖在手上一轉,當的一聲,短劍刺在鐵杖上。正是“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這鐵杖有一丈三尺長,善於遠攻,不利近擊,那青藍真人一搶進圈子,短劍連刺便向班依軒雙手刺去。班依軒左手食指疾伸,戳向青藍真人的“膻中穴”。青藍真人連忙揮劍又向班依軒左手連刺。
班依軒左手五指拍、戳、彈、勾、點、拂、擒、拿,招式變化精妙絕倫,青藍真人又不敢與她接觸。數招之間,便令那青藍真人迭遇險招。兩人長劍鐵杖在外圍打鬥不行,近身卻是短劍與五指纏鬥。這一番打鬥可謂是險之又險。
無用書生看到班依軒與青藍真人惡鬥正酣,怪刀忽的就向班依軒後背砍去。
班依軒聽到背後風聲響動,不動聲色,眼看勁風就要襲到,突地左手反圈,已抓住了鐵杖頭之後五寸處,向後猛地一捅,好似背後生了眼鏡一般,杖柄正打在無用書生怪刀之上,怪刀被鐵杖頂中,當的一聲散開,掉落在地上,接著杖柄打在無用書生胸口之上。這一招來的太快,太迅捷,力量又大,無用書生沒想到她竟然如此詭計,“啊”的一聲,捂住胸口急退而去,顯然是受傷不輕。
這一招有個名字叫“倒掛金鍾”,乃是從七十二路楊家槍法變化而來。楊家槍在大宋聞名天下,練武之人皆會一兩招,就是不會也都見識過。班依軒從小跟隨父親習武,而班若雲卻是推崇楊家將,於是也會幾招楊家槍法。班依軒從小學習,她早已暗思如何破解兩人聯手困局,突然想到楊家槍法中有一招叫做“迴馬槍”,於是略施小計,故意與青藍真人纏鬥,無用書生果然上當,在背後偷襲,於是就突地使出“迴馬槍”招式,打中無用書生。當然她這“迴馬槍”與真正的楊家槍法不同,但是槍理還是相通的。
班依軒一槍得手,猛地轉身,身體倏忽來到無用書生麵前,鐵杖拋出,就朝無用書生麵門刺去。媚姬大聲道:“不好!”就要縱身而起,去救無用書生。魅影道:“你不要動,我來!”身子躍起就抓向鐵杖。
班依軒眼看鐵杖就要刺到無用書生麵門,突然不知為何被阻,停在半空中,巍然不動。班依軒看到鐵杖憑空停住,四周並無人影,伸手就抓住鐵杖要向前刺去。這時突感前麵一股勁風向她襲來,好似內家劈空之類的拳掌氣流,但看到前方四五丈之地,並無人來,就是有人用所謂的“擒龍控鶴”功夫,出掌傷人,也絕不會打到四五丈遠。
雖是疑惑,還是向旁邊躲去,可還是晚了一步,砰砰兩拳重重打在前身,隻感覺胸口疼痛難忍,氣息登時閉塞不暢。這明明是人打出拳風,可是卻看不到人影,不禁四下張望,疑惑大叫道:“什麽人出來?”魅影也不做聲,班依軒見無人迴答,隻有媚姬攔在無用書生身前,暗想,難道是她施展的巫術傷我?於是手持鐵杖向前邊疾躍而去,一杖向媚姬刺去。媚姬正拖著無用書生向後急退。此時青藍真人也停了下來,站在一邊,並不上前。
班依軒眼看就要到媚姬麵前,感覺身前又是一股勁風襲來,唿唿兩聲,又被人連打兩拳,登時被打的踉蹌後退兩步。班依軒看到媚姬一直沒有動手,知道附近還有別人出手偷襲,於是環顧四周,可是周圍並沒人近身。幸好這是朗朗白晝,又有群雄站立周圈,不然真以為遇到陰魂鬼怪。她看到群雄並沒有驚慌失措,媚姬正替無用書生療傷,也無驚訝之色,心知一定有人隱身在她周圍,暗中出手,於是連忙揮舞鐵杖四下橫掃,護住全身要害。
可是防著前身,後背啪的一聲,又被人打中一拳。班依軒連忙又轉身向後麵打來,哪裏還有人在。接著又是啪的一聲,被人打中左肩。班依軒身子一晃,強力撐住。
郭襄看到班依軒身體晃動,知道是魅影出手暗算。若不是她親眼看到魅影有隱身的巫術,斷斷也是不會相信有人能隱身傷人。她有心想幫助班依軒,可也看不清魅影人影,又暗惱怒她太過無情,殺人太多,也該多吃下苦頭。
班依軒接連被打,心下是又憤又急,情知這般鬥將下去,那是非死在這裏不可。可是敵人完全看不到,空有絕技,也是無計可施,隻得左右查看。
砰砰兩聲,班依軒又被打中兩拳,隻打的眼冒金星,眼前一片黑暗。班依軒連忙停了下來,突然想到一首詩句:“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是蘇老夫子一首詩,大意是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麵目,是因為我自己身在廬山之中。?那就是我看到的,可能會影響我的判斷和認識。
想到此,班依軒有了主意,閉上眼睛,把鐵杖插在地上。果然四下一片空明寂靜。群雄看到班依軒突然閉眼不動,還以為她被打懵了,索性放棄了抵抗,俱都大喜起來。
魅影也已看到班依軒寂然不動,不知道她搞的什麽鬼。悄悄躍身過去,一拳伸出就向班依軒右肩打去。班依軒凝神傾聽,隻聽到右邊勁風急驟,知道敵人襲來,仍是不動聲色。啪的一聲,又被打中一拳。身子搖晃,就要摔倒在地。
魅影看她果然沒有反應,又是雙拳齊出,打向班依軒麵門。班依軒全神貫注,全憑耳朵聽著敵人拳風腳步之聲,而辨別敵人動作。此時早已感覺到敵人靠近,暗運內力於雙臂之上,聽到風聲將要靠近,突地閃電般撲了上去。雙掌唿唿向魅影打去。魅影連忙反手擊去,兩人拳掌唿唿鬥在一起。兩人鬥的激烈,群雄隻看到班依軒閉眼,一個人在場中掌打腳踢,唿唿直響,好似發狂一般。但是半空中夾雜著拳掌與身體相碰之聲,劈啪直響,想來是兩人全速相攻。
鬥了十來招,班依軒一招快似一招,她惱怒魅影暗中傷人,自然出手不留餘力。魅影瞬間全身被打中兩三掌,隻疼的連聲慘叫。連忙就向後奔去,想脫離班依軒掌風,讓她尋找不到。班依軒哪裏會讓他再次逃走,雙手使得猶如疾風驟雨一般,緊緊纏住他,令他難以抽身。
魅影越打越慌,突地班依軒一把握住魅影雙手,施展“移花接木”之法,魅影隻感覺身體猛地一震,體內真氣源源不斷傾瀉而出,知道不好,真氣要被吸走。連忙丹田深深吸了一口真氣,勁貫手臂,想把班依軒雙手震開,可是班依軒雙手如鐵鉗一般,擺脫不了,感覺體內真氣越來越弱,隻得大叫道:“救我。”
他這一聲大叫,群雄這才看清,一個身穿亮晶晶顏色緊身衣的光頭男子顯出身形。群雄這才看清隱身人的樣子,隻見他長的尖嘴猴腮,臉上灰沉沉地毫無血色,此時也是麵帶恐懼之色。
眾人雖然早知他是真人,卻還是好奇這隱身到底是什麽巫術?
其實這也並不是什麽神秘巫術,與傳說中的薩滿教也並無多大關係。原來在蒙古大漠之中有一種奇怪的血蠶,這種血蠶會隨著周圍顏色而變色隱藏,就如同變色蜥蜴一般。血蠶不光自身會變色,它吐出的蠶絲自然也能變色,於是有人就把血蠶吐出的絲收集起來,織成了一套緊身衣,從頭到腳都能罩進去。人穿上這套緊身衣,也就會把身體隱藏起來。本來一般人就算得到這套衣服也是沒用,因為人的須發皮膚不能變色,穿上這套這套,也是變成皮膚或者須發的顏色。
可是這魅影本身修煉一種武功,可以讓身體皮膚隨意變色,他得到這套衣服後,燒掉全身須發,正好與這套緊身衣相得益彰,施展武功就可以隨意變色,這才可以隱身起來。
班依軒把他真氣吸走,內力一弱,皮膚慢慢恢複白皙,隱身衣自然就顯露出來。
群雄看到魅影露出身形,詫異齊聲大叫起來。這時立刻就有兩人躍了過來,分向班依軒雙臂打去。班依軒見到這兩人出手如此迅猛,連忙放開魅影,一手拿起鐵杖就與兩人鬥了起來。
群雄這才看清那兩人,一人竟是媚姬,她早已看到魅影危險,聽到魅影大叫,連忙一躍而起,油花傘向班依軒灑去,隻聽撲撲破空一聲響個不停,十幾根兩尺左右的鋼針向班依軒打去,分襲班依軒前身各穴。
這時青藍真人與雲在天、上官一劍也從前後左右同時撲到。
班依軒連忙放開魅影,拿起旁邊的鐵杖舞動起來,將鋼針打落。
青藍真人手持長短雙劍接住班依軒,雲在天與上官一劍分襲班依軒左右,媚姬已抱起魅影向後退去。場中一時大亂起來。
班依軒鐵杖與三人交手數招,尋得間隙,向後一退,鐵杖護住全身,大聲道:“以多欺少,這合不合江湖規矩?”雲在天與上官一劍聽到,連忙停了下來。群雄也是大聲叫嚷起來,紛紛嘲笑。
班依軒又道:“第三場到底誰輸誰贏?”雲在天知道青藍真人難是班依軒對手,正想讓青藍真人棄劍認輸。青藍真人卻道:“還沒比試完,怎麽知道誰輸誰贏?”班依軒道:“那好,第三場繼續比試,其他人退場!”
群雄雖不喜班依軒,但知道她說的沒錯,大聲讓雲在天與上官一劍退場,讓比鬥繼續進行。雲在天與上官一劍隻好悻悻下場。
班依軒與青藍真人又開始重新比鬥。班依軒知道這場比鬥宜速戰速決,不能拖太久了,此時單剩下青藍真人一人,她早已有對付之法。隻見她雙手一前一後握住鐵杖中間位置,鐵杖前頭上下舞動,如長劍一般向青藍真人連刺。她手拿鐵杖中間,正好前後一般重,手如杠杆一般,上下左右連刺就不需要花費多大氣力。
此時鐵杖靈活多變,又比劍長上許多,正好占盡優勢。青藍真人長劍刺來,鐵杖一迎,杖劍相交。班依軒內力直透鐵杖,隻聽“啪”的一響,青藍真人長劍斷為三截。青藍真人兵刃斷折,手臂酸麻,心下雖驚,卻不退開閃避,仍用短劍連刺。班依軒冷笑一聲,鬥然擰腰縱臂,鐵杖倒轉,杖尾砰的一聲打在青藍真人後心。青藍真人“哇”的一聲,身子被打得躍起,跌倒在一丈之外的地上。
班依軒鐵杖向前一遞,鐵杖脫手而出,直朝青藍真人刺去。青海派弟子連忙揮動長劍砍向鐵杖,誰知一碰到杖上,啪啪之聲不絕,皆都斷成幾截。眼看杖尖就要刺中青藍真人,突然一人飛身而至,攔在青藍真人麵前,替他擋住鐵杖。
鐵杖當的一聲刺到他胸口之上,發出金戈之聲。竟然無法刺入半分。班依軒定睛一看,那人正是雲在天。反手抓住鐵杖尾部,往迴一拉,又猛力把鐵杖往前一推。這鐵杖不比長槍,雖有杖尖,但幾乎是鈍的,一點都不鋒利。隻聽當的一聲,又刺到雲在天胸前,如擊鐵石。還是無法刺入絲毫。班依軒暗運真氣,貫注雙臂之上,朝鐵杖猛推而過。雲在天仍是渾若無事,任憑鐵杖刺來,一時間鐵杖彎成半月狀。
在兩人前方觀看的群雄深怕鐵杖突然崩開,紛紛向兩邊擁擠而去。
突然雲在天嘿嘿一笑,雙掌一合,啪的一聲,把鐵杖挾在兩掌之間。接著右掌忽鬆,快如閃電般在鐵杖身中間一擊,格的一聲,班依軒隻覺虎口劇痛,急忙撤手,鐵杖騰空而起,落到山澗之下。
這崆峒絕頂除了一麵是上山之路,也就是上天梯那條路,其他三麵皆都是懸崖峭壁。兩人力氣甚大,鐵杖被兩人合擊之力就是落到懸崖也是打得亂石滾落,轟隆聲響好一陣。
鐵杖一走,班依軒身子躍起,雙掌就朝雲在天擊去,兩人砰的一聲,四掌碰在一起。
班依軒道:“這是不是第四場?”雲在天喝道:“好,第四場,我來會會你!”兩人一碰即分,班依軒向後滑退五六步,雲在天卻是動也沒動,站在原地。班依軒一退之後,揉身又向前去,兩人啪啪又是連續對掌。每次對掌,班依軒都是立刻向後滑退而去,而又迅捷複身向前。班依軒越打越快,如狂風驟雨一般,從四麵八方向雲在天攻去。雲在天給她一陣急攻,站立當場,宛若磐石,真是任爾東西南北風,咬住青山不放鬆。
群雄一看,歡唿雀躍。心中俱想,這雲在天還是厲害,這一對掌高下立判。郭襄在旁邊看著也是疑惑,這班依軒連鬥三場,每一場都是硬仗,氣力大損,實在不該如此狂攻。
而雲在天以逸待勞,本來已經占盡優勢,兩人這次打鬥本該是雲在天狂攻,班依軒防守,恢複力氣。卻沒想到是雲在天防守,班依軒狂攻不止,真是令人意外。想到老子有一句話說:“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意思是:狂風不會刮一個早晨,暴雨也不會下一整天。用來比喻來得兇猛,去得也快。
郭襄不禁暗暗替班依軒擔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