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迴:陽關三疊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379
何足道左手長劍以不變應萬變,對付上官一劍層出不窮的玄霜劍法;而右手拳掌卻以萬變應不變,對付雲在天慢騰騰的僵屍拳。他雙手同時施展不同的武功,如同兩個人一般,互不幹擾。?
支嘯天等人看得是嘖嘖稱奇,他們哪裏知道這乃是周伯通所創的“雙手互博”之術,後來傳給了郭靖。郭襄在少林寺外初遇何足道時,何足道一手彈琴一手禦敵,雖是打敗敵人,但是琴弦也斷,何足道倍感失望。郭襄說出了“雙手互博”之術,何足道聽到後,暗下決心要練成這種武功,好可以彈琴給郭襄聽。郭襄隻是說笑,並沒有當真。因為天下間也隻有寥寥兩三人練成,就連聰明的黃蓉,意誌堅定的楊過也不曾練成。哪知何足道曆經生死,另辟捷徑,在昆侖派生死存亡之時,豁然開朗,練成這門武功,打敗了蒙古國師釋迦摩薩。隻是何足道練習時間尚短,還不夠嫻熟。兩種武功雖能各自使出,但卻無法配合。
三人鬥了片刻,雲在天與上官一劍都不禁暗暗稱奇,以何足道功力,並不勝二人太多,那知兩人聯手,他竟左劍右拳,連戰二人,兩人一時之間居然奈何他不得。
雲在天自從敗在班若雲手裏後,遠走他鄉,誰知另有奇遇,無意中得到言家的獨門武功,也就是僵屍功。這種武功不是內功,也不是外功,與所有武功武理截然不同。本來想重出江湖,出其不意,一舉打敗班若雲,揚名立萬,哪知班若雲竟先死去。又聽到不日將舉行華山論劍,於是就想在華山論劍時,突然使出打敗所有高手,奪得天下第一的名號。所以一直藏拙,沒有真正使出。這次看到何足道使出雙手互博之術,分戰兩人,不落下風。心中大急,知道時間一長,支嘯天等人恢複內力,他們就再無勝算。
於是全身關節啪啪直響,雙臂猛地暴漲,雙足在地上連點,躍來躍去,雙臂掃、砸、抓、撞,掌勢飄忽不定,雙手總是不離要害。雲在天所使的拳招,都是一般的平平無奇,每一招都是慢騰騰的。但是何足道一出招,雲在天不慌不忙跟著遞招,他雙足點地,身子躍來躍去,迅捷如風,每一招都是後發而先至。何足道一時手忙腳亂起來。
雲在天與何足道武功相差不大,就是獨鬥也是百十招也難以分出勝負,何況旁邊還有一個上官一劍夾攻。幸好何足道雙手可以互博,內力精湛,連使劈空掌,迫使雲在天無法太靠近。
雲在天身子躍來躍去,直朝何足道撞去,想逼使何足道挪開半個身子,他就能進入石屋。
此時上官一劍也看出何足道劍法與“白鹿子”劍法並不相同,雖是精妙,但卻慢了許多,於是劍光閃閃,疾刺數招。 也想逼迫何足道讓開。
麵對兩大高手俱都使出絕招,何足道也是暗暗叫苦不迭,上官一劍還好對付,可是雲在天的僵屍功著實不好應付。他全身堅硬如鐵,周身門戶大開,全身絕無半點防禦姿式,與各大武學通理全然相反。何足道無論使用掌、拳還是指力都傷不了他絲毫,打在雲在天身上,反差點被他硬力震傷。
於是使出劈空掌功夫,不與他接觸。懊悔不該如此托大,帶兩把劍出來,施展“混沌劍陣”可能會好一些。
此時兩人全力攻來,何足道左擋右支,形勢一時危急,差點被兩人所傷。本來何足道隻要閃避躲開,也不至於如此狼狽,可是他若一離開石屋門,就會放兩人進入,那時屋內的人恐怕就會被他們所傷。雲在天與上官一劍兩人也猜到他的心思,招式全都向石屋門口施展,逼迫何足道讓開。何足道站在門口一動不動,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兩人一時也是毫無辦法。
再拆數十招,何足道但覺兩人的劍法越來越快,拳掌招式越來越沉,隻得勉力堅持。雲在天笑道:“何足道,你再不讓開,可別怪我們出手無情了!”何足道說道:“既然我在,絕不會你們乘人之危!”上官一劍道:“雲兄,他頑固不化,絕不會為我們所用,正好藉此除掉他!”雲在天沉吟片刻,道:“好,我們就先除掉他,也算給送崆峒派一份大禮!”兩人一邊說,一邊攻勢如潮,何足道顧此失彼,更加兇險。
石屋內支嘯天大叫道:“何足道,你走吧!我記住你的恩情,不必再管我們了!”幽冥子也道:“上官一劍,雲在天,你們還要不要臉,兩個成名的人物圍攻一個人,傳出去還怕被江湖人士恥笑?”宮隨子站起來,道:“何掌門我來幫你!”可是他走了兩步,雙腿一軟,就又倒在地上。孟清秋連忙爬過去,扶住他道:“宮師兄,你不要緊吧!不要動,先療傷要緊!”
宮隨子慘笑道:“何掌門若有什麽風險,我們也難逃此劫!大家一起上,說不定還有機會,不然真的就……”支嘯天道:“小道士說的不錯,大家一起上!”於是站了起來,那知他拔步上前,右掌揚起,剛要擊出,突然全身打個冷顫,剛提上來的掌上勁力又消失的無影無蹤。
幽冥子歎息道:“還是不行,一點勁力都提不上來!”宮隨子大怒道:“妖女……”他剛說兩個字,孟清秋忙道:“宮師兄不要說!”宮隨子一拳打在地上道:“你們還相信她?”孟清秋黯然道:“我們毫無一點辦法!”沒人說話,眾人歎息一聲,又隻得坐在地上運功療傷。
就在這時,雲在天又躍起向何足道撲去,何足道一掌劈了過去,哪知雲在天身子滴溜溜旋轉過去,一掌擊在何足道右手上,兩掌頓時相交在一起。
但與此同時,上官一劍的長劍又刷刷刺向何足道的左脅。何足道長劍一招“遊龍戲鳳”,往他劍上擊來,將他長劍擋開。哪知上官一劍順手一黏一引,卸開對方長劍,跟著又連刺三劍。
何足道全身內勁有七成正在對付雲在天,三成應付上官一劍,見 這三招又刺來,本來向後一退就可避開,可是他們就趁虛而入石屋。於是把左手內力加了三成,貫注在長劍上,刷刷刷連刺三劍,想震開上官一劍長劍。上官一劍長劍一搭,差點拿捏不住,連忙向後退開。何足道不敢追擊,雲在天卻乘虛而入,猛力一催,何足道隻覺一股硬力排倒海般壓至,右手再也抵擋不住,若再與他硬拚,非命喪當場不可,若是向後退去,可輕易卸去這股巨力。可是他又不能後退,連忙把右手撤迴,以身體強接了他這一招,身子連晃,哇的一聲,噴出一口鮮血。 何足道一掌擊向雲在天頭部,雲在天向後一躍躲開,大笑道:“何足道我看你還能支撐多久?”何足道說道:“有我在,你們休想得逞!”
石屋內眾人眼見何足道拚命守在門口,救護自己,胸口熱血上湧,宮隨子大叫道:“魔女,你還不出來!”黑色轎子中一個女人嚶了一聲,轎簾掀開,露出一個滿頭白發的女子,正是班依軒。毒王穀主也站了起來,從懷中掏出一顆紅色藥丸,就要放入嘴中。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幽幽咽咽的洞簫之聲,甚是悅耳。聽到簫聲,何足道突然縱聲高歌,唱道:“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這乃是魏晉陶淵明的一首《雜詩》,意思是慨歎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但作者又執著的在生活中尋找友愛,尋找著歡樂,給人一線希望。
開始是簫聲先起,他跟著唱一句,竟然依韻相和,後來歌聲與簫聲溫雅委婉一合,更是動聽。
那簫聲本來很遠,兩人一曲一完,簫聲就到了石屋附近。一個女子的聲音大喜道:“何大哥,你怎麽也下山了!”何足道一聽聲音,也是大喜道:“襄兒,果然是你!”
石屋內眾人聽到兩人合唱都又停了下來。班依軒又退進了轎子中,轎簾“啪”的一聲,又放了下來。明月樓淡淡說道:“郭襄來了!”說完又把紅色藥丸放迴懷中。
這時一個青色人影從村中躍出,三個起伏,來到石屋前,看到何足道一人力戰雲在天與上官一劍,不禁“咦”的一聲,又看到何足道右手對敵頗為吃力。一掌就向雲在天擊了過去。
何足道說道:“襄兒小心!”來人正是郭襄,她仍帶著人皮麵具。雲在天看到一個身材苗條的青袍怪人,臉上木納,毫無神色,從村中躍來就向他出掌擊來。
雲在天冷笑一聲,也不避開,一掌就向郭襄胸口劈來,掌尖未至。郭襄已感到一陣令人窒息的壓力湧來,當下也不變招,兩掌啪的撞在一起。兩人身子晃了一晃,仍均牢牢站在地上,下盤穩得如牢釘在地。
兩人均感詫異,沒想到對方掌力如此強硬。雲在天暗暗心驚,他的僵屍功也是天下至剛至硬的邪門武功,就連何足道硬接後都吐血受傷,想不到這個怪異女子竟然退都不退半步,而傳來的力道似乎還要強橫霸道,真不想不到一個女子竟然會修煉這種武功。於是也不敢大意,專心致誌,又是一掌劈出。
郭襄使得乃是“九陽神功”,內力自然雄偉強橫,她近期九陽神功大進,想不到竟然一掌擊退不了這個僵屍怪人,而且絲毫感覺不到那人的內力。眼見雲在天跳來跳去,行動如風,不知是什麽邪門武功。暗自好奇,見他一掌劈到,便也一掌劈出,那是硬碰硬的蠻打,絲毫沒有取巧的餘地,雙掌相交,砰的一聲巨響,兩人身子都晃了一晃。
郭襄一到,接過雲在天,何足道也離開石屋門口,與上官一劍長劍相鬥起來。
石屋內眾人看到郭襄與雲在天這等蠻力對打,都是好奇,心中俱想:女子怎麽能用蠻力與男人對敵呢?女子就是再厲害也不如男子,何況雲在天的僵屍功,全身又硬又剛,任何內功外力都難傷其絲毫。恐怕長久下去,郭襄不敵,身受重傷。
便在此時,兩人第三掌再度相交,砰的一聲,那雲在天身子一晃,退了一步,郭襄卻是神定氣閑的站在當地,一動沒動。
雲在天自忖雙掌之下,極少有人硬接得住三招,此時蠻打硬拚,卻被郭襄無息的掌力震得退出了一步。不由得又驚又怒,深深吸一口氣,雙掌齊出,同時向郭襄劈來。
郭襄冷笑一聲,體內九陽真氣流轉,雙臂一振,一股力道推了過來。兩人四掌相接在一起,雲在天身子晃了一晃,竟沒後退。郭襄卻退了一步。雲在天大笑,正要上前,突地悶哼一聲,心下甫覺不妙,猛地感覺一股巨力撞來,推著他的身子向後連退三四步。剛停了下來,誰知又是一股排山倒海的巨力湧來,身子不由自主被震飛出去,撲通一聲落到草叢之中。
原來這是郭襄自創的一招掌法,叫做“陽關三疊”。這“陽關三疊”的掌法,不同於其他武功,便隻一招,而且這一招也無其他變化,一招拍出,不論擊在敵人身體何處,招式都平平淡淡,一成不變,其威力之生,完全在於以九陽神功作為根基。一掌既出,敵人擋無可擋,避無可避。
可是這一招使出,初時感覺與普通掌力一般無二,但其中卻蘊含三次變化,每一次變化便加力一次。後勁一次比一次強,最後一次力量巨大,有劈山碎石的效力,無堅不摧,無強不破。但最厲害的卻是出其不意,讓人防不勝防。這是郭襄在光明頂療傷時,迴憶以前在襄陽城聽父親郭靖講述武理變化,結合自身九陽神功頓悟出的掌法。當年郭靖可以催生十三道後勁,郭襄化繁為簡,緩慢疊加三次後勁,更是厲害。可是這招掌法大損內力,使出一次要好久才能恢複元氣。
那雲在天剛一落下,又從村中躍來三個人,一個白衣男子卷發碧目,手持一根鐵杖,就要伸手去抓雲在天後背,誰知雲在天一個翻身,一掌就向那人劈了過去。那人沒想到雲在天竟敢毫發無傷,連忙揮動鐵杖橫掃過來,啪的一聲,鐵杖打在那人身上,如打在鐵石一樣,震得手臂麻木。雲在天也被鐵杖打的向前踉蹌走了幾步,這才停了下來。看到來人越來越多,武功俱都不凡,大聲道:“上官盟主,我們走!”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379
何足道左手長劍以不變應萬變,對付上官一劍層出不窮的玄霜劍法;而右手拳掌卻以萬變應不變,對付雲在天慢騰騰的僵屍拳。他雙手同時施展不同的武功,如同兩個人一般,互不幹擾。?
支嘯天等人看得是嘖嘖稱奇,他們哪裏知道這乃是周伯通所創的“雙手互博”之術,後來傳給了郭靖。郭襄在少林寺外初遇何足道時,何足道一手彈琴一手禦敵,雖是打敗敵人,但是琴弦也斷,何足道倍感失望。郭襄說出了“雙手互博”之術,何足道聽到後,暗下決心要練成這種武功,好可以彈琴給郭襄聽。郭襄隻是說笑,並沒有當真。因為天下間也隻有寥寥兩三人練成,就連聰明的黃蓉,意誌堅定的楊過也不曾練成。哪知何足道曆經生死,另辟捷徑,在昆侖派生死存亡之時,豁然開朗,練成這門武功,打敗了蒙古國師釋迦摩薩。隻是何足道練習時間尚短,還不夠嫻熟。兩種武功雖能各自使出,但卻無法配合。
三人鬥了片刻,雲在天與上官一劍都不禁暗暗稱奇,以何足道功力,並不勝二人太多,那知兩人聯手,他竟左劍右拳,連戰二人,兩人一時之間居然奈何他不得。
雲在天自從敗在班若雲手裏後,遠走他鄉,誰知另有奇遇,無意中得到言家的獨門武功,也就是僵屍功。這種武功不是內功,也不是外功,與所有武功武理截然不同。本來想重出江湖,出其不意,一舉打敗班若雲,揚名立萬,哪知班若雲竟先死去。又聽到不日將舉行華山論劍,於是就想在華山論劍時,突然使出打敗所有高手,奪得天下第一的名號。所以一直藏拙,沒有真正使出。這次看到何足道使出雙手互博之術,分戰兩人,不落下風。心中大急,知道時間一長,支嘯天等人恢複內力,他們就再無勝算。
於是全身關節啪啪直響,雙臂猛地暴漲,雙足在地上連點,躍來躍去,雙臂掃、砸、抓、撞,掌勢飄忽不定,雙手總是不離要害。雲在天所使的拳招,都是一般的平平無奇,每一招都是慢騰騰的。但是何足道一出招,雲在天不慌不忙跟著遞招,他雙足點地,身子躍來躍去,迅捷如風,每一招都是後發而先至。何足道一時手忙腳亂起來。
雲在天與何足道武功相差不大,就是獨鬥也是百十招也難以分出勝負,何況旁邊還有一個上官一劍夾攻。幸好何足道雙手可以互博,內力精湛,連使劈空掌,迫使雲在天無法太靠近。
雲在天身子躍來躍去,直朝何足道撞去,想逼使何足道挪開半個身子,他就能進入石屋。
此時上官一劍也看出何足道劍法與“白鹿子”劍法並不相同,雖是精妙,但卻慢了許多,於是劍光閃閃,疾刺數招。 也想逼迫何足道讓開。
麵對兩大高手俱都使出絕招,何足道也是暗暗叫苦不迭,上官一劍還好對付,可是雲在天的僵屍功著實不好應付。他全身堅硬如鐵,周身門戶大開,全身絕無半點防禦姿式,與各大武學通理全然相反。何足道無論使用掌、拳還是指力都傷不了他絲毫,打在雲在天身上,反差點被他硬力震傷。
於是使出劈空掌功夫,不與他接觸。懊悔不該如此托大,帶兩把劍出來,施展“混沌劍陣”可能會好一些。
此時兩人全力攻來,何足道左擋右支,形勢一時危急,差點被兩人所傷。本來何足道隻要閃避躲開,也不至於如此狼狽,可是他若一離開石屋門,就會放兩人進入,那時屋內的人恐怕就會被他們所傷。雲在天與上官一劍兩人也猜到他的心思,招式全都向石屋門口施展,逼迫何足道讓開。何足道站在門口一動不動,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兩人一時也是毫無辦法。
再拆數十招,何足道但覺兩人的劍法越來越快,拳掌招式越來越沉,隻得勉力堅持。雲在天笑道:“何足道,你再不讓開,可別怪我們出手無情了!”何足道說道:“既然我在,絕不會你們乘人之危!”上官一劍道:“雲兄,他頑固不化,絕不會為我們所用,正好藉此除掉他!”雲在天沉吟片刻,道:“好,我們就先除掉他,也算給送崆峒派一份大禮!”兩人一邊說,一邊攻勢如潮,何足道顧此失彼,更加兇險。
石屋內支嘯天大叫道:“何足道,你走吧!我記住你的恩情,不必再管我們了!”幽冥子也道:“上官一劍,雲在天,你們還要不要臉,兩個成名的人物圍攻一個人,傳出去還怕被江湖人士恥笑?”宮隨子站起來,道:“何掌門我來幫你!”可是他走了兩步,雙腿一軟,就又倒在地上。孟清秋連忙爬過去,扶住他道:“宮師兄,你不要緊吧!不要動,先療傷要緊!”
宮隨子慘笑道:“何掌門若有什麽風險,我們也難逃此劫!大家一起上,說不定還有機會,不然真的就……”支嘯天道:“小道士說的不錯,大家一起上!”於是站了起來,那知他拔步上前,右掌揚起,剛要擊出,突然全身打個冷顫,剛提上來的掌上勁力又消失的無影無蹤。
幽冥子歎息道:“還是不行,一點勁力都提不上來!”宮隨子大怒道:“妖女……”他剛說兩個字,孟清秋忙道:“宮師兄不要說!”宮隨子一拳打在地上道:“你們還相信她?”孟清秋黯然道:“我們毫無一點辦法!”沒人說話,眾人歎息一聲,又隻得坐在地上運功療傷。
就在這時,雲在天又躍起向何足道撲去,何足道一掌劈了過去,哪知雲在天身子滴溜溜旋轉過去,一掌擊在何足道右手上,兩掌頓時相交在一起。
但與此同時,上官一劍的長劍又刷刷刺向何足道的左脅。何足道長劍一招“遊龍戲鳳”,往他劍上擊來,將他長劍擋開。哪知上官一劍順手一黏一引,卸開對方長劍,跟著又連刺三劍。
何足道全身內勁有七成正在對付雲在天,三成應付上官一劍,見 這三招又刺來,本來向後一退就可避開,可是他們就趁虛而入石屋。於是把左手內力加了三成,貫注在長劍上,刷刷刷連刺三劍,想震開上官一劍長劍。上官一劍長劍一搭,差點拿捏不住,連忙向後退開。何足道不敢追擊,雲在天卻乘虛而入,猛力一催,何足道隻覺一股硬力排倒海般壓至,右手再也抵擋不住,若再與他硬拚,非命喪當場不可,若是向後退去,可輕易卸去這股巨力。可是他又不能後退,連忙把右手撤迴,以身體強接了他這一招,身子連晃,哇的一聲,噴出一口鮮血。 何足道一掌擊向雲在天頭部,雲在天向後一躍躲開,大笑道:“何足道我看你還能支撐多久?”何足道說道:“有我在,你們休想得逞!”
石屋內眾人眼見何足道拚命守在門口,救護自己,胸口熱血上湧,宮隨子大叫道:“魔女,你還不出來!”黑色轎子中一個女人嚶了一聲,轎簾掀開,露出一個滿頭白發的女子,正是班依軒。毒王穀主也站了起來,從懷中掏出一顆紅色藥丸,就要放入嘴中。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幽幽咽咽的洞簫之聲,甚是悅耳。聽到簫聲,何足道突然縱聲高歌,唱道:“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這乃是魏晉陶淵明的一首《雜詩》,意思是慨歎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但作者又執著的在生活中尋找友愛,尋找著歡樂,給人一線希望。
開始是簫聲先起,他跟著唱一句,竟然依韻相和,後來歌聲與簫聲溫雅委婉一合,更是動聽。
那簫聲本來很遠,兩人一曲一完,簫聲就到了石屋附近。一個女子的聲音大喜道:“何大哥,你怎麽也下山了!”何足道一聽聲音,也是大喜道:“襄兒,果然是你!”
石屋內眾人聽到兩人合唱都又停了下來。班依軒又退進了轎子中,轎簾“啪”的一聲,又放了下來。明月樓淡淡說道:“郭襄來了!”說完又把紅色藥丸放迴懷中。
這時一個青色人影從村中躍出,三個起伏,來到石屋前,看到何足道一人力戰雲在天與上官一劍,不禁“咦”的一聲,又看到何足道右手對敵頗為吃力。一掌就向雲在天擊了過去。
何足道說道:“襄兒小心!”來人正是郭襄,她仍帶著人皮麵具。雲在天看到一個身材苗條的青袍怪人,臉上木納,毫無神色,從村中躍來就向他出掌擊來。
雲在天冷笑一聲,也不避開,一掌就向郭襄胸口劈來,掌尖未至。郭襄已感到一陣令人窒息的壓力湧來,當下也不變招,兩掌啪的撞在一起。兩人身子晃了一晃,仍均牢牢站在地上,下盤穩得如牢釘在地。
兩人均感詫異,沒想到對方掌力如此強硬。雲在天暗暗心驚,他的僵屍功也是天下至剛至硬的邪門武功,就連何足道硬接後都吐血受傷,想不到這個怪異女子竟然退都不退半步,而傳來的力道似乎還要強橫霸道,真不想不到一個女子竟然會修煉這種武功。於是也不敢大意,專心致誌,又是一掌劈出。
郭襄使得乃是“九陽神功”,內力自然雄偉強橫,她近期九陽神功大進,想不到竟然一掌擊退不了這個僵屍怪人,而且絲毫感覺不到那人的內力。眼見雲在天跳來跳去,行動如風,不知是什麽邪門武功。暗自好奇,見他一掌劈到,便也一掌劈出,那是硬碰硬的蠻打,絲毫沒有取巧的餘地,雙掌相交,砰的一聲巨響,兩人身子都晃了一晃。
郭襄一到,接過雲在天,何足道也離開石屋門口,與上官一劍長劍相鬥起來。
石屋內眾人看到郭襄與雲在天這等蠻力對打,都是好奇,心中俱想:女子怎麽能用蠻力與男人對敵呢?女子就是再厲害也不如男子,何況雲在天的僵屍功,全身又硬又剛,任何內功外力都難傷其絲毫。恐怕長久下去,郭襄不敵,身受重傷。
便在此時,兩人第三掌再度相交,砰的一聲,那雲在天身子一晃,退了一步,郭襄卻是神定氣閑的站在當地,一動沒動。
雲在天自忖雙掌之下,極少有人硬接得住三招,此時蠻打硬拚,卻被郭襄無息的掌力震得退出了一步。不由得又驚又怒,深深吸一口氣,雙掌齊出,同時向郭襄劈來。
郭襄冷笑一聲,體內九陽真氣流轉,雙臂一振,一股力道推了過來。兩人四掌相接在一起,雲在天身子晃了一晃,竟沒後退。郭襄卻退了一步。雲在天大笑,正要上前,突地悶哼一聲,心下甫覺不妙,猛地感覺一股巨力撞來,推著他的身子向後連退三四步。剛停了下來,誰知又是一股排山倒海的巨力湧來,身子不由自主被震飛出去,撲通一聲落到草叢之中。
原來這是郭襄自創的一招掌法,叫做“陽關三疊”。這“陽關三疊”的掌法,不同於其他武功,便隻一招,而且這一招也無其他變化,一招拍出,不論擊在敵人身體何處,招式都平平淡淡,一成不變,其威力之生,完全在於以九陽神功作為根基。一掌既出,敵人擋無可擋,避無可避。
可是這一招使出,初時感覺與普通掌力一般無二,但其中卻蘊含三次變化,每一次變化便加力一次。後勁一次比一次強,最後一次力量巨大,有劈山碎石的效力,無堅不摧,無強不破。但最厲害的卻是出其不意,讓人防不勝防。這是郭襄在光明頂療傷時,迴憶以前在襄陽城聽父親郭靖講述武理變化,結合自身九陽神功頓悟出的掌法。當年郭靖可以催生十三道後勁,郭襄化繁為簡,緩慢疊加三次後勁,更是厲害。可是這招掌法大損內力,使出一次要好久才能恢複元氣。
那雲在天剛一落下,又從村中躍來三個人,一個白衣男子卷發碧目,手持一根鐵杖,就要伸手去抓雲在天後背,誰知雲在天一個翻身,一掌就向那人劈了過去。那人沒想到雲在天竟敢毫發無傷,連忙揮動鐵杖橫掃過來,啪的一聲,鐵杖打在那人身上,如打在鐵石一樣,震得手臂麻木。雲在天也被鐵杖打的向前踉蹌走了幾步,這才停了下來。看到來人越來越多,武功俱都不凡,大聲道:“上官盟主,我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