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迴:五散人失蹤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張康又繼續道,他們跟王長通分別之後,準備去昆侖山光明頂時,卻收到五散人飛鴿傳書,要他們去大都匯合。於是張康率領幾人來到大都,卻沒見到五散人,幾人循著五散人留下的暗記,在大都城中尋找了幾天,還是沒有找到五散人,暗記也消失不見了。
幾人懷疑五散人出了意外,就前往皇宮與軍營等地尋找,有一天在一個軍營中無意聽到蒙古大軍開赴昆侖山的消息。由於事情重大,幾人就捉到幾個千夫長,用刑逼供,才得知蒙古人準備與明教結盟共同對付中原漢人,如果明教不從,蒙古大軍就順勢剿滅明教,炮轟光明頂。
張康幾人知道事關重大,連忙趕迴光明頂報信,可是去昆侖山光明頂的道路全都被封鎖,等到了光明頂時,光明頂早已被蒙古大軍攻破,光明頂上大殿房屋大多倒塌,屍骸滿地,已經一片狼藉。他們上了光明頂,蒙古大軍已經撤走,他們清點留下屍體,發現少了許多明教弟子,蹤影全無,生死未卜。(後來才知道是被郭破虜等人所救,明教幸存弟子俱都遷往坐忘峰。)
張康幾人本以為明教弟子都被蒙古大軍捉走,於是就追蹤蒙古大軍,想救出明教兄弟。等追上蒙古大軍,幾人暗中摸進蒙古大軍中,尋遍幾個大營,卻沒看到有被俘的明教弟子。
蒙古人做為馬背上的民族,攻城略地時是不喜歡收留俘虜,大部分都被就地殺掉。並且大部分明教弟子都被郭破虜從密道救走,沒有救走的大都是被巨石砸到,身受重傷的,蒙古人俘虜他們也沒有用處,所以大都在光明頂上就被處死。
幾人還是不死心,又到其他蒙古大軍尋找,此時蒙古大軍已經奔赴開往各地,還是沒有找到其他明教弟子。這時有明教飛鴿傳書,他們才知道大多明教弟子都去了坐忘峰。於是他們才停了下來,不去蒙古大營中尋找。而且知道光明右使衣飛揚趕到江南等地後,召集各地分舵的堂主、香主,告知蒙古人的敵意,讓他們小心戒備,並暗中積蓄糧草,準備起兵之事,找蒙古人報仇雪恨。
張康幾人這才作罷,於是趕迴江南,見到衣飛揚,向他說了五散人失蹤之事,衣飛揚與幾人分析了一下,五散人失蹤可能與明教石教主失蹤有關。衣飛揚已經讓明教各地弟子尋找石教主,可是找遍大江南北,都沒有石教主的行蹤。
石教主閉關期間,一般都是五散人守護在附近,既然五散人最後出現在大都,那石教主也可能在大都城。
於是衣飛揚讓張康幾人先去大都城繼續打探尋找五散人,而他把江南等地的事情辦妥之後,召集明教高手齊聚大都城,就是把大都城翻個天,也要找出石教主來。
幾人走到半路上,無意看到王長通留下的記號,一路跟蹤過去,才發現王長通竟然被元兵擒獲,同行的還有黎林,正押往大都城。幾人追上去準備劫人,誰知道另有不少番僧一同押運,這些番僧都是國師釋迦摩薩的記名弟子,雖不是嫡傳弟子,卻也是厲害,他們交手幾次,互有傷亡。於是才想到去俘虜蒙古高官,去交換王長通,看到那錦袍胡人有蒙古侍衛跟隨,雖不知他到底是誰,想先俘虜過來再說。於是就發生了郭破虜看到的那一幕。
郭破虜聽他娓娓道來,這才想起在那個小鎮分別後,好久都沒有王長通和黎林的消息了,特別是那個黎林,還是姐姐郭襄的記名弟子,年紀輕輕,卻是俠骨丹心,讓人欽佩。
郭破虜道:“他們現在押往何處?是不是在前麵金城中,我與你們一起去救出他們!”說著就要起身,張康連忙道:“已經晚了,城裏的探子說,他們已經押往大都了,我們就是追,也追不上了!隻有到了大都,再想辦法救出他們!”
郭破虜道:“那隻能這樣了!那個錦袍胡人就交給你們吧!我要先去崆峒派一趟,才能去大都,你們帶著方便,可能會有用。”於是又把怎麽遇到的錦袍胡人過程說了一下。
張康聽了大笑:“原來如此!這胡人也不知是什麽身份,不過他排場挺大的,絕不簡單。”這時有人報告,那錦袍胡人醒了,張康道:“正好,我們去看看他到底是什麽人?”郭破虜說好,於是跟著他們一起去了偏房,隻見房子內外都是手持兵器的明教弟子守衛。
打開房門,隻見那錦袍胡人正坐在床邊,看到郭破虜先是大喜,站起來正要叩謝,旋而又看到張康等人跟在後麵,臉色突變,但還是對郭破虜道:“多謝相救!”郭破虜有點不好意思,道:“救你非我所救,不必謝我!”那胡人道:“救我一命勝造九級佛塔,主會保佑你的!”行完禮,又坐在了床上。
郭破虜張康等人聽了都哈哈大笑,這胡人不知跟誰學的中原語言,明明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說成救我一命,勝造九級佛塔。可能是別人教他時,解釋救人時,說救誰就說誰,這次是救了胡人,所以胡人說救我。浮屠,就是佛塔,七級高一點就是九級。所以說成了,救我一命,勝造九級佛塔。
張康道:“原來你會說漢語,那就好辦了!”
郭破虜這才看清楚那胡人年齡二十來歲,雖是高鼻凹目,與中原漢人大為不同,卻也是豐朗俊秀,別有異域風采。蒙古人入主中原以來,西域諸人和西方胡人往來中原頻繁,西北等地更是以前的絲綢之路、交通要道,在此見到胡人早已見怪不怪。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張康又繼續道,他們跟王長通分別之後,準備去昆侖山光明頂時,卻收到五散人飛鴿傳書,要他們去大都匯合。於是張康率領幾人來到大都,卻沒見到五散人,幾人循著五散人留下的暗記,在大都城中尋找了幾天,還是沒有找到五散人,暗記也消失不見了。
幾人懷疑五散人出了意外,就前往皇宮與軍營等地尋找,有一天在一個軍營中無意聽到蒙古大軍開赴昆侖山的消息。由於事情重大,幾人就捉到幾個千夫長,用刑逼供,才得知蒙古人準備與明教結盟共同對付中原漢人,如果明教不從,蒙古大軍就順勢剿滅明教,炮轟光明頂。
張康幾人知道事關重大,連忙趕迴光明頂報信,可是去昆侖山光明頂的道路全都被封鎖,等到了光明頂時,光明頂早已被蒙古大軍攻破,光明頂上大殿房屋大多倒塌,屍骸滿地,已經一片狼藉。他們上了光明頂,蒙古大軍已經撤走,他們清點留下屍體,發現少了許多明教弟子,蹤影全無,生死未卜。(後來才知道是被郭破虜等人所救,明教幸存弟子俱都遷往坐忘峰。)
張康幾人本以為明教弟子都被蒙古大軍捉走,於是就追蹤蒙古大軍,想救出明教兄弟。等追上蒙古大軍,幾人暗中摸進蒙古大軍中,尋遍幾個大營,卻沒看到有被俘的明教弟子。
蒙古人做為馬背上的民族,攻城略地時是不喜歡收留俘虜,大部分都被就地殺掉。並且大部分明教弟子都被郭破虜從密道救走,沒有救走的大都是被巨石砸到,身受重傷的,蒙古人俘虜他們也沒有用處,所以大都在光明頂上就被處死。
幾人還是不死心,又到其他蒙古大軍尋找,此時蒙古大軍已經奔赴開往各地,還是沒有找到其他明教弟子。這時有明教飛鴿傳書,他們才知道大多明教弟子都去了坐忘峰。於是他們才停了下來,不去蒙古大營中尋找。而且知道光明右使衣飛揚趕到江南等地後,召集各地分舵的堂主、香主,告知蒙古人的敵意,讓他們小心戒備,並暗中積蓄糧草,準備起兵之事,找蒙古人報仇雪恨。
張康幾人這才作罷,於是趕迴江南,見到衣飛揚,向他說了五散人失蹤之事,衣飛揚與幾人分析了一下,五散人失蹤可能與明教石教主失蹤有關。衣飛揚已經讓明教各地弟子尋找石教主,可是找遍大江南北,都沒有石教主的行蹤。
石教主閉關期間,一般都是五散人守護在附近,既然五散人最後出現在大都,那石教主也可能在大都城。
於是衣飛揚讓張康幾人先去大都城繼續打探尋找五散人,而他把江南等地的事情辦妥之後,召集明教高手齊聚大都城,就是把大都城翻個天,也要找出石教主來。
幾人走到半路上,無意看到王長通留下的記號,一路跟蹤過去,才發現王長通竟然被元兵擒獲,同行的還有黎林,正押往大都城。幾人追上去準備劫人,誰知道另有不少番僧一同押運,這些番僧都是國師釋迦摩薩的記名弟子,雖不是嫡傳弟子,卻也是厲害,他們交手幾次,互有傷亡。於是才想到去俘虜蒙古高官,去交換王長通,看到那錦袍胡人有蒙古侍衛跟隨,雖不知他到底是誰,想先俘虜過來再說。於是就發生了郭破虜看到的那一幕。
郭破虜聽他娓娓道來,這才想起在那個小鎮分別後,好久都沒有王長通和黎林的消息了,特別是那個黎林,還是姐姐郭襄的記名弟子,年紀輕輕,卻是俠骨丹心,讓人欽佩。
郭破虜道:“他們現在押往何處?是不是在前麵金城中,我與你們一起去救出他們!”說著就要起身,張康連忙道:“已經晚了,城裏的探子說,他們已經押往大都了,我們就是追,也追不上了!隻有到了大都,再想辦法救出他們!”
郭破虜道:“那隻能這樣了!那個錦袍胡人就交給你們吧!我要先去崆峒派一趟,才能去大都,你們帶著方便,可能會有用。”於是又把怎麽遇到的錦袍胡人過程說了一下。
張康聽了大笑:“原來如此!這胡人也不知是什麽身份,不過他排場挺大的,絕不簡單。”這時有人報告,那錦袍胡人醒了,張康道:“正好,我們去看看他到底是什麽人?”郭破虜說好,於是跟著他們一起去了偏房,隻見房子內外都是手持兵器的明教弟子守衛。
打開房門,隻見那錦袍胡人正坐在床邊,看到郭破虜先是大喜,站起來正要叩謝,旋而又看到張康等人跟在後麵,臉色突變,但還是對郭破虜道:“多謝相救!”郭破虜有點不好意思,道:“救你非我所救,不必謝我!”那胡人道:“救我一命勝造九級佛塔,主會保佑你的!”行完禮,又坐在了床上。
郭破虜張康等人聽了都哈哈大笑,這胡人不知跟誰學的中原語言,明明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說成救我一命,勝造九級佛塔。可能是別人教他時,解釋救人時,說救誰就說誰,這次是救了胡人,所以胡人說救我。浮屠,就是佛塔,七級高一點就是九級。所以說成了,救我一命,勝造九級佛塔。
張康道:“原來你會說漢語,那就好辦了!”
郭破虜這才看清楚那胡人年齡二十來歲,雖是高鼻凹目,與中原漢人大為不同,卻也是豐朗俊秀,別有異域風采。蒙古人入主中原以來,西域諸人和西方胡人往來中原頻繁,西北等地更是以前的絲綢之路、交通要道,在此見到胡人早已見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