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迴:六大門派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凝兒道:“祖師爺的名諱我們不敢說,當年祖師爺跟隨陳摶老祖學藝,下山後正值天下大亂之時,當時天下英雄並起,逐鹿中原,祖師爺依靠陳摶老祖傳授的武功爭雄天下,隻可惜最後敗於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之手,不得不遠走昆侖山躲避!大宋太祖趙匡胤和太宗趙光義擔心祖師會卷土重來,幾次召見陳摶老祖,陳摶老祖見民間疾苦,不忍戰火重生,遂傳話祖師不可再動兵戈,祖師爺自知無力在爭奪天下,就向趙氏兄弟發誓在有宋一朝,絕不踏入中原半步。趙氏兄弟這才讓陳摶老祖離開。”
“祖師爺兵敗退到昆侖山時,仍有六位將軍帶領一些殘兵誓死跟隨。六位將軍率領各自士兵在昆侖山附近安營紮寨,並把家人接來定居生活。當時中原戰亂不斷,生靈塗太,昆侖山倒是一片淨土。祖師爺的家人都在混戰中被殺,祖師晚年又一心修道,並沒有留下後人。六位將軍就把這裏建成一座城堡供祖師修道,祖師感懷陳摶老祖,就把這裏稱為“鏡花水月”!”
釋迦摩薩和百損道人這才明白,剛才那座鐵索橋建造的如此精巧,與中原浮橋相似。原來是中原士兵所建造,一般人是難以建造出來的。
凝兒繼續道:“那六位將軍深得祖師爺厚愛,就把一身武學全都傳給六將軍。不過祖師爺最厲害的一門神功,並沒有傳給任何人,隻留下一幅圖,刻在洞中的石壁上!祖師爺說那門神功乃陳摶老祖所創,並非不傳給他們,隻是要靠個人悟性和機緣,強求不得。後來祖師爺仙逝後,這裏便成為武學聖地!六位將軍開始時和睦相處,一起到這裏對著那幅圖領悟武功,互相切磋,其樂融融。可是直到他們去世,都沒有學會一招半式。六位將軍生前,把他們士兵按照他們將軍名號,改成門派,於是就有了“玄霜門”、“梵天宮”、“霓裳宮”、“風霧山莊”、“風雲閣”還有“雷火堂”。六大門派曾經約定,每兩個月六大門派掌門輪流到這“鏡花水月”居住,到洞中參悟祖師爺留下的圖,而且六大門派每年都要齊聚一起比武切磋。這個傳統一直持續了很多年,可是人心不古、世態炎涼,隨著時間推移,六大門派也不如以前親密,漸漸隔閡與衝突日增,終於有一年的比武大會,發生了大混戰。最終就變成了比武論劍的最後勝利者可以在連續在這裏居住,而其他門派隻有在比武大會時才能來這裏小住幾日。一年的比武大會,也變成了五年。但是始終沒有人能領悟出祖師的神功奧秘。可是六大門派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也早已物是人非了,這其中“霓裳宮”遠走塞外,“雷火堂”煙消雲散不複存在。“風霧山莊”摒棄祖師爺不入世的遺訓,變成世俗門派,其他三個門派仍格守遺訓,不出昆侖,永不入世。所以縱是昆侖山中的人也對我們所知不多。我們三大門派中“玄霜門”勢力最大,因為他們門主在二十年前竟然靠一個外人領悟中一路祖師武功,技壓群雄。於是乎我們其他三大門派也都向“玄霜門”學習,每到比武大會之前,都要捉拿許多外麵的武林高手去洞中參悟祖師秘籍,若是能參悟出一招半式,當留下性命;若是沒有參悟出,就都殺人滅口,不能讓秘密外泄,這也是我們幾大門派共同約定。任何人不得違反!”
釋迦摩薩和百損道人聽了,這才明白他們為何要擄來如此多武林高手,卻又把那些人殺掉的原因!
凝兒又繼續道:“為了讓所抓來武林高手不在反抗,進來之前都會中了“鏡花水月”特製的迷香,無色無味,隻要中了迷香,內力就無法聚集,形同廢人一般。而迷香的解藥被四大掌門鎖在一個地方,鑰匙分成四份,隻有四大掌門一起才能打開!”
苗道一沒想到西昆侖山中,竟然還有這麽多神秘門派,而他們的祖師竟然是陳摶老祖的弟子,著實令人意外。聽完問道:“你就是“梵天宮”的宮主了?”凝兒點頭道:“不錯,我就“梵天宮”的宮主燕秋凝!你們可以叫我凝兒!”
苗道一道:“不敢,原來是宮主,真是失禮!那你為何要假冒毒王穀主的丫鬟?”燕秋凝道:“這說來話長,我們聽說毒王穀主有能解迷香的解藥,所以我才帶人去毒王穀一探究竟,不想毒王穀主不在,正在翻找解藥之時,那白衣女子進穀來,本來想假戲真做,假扮毒王穀人把她支走,沒想到卻被她突然出手暗算,帶去的人都被她害死,就是本宮主也被她製住,要不是三位前來,恐怕本宮性命就丟在那裏了,還要多謝苗道長和郭姐姐救命之恩!”苗道一疑惑道:“我們救你隻是巧合而已,所以你當時就將計就計冒充到底!”燕秋凝點頭道:“不錯,當時我被她所傷,內力俱失,隻有依靠施毒,正好那毒王穀主敵人又來,我也隻好冒充到底,與你們一同抗敵!這才得已逃出!”
苗道一道:“那你把我和襄兒捉來,是不是也和其他人一樣下場?”燕秋凝道:“不是的,我本想幫你醫治好眼睛,放你離開的,誰知道半路上聽到“玄霜門”捉到幾個黑衣道士,那幾個道士說祖師山洞中的圖乃是道家至高武功,他們此來昆侖山就是為了尋找祖師爺留下的圖,還聽他們說,此圖暗合道家思想,若他們能悟出其中的武學,隻求玄霜門以後不要為難他們的師弟,他們師弟一定會來這裏參悟武學的!我這才想起祖師爺也是道家弟子,若是通曉道家思想的人參悟此圖,說不定能解出其中的奧秘,悟出祖師爺當年的武功。聽到苗道長乃是全真大弟子,所以就把苗道長請到這裏來了!”百損道人聽到此,知道幾個師兄還是找到了這裏,竟然是為了他,不禁大受感動。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凝兒道:“祖師爺的名諱我們不敢說,當年祖師爺跟隨陳摶老祖學藝,下山後正值天下大亂之時,當時天下英雄並起,逐鹿中原,祖師爺依靠陳摶老祖傳授的武功爭雄天下,隻可惜最後敗於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之手,不得不遠走昆侖山躲避!大宋太祖趙匡胤和太宗趙光義擔心祖師會卷土重來,幾次召見陳摶老祖,陳摶老祖見民間疾苦,不忍戰火重生,遂傳話祖師不可再動兵戈,祖師爺自知無力在爭奪天下,就向趙氏兄弟發誓在有宋一朝,絕不踏入中原半步。趙氏兄弟這才讓陳摶老祖離開。”
“祖師爺兵敗退到昆侖山時,仍有六位將軍帶領一些殘兵誓死跟隨。六位將軍率領各自士兵在昆侖山附近安營紮寨,並把家人接來定居生活。當時中原戰亂不斷,生靈塗太,昆侖山倒是一片淨土。祖師爺的家人都在混戰中被殺,祖師晚年又一心修道,並沒有留下後人。六位將軍就把這裏建成一座城堡供祖師修道,祖師感懷陳摶老祖,就把這裏稱為“鏡花水月”!”
釋迦摩薩和百損道人這才明白,剛才那座鐵索橋建造的如此精巧,與中原浮橋相似。原來是中原士兵所建造,一般人是難以建造出來的。
凝兒繼續道:“那六位將軍深得祖師爺厚愛,就把一身武學全都傳給六將軍。不過祖師爺最厲害的一門神功,並沒有傳給任何人,隻留下一幅圖,刻在洞中的石壁上!祖師爺說那門神功乃陳摶老祖所創,並非不傳給他們,隻是要靠個人悟性和機緣,強求不得。後來祖師爺仙逝後,這裏便成為武學聖地!六位將軍開始時和睦相處,一起到這裏對著那幅圖領悟武功,互相切磋,其樂融融。可是直到他們去世,都沒有學會一招半式。六位將軍生前,把他們士兵按照他們將軍名號,改成門派,於是就有了“玄霜門”、“梵天宮”、“霓裳宮”、“風霧山莊”、“風雲閣”還有“雷火堂”。六大門派曾經約定,每兩個月六大門派掌門輪流到這“鏡花水月”居住,到洞中參悟祖師爺留下的圖,而且六大門派每年都要齊聚一起比武切磋。這個傳統一直持續了很多年,可是人心不古、世態炎涼,隨著時間推移,六大門派也不如以前親密,漸漸隔閡與衝突日增,終於有一年的比武大會,發生了大混戰。最終就變成了比武論劍的最後勝利者可以在連續在這裏居住,而其他門派隻有在比武大會時才能來這裏小住幾日。一年的比武大會,也變成了五年。但是始終沒有人能領悟出祖師的神功奧秘。可是六大門派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也早已物是人非了,這其中“霓裳宮”遠走塞外,“雷火堂”煙消雲散不複存在。“風霧山莊”摒棄祖師爺不入世的遺訓,變成世俗門派,其他三個門派仍格守遺訓,不出昆侖,永不入世。所以縱是昆侖山中的人也對我們所知不多。我們三大門派中“玄霜門”勢力最大,因為他們門主在二十年前竟然靠一個外人領悟中一路祖師武功,技壓群雄。於是乎我們其他三大門派也都向“玄霜門”學習,每到比武大會之前,都要捉拿許多外麵的武林高手去洞中參悟祖師秘籍,若是能參悟出一招半式,當留下性命;若是沒有參悟出,就都殺人滅口,不能讓秘密外泄,這也是我們幾大門派共同約定。任何人不得違反!”
釋迦摩薩和百損道人聽了,這才明白他們為何要擄來如此多武林高手,卻又把那些人殺掉的原因!
凝兒又繼續道:“為了讓所抓來武林高手不在反抗,進來之前都會中了“鏡花水月”特製的迷香,無色無味,隻要中了迷香,內力就無法聚集,形同廢人一般。而迷香的解藥被四大掌門鎖在一個地方,鑰匙分成四份,隻有四大掌門一起才能打開!”
苗道一沒想到西昆侖山中,竟然還有這麽多神秘門派,而他們的祖師竟然是陳摶老祖的弟子,著實令人意外。聽完問道:“你就是“梵天宮”的宮主了?”凝兒點頭道:“不錯,我就“梵天宮”的宮主燕秋凝!你們可以叫我凝兒!”
苗道一道:“不敢,原來是宮主,真是失禮!那你為何要假冒毒王穀主的丫鬟?”燕秋凝道:“這說來話長,我們聽說毒王穀主有能解迷香的解藥,所以我才帶人去毒王穀一探究竟,不想毒王穀主不在,正在翻找解藥之時,那白衣女子進穀來,本來想假戲真做,假扮毒王穀人把她支走,沒想到卻被她突然出手暗算,帶去的人都被她害死,就是本宮主也被她製住,要不是三位前來,恐怕本宮性命就丟在那裏了,還要多謝苗道長和郭姐姐救命之恩!”苗道一疑惑道:“我們救你隻是巧合而已,所以你當時就將計就計冒充到底!”燕秋凝點頭道:“不錯,當時我被她所傷,內力俱失,隻有依靠施毒,正好那毒王穀主敵人又來,我也隻好冒充到底,與你們一同抗敵!這才得已逃出!”
苗道一道:“那你把我和襄兒捉來,是不是也和其他人一樣下場?”燕秋凝道:“不是的,我本想幫你醫治好眼睛,放你離開的,誰知道半路上聽到“玄霜門”捉到幾個黑衣道士,那幾個道士說祖師山洞中的圖乃是道家至高武功,他們此來昆侖山就是為了尋找祖師爺留下的圖,還聽他們說,此圖暗合道家思想,若他們能悟出其中的武學,隻求玄霜門以後不要為難他們的師弟,他們師弟一定會來這裏參悟武學的!我這才想起祖師爺也是道家弟子,若是通曉道家思想的人參悟此圖,說不定能解出其中的奧秘,悟出祖師爺當年的武功。聽到苗道長乃是全真大弟子,所以就把苗道長請到這裏來了!”百損道人聽到此,知道幾個師兄還是找到了這裏,竟然是為了他,不禁大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