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放入書架觀看,後麵更多精彩


    那黃衣和尚一招得手後,旋爾騰空飛起向那綠衣人撲去,跟著衣袖卷起,抖的筆直,向那綠衣人右手纏了過去。這一招他人未著地,衣袖卻已攻向敵人要害,招式淩厲。那綠衣人左手扶著白衣女子,見到那黃衣和尚來勢兇猛,身子向左一側,護住那白衣女子,右手鐵杖一橫,嗤的一聲點出,徑自刺向那黃衣和尚的右臂。那鐵杖本是又長又笨重的兵器,一般都是以掃打砸挑攻擊敵手,但這綠衣人卻舉重若輕,把鐵杖當成長劍直刺過去,招式輕靈飄逸,瀟瀟灑灑。那和尚卻不驚慌,衣袖連環倒轉,已卷住了鐵杖杖頭,順著綠衣人刺來力道,向後一拉,叫一聲:“撒手!”


    這一招借力使力,那衣袖將鐵杖之力全借了過來,那綠衣人右臂感覺一空,險些把持不住,被他拉扯過去,危急中身形轉動,鐵杖向後滑去,身子在轉動中斜斜竄過,才將那和尚這一卷的勁力卸了開去。


    那和尚看到綠衣人轉動間躲開他這一招,並不意外,跟著衣袖一揚,身子向前一欺,寬大的僧袍衣袖如同一道屏障擋在兩人之間。跟著左手唿的一掌,便向綠衣人擊了出去。


    綠衣人鐵杖更不搭話,向黃衣和尚左肩點去,鐵杖比手臂長,那和尚若不換招,必會被鐵杖點中。殊不料黃衣和尚左掌既出,身子不躲不閃,右掌又是一招“韋護降魔”,跟著左掌拍去,後掌推前掌,兩掌力道並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壓將過來。


    隻是一瞬之間,綠衣人便覺狂風驟來,氣息不暢,對方掌力如波濤洶湧一般湧來,摧枯拉朽之勢不可擋,手中鐵杖再無力向前點去,右臂酸麻,在這股掌力中左右搖晃,拿捏不住,幾乎脫手而出。


    綠衣人大驚,這掌力之猛,再這樣下去,恐怕自己和白衣女子,都要被震傷。心想,若是雙手還可以抵住這洶湧掌力,單手出迎,恐怕支撐不了多久。可是又不想丟下那白衣女子不管,正心中猶豫之時,那白衣女子雙手掰開綠衣人左手,道:“碧玉生,我不要你管!”說著掙脫綠衣人,向那和尚撞去,大聲道:“賊和尚,你殺了我吧!我不會告訴你,我爹的下落。我爹出關之後一定會為我報仇,千刀萬剮了你。”


    綠衣人大叫道:“不可!大小姐。”左手運掌朝白衣女子抓去。此時那和尚內力強勁襲來,衝撞過去隻怕要被震傷。


    誰知那和尚看到兩人分開,左手向前虛抓而去,但見那白衣女子一聲驚唿,向那和尚身前飛躍過去。


    那和尚內力早已練的收發自如,吞吐之力隨心所欲,見那女子撞了過來,左手掌力一收,施展一招“迴頭是岸”,淩空虛拿之術,一招便能將白衣女子憑空抓了過來,大笑道:“石教主和我乃是故友,我又怎麽會傷害你呢?”


    這和尚功力,自是非同凡響,內力更是深厚。綠衣人看到白衣女子又被那和尚抓住,雙手握住鐵杖便向那和尚擊去。那和尚見來勢兇猛,右手懷中一探,便取出一把量天尺,接住鐵杖鬥了起來。


    妙言看到郭襄跌倒,忙過來扶住郭襄,道:“姑姑你怎麽了?”幸好郭襄距離稍遠,那劈空勁力不甚太強,隻是穴道被點中,並無大礙。郭襄道:“我被那和尚點中穴道,動彈不了!”妙言道:“在哪裏?我幫你解開!”郭襄搖頭道:“恐怕你功力不夠。我靜坐一會,看能否衝開穴道。”妙言知道自己內力太淺,遂不在言語,突然指著前麵三人道:“那不是石大小姐嗎?”郭襄定睛看去,隻見黃衣和尚手中抓著那個白衣少女,身材高挑,白皙清秀的鴨蛋臉,正是明教教主的獨生女兒石心蘭。


    妙言看到她,撇嘴道:“她一定是來找破虜叔叔的!”郭襄道:“不要瞎說!你看他們?”郭襄指了指正在相鬥的黃衣和尚和綠衣人。赫然是再光明頂失蹤的蒙古國師釋迦摩薩,以及明教左使碧玉生。當時很多人都看到兩人再打鬥中被巨石砸中,都以為必難以幸免,想不到兩人竟然沒死。


    妙言不以為奇道:“我早知道了!大國師和碧玉生!”郭襄道:“你看他們的臉!”妙言這才仔細看清,此時的釋迦摩薩和碧玉生滿臉傷疤,本來飽滿的麵容現在是坑坑點點凹凸不平,醜陋之極,好不嚇人!妙言大驚失色道:“碧玉生可惜了,當年他初來大都時,可是風流倜儻,英氣逼人,他每次經過大都城,都有不少年青貌美的女子駐足圍觀!”元朝時大都可是萬邦來朝,冠蓋滿階、商賈雲集、富庶繁華。西域人、蒙古人沒有漢人那麽多規矩,女子也比較開放,看到心儀的男子駐足圍觀也很正常。郭襄在牛家村對碧玉生也稍有印象,此時看到他如此模樣,也心生惋惜。


    原來當日在光明頂上,蒙古大軍用迴迴炮攻打光明頂,碧玉生和釋迦摩薩打鬥時眼看被巨石砸中,同歸於盡之時,誰知又飛來一塊巨石,兩塊巨石相撞一起,頓時碎石四濺,兩人被碎石打暈壓在石堆下麵,閉氣窒息過去。這釋迦摩薩曾經學過天竺閉氣功夫,就是十幾天不吃不喝,埋在地下也沒事。而碧玉生師門也有一種龜息大法,可以十來天不吃不喝。過了幾天後,兩人悠悠醒來,先後爬出石堆,此時光明頂已經廢墟一片,蒙古大軍沒發現明教弟子,再摧毀明教大殿和房屋後早已撤離,空曠的光明頂上滿目瘡痍,屍橫遍地,沒有一點人煙。


    碧玉生看到明教總壇成了廢墟,到處都是明教弟子的屍體,怒不可遏,無論釋迦摩薩如何解釋,如何勸說,碧玉生都絲毫聽不進去,誓要為明教弟子報仇。


    兩人就一直打鬥起來,雖然碧玉生的武功不及釋迦摩薩,可是碧玉生師門秘傳有一套“瘋魔杖法”,施展開來,可以憑空增加一倍多的功力。可是每施展一次,就要耗損大量內力,若不能靜養三五日難以複原,長此下去,就會損傷折壽。萬不得已,碧玉生一般輕易不使出那“瘋魔杖法”,現在為了替明教弟子報仇,碧玉生也就管不了那麽多了。


    果然,“瘋魔杖法”一經施展,碧玉生如同瘋魔一般,內力陡增。釋迦摩薩看到碧玉生這種同歸於盡的瘋狂打法,也是害怕,不敢硬接,隻想離開光明頂,於是兩人邊打邊走。不想在昆侖山中遇到了獨自下山的石心蘭。石心蘭一看到碧玉生,就是破口大罵,拳打腳踢,碧玉生心中有愧,任其打罵也不還手。釋迦摩薩看到此,就把石心蘭擒住,碧玉生看到石心蘭在釋迦摩薩手中,不敢再用“瘋魔杖法”,怕誤傷了石心蘭。


    而釋迦摩薩捉住石心蘭後,一隻手和正常狀態的碧玉生鬥得旗鼓相當。三個人就這樣在昆侖山中打打停停,朝西昆侖山而來。


    他們一來到這西昆侖山中,就發現有人留下蒙古暗號,讓他們去尋找靈草為大元皇帝忽必烈治病的信息。碧玉生早已恨透蒙古人,當然不會再為蒙古效力。可是釋迦摩薩看到後卻不能不理會。於是釋迦摩薩就朝這山穀中來尋還魂草,釋迦摩薩乃是天資聰穎知識淵博得道高僧,在古書醫書中看到過還魂草的記載和介紹,一來到山穀中,就確定了還魂草所在之處,知道在月圓之時才是開花之日。於是來到這裏就在一人多高的草叢中躲藏著靜養等候。碧玉生跟著來到這裏,暗中尋找釋迦摩薩。


    而支嘯天等大批人來到這裏尋找還魂草,早已被釋迦摩薩瞧在眼裏,卻引而不發,直到六人相持不下,聽從郭襄意見罷手言和之際,才出手偷襲,一舉成功。碧玉生看到釋迦摩薩出現,也立即趕來,截住釋迦摩薩,想救出石心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暴雨梨花孤燈下並收藏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