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迴:苗道一講述驅除韃虜大計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襄突然有種異樣的感覺,發覺苗道一身上有另一種不同尋常的人格魅力,不是卿卿我我兒女情長,也不是行俠仗義快意恩仇,更不是爭權奪利機關算盡,也不是勤練武功爭奪天下第一………
具體是什麽,郭襄也說不上來,在她半生中可謂遇到過太多的人,竟然沒有一個像苗道一這般,與楊過楊大哥不同,楊大哥隻有龍姐姐,江湖一切和他無關;
與姐夫耶律齊不同,姐夫隻想做好丐幫幫主,替嶽父分憂解難;
與何足道也不同,何大哥隻想做一個隱士,琴棋舞劍居住山林;
與金輪法王也不同,金輪法王隻想打敗中原群雄,保住蒙古國師的稱號;
與外公黃藥師也不同,外公逍遙人生,遊戲人間,做該做的事,管該管的事,不該做不想做,誰也無法讓他做;
與老頑童周伯通不同,老頑童隻是一個武癡,一個頑童………
最後郭襄想到了父親郭靖,苗道一多少有一點父親郭靖的影子,都為國為民,先國後家,舍生取義,可是父親郭靖人情太重,隻有保家衛國的思想,沒有建功立業的思維。義守襄陽城四十多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卻還是隻有一個守勢,終究還是襄陽城破,國破家亡。當日許多人勸父親郭靖振臂一唿,擁兵自重,雖不可能擊退蒙古大軍,保住襄陽城,卻還是能割據一方,與蒙古分庭抗拒!可是父親郭靖始終不置一詞。
突然郭襄想到了一個人,也隻有這個人最像現在的苗道一了,那就是傳說中的全真教主王重陽!江湖中人無論正邪說起王重陽無不佩服的五體投地,聽問他少年文武全才,隻因憤恨金兵入侵,毀我田廬,殺我百姓,王重陽大舉義旗,與金兵對敵,占城奪地,在中原建下了轟轟烈烈的一番事業,不遺餘力,甚至在抗金之前,動用數千人力,曆時數年建成“活死人墓”,在其中暗藏器甲糧草,作為起事之根本。雖然義舉失敗,卻仍能激蕩人心,由於將士傷亡殆盡,王重陽憤而出家,自稱“活死人”,接連幾年,住在本山的一個古墓之中,不肯出墓門一步,意思是雖生猶死,不願與金賊共居於青天之下。後來在終南山上習武修道,不僅成為一代武學宗師,更是 參透了清淨虛無的妙詣,乃苦心潛修,成為一代道門至尊,創立全真教,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學正宗”的美譽。郭襄心想,苗師兄人品武功智慧誌向都和這位全真教祖師相似,可比其他人讓人敬重!郭襄漂泊江湖二十多年,以前的兒女情長現在都已看破,為國為民才是我輩當之所為。
想到此郭襄突然讓郭破虜和妙言到前麵探路,看著郭破虜和妙言前行十來丈後,郭襄問道:“那麽苗師兄你認為我爹留下的秘籍裏什麽武功能打敗蒙古國師?”
苗道一道:“雖說武功無優劣,功力有高下,其他武功估計也和藏僧在伯仲之間,不是門檻太高就時間太長,思來想去可能隻有《九陰真經》裏的武功才能打敗蒙古國師了!”郭襄想想也是,道:“江湖傳言,我爹的武功秘籍已被那藏僧所得,還要在明年八月在華山舉行論劍,武功高者就能得到我爹的武功秘籍!我們難道等到華山論劍?”苗道一聽了哈哈大笑道:“還有這事?”於是郭襄就把牛家村的事說給了苗道一聽,苗道一一直在昆侖山修煉哪裏知道中原發生了這麽多事!郭襄說完道:“現在中原武林正在爭奪我爹的遺物,打的不可開交。”
苗道一大笑道:“襄兒你難道會相信這些,這肯定是蒙古人為裏間分化中原武林而定下的毒ji。”郭襄道:“何以見得?”苗道一沒有迴答卻道:“又何況你娘絕不會讓這些武功秘籍輕易被他們所得,而且你爹一定為你們留下了反擊蒙古人救國救民的大計!若能找到你爹娘留下的遺物,時機成熟我們就能打敗蒙古大軍,重建我們漢人江山!”
郭襄奇道:“苗師兄為何會如此確信我爹娘會留下關乎武林和爭奪天下的遺物?我卻一點都不知道?”苗道一笑了笑道:“郭伯母的聰明才智,我常聽師父說起讚不絕口,當代女諸葛的名號絕非虛名,若沒有安排妥當,郭大俠和黃幫主絕不會固守襄陽城!”
郭襄道:“你是說我爹娘早已安排好後事,才固守襄陽城的,他們還有別的計劃?”苗道一點了點頭道:“現在局勢正是蒙古人氣勢如虹漢人氣弱之時,郭大俠縱有通天本領也沒法撼動蒙古之破竹之勢,隻能固守襄陽城,拖住蒙古人,等天下有變,蒙古人一鼓作氣在而竭三而衰時,就振臂一唿率領群雄驅除韃虜,收複河山。可是在這一天來到之前,隻能固守襄陽城,由於不知道這一天什麽時候到來,他們肯定會有第二套方案,就是襄陽城被攻破,如何留下複興大計!武功秘籍,武穆遺書兵法,還有號令天下的信物等等,他們應該早就安排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郭襄聽了目瞪口呆,不敢相信,道:“苗師兄,你怎麽知道的?我卻從來沒聽我爹娘說過?也不知是真是假?”苗道一道:“我也是猜的,我不信以郭伯母的才智不留下後手,其實你和破虜的名字就大有玄機!可能他們為你們取名之時,就已經做好了詳細計劃,布置好了全部後路!“
郭襄聽了點頭道:“想必苗師兄已有周全之策吧!”苗道一道:“有些事隻能事在人為,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驅除韃虜就是九死一生也要去為,才不枉此生!嗚唿!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郭襄沒想到這位全真教大師兄有如此豪情氣魄,心中甚喜!大聲道:“不錯,陸夫子這首詩我也喜歡,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嗚唿!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這是當朝詩人陸遊寫的一首詩《金錯刀行》,大意就是用黃金鍍飾、白玉鑲嵌的寶刀,到夜間,它耀眼的光芒,穿透窗戶,直衝雲霄。大丈夫已到了五十歲,可建功立業的希望渺茫,隻能獨自提刀徘徊,環顧著四麵八方,祈求能一展抱負,小試牛刀。我在京城裏結交的都是些豪傑義士,彼此意氣相投,相約為國戰鬥,同生共死。不能在流傳千年的史冊上留名,我感到羞恥;但一顆丹心始終想消滅胡虜,報效天子。近來,我來到漢水邊從軍,每天早晨都對著參差聳立的終南山,遙望著布滿晶瑩似玉般積雪的峰巒。啊,楚國雖然被秦國蠶食,但即使剩下三戶人家,也一定能消滅秦國,難道我堂堂中華大國,竟會沒有一個能人,把蒙虜趕出邊關?
苗道一聽了道:“陸夫子一介書生都渴望殺敵報國,憂國憂民,豪情萬丈,我等赳赳武夫七尺男兒更當如此。”說完感覺說錯話連忙又道:“襄兒是巾幗不讓須眉,不輸男兒!古有花木蘭,穆桂英,當朝也有梁紅玉殺敵報國,襄兒更勝她們一籌!”郭襄擺擺手道:“我比不了她們,以後的事全聽苗師兄吩咐,我姐弟二人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苗道一見郭襄說的懇切,端不是那種虛假托詞之語,想了想道:“殺敵報國,驅除韃虜的事以後再說吧,我們先把破虜恢複記憶再說,找出郭大俠被害過程,然後找到武功秘籍和武穆遺書,以後在見機行事!”郭襄說好,苗道一突然問道:“襄兒,那妙言姑娘是何來路?她叫你姑姑,你卻好像很不喜歡她,什麽事都處處防著她!”
郭襄聽了,歎口氣道:“苗師兄你就是不問,我也正要和你說起她。這丫頭古靈精怪,不可小覷!”苗道一道:“她到底是什麽人?我看她不像我們漢人,所學武功也是五花八門,雜亂無章!卻又出其不意,人又聰明伶俐,不是一般人!”郭襄道:“她脾氣性格倒和我相符,她喊我姑姑,本也沒錯,可卻是我家的仇人之後!”苗道一奇道:“仇人之後,難道她是蒙古人?”郭襄點了點頭道:“不錯,她就是當今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女兒!”於是就把捉到妙言的事簡單說了一遍。苗道一聽了道:“原來如此,雖然他爹是我們漢人的敵人,可這小姑娘卻也不令人討厭,你打算怎麽處置她?”
郭襄道:“當時隻是無奈之舉把她捉住,當做擋箭牌,事後也不想為難她,放她離開就是了,可是這一路來,她也幫我不少忙,等出了昆侖山,我就讓她離開!”苗道一笑笑道:“正該如此,可是我看那小姑娘心思縝密,最近言語中和你們姐弟倆越來越親近,似乎不想離開你們了?”郭襄聽了眉頭一皺,道:“苗師兄想說她對破虜的舉動吧,我也感覺有點奇怪,她現在越來越和破虜親昵,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而且有時我們說一些我爹遺物的事,她雖然自覺遠遠躲開,可是我幾次都偷偷看到她在側耳傾聽,等我轉頭看她時,她又連忙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所以我才每次說到重要事情,直接讓她離的遠遠的,以防萬一!”苗道一道:“這樣最好,這小姑娘估計另有所圖,不得不防!”郭襄點了點頭。苗道一看了看天色道:“襄兒我們走吧!前麵有個山穀,過了山穀就快到那裏了,破虜他們在前麵都等的急了!”郭襄說好,兩人一起向前走去。
具體是什麽,郭襄也說不上來,在她半生中可謂遇到過太多的人,竟然沒有一個像苗道一這般,與楊過楊大哥不同,楊大哥隻有龍姐姐,江湖一切和他無關;
與姐夫耶律齊不同,姐夫隻想做好丐幫幫主,替嶽父分憂解難;
與何足道也不同,何大哥隻想做一個隱士,琴棋舞劍居住山林;
與金輪法王也不同,金輪法王隻想打敗中原群雄,保住蒙古國師的稱號;
與外公黃藥師也不同,外公逍遙人生,遊戲人間,做該做的事,管該管的事,不該做不想做,誰也無法讓他做;
與老頑童周伯通不同,老頑童隻是一個武癡,一個頑童………
最後郭襄想到了父親郭靖,苗道一多少有一點父親郭靖的影子,都為國為民,先國後家,舍生取義,可是父親郭靖人情太重,隻有保家衛國的思想,沒有建功立業的思維。義守襄陽城四十多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卻還是隻有一個守勢,終究還是襄陽城破,國破家亡。當日許多人勸父親郭靖振臂一唿,擁兵自重,雖不可能擊退蒙古大軍,保住襄陽城,卻還是能割據一方,與蒙古分庭抗拒!可是父親郭靖始終不置一詞。
突然郭襄想到了一個人,也隻有這個人最像現在的苗道一了,那就是傳說中的全真教主王重陽!江湖中人無論正邪說起王重陽無不佩服的五體投地,聽問他少年文武全才,隻因憤恨金兵入侵,毀我田廬,殺我百姓,王重陽大舉義旗,與金兵對敵,占城奪地,在中原建下了轟轟烈烈的一番事業,不遺餘力,甚至在抗金之前,動用數千人力,曆時數年建成“活死人墓”,在其中暗藏器甲糧草,作為起事之根本。雖然義舉失敗,卻仍能激蕩人心,由於將士傷亡殆盡,王重陽憤而出家,自稱“活死人”,接連幾年,住在本山的一個古墓之中,不肯出墓門一步,意思是雖生猶死,不願與金賊共居於青天之下。後來在終南山上習武修道,不僅成為一代武學宗師,更是 參透了清淨虛無的妙詣,乃苦心潛修,成為一代道門至尊,創立全真教,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學正宗”的美譽。郭襄心想,苗師兄人品武功智慧誌向都和這位全真教祖師相似,可比其他人讓人敬重!郭襄漂泊江湖二十多年,以前的兒女情長現在都已看破,為國為民才是我輩當之所為。
想到此郭襄突然讓郭破虜和妙言到前麵探路,看著郭破虜和妙言前行十來丈後,郭襄問道:“那麽苗師兄你認為我爹留下的秘籍裏什麽武功能打敗蒙古國師?”
苗道一道:“雖說武功無優劣,功力有高下,其他武功估計也和藏僧在伯仲之間,不是門檻太高就時間太長,思來想去可能隻有《九陰真經》裏的武功才能打敗蒙古國師了!”郭襄想想也是,道:“江湖傳言,我爹的武功秘籍已被那藏僧所得,還要在明年八月在華山舉行論劍,武功高者就能得到我爹的武功秘籍!我們難道等到華山論劍?”苗道一聽了哈哈大笑道:“還有這事?”於是郭襄就把牛家村的事說給了苗道一聽,苗道一一直在昆侖山修煉哪裏知道中原發生了這麽多事!郭襄說完道:“現在中原武林正在爭奪我爹的遺物,打的不可開交。”
苗道一大笑道:“襄兒你難道會相信這些,這肯定是蒙古人為裏間分化中原武林而定下的毒ji。”郭襄道:“何以見得?”苗道一沒有迴答卻道:“又何況你娘絕不會讓這些武功秘籍輕易被他們所得,而且你爹一定為你們留下了反擊蒙古人救國救民的大計!若能找到你爹娘留下的遺物,時機成熟我們就能打敗蒙古大軍,重建我們漢人江山!”
郭襄奇道:“苗師兄為何會如此確信我爹娘會留下關乎武林和爭奪天下的遺物?我卻一點都不知道?”苗道一笑了笑道:“郭伯母的聰明才智,我常聽師父說起讚不絕口,當代女諸葛的名號絕非虛名,若沒有安排妥當,郭大俠和黃幫主絕不會固守襄陽城!”
郭襄道:“你是說我爹娘早已安排好後事,才固守襄陽城的,他們還有別的計劃?”苗道一點了點頭道:“現在局勢正是蒙古人氣勢如虹漢人氣弱之時,郭大俠縱有通天本領也沒法撼動蒙古之破竹之勢,隻能固守襄陽城,拖住蒙古人,等天下有變,蒙古人一鼓作氣在而竭三而衰時,就振臂一唿率領群雄驅除韃虜,收複河山。可是在這一天來到之前,隻能固守襄陽城,由於不知道這一天什麽時候到來,他們肯定會有第二套方案,就是襄陽城被攻破,如何留下複興大計!武功秘籍,武穆遺書兵法,還有號令天下的信物等等,他們應該早就安排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郭襄聽了目瞪口呆,不敢相信,道:“苗師兄,你怎麽知道的?我卻從來沒聽我爹娘說過?也不知是真是假?”苗道一道:“我也是猜的,我不信以郭伯母的才智不留下後手,其實你和破虜的名字就大有玄機!可能他們為你們取名之時,就已經做好了詳細計劃,布置好了全部後路!“
郭襄聽了點頭道:“想必苗師兄已有周全之策吧!”苗道一道:“有些事隻能事在人為,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驅除韃虜就是九死一生也要去為,才不枉此生!嗚唿!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郭襄沒想到這位全真教大師兄有如此豪情氣魄,心中甚喜!大聲道:“不錯,陸夫子這首詩我也喜歡,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嗚唿!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這是當朝詩人陸遊寫的一首詩《金錯刀行》,大意就是用黃金鍍飾、白玉鑲嵌的寶刀,到夜間,它耀眼的光芒,穿透窗戶,直衝雲霄。大丈夫已到了五十歲,可建功立業的希望渺茫,隻能獨自提刀徘徊,環顧著四麵八方,祈求能一展抱負,小試牛刀。我在京城裏結交的都是些豪傑義士,彼此意氣相投,相約為國戰鬥,同生共死。不能在流傳千年的史冊上留名,我感到羞恥;但一顆丹心始終想消滅胡虜,報效天子。近來,我來到漢水邊從軍,每天早晨都對著參差聳立的終南山,遙望著布滿晶瑩似玉般積雪的峰巒。啊,楚國雖然被秦國蠶食,但即使剩下三戶人家,也一定能消滅秦國,難道我堂堂中華大國,竟會沒有一個能人,把蒙虜趕出邊關?
苗道一聽了道:“陸夫子一介書生都渴望殺敵報國,憂國憂民,豪情萬丈,我等赳赳武夫七尺男兒更當如此。”說完感覺說錯話連忙又道:“襄兒是巾幗不讓須眉,不輸男兒!古有花木蘭,穆桂英,當朝也有梁紅玉殺敵報國,襄兒更勝她們一籌!”郭襄擺擺手道:“我比不了她們,以後的事全聽苗師兄吩咐,我姐弟二人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苗道一見郭襄說的懇切,端不是那種虛假托詞之語,想了想道:“殺敵報國,驅除韃虜的事以後再說吧,我們先把破虜恢複記憶再說,找出郭大俠被害過程,然後找到武功秘籍和武穆遺書,以後在見機行事!”郭襄說好,苗道一突然問道:“襄兒,那妙言姑娘是何來路?她叫你姑姑,你卻好像很不喜歡她,什麽事都處處防著她!”
郭襄聽了,歎口氣道:“苗師兄你就是不問,我也正要和你說起她。這丫頭古靈精怪,不可小覷!”苗道一道:“她到底是什麽人?我看她不像我們漢人,所學武功也是五花八門,雜亂無章!卻又出其不意,人又聰明伶俐,不是一般人!”郭襄道:“她脾氣性格倒和我相符,她喊我姑姑,本也沒錯,可卻是我家的仇人之後!”苗道一奇道:“仇人之後,難道她是蒙古人?”郭襄點了點頭道:“不錯,她就是當今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女兒!”於是就把捉到妙言的事簡單說了一遍。苗道一聽了道:“原來如此,雖然他爹是我們漢人的敵人,可這小姑娘卻也不令人討厭,你打算怎麽處置她?”
郭襄道:“當時隻是無奈之舉把她捉住,當做擋箭牌,事後也不想為難她,放她離開就是了,可是這一路來,她也幫我不少忙,等出了昆侖山,我就讓她離開!”苗道一笑笑道:“正該如此,可是我看那小姑娘心思縝密,最近言語中和你們姐弟倆越來越親近,似乎不想離開你們了?”郭襄聽了眉頭一皺,道:“苗師兄想說她對破虜的舉動吧,我也感覺有點奇怪,她現在越來越和破虜親昵,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而且有時我們說一些我爹遺物的事,她雖然自覺遠遠躲開,可是我幾次都偷偷看到她在側耳傾聽,等我轉頭看她時,她又連忙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所以我才每次說到重要事情,直接讓她離的遠遠的,以防萬一!”苗道一道:“這樣最好,這小姑娘估計另有所圖,不得不防!”郭襄點了點頭。苗道一看了看天色道:“襄兒我們走吧!前麵有個山穀,過了山穀就快到那裏了,破虜他們在前麵都等的急了!”郭襄說好,兩人一起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