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迴:郭襄西行尋找還魂草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足道去尋找班依軒和昆侖派重建暫時不說,還是先說說郭襄等人。
郭襄哪裏知道他們走後,昆侖派又發生這許多事端來!他們一行四人出了小鎮,遠遠看到還不肯迴去的昆侖眾人還在揮手告別,走了一個多時辰,來到一個丁字路口,左右有兩條山路,一邊朝東,一邊朝西。郭襄看著這左右相反的道路,呆呆不語。
妙言看著這一東一西的兩條路道:“姑姑我們應該走哪條路?一個朝東,一個朝西的,要是搞錯了就是南轅北轍了,不對,應該是東轅西轍了…哈哈……”說著自己都感覺好笑,說完就大笑起來。
郭襄瞪了妙言一眼,道:“就你多嘴,走這邊!”說著一拉韁繩就要向東走去。妙言伸出舌頭,對郭襄背影做個鬼臉,也跟著過去。郭破虜拉著苗道一毛驢的韁繩也跟著向東走去。
此時,清晨的太陽穿過雲層,也照射出來,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洋洋的,讓人舒坦。
苗道一突然拉住韁繩,大聲道:“走錯了,應該走哪個方向?”郭破虜和妙言都停了下來,郭襄淡淡的說:“苗師兄,沒走錯,你就跟著我走吧!”苗道一笑道:“襄兒我知道你的意思,我這點傷不要緊,還是先找還魂草要緊!”
郭襄道:“不,苗師兄還是先醫好你的眼睛!”苗道一道:“襄兒我知道你想先去祁連山找霍幽老巢,可是祁連山離這幾百裏路,要十來天的路程,就是找到霍幽那廝,他也不一定有解藥的,還要去找毒王穀,不知要到什麽時候了?現在我們在昆侖山中,離還魂草的山穀隻有兩三天的路程,還是先找到還魂草再去祁連山尋找霍幽那廝!”聽到苗道一說完,郭破虜和妙言這才知道,原來向東是去祁連山方向的路,向西是去找還魂草的方向,郭襄之所以在路口猶豫,就是因為不知先往哪邊去好?妙言說出兩條路後,郭襄選擇先向東去祁連山方向,沒想到太陽出來,照在苗道一臉上,苗道一就知道郭襄的心思,於是要郭襄先找還魂草要緊。
郭襄聽了,頓時淚眼婆娑強忍眼淚,道:“苗師兄,可是你的眼睛………”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完全無法在說下去。
郭破虜和妙言沒想到天性灑脫堅強不屈的郭襄,竟然因為選擇道路這件事黯然落淚,連忙上前勸慰,苗道一連忙道:“襄兒,你不要太在意我,有道是生死有命,而且這點小傷我還能支撐住,我們也不在乎這三天五天的,等找到還魂草,把破虜救治好,在幫我找解藥也不遲的!”
郭襄還沒說話,妙言道:“兩個人都要救治,不然我們就分兵兩處吧!”苗道一和郭襄同時道:“不行!”妙言道:“為什麽?這樣不是兩全其美了!”這一次郭襄先道:“我不會讓破虜一個人去找還魂草,我更不能讓苗師兄一個人去找解藥的!”妙言笑道:“我陪破虜叔叔去就可以了啊!”郭襄冷冷道:“你知道去哪裏找還魂草嗎?你又知道還魂草長什麽樣子嗎?還有誰知道你打的什麽鬼主意?”妙言聽了,剛想說話,可又一想確實不知道到哪裏找還魂草,隻得把到嘴的話又生生咽了下去。
苗道一這時道:“你們都不要爭吵了,隻有我知道哪裏才可以找到還魂草,也隻有我知道還魂草是什麽樣子的,還是聽我的,先去找還魂草,然後再去祁連山也不遲,那廝開山立寨,有名有號的,跑不了的!我這次來,也是師傅祁掌教和張師叔特意叮囑的,若是不能完成,我也無法向師門交代的!”郭襄聽了,知道苗道一所說是實情,沒有苗道一帶路,他們在昆侖山找尋還魂草,無異於是大海撈針一般。而且祁連山所去遙遠,就是找到解藥,來迴也是一個月後的事情了。而還魂草就在昆侖山中,何必要先舍近求遠,白費力氣。
想到此,郭襄拉著郭破虜下來向苗道一躬身道:“我姐弟二人多謝苗師兄和全真教各位道長,他日全真教有用著我們姐弟,我們姐弟絕不推辭!”苗道一道:“襄兒不必多禮,你們郭家和我們全真教早是一家人了,還分彼此,那就太客氣了。何況郭大俠為國為民,才是我輩楷模!能為郭家做點事,我等心甘情願!”郭襄聽了淚流滿麵,郭破虜雖不太明白狀況,但也能看出些端倪。
妙言看三人都激動的呆呆不語,聽著也是感動,連忙道:“我們邊有邊說吧,既然苗道長執意如此,我看還是聽從苗道長的安排吧?姑姑你說呢?”郭襄點了點頭,於是四人上了毛驢又一起向西邊走去。
妙言看三人不語,打破沉默向苗道一問道:“苗道長,那還魂草到底在昆侖山哪裏?”苗道一想了想說道:“這昆侖山號稱萬祖之山,分東昆侖和西昆侖一說,東昆侖山地勢較為平坦,適合常人居住生活,可是西昆侖山地勢險要複雜,很多地方都還人跡罕至,荒無人煙,自古就是能人異士修仙練氣所在,更有珍禽野獸出沒,奇花異草生長。這還魂草就在西昆侖山之中!”
妙言一聽驚呆了,這才知道昆侖山還分東西兩邊,這東昆侖比之其他山脈已經艱難險陡很多,這次從三聖坳到光明頂又到雲水峰一趟下來,已經不容易了。聽聞那西昆侖山卻還要更加難以攀岩,不過她從小在蒙古草原長大,跟著蒙古大軍南征北戰,大多都是在平坦地段,著實沒有爬過多少山川,聽聞西昆侖山如此險要,卻也激起內心爭強好勝的欲望。連忙道:“那我們趕快去吧,隻要能找到還魂草就好了。”
郭襄看了她一眼道:“要你多嘴!這西昆侖山要比東昆侖更加寒冷,山勢陡峭,哪是容易攀登的。”苗道一點頭說道:“不錯,再往前走,就要步步小心腳下了。”
果然沒走多遠,雪花如鵝毛一般飄落而下,越往西邊走,雪花越大,妙言迴頭望著東邊的太陽,還懸在當空,這邊卻是雪花飄舞。著實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走了半日,山路上白雪皚皚,已到膝蓋處,四人都已下來,左手牽著毛驢右手拿著木棒緩步前行,幸好苗道一之前早已讓郭襄準備好許多幹糧和衣物,不然真是難以為繼。
於是四人在崇山峻嶺之間小心翼翼前行,這西昆侖山中天氣多變,有時大雪紛飛有時北風唿嘯,白天還好過,到了晚上卻是難捱許多,氣溫驟降,野獸出沒,月光下白雪皚皚,遠處卻是綠光穿梭,不知有多少野獸在虎視眈眈。幸好苗道一早有準備,早讓郭襄采購了許多東西放在四頭毛驢上。
每日天氣微微變黑時,四人就找好山洞或者背風處搭起帳篷,這種帳篷不是用布料織成,而是用獸皮縫製而成的,再大的風也吹不進來,用雪融化燒些開水,就著幹糧充饑,或者白天抓到的野兔和野雞烤著吃。晚上就在帳篷裏點上木炭沒有明火,既可以取暖也很安全,防止野獸靠近。晚上四人分成兩班,輪流守夜,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叫醒其他兩人,如此小心,倒也沒出什麽意外,但是毛驢還是被野獸叼走了兩頭,四人有驚無險度過幾天。
雖然就這樣四人三人都很佩服苗道一聰明才智,運籌帷幄。一路上,白雪覆蓋山巒,在崇山峻嶺中雪鬆參天,天上地下俱都茫茫一片,晚上還好,依靠北鬥七星辨別方向,白天走不多遠就迷失了方向,於是苗道一用長劍平放在手上轉動,確定好方向,繼續向西行去,郭襄等人看了都嘖嘖稱奇,暗暗佩服不已。
郭襄問道:“苗師兄你在昆侖山來了多久?”苗道一想了想說道:“有七八年多了!”郭襄又道:“苗師兄為何要來這荒無人煙的西昆侖山修行,而不是在終南山重陽宮中?”苗道一沉默一會這才說出,原來當年他跟隨師父祁誌成在全真教學武修煉,身為全真大弟子,卻眼見全真教一代不如一代,心中暗痛,為了參悟“天罡北鬥陣”,才不惜離開中原富饒之地,來到這荒蕪之地西昆侖山。
古老相傳,人文始祖伏羲大帝,看到昆侖山山峰像根柱子通向天空,又名通天住,對應著天上的北鬥星,伏羲夜觀星象,依據星辰變化,推算出太極八卦,指定氣節,教導人們耕種,婚喪嫁娶,將古人從蒙昧推進文明的行列。妙言聽了嘖嘖稱讚道:“苗道長也想如伏羲大帝一般嗎?”苗道一笑道:“我等哪敢與伏羲始祖相提並論,我隻是想在昆侖山更好的觀察北鬥七星變化而已,重陽祖師創立‘天罡北鬥陣’,經七位祖師發揚光大,已經爐火純青,才能和當時的天下四絕東邪西毒抗衡一二。但是自從譚處端師叔祖被奸人所害羽化登仙後,‘天罡北鬥陣’就再也發揮不出以前威力來,後來丘處機祖師等雖有所改進,但還是不如以前,我常感覺重陽祖師創立‘天罡北鬥陣’應該還有一種變化,於是就來到這西昆侖山中最高峰,天天夜觀北鬥星變化,參悟‘天罡北鬥陣’,終於悟出一點道理,可是我天資愚鈍,無法參悟祖師大智慧,還是功虧於潰,不敵那藏僧!真是令全真教蒙羞,貽笑大方了!”
郭襄郭破虜早已知道這位全真教大師兄不同尋常,沒想到還有如此宏圖大誌,著實讓人敬佩。聽到此郭襄連忙說:“苗師兄不必暗自悲傷,這番僧著實厲害,當日在終南山上我和另一位朋友兩人聯手都沒有勝過他一招半式,幸好破虜用重陽祖師留下的‘先天功’勝了他一招,才沒辱沒我中原武林的威風!”郭破虜連忙擺手接著道:“其實都是僥幸而已,那國師的武功確實是強,那一招也贏的勉強,如果真實打鬥,我恐怕也過不了他一百招!”苗道一說道:“我都聽從師父說了,破虜也不必謙遜!那藏僧確是不世的武學奇才,”妙言接著道:“是的啊!我聽說國師閉關麵壁,修煉苦禪四十多年,參悟千百佛法,才有此成就。”
苗道一聽了說道:“這藏僧佛法精湛,我很佩服,可是他心術不正,無端挑起佛道兩門論戰,而他武功如此強盛,我道門若不能有人勝過他,就是辯論贏了他,最終還是不免一敗塗地!”郭襄聽了道:“苗師兄不必揚他人誌氣滅了自己威風,這藏僧就是再強,也強不過當年的重陽祖師,重陽祖師當年留下的武功全真教中若有人能領悟透,定能打敗這藏僧的!你看破虜初練先天功,就能破了藏僧的銳氣,還有‘天罡北鬥陣’,若全真教中能有七位和苗師兄一樣武功高強的師兄弟布陣,就像當年的全真七位師祖一樣,也不會輸的?”苗道一點了點頭道:“襄兒你說的我又何嚐不知,這種想法在我師父這一輩中就一直爭論不休,可是重陽祖師乃是萬中無一的武學天才,什麽武功他看一眼,兩三天就能學會,我們後輩弟子可能二三十年甚至一輩子都無法貫通,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重陽祖師那種天資真是世間罕見,我全真弟子等又怎麽能比,就是周伯通祖師我等也是比不上,現在弟子又能有幾人達到當年馬師祖丘師祖王師祖他們的,說來真是慚愧,現在的全真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愧對全真教曆代先師祖!”
郭襄哪裏知道他們走後,昆侖派又發生這許多事端來!他們一行四人出了小鎮,遠遠看到還不肯迴去的昆侖眾人還在揮手告別,走了一個多時辰,來到一個丁字路口,左右有兩條山路,一邊朝東,一邊朝西。郭襄看著這左右相反的道路,呆呆不語。
妙言看著這一東一西的兩條路道:“姑姑我們應該走哪條路?一個朝東,一個朝西的,要是搞錯了就是南轅北轍了,不對,應該是東轅西轍了…哈哈……”說著自己都感覺好笑,說完就大笑起來。
郭襄瞪了妙言一眼,道:“就你多嘴,走這邊!”說著一拉韁繩就要向東走去。妙言伸出舌頭,對郭襄背影做個鬼臉,也跟著過去。郭破虜拉著苗道一毛驢的韁繩也跟著向東走去。
此時,清晨的太陽穿過雲層,也照射出來,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洋洋的,讓人舒坦。
苗道一突然拉住韁繩,大聲道:“走錯了,應該走哪個方向?”郭破虜和妙言都停了下來,郭襄淡淡的說:“苗師兄,沒走錯,你就跟著我走吧!”苗道一笑道:“襄兒我知道你的意思,我這點傷不要緊,還是先找還魂草要緊!”
郭襄道:“不,苗師兄還是先醫好你的眼睛!”苗道一道:“襄兒我知道你想先去祁連山找霍幽老巢,可是祁連山離這幾百裏路,要十來天的路程,就是找到霍幽那廝,他也不一定有解藥的,還要去找毒王穀,不知要到什麽時候了?現在我們在昆侖山中,離還魂草的山穀隻有兩三天的路程,還是先找到還魂草再去祁連山尋找霍幽那廝!”聽到苗道一說完,郭破虜和妙言這才知道,原來向東是去祁連山方向的路,向西是去找還魂草的方向,郭襄之所以在路口猶豫,就是因為不知先往哪邊去好?妙言說出兩條路後,郭襄選擇先向東去祁連山方向,沒想到太陽出來,照在苗道一臉上,苗道一就知道郭襄的心思,於是要郭襄先找還魂草要緊。
郭襄聽了,頓時淚眼婆娑強忍眼淚,道:“苗師兄,可是你的眼睛………”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完全無法在說下去。
郭破虜和妙言沒想到天性灑脫堅強不屈的郭襄,竟然因為選擇道路這件事黯然落淚,連忙上前勸慰,苗道一連忙道:“襄兒,你不要太在意我,有道是生死有命,而且這點小傷我還能支撐住,我們也不在乎這三天五天的,等找到還魂草,把破虜救治好,在幫我找解藥也不遲的!”
郭襄還沒說話,妙言道:“兩個人都要救治,不然我們就分兵兩處吧!”苗道一和郭襄同時道:“不行!”妙言道:“為什麽?這樣不是兩全其美了!”這一次郭襄先道:“我不會讓破虜一個人去找還魂草,我更不能讓苗師兄一個人去找解藥的!”妙言笑道:“我陪破虜叔叔去就可以了啊!”郭襄冷冷道:“你知道去哪裏找還魂草嗎?你又知道還魂草長什麽樣子嗎?還有誰知道你打的什麽鬼主意?”妙言聽了,剛想說話,可又一想確實不知道到哪裏找還魂草,隻得把到嘴的話又生生咽了下去。
苗道一這時道:“你們都不要爭吵了,隻有我知道哪裏才可以找到還魂草,也隻有我知道還魂草是什麽樣子的,還是聽我的,先去找還魂草,然後再去祁連山也不遲,那廝開山立寨,有名有號的,跑不了的!我這次來,也是師傅祁掌教和張師叔特意叮囑的,若是不能完成,我也無法向師門交代的!”郭襄聽了,知道苗道一所說是實情,沒有苗道一帶路,他們在昆侖山找尋還魂草,無異於是大海撈針一般。而且祁連山所去遙遠,就是找到解藥,來迴也是一個月後的事情了。而還魂草就在昆侖山中,何必要先舍近求遠,白費力氣。
想到此,郭襄拉著郭破虜下來向苗道一躬身道:“我姐弟二人多謝苗師兄和全真教各位道長,他日全真教有用著我們姐弟,我們姐弟絕不推辭!”苗道一道:“襄兒不必多禮,你們郭家和我們全真教早是一家人了,還分彼此,那就太客氣了。何況郭大俠為國為民,才是我輩楷模!能為郭家做點事,我等心甘情願!”郭襄聽了淚流滿麵,郭破虜雖不太明白狀況,但也能看出些端倪。
妙言看三人都激動的呆呆不語,聽著也是感動,連忙道:“我們邊有邊說吧,既然苗道長執意如此,我看還是聽從苗道長的安排吧?姑姑你說呢?”郭襄點了點頭,於是四人上了毛驢又一起向西邊走去。
妙言看三人不語,打破沉默向苗道一問道:“苗道長,那還魂草到底在昆侖山哪裏?”苗道一想了想說道:“這昆侖山號稱萬祖之山,分東昆侖和西昆侖一說,東昆侖山地勢較為平坦,適合常人居住生活,可是西昆侖山地勢險要複雜,很多地方都還人跡罕至,荒無人煙,自古就是能人異士修仙練氣所在,更有珍禽野獸出沒,奇花異草生長。這還魂草就在西昆侖山之中!”
妙言一聽驚呆了,這才知道昆侖山還分東西兩邊,這東昆侖比之其他山脈已經艱難險陡很多,這次從三聖坳到光明頂又到雲水峰一趟下來,已經不容易了。聽聞那西昆侖山卻還要更加難以攀岩,不過她從小在蒙古草原長大,跟著蒙古大軍南征北戰,大多都是在平坦地段,著實沒有爬過多少山川,聽聞西昆侖山如此險要,卻也激起內心爭強好勝的欲望。連忙道:“那我們趕快去吧,隻要能找到還魂草就好了。”
郭襄看了她一眼道:“要你多嘴!這西昆侖山要比東昆侖更加寒冷,山勢陡峭,哪是容易攀登的。”苗道一點頭說道:“不錯,再往前走,就要步步小心腳下了。”
果然沒走多遠,雪花如鵝毛一般飄落而下,越往西邊走,雪花越大,妙言迴頭望著東邊的太陽,還懸在當空,這邊卻是雪花飄舞。著實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走了半日,山路上白雪皚皚,已到膝蓋處,四人都已下來,左手牽著毛驢右手拿著木棒緩步前行,幸好苗道一之前早已讓郭襄準備好許多幹糧和衣物,不然真是難以為繼。
於是四人在崇山峻嶺之間小心翼翼前行,這西昆侖山中天氣多變,有時大雪紛飛有時北風唿嘯,白天還好過,到了晚上卻是難捱許多,氣溫驟降,野獸出沒,月光下白雪皚皚,遠處卻是綠光穿梭,不知有多少野獸在虎視眈眈。幸好苗道一早有準備,早讓郭襄采購了許多東西放在四頭毛驢上。
每日天氣微微變黑時,四人就找好山洞或者背風處搭起帳篷,這種帳篷不是用布料織成,而是用獸皮縫製而成的,再大的風也吹不進來,用雪融化燒些開水,就著幹糧充饑,或者白天抓到的野兔和野雞烤著吃。晚上就在帳篷裏點上木炭沒有明火,既可以取暖也很安全,防止野獸靠近。晚上四人分成兩班,輪流守夜,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叫醒其他兩人,如此小心,倒也沒出什麽意外,但是毛驢還是被野獸叼走了兩頭,四人有驚無險度過幾天。
雖然就這樣四人三人都很佩服苗道一聰明才智,運籌帷幄。一路上,白雪覆蓋山巒,在崇山峻嶺中雪鬆參天,天上地下俱都茫茫一片,晚上還好,依靠北鬥七星辨別方向,白天走不多遠就迷失了方向,於是苗道一用長劍平放在手上轉動,確定好方向,繼續向西行去,郭襄等人看了都嘖嘖稱奇,暗暗佩服不已。
郭襄問道:“苗師兄你在昆侖山來了多久?”苗道一想了想說道:“有七八年多了!”郭襄又道:“苗師兄為何要來這荒無人煙的西昆侖山修行,而不是在終南山重陽宮中?”苗道一沉默一會這才說出,原來當年他跟隨師父祁誌成在全真教學武修煉,身為全真大弟子,卻眼見全真教一代不如一代,心中暗痛,為了參悟“天罡北鬥陣”,才不惜離開中原富饒之地,來到這荒蕪之地西昆侖山。
古老相傳,人文始祖伏羲大帝,看到昆侖山山峰像根柱子通向天空,又名通天住,對應著天上的北鬥星,伏羲夜觀星象,依據星辰變化,推算出太極八卦,指定氣節,教導人們耕種,婚喪嫁娶,將古人從蒙昧推進文明的行列。妙言聽了嘖嘖稱讚道:“苗道長也想如伏羲大帝一般嗎?”苗道一笑道:“我等哪敢與伏羲始祖相提並論,我隻是想在昆侖山更好的觀察北鬥七星變化而已,重陽祖師創立‘天罡北鬥陣’,經七位祖師發揚光大,已經爐火純青,才能和當時的天下四絕東邪西毒抗衡一二。但是自從譚處端師叔祖被奸人所害羽化登仙後,‘天罡北鬥陣’就再也發揮不出以前威力來,後來丘處機祖師等雖有所改進,但還是不如以前,我常感覺重陽祖師創立‘天罡北鬥陣’應該還有一種變化,於是就來到這西昆侖山中最高峰,天天夜觀北鬥星變化,參悟‘天罡北鬥陣’,終於悟出一點道理,可是我天資愚鈍,無法參悟祖師大智慧,還是功虧於潰,不敵那藏僧!真是令全真教蒙羞,貽笑大方了!”
郭襄郭破虜早已知道這位全真教大師兄不同尋常,沒想到還有如此宏圖大誌,著實讓人敬佩。聽到此郭襄連忙說:“苗師兄不必暗自悲傷,這番僧著實厲害,當日在終南山上我和另一位朋友兩人聯手都沒有勝過他一招半式,幸好破虜用重陽祖師留下的‘先天功’勝了他一招,才沒辱沒我中原武林的威風!”郭破虜連忙擺手接著道:“其實都是僥幸而已,那國師的武功確實是強,那一招也贏的勉強,如果真實打鬥,我恐怕也過不了他一百招!”苗道一說道:“我都聽從師父說了,破虜也不必謙遜!那藏僧確是不世的武學奇才,”妙言接著道:“是的啊!我聽說國師閉關麵壁,修煉苦禪四十多年,參悟千百佛法,才有此成就。”
苗道一聽了說道:“這藏僧佛法精湛,我很佩服,可是他心術不正,無端挑起佛道兩門論戰,而他武功如此強盛,我道門若不能有人勝過他,就是辯論贏了他,最終還是不免一敗塗地!”郭襄聽了道:“苗師兄不必揚他人誌氣滅了自己威風,這藏僧就是再強,也強不過當年的重陽祖師,重陽祖師當年留下的武功全真教中若有人能領悟透,定能打敗這藏僧的!你看破虜初練先天功,就能破了藏僧的銳氣,還有‘天罡北鬥陣’,若全真教中能有七位和苗師兄一樣武功高強的師兄弟布陣,就像當年的全真七位師祖一樣,也不會輸的?”苗道一點了點頭道:“襄兒你說的我又何嚐不知,這種想法在我師父這一輩中就一直爭論不休,可是重陽祖師乃是萬中無一的武學天才,什麽武功他看一眼,兩三天就能學會,我們後輩弟子可能二三十年甚至一輩子都無法貫通,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重陽祖師那種天資真是世間罕見,我全真弟子等又怎麽能比,就是周伯通祖師我等也是比不上,現在弟子又能有幾人達到當年馬師祖丘師祖王師祖他們的,說來真是慚愧,現在的全真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愧對全真教曆代先師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