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迴:端木老怪重迴昆侖派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
郭破虜自從無意中在光明頂學到這“翻雲覆雨手”之後,一直沒正式和別人過招。這次郭破虜施展後,初時還隻是依靠學習光明頂屋子的鐵人那樣見招拆招,跟著拓跋將軍的拳掌而動,慢慢招式越使越發嫻熟,兩手之間的配合也越發巧妙,動靜快慢之間的轉變也隨心所欲起來,不在局限於拓跋將軍的攻勢,慢慢轉守為攻,先天功的內力真氣充沛流轉和“翻雲覆雨手”的配合更是天衣無縫珠聯璧合。那先天功原本是道家無上心法,堪透了其中奧秘之後,內力是逐日劇增,郭破虜幸好從小在全真教長大,對道家武功了解甚多,這“翻雲覆雨手”的武功卻也正好契合著道家武功精要,郭破虜雖不記得以前所學的種種武功招式,卻正好可以施展這兩門絕學,隨心所欲信手拈來。
先天功的內力真氣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隱若無形,出若瀑布。郭破虜雖然還沒法做到,但也已經多少有些參悟。但隱約感覺有些東西暫時還沒法參透,這是後話,等到郭破虜參透這些玄機之後,又將會出現一位武學大師!
廳裏眾人都看的眼花繚亂,目不轉睛盯著兩人相鬥。看到郭破虜快慢雙手來迴變換無窮,精妙絕倫,有人看的久了都感覺眩暈,頭暈腦脹,有人驚唿道:“這是明教教主的“翻雲覆雨手”!”很多人聽到都震驚起來,明教教主石元年輕時橫行西域十幾年,在他手下吃過虧的人不少,許多人都見識過他的武功,知道這“翻雲覆雨手”的厲害。自從石元當上明教教主之後就很少出現江湖了,聽說前一段時間蒙古大軍攻破了明教光明頂,也不知石元是死是活,不想今日能在昆侖派見到當年的神功。
此時拓跋將軍已是叫苦不迭,三十六路“叱吒風雲掌”已使了三十掌了,卻連郭破虜衣角都沒傷到,
這最後六招用的全是內家真力,更耗精神,拓跋將軍一直沒用這最後六掌,當年拓跋世家逐鹿中原之時,天下群雄並起,拓跋一家硬是打出一片天下,靠的就是這“叱吒風雲掌”,可是當年的拓跋先祖天生神力,又有一股舍我其誰的霸氣,才能功成名就。可是現在的拓跋將軍恰恰缺少那股霸氣,也沒有天生神力,招式還是那些招式,效力卻遠遠不如了。
拓跋將軍見無法取勝,猛地大喝一聲,隻見他身子一動,骨頭就格格作響,頭上紅筋畢現,雙手變得鐵青,雙臂一振,一股力道排山倒海般推了過來。掌力一出,大廳裏頓時罡風四起,猶如風刀霜劍一般直逼過來,眾人連連後退,躲退不及被踩中的叱罵聲驚唿聲不絕於耳,其中也有一個清脆的女子道:“叔叔小心!”
郭破虜看到拓跋將軍掌力突然變大,大喝一聲:“來的好!”雙手一合,十指相並直朝拓跋將軍掌風刺去,這一招乃是“翻雲覆雨手”中一招雙手合並使用的招式,叫做“風雲際會”,穿破拓跋將軍淩厲的掌風,如利劍一般直刺向拓跋將軍雙手,隻見每刺向一下,拓跋將軍就後退一步,掌風消失的無形。拓跋將軍雙手又連環拍出,郭破虜又刺向拓跋將軍手心,拓跋將軍竟然無法躲避開,掌力都被破去,廳裏眾人都被這招鎮住,不想如何會如此?正好破去拓跋將軍淩厲的“叱吒風雲掌”。
拓跋將軍也是一頭霧水,不明白郭破虜如何看出這“叱吒風雲掌”的命門所在,這“叱吒風雲掌”來勢兇猛,罡風無人能擋,可是在風眼處卻是平靜如常,波瀾不驚,這風眼處就位於掌心。
拓跋將軍出了六掌後,眼見還是占不了一點便宜,大怒道:“有種就跟老子來場硬對硬的試試!”說著雙身衣服鼓起,須發張開,周身骨節啪啪直響,雙臂突地伸長一節,雙掌緩緩推出,直朝郭破虜劈去,郭破虜雙手分開,體內真氣流轉,雙掌直接迎上道:“來就來!”
四道掌風在半空中相交,拓跋將軍的“叱吒風雲掌”已經運功到極致,如泰山壓頂一般直接撞來,一遇到郭破虜掌風立即被擋住,拓跋將軍使盡壓了過去,雙掌向前直逼過去,這是感覺前方空空無力,正要撞上郭破虜,想力斃他於掌下,突然一股強力洶湧而出,這股力量有摧枯拉朽之力,層出不窮,拓跋將軍正在詫異郭破虜如何能把內力收放自如時,已被巨力撞飛,直朝大廳門外衝去。
廳裏眾人呆呆看著拓跋將軍被撞出大廳,心中都想,這雲水峰山高地險,山石嶙峋,落到地上隻怕不死也成殘疾。
眾人正在愕然之時,就聽到遠處噗的一聲響過,似乎撞上什麽東西,發出巨大的聲響。
外麵有一人道:“拓跋將軍親自出來迎接,真是榮幸之至!”
聽這聲音應該在半山腰處,相距峰頂至少有三四裏有餘,但這個人的聲音傳來清楚洪亮,武功之高,內力之強令人歎服。眾人聽到都暗歎佩服,心想又是什麽人來到昆侖派了?
隻聽外麵“撲撲”的腳步聲傳來,好像木頭撞擊石頭的聲音,不多時已走到門外,廳裏眾人都心急等著看是什麽人來了,可是那個聲音卻是慢騰騰的,眾人都伸長脖子等著。郭破虜本想問清霍幽解藥之事,迴頭卻發現霍幽早已沒有了身影,不知什麽時候跑了。
外麵“撲撲”聲越來越清晰,可是卻總到不了門口,眾人都等的心急如焚,卻都沒有人敢到問口張望。又過一會隻見拓跋將軍躬身先走了進來,後麵跟著一個黑袍白須的老者,這老者卻是剛才出去的端木老怪,剛才誰也沒注意這老怪有什麽特別之處,說完當年跟隨霍都王子攻打終南山重陽宮之事就下山去了,現在不知為何又二次上山,而且走路極慢,每走一步都會發出“撲撲”的聲音,好像木頭撞擊石頭,現在好多人才明白,原來那“撲撲”的聲音是這端木老怪走路發出來的,還有人以為是有人拄著拐杖上山來的呢?
歡迎關注
郭破虜自從無意中在光明頂學到這“翻雲覆雨手”之後,一直沒正式和別人過招。這次郭破虜施展後,初時還隻是依靠學習光明頂屋子的鐵人那樣見招拆招,跟著拓跋將軍的拳掌而動,慢慢招式越使越發嫻熟,兩手之間的配合也越發巧妙,動靜快慢之間的轉變也隨心所欲起來,不在局限於拓跋將軍的攻勢,慢慢轉守為攻,先天功的內力真氣充沛流轉和“翻雲覆雨手”的配合更是天衣無縫珠聯璧合。那先天功原本是道家無上心法,堪透了其中奧秘之後,內力是逐日劇增,郭破虜幸好從小在全真教長大,對道家武功了解甚多,這“翻雲覆雨手”的武功卻也正好契合著道家武功精要,郭破虜雖不記得以前所學的種種武功招式,卻正好可以施展這兩門絕學,隨心所欲信手拈來。
先天功的內力真氣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隱若無形,出若瀑布。郭破虜雖然還沒法做到,但也已經多少有些參悟。但隱約感覺有些東西暫時還沒法參透,這是後話,等到郭破虜參透這些玄機之後,又將會出現一位武學大師!
廳裏眾人都看的眼花繚亂,目不轉睛盯著兩人相鬥。看到郭破虜快慢雙手來迴變換無窮,精妙絕倫,有人看的久了都感覺眩暈,頭暈腦脹,有人驚唿道:“這是明教教主的“翻雲覆雨手”!”很多人聽到都震驚起來,明教教主石元年輕時橫行西域十幾年,在他手下吃過虧的人不少,許多人都見識過他的武功,知道這“翻雲覆雨手”的厲害。自從石元當上明教教主之後就很少出現江湖了,聽說前一段時間蒙古大軍攻破了明教光明頂,也不知石元是死是活,不想今日能在昆侖派見到當年的神功。
此時拓跋將軍已是叫苦不迭,三十六路“叱吒風雲掌”已使了三十掌了,卻連郭破虜衣角都沒傷到,
這最後六招用的全是內家真力,更耗精神,拓跋將軍一直沒用這最後六掌,當年拓跋世家逐鹿中原之時,天下群雄並起,拓跋一家硬是打出一片天下,靠的就是這“叱吒風雲掌”,可是當年的拓跋先祖天生神力,又有一股舍我其誰的霸氣,才能功成名就。可是現在的拓跋將軍恰恰缺少那股霸氣,也沒有天生神力,招式還是那些招式,效力卻遠遠不如了。
拓跋將軍見無法取勝,猛地大喝一聲,隻見他身子一動,骨頭就格格作響,頭上紅筋畢現,雙手變得鐵青,雙臂一振,一股力道排山倒海般推了過來。掌力一出,大廳裏頓時罡風四起,猶如風刀霜劍一般直逼過來,眾人連連後退,躲退不及被踩中的叱罵聲驚唿聲不絕於耳,其中也有一個清脆的女子道:“叔叔小心!”
郭破虜看到拓跋將軍掌力突然變大,大喝一聲:“來的好!”雙手一合,十指相並直朝拓跋將軍掌風刺去,這一招乃是“翻雲覆雨手”中一招雙手合並使用的招式,叫做“風雲際會”,穿破拓跋將軍淩厲的掌風,如利劍一般直刺向拓跋將軍雙手,隻見每刺向一下,拓跋將軍就後退一步,掌風消失的無形。拓跋將軍雙手又連環拍出,郭破虜又刺向拓跋將軍手心,拓跋將軍竟然無法躲避開,掌力都被破去,廳裏眾人都被這招鎮住,不想如何會如此?正好破去拓跋將軍淩厲的“叱吒風雲掌”。
拓跋將軍也是一頭霧水,不明白郭破虜如何看出這“叱吒風雲掌”的命門所在,這“叱吒風雲掌”來勢兇猛,罡風無人能擋,可是在風眼處卻是平靜如常,波瀾不驚,這風眼處就位於掌心。
拓跋將軍出了六掌後,眼見還是占不了一點便宜,大怒道:“有種就跟老子來場硬對硬的試試!”說著雙身衣服鼓起,須發張開,周身骨節啪啪直響,雙臂突地伸長一節,雙掌緩緩推出,直朝郭破虜劈去,郭破虜雙手分開,體內真氣流轉,雙掌直接迎上道:“來就來!”
四道掌風在半空中相交,拓跋將軍的“叱吒風雲掌”已經運功到極致,如泰山壓頂一般直接撞來,一遇到郭破虜掌風立即被擋住,拓跋將軍使盡壓了過去,雙掌向前直逼過去,這是感覺前方空空無力,正要撞上郭破虜,想力斃他於掌下,突然一股強力洶湧而出,這股力量有摧枯拉朽之力,層出不窮,拓跋將軍正在詫異郭破虜如何能把內力收放自如時,已被巨力撞飛,直朝大廳門外衝去。
廳裏眾人呆呆看著拓跋將軍被撞出大廳,心中都想,這雲水峰山高地險,山石嶙峋,落到地上隻怕不死也成殘疾。
眾人正在愕然之時,就聽到遠處噗的一聲響過,似乎撞上什麽東西,發出巨大的聲響。
外麵有一人道:“拓跋將軍親自出來迎接,真是榮幸之至!”
聽這聲音應該在半山腰處,相距峰頂至少有三四裏有餘,但這個人的聲音傳來清楚洪亮,武功之高,內力之強令人歎服。眾人聽到都暗歎佩服,心想又是什麽人來到昆侖派了?
隻聽外麵“撲撲”的腳步聲傳來,好像木頭撞擊石頭的聲音,不多時已走到門外,廳裏眾人都心急等著看是什麽人來了,可是那個聲音卻是慢騰騰的,眾人都伸長脖子等著。郭破虜本想問清霍幽解藥之事,迴頭卻發現霍幽早已沒有了身影,不知什麽時候跑了。
外麵“撲撲”聲越來越清晰,可是卻總到不了門口,眾人都等的心急如焚,卻都沒有人敢到問口張望。又過一會隻見拓跋將軍躬身先走了進來,後麵跟著一個黑袍白須的老者,這老者卻是剛才出去的端木老怪,剛才誰也沒注意這老怪有什麽特別之處,說完當年跟隨霍都王子攻打終南山重陽宮之事就下山去了,現在不知為何又二次上山,而且走路極慢,每走一步都會發出“撲撲”的聲音,好像木頭撞擊石頭,現在好多人才明白,原來那“撲撲”的聲音是這端木老怪走路發出來的,還有人以為是有人拄著拐杖上山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