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迴:何足道訴說昆侖往事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虜英雄傳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暴雨梨花孤燈下
歡迎關注
兩人坐在石凳上,何足道就把昆侖派的事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訴了郭襄。原來昆侖派奉元始天尊為創派祖師,真正的創派祖師反而籍籍無名,但若說昆侖派是最久遠的武林門派卻也是無可厚非,當之無愧。千百年來昆侖派也是幾經起落,身為中原武林門派卻處於西域莽荒之地,被西域武林虎視眈眈,水火不容,欲早點除之而後快。
好在昆侖派武功劍法都有獨到之處,門下弟子又齊心合力,不僅打敗西域武林多次挑釁,還使得西域諸派不敢再進犯。昆侖派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成為一個遠在西域的中原武林大派,無論是西域武林還是中原武林都不敢小覷。
門派大了,就有掌門繼承的問題出現,由於昆侖派一直都是由嫡長弟子繼承掌門之位,其他弟子憤而不平,都不熱心練功。而嫡長弟子也沒有壓力,武功也就懈怠。還有門下弟子隻熱衷爭奪掌門之位而內訌不斷,幾次爭奪掌門之位昆侖派內耗損失慘重,門下弟子傷亡不少,被西域其他門派乘人之危,昆侖派幾番被滅派。
幸虧昆侖派每次被滅派,都有隔代傑出弟子出現,打敗西域武林諸派,重建昆侖派,昆侖派才曆經千百年而長存於江湖。一百五十年前昆侖派因為門下弟子不求上進武功不精,又被西域武林滅派,後來重建的昆侖派的祖師,為了不使昆侖派以後再重蹈覆轍,痛下決心把門下兩大弟子強行分成兩宗,讓兩宗弟子比武決出掌門人選,以武功高強者執掌昆侖派,而後又定下二十年為期限,兩宗比武論劍爭奪掌門之位,以使昆侖派永存進取,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不讓昆侖派弟子再有驕橫懈怠之心。
此後百年來昆侖派由此越來越強盛,屹立在西域武林,其他門派再也不敢騷擾。昆侖派大多由長宗門下弟子執掌,但是四十年前兩宗弟子又進行比武,長宗門弟子卻輸了一招半式。本該由二門弟子接掌昆侖派掌門,可是長宗門連續六十年執掌昆侖派,弟子眾多,長宗門不願放棄昆侖派掌門之位,不把昆侖派掌門令牌交出,二宗門幾次抗爭,長宗門仗著門下弟子人多勢眾百般刁難欺淩二宗門,就是不願交出掌門扳指。後來二宗門大批弟子一氣之下反出昆侖派,有的另立門戶,有的遠走他鄉,隻有一名弟子來到三聖坳,仍自稱昆侖派,繼承二宗門。
見到二宗門弟子遠走,長宗門大為高興,繼續執掌昆侖派,還把所有離開的二宗門弟子視為叛徒,自此兩宗弟子水火不容,互為仇敵。以後昆侖派都由掌門弟子接任掌門,再也沒有了兩宗比武論劍的盛事。
下山的二宗門弟子被長宗門和西域各派逼迫的難以在昆侖山立足,有的遠走他方,有的隱姓埋名,漸漸式微,以至於在昆侖派中再無人知道。何足道這一支就是隱姓埋名的,隱居三聖坳,隻有何足道知道當年的恩怨。
何足道娓娓道來,郭襄聽了目瞪口呆道:“原來昆侖派中還有如此內情,你多次挑戰昆侖派也是因為師門遺誌!”何足道說:“不錯,班若雲這一宗就是長宗門一係,六十年前背信忘義,不守祖師留下的祖訓,獨占昆侖派掌門之位,造成昆侖派弟子內部沒有競爭壓力,昆侖派又迴到以前的老路子,日益萎靡不振,聲勢越來越弱,到了班若雲做了掌門,總算他還算清醒,有大局觀,也意識到昆侖派如此下去,又會被西域諸派聯手剿滅。於是就一邊閉關練功,一邊讓雲水峰昆侖派弟子勤加練習。”郭襄道:“那為什麽班掌門又把掌門之位傳給你了?”何足道說:“這事對我來說也是意料之外的,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我還是很佩服班若雲!他能摒棄門戶之見,把昆侖派放在宗門之上,想重振昆侖派雄風,讓昆侖派掌門之位遵循祖訓,讓有能者居之,把掌門之位傳給我,也算是明智之舉!”
何足道繼續說道:“當年二宗門沒能接掌昆侖派掌門,反而被長宗門仗著人多勢眾羞辱欺淩,二宗門長老一氣之下,吐血而死,大多弟子反出昆侖派,自立門戶。隻有我師公沒有跟隨他們叛出,而是帶著師父遠走雲水峰,來到三聖坳,那時不叫三聖坳,還是一片荒山野穀地,師公和師父相依為命,師公和師父都是孤兒,都由昆侖派收養長大,師公是一個傳統的人,一再告誡師父不管昆侖派如何對待我們,都不得背叛昆侖派。師公去世後,師父又收養了我。我也是孤兒,要不是師父收養,早就凍死在昆侖山下了。師父教我識字練功,把他能教的全都教給了我,並要我以後也不許背叛昆侖派,等昆侖派有難時一定要去幫忙。開始我不理解,後來聽師父說出實情,我對昆侖派沒一絲感情,不過師父要我怎麽做,我就怎麽做!”郭襄聽了沒想到這桀驁不馴的昆侖三聖何足道還有這一番不幸往事。想想自己幼年往事,有父母有姐弟還有大哥哥等人陪伴,還是很幸福快樂的。郭襄道:“好在何大哥終於名震昆侖,也沒辜負他們期望!後來呢?”
何足道接著道: “師父待我如同親生,我隻得答應,我學有所成後,四處挑戰西域武林高手。雖然是年輕氣盛,想揚名立萬,但也是想替師父出這口惡氣,討迴公道。師父知道我的用意而不叫破,幾年後師父去世,我也在西域武林闖出了名號,西域武林人往往隻知昆侖三聖而不知有昆侖派了。昆侖派感覺備受欺辱,昆侖派弟子就幾次三番來三聖坳挑戰,都被我打敗。後來就遇到了昆侖掌門班若雲,我們比試一次後,他知道我使的也是昆侖派武功,隻是和他們昆侖派使的完全不同!當年的創派師祖為了讓兩宗弟子武功互有長短,而把昆侖派武功拆開分別傳授兩宗弟子,兩宗弟子又經過百年的演變創新,兩宗的武功已大為相同。到了班若雲做掌門時,昆侖派上一輩都對當年的事諱莫如深,閉口不言,所以大多昆侖派弟子都已經不知道還有我們這一宗弟子存在了。班若雲也不知道當年昆侖派所發生的事,我也不想解釋什麽。但後來他在練功查找昆侖派武功秘籍時,看到當年有人記載的事情經過,了解了當年發生在昆侖派的事情經過。後來來到三聖坳向我師公師父墳墓下跪認錯,並要我迴歸昆侖派,我說隻有我去做昆侖掌門才迴去,不然不會迴去!班若雲開始深感為難,那時他才接任掌門不久,還有師叔在,做不了主,告訴我說不過可以等幾年再說!我知道班若雲也是謙謙君子,而且他也不想多管昆侖派瑣事,一心想專研武學,我倆也是惺惺相惜,就約定我們一年比試兩次,一次在雲水峰,一次在三聖坳。”郭襄聽了點頭道:“原來你們認識多年了,怪不得在光明頂上,班若雲一看到你,就要你接掌昆侖派掌門。”
何足道歎息一聲道:“班若雲也是武學奇才,隻是不知為何近年來身體每況如下,這幾年他早就想讓我接掌昆侖派掌門,隻是我心中有事,不想太早接掌昆侖派。而且我接掌昆侖派掌門,也是為了師父師公出口氣,並不是真的想做掌門之位。何況我閑雲野鶴慣了,也不想被束縛在昆侖山上,我隻是想做幾天昆侖派掌門,以昆侖派掌門身份把師公師父靈位請迴雲水峰,完成他們遺願就可。班掌門卻非要我接掌昆侖派,帶領昆侖派重塑輝煌。”郭襄道:“昆侖派弟子勾心鬥角,資質不高武功不精,也隻有你是最適合人選,不然昆侖派在班若雲之後就難以為繼了。”
何足道看了看郭襄道:“你已經見識過他三個師弟了吧!”郭襄點頭說是,把她從光明頂到昆侖派雲水峰的經過說了一遍。何足道說道:“多謝你如此!”郭襄道:“你為我做的更多,我們就不要互相客氣了!那你到了昆侖派雲水峰發生了什麽事?你怎麽會困在這裏?這裏又是什麽地方?”郭襄心裏有很多疑問,此時都一一問了出來。
何足道知道郭襄會有此問,慢慢道:“這事說來話長,自從離開光明頂後,我們星夜兼程趕往雲水峰。一路上倒很順利,走了五天到了雲水峰下,李雪峰早已聽到消息,帶領昆侖派弟子下山迎接我們上山,當天晚上班依軒就向李雪峰講清楚光明頂發生的事,並說了班若雲已經把昆侖派掌門之位傳給我,由我接任掌門之位。當時我也在旁邊,還有李一凡等長門弟子都在,李雪峰聽了後雖麵露不悅,但也爽快答應說好,說明日安葬班掌門之後就廣邀武林同道,舉辦掌門接任大典。班依軒聽到李雪峰如此安排,也很高興,就安排我們住下休息。我想等把師公師父靈位接迴來後,再把掌門之位傳給班依軒。休息一晚後,第二日一大早就被李雪峰派人傳話,說商量班掌門喪事安排,我也就跟著過去了。到了大廳後,班依軒也被請了過來。李雪峰和我們說了一會關於如何安葬班掌門的話,就說帶我們兩人去班掌門的墓地。
昆侖派有個傳統,新任昆侖掌門接任掌門之後,就會自己建造墓室。等到仙逝後,就直接下葬,入土為安。所以班掌門的石墓早已建好,直接下葬就可。於是我和班依軒就跟著李雪峰等人一起來到昆侖派墓地,看到班若雲的石墓,感覺還不錯,正想走,李雪峰到石墓前跪拜一番,我和班依軒也跟著到石墓前跪拜在地,突然石板打開,我們猝然不防,掉到墓穴裏,這才發覺中了李雪峰奸計,我們在墓穴裏也打不開上麵鐵板,又氣又急,但也毫無辦法!”郭襄道:“果然是李雪峰所為!這人心機真重!”何足道說:“不錯,聽班依軒說,李雪峰仗著自己門人眾多,幾次逼迫班若雲,要把昆侖掌門傳位給他!都被班若雲斥責住,心中早有不忿。沒想到他會如此歹毒,在石墓前暗算我們!”
歡迎關注
兩人坐在石凳上,何足道就把昆侖派的事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訴了郭襄。原來昆侖派奉元始天尊為創派祖師,真正的創派祖師反而籍籍無名,但若說昆侖派是最久遠的武林門派卻也是無可厚非,當之無愧。千百年來昆侖派也是幾經起落,身為中原武林門派卻處於西域莽荒之地,被西域武林虎視眈眈,水火不容,欲早點除之而後快。
好在昆侖派武功劍法都有獨到之處,門下弟子又齊心合力,不僅打敗西域武林多次挑釁,還使得西域諸派不敢再進犯。昆侖派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成為一個遠在西域的中原武林大派,無論是西域武林還是中原武林都不敢小覷。
門派大了,就有掌門繼承的問題出現,由於昆侖派一直都是由嫡長弟子繼承掌門之位,其他弟子憤而不平,都不熱心練功。而嫡長弟子也沒有壓力,武功也就懈怠。還有門下弟子隻熱衷爭奪掌門之位而內訌不斷,幾次爭奪掌門之位昆侖派內耗損失慘重,門下弟子傷亡不少,被西域其他門派乘人之危,昆侖派幾番被滅派。
幸虧昆侖派每次被滅派,都有隔代傑出弟子出現,打敗西域武林諸派,重建昆侖派,昆侖派才曆經千百年而長存於江湖。一百五十年前昆侖派因為門下弟子不求上進武功不精,又被西域武林滅派,後來重建的昆侖派的祖師,為了不使昆侖派以後再重蹈覆轍,痛下決心把門下兩大弟子強行分成兩宗,讓兩宗弟子比武決出掌門人選,以武功高強者執掌昆侖派,而後又定下二十年為期限,兩宗比武論劍爭奪掌門之位,以使昆侖派永存進取,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不讓昆侖派弟子再有驕橫懈怠之心。
此後百年來昆侖派由此越來越強盛,屹立在西域武林,其他門派再也不敢騷擾。昆侖派大多由長宗門下弟子執掌,但是四十年前兩宗弟子又進行比武,長宗門弟子卻輸了一招半式。本該由二門弟子接掌昆侖派掌門,可是長宗門連續六十年執掌昆侖派,弟子眾多,長宗門不願放棄昆侖派掌門之位,不把昆侖派掌門令牌交出,二宗門幾次抗爭,長宗門仗著門下弟子人多勢眾百般刁難欺淩二宗門,就是不願交出掌門扳指。後來二宗門大批弟子一氣之下反出昆侖派,有的另立門戶,有的遠走他鄉,隻有一名弟子來到三聖坳,仍自稱昆侖派,繼承二宗門。
見到二宗門弟子遠走,長宗門大為高興,繼續執掌昆侖派,還把所有離開的二宗門弟子視為叛徒,自此兩宗弟子水火不容,互為仇敵。以後昆侖派都由掌門弟子接任掌門,再也沒有了兩宗比武論劍的盛事。
下山的二宗門弟子被長宗門和西域各派逼迫的難以在昆侖山立足,有的遠走他方,有的隱姓埋名,漸漸式微,以至於在昆侖派中再無人知道。何足道這一支就是隱姓埋名的,隱居三聖坳,隻有何足道知道當年的恩怨。
何足道娓娓道來,郭襄聽了目瞪口呆道:“原來昆侖派中還有如此內情,你多次挑戰昆侖派也是因為師門遺誌!”何足道說:“不錯,班若雲這一宗就是長宗門一係,六十年前背信忘義,不守祖師留下的祖訓,獨占昆侖派掌門之位,造成昆侖派弟子內部沒有競爭壓力,昆侖派又迴到以前的老路子,日益萎靡不振,聲勢越來越弱,到了班若雲做了掌門,總算他還算清醒,有大局觀,也意識到昆侖派如此下去,又會被西域諸派聯手剿滅。於是就一邊閉關練功,一邊讓雲水峰昆侖派弟子勤加練習。”郭襄道:“那為什麽班掌門又把掌門之位傳給你了?”何足道說:“這事對我來說也是意料之外的,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我還是很佩服班若雲!他能摒棄門戶之見,把昆侖派放在宗門之上,想重振昆侖派雄風,讓昆侖派掌門之位遵循祖訓,讓有能者居之,把掌門之位傳給我,也算是明智之舉!”
何足道繼續說道:“當年二宗門沒能接掌昆侖派掌門,反而被長宗門仗著人多勢眾羞辱欺淩,二宗門長老一氣之下,吐血而死,大多弟子反出昆侖派,自立門戶。隻有我師公沒有跟隨他們叛出,而是帶著師父遠走雲水峰,來到三聖坳,那時不叫三聖坳,還是一片荒山野穀地,師公和師父相依為命,師公和師父都是孤兒,都由昆侖派收養長大,師公是一個傳統的人,一再告誡師父不管昆侖派如何對待我們,都不得背叛昆侖派。師公去世後,師父又收養了我。我也是孤兒,要不是師父收養,早就凍死在昆侖山下了。師父教我識字練功,把他能教的全都教給了我,並要我以後也不許背叛昆侖派,等昆侖派有難時一定要去幫忙。開始我不理解,後來聽師父說出實情,我對昆侖派沒一絲感情,不過師父要我怎麽做,我就怎麽做!”郭襄聽了沒想到這桀驁不馴的昆侖三聖何足道還有這一番不幸往事。想想自己幼年往事,有父母有姐弟還有大哥哥等人陪伴,還是很幸福快樂的。郭襄道:“好在何大哥終於名震昆侖,也沒辜負他們期望!後來呢?”
何足道接著道: “師父待我如同親生,我隻得答應,我學有所成後,四處挑戰西域武林高手。雖然是年輕氣盛,想揚名立萬,但也是想替師父出這口惡氣,討迴公道。師父知道我的用意而不叫破,幾年後師父去世,我也在西域武林闖出了名號,西域武林人往往隻知昆侖三聖而不知有昆侖派了。昆侖派感覺備受欺辱,昆侖派弟子就幾次三番來三聖坳挑戰,都被我打敗。後來就遇到了昆侖掌門班若雲,我們比試一次後,他知道我使的也是昆侖派武功,隻是和他們昆侖派使的完全不同!當年的創派師祖為了讓兩宗弟子武功互有長短,而把昆侖派武功拆開分別傳授兩宗弟子,兩宗弟子又經過百年的演變創新,兩宗的武功已大為相同。到了班若雲做掌門時,昆侖派上一輩都對當年的事諱莫如深,閉口不言,所以大多昆侖派弟子都已經不知道還有我們這一宗弟子存在了。班若雲也不知道當年昆侖派所發生的事,我也不想解釋什麽。但後來他在練功查找昆侖派武功秘籍時,看到當年有人記載的事情經過,了解了當年發生在昆侖派的事情經過。後來來到三聖坳向我師公師父墳墓下跪認錯,並要我迴歸昆侖派,我說隻有我去做昆侖掌門才迴去,不然不會迴去!班若雲開始深感為難,那時他才接任掌門不久,還有師叔在,做不了主,告訴我說不過可以等幾年再說!我知道班若雲也是謙謙君子,而且他也不想多管昆侖派瑣事,一心想專研武學,我倆也是惺惺相惜,就約定我們一年比試兩次,一次在雲水峰,一次在三聖坳。”郭襄聽了點頭道:“原來你們認識多年了,怪不得在光明頂上,班若雲一看到你,就要你接掌昆侖派掌門。”
何足道歎息一聲道:“班若雲也是武學奇才,隻是不知為何近年來身體每況如下,這幾年他早就想讓我接掌昆侖派掌門,隻是我心中有事,不想太早接掌昆侖派。而且我接掌昆侖派掌門,也是為了師父師公出口氣,並不是真的想做掌門之位。何況我閑雲野鶴慣了,也不想被束縛在昆侖山上,我隻是想做幾天昆侖派掌門,以昆侖派掌門身份把師公師父靈位請迴雲水峰,完成他們遺願就可。班掌門卻非要我接掌昆侖派,帶領昆侖派重塑輝煌。”郭襄道:“昆侖派弟子勾心鬥角,資質不高武功不精,也隻有你是最適合人選,不然昆侖派在班若雲之後就難以為繼了。”
何足道看了看郭襄道:“你已經見識過他三個師弟了吧!”郭襄點頭說是,把她從光明頂到昆侖派雲水峰的經過說了一遍。何足道說道:“多謝你如此!”郭襄道:“你為我做的更多,我們就不要互相客氣了!那你到了昆侖派雲水峰發生了什麽事?你怎麽會困在這裏?這裏又是什麽地方?”郭襄心裏有很多疑問,此時都一一問了出來。
何足道知道郭襄會有此問,慢慢道:“這事說來話長,自從離開光明頂後,我們星夜兼程趕往雲水峰。一路上倒很順利,走了五天到了雲水峰下,李雪峰早已聽到消息,帶領昆侖派弟子下山迎接我們上山,當天晚上班依軒就向李雪峰講清楚光明頂發生的事,並說了班若雲已經把昆侖派掌門之位傳給我,由我接任掌門之位。當時我也在旁邊,還有李一凡等長門弟子都在,李雪峰聽了後雖麵露不悅,但也爽快答應說好,說明日安葬班掌門之後就廣邀武林同道,舉辦掌門接任大典。班依軒聽到李雪峰如此安排,也很高興,就安排我們住下休息。我想等把師公師父靈位接迴來後,再把掌門之位傳給班依軒。休息一晚後,第二日一大早就被李雪峰派人傳話,說商量班掌門喪事安排,我也就跟著過去了。到了大廳後,班依軒也被請了過來。李雪峰和我們說了一會關於如何安葬班掌門的話,就說帶我們兩人去班掌門的墓地。
昆侖派有個傳統,新任昆侖掌門接任掌門之後,就會自己建造墓室。等到仙逝後,就直接下葬,入土為安。所以班掌門的石墓早已建好,直接下葬就可。於是我和班依軒就跟著李雪峰等人一起來到昆侖派墓地,看到班若雲的石墓,感覺還不錯,正想走,李雪峰到石墓前跪拜一番,我和班依軒也跟著到石墓前跪拜在地,突然石板打開,我們猝然不防,掉到墓穴裏,這才發覺中了李雪峰奸計,我們在墓穴裏也打不開上麵鐵板,又氣又急,但也毫無辦法!”郭襄道:“果然是李雪峰所為!這人心機真重!”何足道說:“不錯,聽班依軒說,李雪峰仗著自己門人眾多,幾次逼迫班若雲,要把昆侖掌門傳位給他!都被班若雲斥責住,心中早有不忿。沒想到他會如此歹毒,在石墓前暗算我們!”